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

競速帆船和普通帆船有很大區別,當然本質上還是帆船就是了。但是競速帆船類似某種汽車的“極客”改裝,對材料學、加工工藝、設計思路、力學等等都要進一步深入。

最簡單的,一個經手十條“八年造”的老技工,未必就能調教好一條競速帆船。

這個領域看的不僅僅是經驗,還有天賦。

“巧思”精妙與否,十幾二十裡的水面航行,很快就能決出勝負。

在設計船隻的時候,儘管老張自己知道“波形線理論”是扯淡的,但他並沒有阻止武漢的初級工程師去探索波阻和船體之見的關係。

畢竟,他並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一切也不過是站在現有的條件下去繼續摸索。

武漢自從貞觀二十年開辦帆船競速賽以來,賽事名氣逐漸打開。早先只是府內學院和相關部門的慶祝活動,順帶就是驗證一下新技術新思路。

只是因爲看點極多,反倒是成了武漢的獨特“景點”。

從第三屆開始,每到端午,提前抵達武漢的外地遊客就有不少。後來逐漸就有新的隊伍加入,商人最早開始投資這個領域,畢竟賽事主辦方並不禁止商號把自己的招牌直接弄在船帆上。

原本府內對於操辦這樣的賽事,是心存疑慮的,畢竟維持秩序也好,選擇場地也罷,投入都很大。

僅僅是管控一段水域通航,裡裡外外都是錢。

然而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總賬這麼一算,第一屆就略有盈餘。

第一屆主要賺頭都在賽場外,當年圍繞賽事的三產銷售極高,僅僅是副食品的利潤,就比得上年末、中秋兩個重大節日。

從第二屆開始,因爲“冠名”的事情,基本上賽事籌備之前,就已經收回了成本。所以第三屆第四屆賽事的規模都很大,名氣真正打開,也就是這個時候。整個揚子江都知道這個賽事,也是因爲真正掏錢開始宣傳。

這年頭的競速帆船是很有看點的,除了帆船速度驚人之外,比賽過程中頻頻發生帆船解體風帆撕裂的事故,這些事故也是看點。

除此之外,武漢本地的救援隊去救援……居然也是看點。

每每有選手從船上跌落水中,圍觀者無不叫好。

除了靠近岸邊的觀看點,還有登高的VIP位置,能登高觀看賽事的,往往都能買得起望遠鏡。

賣望遠鏡的利潤,湊活湊活,都能造一條競速帆船。

這個時代的人們,遠遠地圍觀一條速度五十公里每小時的帆船,在疾馳的過程中突然解體……太雞兒刺激了。

而賽事冠軍那豐厚的獎金,也是聞名天下,九千九百九十九貫。

固然是有點惡趣味,但也讓大多數人記住了這個特殊的冠軍獎金。

爲了獎金,不僅僅是揚子江兩岸,東南沿海從蘇州到廣州交州,都有大量的技術型“賞金獵人”出現。

不同形制的競速帆船出現在武漢,然後各自的“腦洞”“巧思”都在瘋狂地刺激着彼此。

原始的仿生船型,別開生面的分體船……各種奇形怪狀甚至是大師開光神婆施法的帆船,都會出現。

武漢並不阻止這些奇怪的“癖好”,船是別人的,別人願意怎麼操就怎麼操。

技術上極其開放,社會環境相對寬容,武漢對於培養技術“極客”是一種默默鼓勵的態度,但絕不會公開支持。

因爲做“極客”很花錢,什麼叫“極客”?那就是極其會花錢的豪客……

“屌!這屌船航的真快!”

殺蛟灘的山頭上,握着望遠鏡的潤州土豪連連叫好,“真是屌快!”

“……”

“……”

幾個在潤州土豪身旁一起遠觀賽事的土豪一時無語,然後默不作聲,稍稍地走遠了一點拿起自己的望遠鏡。

“哎喲這個真有屌意思!還有女的!哎呦這屌娘們兒穿的真少,**真屌大!”

“……”

“……”

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會出現,武漢本地的學者們做社會學研究的時候,真是裡裡外外省了不少事情。

蜿蜒的水泥道路盤旋至高處,房玄齡略作休息,也拿着望遠鏡在拿來觀看比賽。一邊看一邊興致勃勃道:“這船型還分了等級的?”

“總歸要分個大小,還分了男女以及少年組。”

“少年?”

房玄齡略微訝異,“倒是未曾注意,居然還有少年組的麼。”

老張手裡攥着個果子,已經啃了一口,握着果子笑道:“都是學生。”

“不怕出事?”

“怕出事就不出事了嗎?”

“也是。”

聽到張德這般回答,房玄齡連連點頭,他也認可這種觀點。

再者,武漢賽事方也不是瞎胡鬧的,少年組並不是在大江大河中乘風破浪。少年組的小船兒,靠的從來不是浪,而是自給自足的一雙手。

小左和小右,纔是少年們前行的動力來源。

“嘿!操之,這比賽好,我都打聽,你這是淨賺啊。辦一次比賽,比那些破爛地方一年賺的都多。你說我要是在鄱陽湖也搞這麼一個,能賺麼?”

“二郎想做相干的性子,怎麼如今反倒是謹慎起來了?”

“誰跟錢過不去?南昌那地方,撈錢真是煩,還得跟地頭蛇鬥心眼,累啊。”

眼見着房二郎的大白話一套一套的,哪裡還有當年的氣派,一開口居然還有南昌地的口音,着實讓張德有些詫異的。

環鄱陽湖確實是養人,房二郎原本是個黑皮糙漢模樣,結果這麼些年下來,不但把人養的白淨,還富態了許多。

瓦罐湯當真養活人啊。

“哪裡都一樣。”

老張笑了笑,說這麼一句話,房二郎還不覺得如何,房玄齡卻又是連連點頭。別說他們這種地方大員,就是下縣縣令,也是要面對重重麻煩,地方上的坐地戶往往世代爲吏,可以說是把持了地方上的權柄,如果利用朝廷“大義”去鬥爭回來權力,從來都是極其消費心神的事情。

這也是爲什麼能夠在地方上做出業績的主官,往往都是頂級人物,哪怕進入中樞,也能夠迅速適應,鮮有被逆淘汰的。

似是有感,房玄齡先是嘆了口氣,把望遠鏡放了下來,然後扭頭問張德:“史大忠賜封之事,操之你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站旁邊看。”

老張氣定神閒,神在在地回了這麼一句,房玄齡被他這話逗笑了:“史國郡公……這可是封到河中去了。”

“這算甚麼,太皇新得皇子,不是被封了個河中王麼?”

房玄齡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倒也是。”

現在的行情,長孫皇后擺明了要另闢蹊徑去重用閹人,還順道略微給遙遠的西域來了點“影響力”,對房玄齡張操之來說,都是好事,這自然是應了張德的話,站旁邊看就好。

第二十一章 跳第十六章 獵殺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十二章 茶會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十七章 重複讓人麻木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十四章 雞湯有毒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七十八章 實利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十一章 抗稅背後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護院(三更)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七章 謀事在人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十章 江夏王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九十章 宰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三十四章 惡趣味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十六章 大禮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三十二章 勝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七章 那人卻在(大家多投票啊!)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十二章 衝突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三十九章 假裝自己是好人第十九章 數學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三章 緩衝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