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身毒

跟李董討論了一下武學之後,老張表示自己的“鈾光波動拳”還沒有大成,雖然已經比“萬佛朝宗”厲害得多,可還是有點不如降龍好幾掌。

李董也表示以後少看點《天子傳奇》,努力工作纔是正道。

“操之,你進宮這就算是伺候完了?”

城北的琅琊公主府也住人,不過主要是琅琊公主生的崽還有親眷在那裡借居。張叔叔也是開府的,作爲老帥哥的老婆,李蔻平日裡還是住在鄒國公府。

知道張德入宮面聖,張公謹也早早地叮囑過了,讓他出宮之後,就去琅琊公主府。

城北的宅子因爲時常冷清,這光景陡然一熱鬧,還有點讓人不習慣。

“叔父還要我在宮裡伺候一輩子?”

攥着茶杯,老張笑呵呵地看着張公謹。

老帥哥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你要是伺候一輩子,安平能殺了老夫。”

開了個玩笑,張公謹有些感慨:“皇帝少了銳氣啊。”

“年紀大了,又已是天下第一,銳氣衰退,也是人之常情。”

精氣神上的事情,很不好說。這光景要是來個神仙,說能讓人長生,那李董還真就銳意進取再度勃發。

英雄豪傑的氣概變化,也是隨之而動,隨之而變的。

“總不見得就說些閒話喝杯茶吧?”

一臉不信的張叔叔看着老張,“湖北總督一事,怎麼說?”

“這還能怎麼說,本就是合則兩利的事情。”

雙手一攤,老張對張叔叔解釋道,“此時入宮面聖,也就是給人看的,具體談個甚麼,不重要。”

“唔……”

這個路數呢,張公謹很熟,畢竟也經歷過。

只是張公謹還有點擔心,萬一皇帝臨死之前想要咬一口,張德的崽固然能活幾個,他張公謹的子孫,可就一個張大安一個張大素在外邊兒。

倒也不是說張叔叔不忠心,倫理綱常且先不講,只說知遇之恩,張公謹是牢記在心,從來沒有說掛在嘴上。

這一點,張叔叔和杜如晦一樣,人品上沒得挑。

既擔心皇帝殺全家,又擔心殺一半……

“叔父放心,皇帝雄才大略,其眼光之超絕,遠勝兩朝名臣。皇帝思量的,這不是這一朝一夕之勝敗得失。”

老張說着,有些感慨,哪怕換個時代,換成李世民穿越到一千五百年後,不說做官如何,哪怕做老闆開公司,那妥妥的也是行業巨頭啊。

天賦素質差距太大,不親身感受,隔着朝野,隔着百官,隔着巍峨的宮牆,根本感覺不出來。

萬幸,自己當年沒有腦抽,想着進入體制裡面玩改良……

在人精堆裡磨礪幾百遍,老張的先天素質,還是遠不如這些個貞觀君臣,一個個妖到不行。

別說現在活着的了,就算死了的,比如說溫二的老子溫彥博,老張要是唐朝土著,活不過兩集。

得虧遊歷在體制的邊緣,“埋頭苦幹”“醉心搬磚”,這纔有了現在可以跟李董坐而論“道”的資本。

他是聽不懂李皇帝神神叨叨的什麼“見羣龍無首,吉”,估摸着應該是出自《易經》還是啥,意思麼……老張一直以爲“羣龍無首”是樹倒猢猻散那性質來着。

沒曾想不是一回事啊。

“說實話,老夫現在還是沒底啊操之。就是當年老夫去做定襄都督府都督,都覺得有點過分。一晃恁多年,偶有身體不適,還以爲就要撒手人寰。沒曾想,杜克明倒是先走了一步……”

跟杜如晦的關係,張公謹也是私交不錯的。當年杜如晦差點被李建成的人乾死,張公謹也是偷偷出了點餿主意,讓杜如晦跑了出來。事後麼,房杜二人在那裡火急火燎,張公謹就護着長孫皇后一衆秦王府家小,讓房杜二人鬆了口氣。

當年真要是長孫皇后嗝屁,時局變化絕對大得驚人。

長孫無忌絕對不會被“冷藏”那麼多年,補償心理上來說,長孫無忌都會被重用。房謀杜斷就未必會被倚重到這般地步,因爲長孫皇后、李承乾都死了。性情君王,怎麼地也有一點點怨憤。

交情是沒必要說得太細的,一切盡在不言中。

只是這光景,張德入京之後的種種表現,讓張公謹有一種皇帝在交代後事的感覺。

於是又讓張叔叔有些忐忑,既爲皇帝的身體擔憂着,又害怕皇帝臨死之前的性情大變。

他經歷的太多,做不到像張德這樣。

當然張叔叔在事業上的經歷,其實還未必有老張豐富。

總之,哪家單位受了老張的投靠……至今還沒有不倒臺的。

兩輩子都這行情。

你看這東宮、工部、國子監……一個個都換了顏色。

“叔父,可是嬸嬸有甚想法?”

老張眼珠子一轉,尋思着張叔叔跟自己有什麼好感慨的,都是姓張的。思來想去,也就是李蔻還有點想法,皇族出身,又是開府的猛將,雖說待業在家多年。

“嗯。”

張叔叔點點頭,對張德道,“操之,二郎在那個大‘塔巴’,是個甚麼物事?”

“嗯?”

老張有些意外,聽張叔叔的意思,貌似這個公主嬸孃,是有別的想法?

“大元歲數見漲,老夫這門庭,讀書固然是要讀的,可要說出仕,便是有些不易。說到底,這下一代鄒國公,只能是大哥。”

琅琊公主生的第一個崽,有四五個名字,不過北宗宗譜上,卻是寫了“大元”這個名。之所以一直換名字,實在是張叔叔和琅琊公主這麼些年的生活環境都在發生劇烈變化,沒有真正的安定過。

要麼突然“風雨飄搖”,要麼突然“富貴榮華”,平平安安和風細雨的時候極少。

要說平淡,還不如蔣國公府。

同樣都是行二的小子,張大素和屈突詮比起來,也是個勞碌命。而且張大素要拼一個富貴出來,比屈突詮難多了,他姓張,走仕途天然會遭受排擠和打壓。

可要是走武漢這個系統,官位又太低。

最後演變成這個局面,成爲波斯灣的大“塔巴”,即是意外,也不意外。

“嬸嬸屬意何處?”

老張也沒有廢話,自己人無需客氣。張公謹也沒有矯情,便道:“大象和大素,跟東宮親善,也就不必老夫籌謀。原本你嬸孃也想讓大元先做個侍讀之類,現在看來,這行市還是有些不明,不若入股一處,置辦個產業。”

“那就‘天竺地’最好,侯君集五服親族,手中攥着西天竺最少十個邦國,丁口十數萬,每年收的麻料、糧食、香料,都已經賺得流油。最多一二年,那老匹夫的債務,應當也能結清。這光景,凡是借錢給他的,怕不是都想着賴賬。”

債主討債,倘若對方沒錢,便要落井下石逼債;倘若對方有錢,那自然是巴不得再借上三五六七八筆,這是細水長流的人情,錦上添花的功勞。

早先侯君集日子也不好過,哪怕他是頂級權貴,可債主們也不差,不敢說逼死這個豳州大混混,讓他身敗名裂是不成問題的。

房二郎都能讓魏王李泰斯文掃地,何況侯君集還不是李世民的兒子。

“老夫如今也不想恁多。”張公謹搖搖頭,“算是留個退路吧。”

以前窮的時候,張公謹在長安城的定遠郡公府,一下雨還內澇,現在不缺錢了,偏偏日子也未必好過到哪裡去。

他自是半生瀟灑,可續絃的老婆想法多,當不了老闆做不了主,那就只能老老實實地聽話。

也難怪李蔻要督促着他來張德這裡討個出路,實在是皇族中人,說不好就被株連。

碰上改朝換代的時候,死誰不是死?你說你不姓李就有用的?

李蔻也是經歷過幾次政治動盪的,加上本身也在戰場上廝殺過,凡事都是走一步看三步。

她也沒指望兒子繼承鄒國公的爵位,從皇帝那裡討來幾個伯爵侯爵,其實也沒什麼意思。張家的牌子在這裡,萬一張氏子孫不肖,結果還是慘。

所以,李蔻琢磨的,就是將來萬一中國有變,自己的兒子孫子,能夠遠離是是非非就行。

如今還不明朗,但三五十年後,天竺雖遠,亦是中國。

“也罷,正好要處弼去了天竺之後,就要開始修路。沿途有甚膏腴之地,便問土著買上幾十萬畝。”

“此事不妨礙程三郎吧。”

“一點職務便利,本就是要佔了那些地的。眼下的計劃,就是盯上了之後,看中的土地都圈下來,順着官道兩側延伸出去,將來早晚都要修建鐵路。鐵路修到哪裡,地就圈到哪裡。至於天竺土著,如今在‘崑崙海’,鮮有說天竺人的,而是‘身毒人’。”

天竺和身毒,發音差不多,但後者絕對是貶義。

這個貶義,唐人不會主動去用,但對“崑崙海”那些南下之人來說,就是要時時刻刻在用。

與其讓唐人直面“天竺地”的風險,還不如把風險轉嫁出去。惡人嘛,能不做就不做,只是這唐朝路政的觸手伸到哪裡,減丁的政策,也就開展到哪裡。

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湯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一章 定策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四十九章 擴散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十七章 重複讓人麻木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蹟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六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二十章 由頭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三十二章 餿主意第十九章 反轉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八十章 講究人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六十幾章 化鬱悶爲食慾第五十七章 李董需要遙控器(求票)第四十九章 擴散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一章 挫傷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三章 灑脫第四十九章 揮毫潑墨第六十幾章 泡湯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八十一章 張德贈書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十九章 工程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六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八章 期望第六十三章 玩法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五章 幫襯第四章 所圖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十四章 忙碌的狗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