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稱讚

“如此說來,你們祖上還是鮮卑小支?是宇文鮮卑這一支?”

“原是迭喇部一脈,後來就分了家,前隋時給煬帝賣過命。”

早先姓“石剌”,後來改姓“石”的契丹、鮮卑混種後人,多在河北河南給隋朝當差。也不僅僅是隋朝,北周北齊時期都有人爲宮室宦官,北朝在北地設置的諸監,有不少就是由他們擔當。

曾在太原宮做過倉監的石順,很是有些受寵若驚地接受了張德的招待。老張在他們這羣閹人心裡頭,屬於“大魔王”一樣的梟雄。

別說他們這種不怎麼受器重的,就是那些史大忠的徒子徒孫乾兒子幹孫子,提到張德,言語之間也是恭順有加。

原本石順想着張德會不會來個“下馬威”什麼的,卻萬萬沒想到,張德只是讓他們安心做事,有事只管上報,武漢的監察部門,可不管你是閹人還是女人,只要有人舉報就是好啊,年終獎就指着這個吃呢。

“石剌?是不是扶余奴所說的‘耶律’?”

聽到石順說了自己祖上的跟腳,老張也是有些記憶,當年他扶持黑水三星洞那個不知死活靺鞨雜種的時候,運輸金沙的苦力中,就有姓“石剌”的契丹、鮮卑種。不過這些人在大賀窟哥那裡,跟奴隸沒有任何分別,扶余人多稱呼他們爲“耶律”種。

“正是‘耶律’。”

石順點點頭,他年歲不小,五十多了,屬於族中老人,儘管是奴二代,可見識是不缺的。

“哈!”

老張一拍手,“本府認識個英雄,叫耶律阿保機,你可知道?”

“?”

石順搖搖頭,“前輩早就分化,豈能知曉東北故事。”

本來就是抖個機靈,老張笑了笑:“之所以先請石先生前來武漢,那時因爲石先生是有本事的。別人只當先生是個太原宮守着院牆的,卻哪裡曉得,黑水幽陵城還是先生督建的哩。”

“可不敢當明公‘先生’之言。”

石順情不自禁從團凳上站了起來,差點就給跪了。

在皇宮裡廝混得久了,什麼笑呵呵的場面沒見過?張德這個“大魔王”看上去和和氣氣,可不代表真的就和和氣氣啊。

他要是順水推舟“笑納”了,鬼知道會不會拿去喂揚子鱷?

“噯。”老張搖搖頭,擡手揮了揮示意石順坐下,“莫要驚懼,老夫非是客氣。工事一道,老夫素來看重,不看經手之人身份的。能在黑水之畔築城‘幽陵’,沒點本事可不行。”

老張嘴裡的“幽陵城”,其位置就是後世的黑河。這裡目前主要活動生存的部族,其實就是蒙兀人。相較幾百年後的蒙古老鐵,這時候的蒙兀人日子不算太好過,早先被突厥死命盤剝,幾乎就是龜縮在這一方狹窄的地方求存求活。

也就是唐朝覆滅突厥之後,蒙兀人的日子纔好過了許多,只可惜也沒有徹底趕上好時候,漠北的權力真空沒有留下全新部族崛起的空間。

只是好在唐朝對皮革、藥材、寶石、貴金屬、木材、石材、奴隸等等貨物的需求極大,蒙兀人經過多次轉型,也算是有了進賬。

再加上世仇黑水靺鞨玩脫,以黑水三星洞爲首的靺鞨聯盟垮臺之後,唐朝權貴再次扶持的部族,就是蒙兀人。

後來爲了以示恭順,蒙兀人將老巢讓了出來,交由唐軍校尉駐紮。多年忙活下來,確定了黑水榷場,是整個大唐帝國東北方向最遠的榷場。每年在這裡的皮草交易,總價值都在五十萬貫以上。

可以說蒙兀人只要不擴張,小日子過的還是很舒服的。尤其是因爲漠北禁絕遊牧之後,定牧情況下的草場,也讓蒙兀人無法擴張人口,反而定居之後,生活更加安定穩妥。

這幾年唐朝流放人員的主要方向是西域、河中、嶺南,但隨着“黑水榷場”的興盛,原本可能要流放嶺南的人員,就要“闖關東”了。

死傷無數,不僅僅是死在路上的,每年的大雪封山,熬不過去的人太多太多。

只是去年開始,石城鋼鐵廠陸續修成了信號機,這才大膽地把唐軍散出去,並且鼓勵唐軍就地“開枝散葉”,效仿西軍故事。

“黑水榷場”隨後地位逐漸拉高,也就有了築城的必要,只是舉凡邊陲之地築城,都要考慮到反叛的可能性。好在蒙兀人倒也爽快,或許是怕重蹈靺鞨人覆轍,又或許實在是沒有擴張的本錢,索性由得唐朝隨意安排。

幽陵城,就是在這樣的和平環境下,順利修築而成。

這是一個軍事、貿易雙重功能的城池,人口成分相當複雜,靺鞨人、室韋人、蒙兀人、流鬼人、突厥人、扶余人、倭人……唐朝在這裡設置了都督府,軍府配置極其齊全。

除了軍人之外,商隊商會數量也不少,還有專門做“商屯”買賣的,“糧食換產本”的成功,讓唐朝有了“一招鮮”。

本地的特色,就是“糧食換皮草”,“商屯”隊伍主要工作,長期以來都是開荒,但收益真心不低。

一年只能種一季,冬季全靠熬,但因爲幽陵城在築城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煤炭取暖的改進,這讓幽陵城相較黑水流域諸部,生存率大大提高。

再者,一年只種一季,糜子和小麥的產量都相當可觀。蒙兀人自己存下來的糧食,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現在能養活的部族人口,是以前遊牧時期的五倍都不止。

通過結親或者說認乾爹的方式,不少多子的蒙兀人家庭,就把小兒子們通過“分家”的方式扔出去求存。

主要方式和漠北差不多,在幽陵城認親之後,就能通過“介紹”的方式,前往朝鮮道當兵或者前往河中當兵。

這種轉變方式,要是沒有幽陵城這個新式城池的建造爲根基,是萬萬不能做到的。

要知道,幽陵城是爲數不多在邊陲地區,能夠保證糧食自給,還能略微對外支援的城池。

而督建幽陵城的監令,就是原太原宮倉監石順。

在特殊地理環境自然環境下築造這麼一個城池,需要用到的工程技術、工藝技術,顯然是有別於中原或者其它地方。

老張稱呼石順一聲“老先生”,也的確不是爲了客套一下。

到了他現在的地位身份,也沒有必要跟一個閹人客套什麼,純屬佩服石順在土木工程技術上的腦洞巧思。

“明公居然對幽陵城也知曉?”

石順很是訝異,他當年也圍觀過文宣王廟,當時只覺得“巧奪天工”,後來嘛……天工就把文宣王廟又奪了回去,但不管怎麼說,石順更佩服張德的手段。

“君築城‘幽陵’,可比宇文愷。”

“不敢當……”

聽到張德的稱讚,石順又是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戰戰兢兢,惶惶恐恐。

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八章 故人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四章 俺脫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二章 殺第五章 傳道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六十章 指路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四十九章 揮毫潑墨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五十一章 無豚不成家第九章 不順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二十章 玩火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奪(二更)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九十一章 發動第七十九章 暴發戶們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三十九章 打工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九十五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八十八章 明鏡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三十六章 稱宗道祖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八十一章 秋戰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十七章 少年立論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五十七章 灌輸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誤會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三十章 人才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七章 親姊妹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六章 上意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二十九章 聊個天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二十一章 殺第三十五章 狼羊論第四十三章 求穩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