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特進

“……以國子監祭酒孔穎達爲特進,檢校教育總理……”

宣旨的康德看着國子監幾千號人,心中居然難得驚羨,二聖親臨國子監不說,凡是開府儀同三司的狠角色,全部到場。

御賜“特進”比不上“開府儀同三司”,但按照品級,也是正二品。孔穎達在七十七歲的時候,用一種跳出人們想象的方式,混到了一個純粹文臣難以企及的地位。

新增的教育部還是草臺班子,爲了以示特別之處,沒有設置尚書,而是設置了“總理”一職,孔穎達等於就是全盤掌控,大小一把抓。

這也是皇帝皇后以示恩寵的方式,當然七十七歲的老人家,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大小一把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於是乎,一水兒的“副總理”位子晾着,晾在半空,不知道多少人眼巴巴地盯着。這是文臣的狂歡,幾乎沒有哪個武勳願意去折騰,略微瞭解之後,就知道其中的辛苦和麻煩。

與其在域中瞎雞兒勾心鬥角,還不如帶着橫刀馬弓去戍邊殺胡。

教育部在天下十道及各都護府、都督府、行中書省、宣政院、宣慰司、內附邦國,都設有教育署,這個衙門受黜置大使和教育部雙重領導。

但也就是聽上去是雙重領導,實際上就是教育部自己的鍋碗瓢盆,因爲黜置大使是臨時性的,幾年來一回就很不錯了。

而這裡也是李董埋的一個坑,眼下那些吃不到肉的,就會等着設置黜置大使的時候,分外努力……一次撈個夠本。

十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

等於也是給各道教育署懸了一把刀,過個幾年就殺豬放血。

至於黜置大使怎麼來的?皇帝一言而決之。

消息傳遍京城,很快就傳播到了河南、關中、河北……十天不到,全國權貴盡數知曉。

孔穎達威震華夏!

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超級部門,而孔穎達這個平日裡出卷子批卷子的老頭子,居然成了開山祖師爺。

在宣州當刺史的顏師古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當真是嗚呼哀哉捶胸頓足,你說他當時要是咬咬牙……挺過來,不就很有可能混個“副總理”噹噹?

受刺激的顏老漢,於是就在宣州又搞了幾個小娘,慰藉一下受傷的心靈,脆弱的肝腸。

“我滴媽……孔老兒屌的沒朋友啊!”

武漢的某條土狗也是被shock到了,他爲了小霸王學習機苦苦經營,折騰了這麼多年,就尋思着先弄個“鐵老大”出來。萬萬沒想到三十來歲的張老漢還在猥瑣發育的時候,七十來歲的孔老漢直接弄了個“教老大”。

“這也太牛逼了吧!李二特麼瘋了吧!”

打造這樣的超級部門,對內部資源的消耗極大,按照現有的生產力,整個部門必定會出現局部過度臃腫,局部嚴重渙散的狀況。

但老張也清楚,有這麼一個統籌解決教育事業的部門,從大唐全國來考慮,總成本肯定是大大降低的,假如真的是有心促進教育事業的話。

帝國擴張的速度太快,版圖也實在是太大,儘管已經有了信號機,但終究還是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偏遠地區維持一個信號機基站的成本,並不比建設一個軍寨來得便宜。而很多偏遠地區,投入產出比是沒法看的。

漠北、西域、劍南、遼東……幾乎都是賠本的鬼地方。要不是某條土狗費盡了心思滿地打滾,這些地方也不會逐漸略有盈餘。

沒有龐大的貴金屬、奢侈品消費市場,沒有龐大的金屬冶煉、礦產開發、土木工程等行業的發展壯大,這一切都是妄想,最終也只是維持幾十年至多一百多年的穩定期。

兩代人或者三代人之後,局面自然而然就會崩壞。

人是怠惰的,尤其是安逸之後。

認真琢磨了一下貞觀朝廷的現實條件之後,老張也不得不承認,李董搞這麼一個超級部門,也是合理合適的。

和武漢不同,貞觀朝廷想要組建一個龐大的官僚團隊,絕無可能是工程技術或者其它什麼技術官僚,但在文教領域,卻是資源豐沛,完全撐得起來。

而孔穎達這個特殊人物,不論是在兩朝勳貴之中,還是在山東士族內部,都是有頭有臉嗓門大,願意聽他嘮嗑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教育部能搞起來,孔穎達的身份以及江湖地位,相當重要,甚至頗有點不可替代的意思。

“使君,朝廷設置教育部,江西、湖北必有教育署,到時候……沔、鄂當如何應對?”

“應對甚麼?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而改之。江西有房相,湖北有老叔,甚麼人能翻出浪花來?”

委派誰來做兩地教育署的一把手不得而知,但不管誰來,也不可能瞎搞。朝廷現在的教育部,就是把武漢的教育部門十幾倍放大,然後質量做得次一點。

總得來說,還是粗放型的,指導意義在武漢這裡幾乎沒有,反而是要顛倒過來,從武漢這裡學習先進的制度建設。

當然也不是說不會有教育署的一把手腦子一根筋,上來就要胡攪蠻纏,不折騰武漢不能夠顯示自己對君王的知遇之恩……但房玄齡和鄒國公是死人?

房喬反手一巴掌抽得當年溫彥博半身不遂,官場中的當年見證者也還沒死絕呢。至於鄒國公,張公謹只要不是亂搞男女關係,哪怕當衆把教育署一把手摁在地上毆打,最後也沒多大事情,誰叫他老婆是琅琊公主呢。

“以我之見,朝廷這是要止步‘河中’了。”

會議室內,有個幕僚突然說道。

“噢?何出此言?”

有人反問。

“這幾年朝廷其實一直未曾停止用兵,只是形式不同。前幾年經略‘河中地’,乃是舉債度日,這些錢,是要還的。要是繼續用兵,且不說士卒終有厭戰疲憊的時候,這債只會越積越多。”

幕僚言罷,看着張德,又對衆人道,“如今‘河中金’‘西域金’‘天竺金’已然穩定產出,想要擴大產出,唯增補人手而已。但如今在河中、西域,人手再靠劫掠,已然效率低下,如北天竺諸邦國,開闢榷場遠比劫掠要快得多,不但快,積累人手也更加充沛,礦場苦工怨言也要少一些。”

實際上“河中金”的金礦礦山,已經發生過暴動,侯氏因爲這一次暴動,一口氣賠了四十幾萬貫,好在現在侯君集位高權重財雄勢大,這點錢賠了也就是賠了,再者,也四十幾萬貫也不全是侯氏的錢,還有“合夥人”的。

唐軍親自下場劫掠來的奴工,遠沒有奴隸貿易來的奴工好用,這是事實。

聽了幕僚的分析,張德尋思着,這個超級教育部門,居然還有收縮力量的用處?

第八十六章 打聽消息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八十章 講究人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三十三章 藥不能停(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六十章 不行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四十五章 不謀而合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七十三章 看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殺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十六章 大禮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八章 金子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二十四章 探險家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來個buff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二十一章 跳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三十一章 告於皇天后土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二十七章 時勢擇選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八十幾章 關洛人事第六章 喲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蹟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五十章 功績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五十三章 贊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八十章 冬季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八十二章 刀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二章 名動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六十章 風流瀟灑第三十四章 日常驚喜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六十四章 榨乾良心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十四章 良人第十一章 辦事漂亮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十章 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