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蝗災來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在乾旱的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會變的較爲堅實、含水量降低,地面的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會大爲增加,多的時候一平方米能有二十到四十萬粒卵。

而且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爲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蟲以此爲食,生產更快。乾旱還會使得蝗蟲遷徙,結成更大的蝗蟲羣,導致大型蝗災。

不過古人對於蝗蟲的認知不多,反而有蝗神的說法,遇蝗災還要拜蝗神。又有蝗魚互化的說話,說蝗是魚卵所化,稱旱涸則魚、蝦子化爲蝗,故多魚兆豐年。還說蝗蟲飛入海,化爲魚蝦。

不過對於當政的人來說,蝗蟲,尤其是旱年之後的蝗災,那是最可怕的。

按官方的史料所記載,秦漢之時,蝗災幾年是平均8.8年就爆發一次。而到了隋唐之時,差不多五年左右爆發一次,到兩宋時,三年半就爆發一次,元代一點六年一次,明清二點八年一次。

蝗災迭起,受災的地方多集中在中原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在江淮和江漢地區亦有分佈,嚴重的時候,關中地區也會爆發,甚至會遍及整個黃土高原。

而最容易爆發蝗災的地方,還是黃河遊戲,尤其是中下游流域,每當大水氾濫之後,就接着會是嚴重的旱災。水旱災交替發生,就會使得沿湖、濱海、河泛、內澇地區出現許多大面積的荒灘和拋荒地。

而這些地方,往往就成爲了蝗災發生並猖獗的條件。

這些都是後人早就熟知的常識,但對於這個時代的多數古人來講,他們都搞不明白蝗蟲發生的原因。

只是一味的認爲蝗蟲是沒有規律可言的,是上天的責罰等等。

黃河的河灘地,其實就是蝗蟲最大的產卵區。如果黃河的河灘每年有幾次河水漫灘,那麼蝗蟲數量就會大大減少,五月河水漫灘六月退水,會減輕夏蝗發生程度。七月上水,八月退水,則秋蝗發生面積最小。

如果八月以前上水退水,則秋蝗會退水產卵,來年夏蝗則偏重發生。

由於黃河斷流時間一般都是七八九月的夏秋季和二到六月的春夏季,這期間正好是飛蝗發育和繁殖期,河斷的斷流直接影響到中原等省黃河灘地飛蝗的發生動態。

基本上,如果黃河斷流,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機率會發生蝗災。

“你說黃河斷流,就會發生蝗災?”

李世民和宰相們本來吃蝗蟲吃的挺開心的,結果李超卻說了一個讓大家開心不起來的話題。

“蝗災,好像有好幾年沒發生了。”蕭瑀也道。

李超搬了個椅子坐在李世民身邊,“陛下,據我對史書上蝗災的統計和研究,秦漢之時,幾乎每不到九年,就會爆發一次大蝗災。而到了近三百年,則是差不多每不到六年就要爆發一次大蝗災。”

李世民面色沉了下來。

蝗災幾乎年年有,但大蝗災,那必然會是席捲數十州縣,能讓無數人流離失所的大災情。這樣的大蝗災,上一次,好像就是在六年前。

“六年一次,大蝗災已經六年未發生過了,大唐建立至今,還未發生過大蝗災。難道說,明年要發生大蝗災?”李世民說出這話的時候,聲音裡甚至都有一點顫抖。

明年,是他改元之年,明年就正式改用貞觀年號了。

貞觀,那是他的年號。

難道貞觀一開始,就要以大蝗災開始?

如果真是這樣,這可就不僅僅是大蝗災,還會是政治上的災難。畢竟,大災,不管是乾旱還是洪水或者是雪災、蝗災,地震等,這些都是被視爲上天的警示,是天之子皇帝的失職。

他一改元,就來個大蝗災,這事可就非常不好了。

平章事、吏部尚書杜如晦這個時候擔憂的表示,“黃河要斷流了。”

“看樣子,這個月河南段就會斷流。”

李世民徹底不淡定了。

“這事朕怎麼不知道?”

房玄齡他們也很無辜,黃河斷流那是常有的事情啊,以前大家又不知道黃河斷流還是蝗災爆發的根源。

“文遠,你真的認爲明年會有大蝗災?”

蝗災的可怕李世民知道,也見過,那真是鋪天蓋地,每過一次,席捲一空。蝗災吃盡一切,蝗蟲過境之後,必然就是大饑荒。

李超點頭。

史書上是有記載的,明年會有大蝗災,不但席捲整個中原,甚至飛進了關中,關中平原吃光了後,把整個黃土高原也吃了一遍。

關中明年會大飢,中原也會大飢。歷史上,今年會有旱災,明年接着旱,再蝗災,然後就是大饑荒,突厥人又乘機南下。

李淵都在關中呆不下去,決定焚長安而不都,跑到山南去,既避突厥鋒芒,也是爲了找吃的去。

“陛下,黃河即將斷流,觀氣象種種,今夏秋會是大旱。夏旱就會有秋蝗,秋旱會有夏蝗。今秋就會有蝗災,但規模可能會小點,可明年繼續旱,那麼到時蝗災就將難以收拾。”

“可有防治之法?”

李超搖頭,這個東西基本上沒有什麼防治之法。

蝗蟲產卵在土裡,一平方米內能產上幾十萬枚卵,誰有本事把這些卵給挖掉?這就和洪災和旱災一樣,小災還能防一防救一救,這個基本上就是沒有辦法的了。

“現在就要開始囤積糧食了,各地常平倉、義倉、社倉都要開始清查。絕不能帳上有糧,倉中卻無糧,要不然到時災情一爆發,倉中無糧可放,那是要出人命的。饑民四起,人要是肚子都填不飽了,就不會再有什麼綱常禮儀,那時爲了填飽肚子,殺人放火甚至易子而食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的。”

李超向李世民建議道。

糧食,這是防災最重要的一條。只要有糧,遇災,也會好的多。

“對,這點很重要,立即清查各地糧倉,不管官倉還是義倉,都要清查。掌握好各地倉中存糧狀況,缺糧少糧的地方,要第一時間運糧過去。”李世民點頭道。

李超也道,“陛下,尤其是中原一帶,蝗災必起於黃河流域,因此黃河一帶必是重災區,這裡的儲糧最重要。應當加緊中原黃河一帶的糧食儲備!”(未完待續。)

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264章 暗箭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641章 衆怒第961章第349章 任君採擷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1164章 過堂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824章 馭龍而歸第717章 喜事連連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345章 憑拳頭說話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845章 搞事情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1337章 殺無赦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611章 步行水上第1225章 臣服第1015章 興唐九王第619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430章 捉姦第1054章 罷撤第一百零九章 佔便宜第455章 龍武--突然的分手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904章第584章 新米節第934章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448章 太子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五十八章 情場失意、商場得意第859章 讓賢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561章 選婿第974章 鑽空子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1571章 武氏垂簾聽政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1505章 一女二嫁第562章 賜婚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1373章 這也是個腦殘第1472章 女皇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1357章 登臨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539章 軟腳蟹第1201章 廣積糧第361章 節度使第1478章 處置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1542章 切糕、沙陀人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332章 挖牆腳第628章 九世善人第707章 李相不出,奈蒼生何!第442章 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第245章 僞君子第270章 伴君如伴虎第1222章 清君側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1171章 肉身成聖第600章 蝗災來了第260章 太子殺手第1205章 李家坡第1327章 同姓王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1542章 切糕、沙陀人第750章 上將第1575章 西巡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806章 招兵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