第833章 大索貌閱

“你欠朕一次。”

太上皇被侯君集送回宮,李家的除夕宴還在繼續,不過表面歡快暗裡卻另有幾分味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誰還有心思吃飯啊。

李世民想靜一靜,可又叫上李超陪他一起。

兩人說是去更衣,實際上坐在李超的書房裡。

“多謝陛下維護。”李超拱手。不過話語裡,並沒有什麼激動之處。本來今天的事情,李超就是佔理的,李世民所做的,不過是秉公處理而已。李超剛纔就沒擔心過李世民會向李淵屈服,更沒擔心過他會反過來處置自己。

無論如何,李世民都不可能向李淵低頭的,特別是在今天這麼多臣子都在的情況下。他這一低頭,問題可就大了。

“別說這些沒用的,這個尚書令你想做也得做,不想做也得做,不然,你也別想着去什麼封地了,朕直接把你的封地沒收。”

李超對於李世民惡狠狠的這番話,只是笑笑。

“總得有個理由吧?”

“理由?衝撞太上皇,難道還不夠?”李世民望着李超。

嗯。

李超明白,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嘛。皇帝真要給臣子找點罪名,還不容易,哪怕找不到什麼罪名,那也可以弄個莫須有啊。

“當初你跟朕說過,朕會是一位明君,會開創一代盛世。你當年的那番話,堅定了朕奪嫡之心。也正是那番話,一直鞭策着朕努力努力再努力,朕想做那個明君,朕也想開創大唐盛世。”

李世民坐在炕上,半靠半倚,望着李超,難得的流露出真實的心理。

“你當年也答應過朕,要助朕奪得天下,要助朕開創盛世。現在好不容易苦盡甘來,經過兩年的辛苦努力,朕的帝位終於穩固了,朕也終於有了大施拳腳的機會,可你這個時候卻想離開,你對的起朕的信任嗎?”

這番話,李超聽的也有些感動。

李世民是個馬上將軍出身,這個沒錯,李世民以前讀的書不多,也是事實。可李世民有個特別讓李超佩服的地方,就是他能容人,也能聽的進意見。看到人才,李世民就會積極結交收納,對於那些建議,不管好壞,都能認真的聽取。

李超以前只是個身份很低的人,可李世民沒有看輕他。相反,李世民用人很大膽,不斷的提升李超的地位,屢屢破格重用,直到如今要讓李超做尚書令。

這份君主的相知賞識,是非常難得的。

也許是因爲玄武門之變,因爲是靠宮變奪位稱帝的,李世民更加的在意名聲,更在意百姓們的評價。他給自己定了偉大的目標,要做一代明君,開創一代盛世,要做秦皇漢武那樣的傳大帝王。

他銳意進取,宵衣旰食,登基御極以來,全心全意的都在治理國政,雖然累,可從不曾放棄。

自繼位以來,遇到無數的麻煩事。

吐谷渾不安份,突厥人要搞事,甚至還有樑師都和江淮的叛亂等,尤其是還碰到了數十年難得一遇的巨大旱災蝗災。

可是他都咬牙挺過來了。

如今比起兩年前,局勢要好的多。

吐谷渾老實的跟大唐做鄰居,跟大唐互貿交易,西南的東女國、白狼姜等也內附大唐,吐蕃也跟大唐保持友好。

連突厥人,也最終還是敗在了大唐的長城下,最終飲恨而歸,留下三年休戰協議。

大災也過去了。

大唐的疆域恢復到秦漢舊疆,除了一個西域還在突厥人手裡,一個遼東遼西還在高句麗人手裡,可以說,秦漢時的疆域,大唐已經恢復了。

這是自漢以後,魏瑨以來,數百年來,中原王朝最強的時候,甚至隋最強盛的時候,也沒有達到如今大唐的疆域之廣。

但李世民不滿足於此,他希望大唐能夠更強盛、更富足。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很崇拜楊廣,佩服楊廣曾經讓萬國來朝,八方來賀,羨慕他建立的天朝體系。他崇拜楊廣曾經描繪的大業景象,可惜楊廣後來大業未成。突厥人差點圍殺他,高句麗人讓楊廣屢屢飲恨。

雁門關下,李世民解救楊廣的時候,曾暗暗發過誓,早晚有一天,要北逐突厥,讓突厥臣服。在遼東城下,他隨父親爲楊廣的徵遼大軍運送軍械的時候,也曾對那些兇悍的高句麗人發下誓言,早晚有一天,要帶着中原健兒,收復被這些高句麗人侵奪的遼東漢家疆土。

“文遠,在遼東的土地上,還有數十萬徵遼勇士們的骸骨未能收回,你知道嗎,高句麗人甚至收取十萬我漢家兒郎的骸骨,建成京觀。我漢家兒郎戰死異鄉,魂不能歸。你知道,在陰山下,在漠北草原,還有無數被突厥人擄走的漢家子民,他們還在等着朕,等着你,去解救,去帶他們回家!”

“文遠,當初在隴西城頭,你跟朕說過許多,說要助朕成就大業,開創盛世。可現在,你怎麼能棄朕而去?朕,還等你與我一起,一起開創盛世。”

這番話,很動情。

李超聽了也有點熱血上涌,雖然他本來早就過了幾句話就能熱血沸騰的年紀,但一代帝王李世民對他說出這番話,也確實讓他感動了。

“朕欽選你來做尚書令,不僅僅是因爲你北卻突厥之功。如果只是因爲你抵禦突厥有功,那朕讓你當個兵部尚書就足夠了,朕知道你有更強的安世濟民之功,懂經濟,明政事,朕有房玄齡杜如晦,房謀杜斷,他們二人,如今一爲中書令一爲侍中,執掌決策中樞之首。但朕的尚書省,卻還缺一個人,滿朝之中,非你莫屬。”

“文遠,你起頭的稅制改革,田制改革,工商改革等,都還剛開始呢。甚至將來的教育改革、科舉改革這些,還需要謀劃,朕需要你來爲朕掌管尚書省,朕要你一起來改革變法,讓大唐變的更富更強,早晚有一天,朕到時御駕親征,你爲朕之先鋒,我們一起北伐突厥,東征高句麗!”

李超還能說什麼。

他現在只能點頭。

雖然他心裡一直不太願意來當這個尚書令,但到現在,他也明白李世民的決心,也明白他的雄心壯志,李世民確實是一個很有進取心的帝王,雄心壯志,李超願意助他成就不世霸業。

尚書令,這其實就相當於是總理了,管理着大唐的行政,六部諸司,都是尚書省管的。

朝廷如今改制,但改來改去,還是很職責分明的。

中書門下,其實就是大唐最高決策中樞,相當於政-治--局-常委會,宰相們都以本官加中書門下平章事銜成爲宰相,等於是那些總理啊委員長啊主席什麼的加上常委的名頭,成爲決策核心。

中書和門下省,現在位在尚書省之上,這其實就是把決策和審覈,放在了負責執行的行政之上。

在後世,人大和政協名義上也應當是在國務院之上的。

說白了,中書和門下是負責研究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怎麼做做的怎麼樣這些的,而尚書省呢,只負責按上面的要求去做好了。

中書門下相當於頭腦,尚書省現在只相當於手足。

手足聽頭腦的,這是正常的。

但決策雖然重要,可執行也一樣是非常重要的。有好的決策,可沒有出色的執行,那就是空想。

李世民選了房玄齡和杜如晦來做決策審覈的負責人,又選出了雖然年輕,可辦事能力一等一的李超來做這個執行的負責人。

“文遠,明天,就是貞觀二年的正旦了。新的一年又將開始,這也是朕登基的第三年。你告訴朕,明年,朝廷要做哪些事情,當務之急是哪些?”

明年要做什麼?

這是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複雜的問題。

國家那麼大,千事萬事,以哪件爲首?

“全面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全國範圍內授田均地,徵選府兵。同時,把中原密集狹鄉的貧困人口,遷往邊疆寬鄉屯墾實邊。”

出乎李世民的意料。

答應出任朝廷新中樞尚書令的李超,並沒有說什麼明年應當先改革變法這些,沒說要改兵制,改稅法,改田制,改科舉制等,說的卻只是全面推行均田制。

這話確實讓李世民意外,甚至有點失望。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超的三把火呢。

“陛下,大唐國政的根基,就是均田制。均田制是國家基礎,在此基礎上,纔有了府兵制,然後纔有了現在朝廷的一切。均田制,能夠加強社會穩定,讓百姓安心耕種。以均田制爲基礎,朝廷繼續推行府兵制,各地設立軍府,徵選府兵,朝廷的安全才能更穩。”

社會不穩,說其它的都是虛的。

當然,均田制真正要全面推行,其實也不容易的。這裡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說,涉及到天下的戶籍人口數量,涉及到土地兼併等問題。

這還會涉及到新的兩稅法的問題,雖然租庸調製纔是朝廷根本稅制,但如今已經確定了兩稅法是輔助稅法,兩者相輔相成的。

“你上任之後,準備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李世民問。

“大索貌閱!”

大索貌閱,用白話解釋,就是全面人口普查。

不管要搞改革也好,不搞改革也罷,李超要當大唐的家,負責尚書省,那就得先對這個家底有個足夠的瞭解。不僅是朝廷的國庫錢糧,財政赤字這些,還有最基本的就是天下的人口數量,納稅的丁口數量,天下的土地田畝數量等。

這些,都是朝廷一切治國策略的根基,連這幾個基本的數據都摸不清,那麼做出來的治國方針策略上,也就都是不切實際的。

李超可是大數據時代穿越來的人,深知這些大數據的重要性。

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1446章 官媒第946章 朕虧了第496章 這裡人傻錢多,速來!第228章 到張家溝搬救兵 第三章第1411章 國相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285章 張家鎮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1141章 迷妹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722章 天王第442章 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1544章 拔劍第954章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175章 休妻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1088章 大唐高速公路第754章 李靖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934章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1319章 全民分封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697章 李超的一畝三分地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645章 不許吐,吃下去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1232章 京亂第641章 衆怒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184章 換封第1066章 紈絝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146章 招降使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431章 趙國公第653章 夜郎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181章 洞房第1463章 美國第867章 志願軍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49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486章 金狼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540章 還能再翻一倍第522章 雙生第859章 讓賢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1484章 聖天子第146章 招降使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347章 講武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854章 兩隻狐狸的合作第1005章 封王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473章 衙內第313章 草船借箭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184章 夫妻賭約第805章 崔鶯鶯第938章第539章 軟腳蟹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四十八章 減租第1058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491章 太子妃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1445章 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