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聖裁

“陛下睡了?”

“稟聖人,陛下適才入睡。”

太醫署升格爲太醫院,原本隸屬太常寺,現在卻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層級上,已經是比照六部的檔次,只是官吏品級還沒有提上去。不過太醫院原先的崗位品級,大多數都是流外官,也就是“吏”,如今卻大多數都是官身,而不是吏員。

這一切對醫者而言,來之不易。

跟腳緣由在哪裡,天下諸道名醫,心中自然也有一杆秤。

如今受封“御醫”的“醫師”,一共有三個流派,一是老牌的甄氏;二是開創醫者新風的巢氏;三是護士。

尤其是最後一個,現如今屬於國朝不可動搖的一個流派。因爲舉凡產婦,不管丈夫還是產婦自己,更願意選擇女性醫者來幫忙助產。

早年張德並非沒有想過助產鉗,但那破爛玩意兒其實沒什麼卵用,反而有可能把嬰兒變成智障。於是最後的選擇,還是培養大量心細手巧的女子從業。

前幾年從業“護士”的女郎,大多都有一雙令人側目的“小手”。而且最近幾年,頂級的“小手護士”的那雙手,在婦產科這個領域是,是有保險承包的。壞“小手護士”的一雙手,承保的行當,絕對肉疼三年。

大約就是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這就導致“護士”能夠穩穩當當地在國朝衛生醫療行業佔據一席之地,固然不能做大,卻不可缺少。

更何況,當朝女聖鼎力支持,乃是長孫皇后的重要“功業”。

“護士”拜的絕非是神農、扁鵲或者華佗之流,而是長孫皇后。

此刻,“御醫”剛剛給皇帝號過脈,從旁協助的,便是“護士”,讓諸多名醫都避之不及的女性醫者。

“確診是風寒?”

“陛下本就有‘氣疾’,秋冬風大幹燥,體虛了一些,偶感風寒,一時支撐不起,也是有的。”

老老實實回稟的“御醫”並沒有去遮掩什麼,皇帝的身體,全靠青年時期鍛鍊的底子支撐着。前年往遼東走一遭,正常人覺得這彷彿會勞累着,但實際上,在“御醫”眼中,五十歲的皇帝多加運動,本就是好事。

反而回到京城,皇帝就停止了運動,更不要說鍛鍊。身體逐漸胖大,加上又有“氣疾”,一旦天氣反覆,反而大不利。

這個事情,“御醫”們也不是沒有提醒過。而且手頭也是有數據支撐的,武漢那裡有過統計,經常活動的孩童和常年貓在家裡不走動的比起來,後者雖說大多小康富裕之家,反而身體不如前者,時有受了風寒上吐下瀉頭昏腦漲。

每年因病夭折的孩童,主力並非是窮苦人家。蒼頭黔首之家孩童的夭折原因,主要還是因爲其它。

“下去吧。”

長孫皇后揮揮手,“御醫”們行禮之後,依次退了出去。

等醫者們盡數離開之後,長孫皇后坐在椅子上,一手支着頭,一手揉捏着睛明穴。皇帝的身體其實還好,但皇帝卻難以繼續維持這種好身體,處理政務依然很勤快,但鮮有鍛鍊的時候。

不要說騎馬,就是射箭,班師回朝的途中,就一次都沒有。

人的身體要鬆懈起來,那種偷懶的快感,當真是一發不可收拾。

長孫無垢的緊迫感非常強烈,和長安城那個八十多歲的公公比起來,自己的丈夫貞觀八年之後,就已經喪失了生育能力。固然房事和諧,但這毫無意義,對一個帝王來說,便是如此。

而八十多歲的公公,還能保持每年添丁進口……

老的不服老,小的卻也不小了。

饒是成天病懨懨的李治,如今也有了不小的班底,日常的琢磨,也不再是旬日間跑來母親面前撒嬌,而是想着如何爲自己的晉王府增加貼補。

至於名義上的儲君李承乾,跟父母幾近路人的態度,可想而知其中的心路歷程。

“陛下……”

見長孫皇后如此模樣,康德小聲地喚了一聲。

長孫無垢睜開眼,看了看康德,問道:“那些煉丹的道士,不是早就趕走了嗎?怎麼又會在京中如此喧囂?”

“回稟聖人……那煉的都是一些糖豆,至多加了一些‘卡瓦哈’的粉末,吃了不會延年益壽,但也不會讓人感覺不適。”

康德老老實實地跟長孫無垢回稟,見長孫無垢微微點頭,他接着道,“如今政務繁忙,即便只是京畿諸事,也是連篇累牘……着實忙得不可開交。大政大事要批覆蓋章,一日少說也有二三百件,這縱使是個鐵打的身體,想要再去騎馬射箭或是跑上兩圈,幾無時間啊。”

集權對皇帝來說是個好事,但想要承擔集權的紅利,也必然要承擔集權的責任,大量的業務擺放在案頭,哪怕只是蓋個章掃一眼,一天下來,根本不可能看完全國的重要文件。

弘文閣作爲秘書團隊,固然都有自己的“本官”,分管業務是不用擔心的,可即便如此,弘文閣能夠分流走的業務,也多是一些本職工作中的“小事”。稍微像樣一點,有可能涉及到敏感問題的,還是要擺放在李皇帝的面前。

按照歷朝歷代的業務範疇,倒也夠用,不但夠用,以李皇帝的精力,應付起來綽綽有餘。

偏偏當代的貞觀朝,業務量百倍都不止。皇帝的思想就算吃得消,身體也不可能吃得消。

越是勤勉,越是發現時間不夠用,反不如在遼東時候,要操心的事情少之又少。

“那孫思邈來了京城,不是也教授了一套甚麼健體之術嗎?怎麼不督促……”長孫皇后皺着眉頭正要詰問,忽地反應過來,就算是督促,督促了又怎樣?

一時間自己也沉默了下來,康德見狀,也是有些愁惱地嘆了口氣:“也是生了‘寧可信其有’的心思,這才招了道士。陛下並非不是不知道道士無用,也並非不知道旬日服用的‘金丹’只是糖豆,就是求個心安理得。”

萬一有用呢?這不是有如神助?

結果自然是沒有神助,鐵打的身體也扛不住這種恐怖的業務量,秋冬季節氣溫的一點點變化,把皇帝少年時期的“哮喘”都勾了出來。要不是康德靈醒,指不定當時皇帝會發生什麼。

集權的後遺症很快就顯現出來,當中樞的唯一決策者生個病,一應大事,就像是斷了線一樣,處處都充滿着小心和謹慎。

馬周固然敢擔着責任硬上,可不代表弘文閣這幫“閣臣”也有這個膽量。孔穎達和呃褚遂良是跳不出文教這個領域的,正如侯君集只敢在軍事上略作表態,李大亮只能在工程領域開口……

這不是那個貞觀二三年大家一起在朝堂上瘋狂嘴炮輸出的時候了。

“偏偏這時候病倒……”

頭疼不已的長孫皇后揪心的事情並非只有老公病倒,這片刻的權力變化,鬼知道會出什麼幺蛾子。太上皇、東宮太子、京城魏王、進奏院、弘文閣……錯綜複雜的程度,遠超歷朝歷代。

“聖人可要召喚太子入京?”

康德冒死問了這麼一句,問出口的時候,已經是滿頭冒汗,但他不得不這樣問,他是皇帝御用的家奴,必須爲主人籌謀,哪怕他的履歷上,有不少不爲人知的黑歷史。

“不必。”

長孫皇后目光冰冷地看着康德,“傳召內府及諸監令前來。”

“是,奴婢這就去。”

渾身哆嗦的康德忍住了擦拭汗水的衝動,緩緩地退了出去。剛纔的一剎那,他已經知道了皇后的選擇。

離開洛陽宮,京城各監精幹人員都是被臨時抽調,雖然不能調動羽林軍,但羽林軍的人看到皇后印璽之後,還是聽從了旨意。

到夜裡,內府及諸監長官前往皇后駕前聽命,長孫皇后沒有訓話,只是叮囑着內官們,以防有人在皇帝身體不虞的時候搞事。

有老鐵問老衲,這書是不是賺了一套房了?絕對沒有啊,一套狗窩都沒有,別說一套房了。每個月也就是混點油錢奶粉錢,大概兩三千左右,浮動來去不大的。這個在羣裡面水友都知道的。至於有人的水友問老衲爲毛還繼續寫這書……喜歡啊,真沒別的想法,我自己喜歡這書。認識老衲的都知道,以前從來沒有一本書超過三百萬字。我寫書很隨性的,可能明天上個大推薦,但今天我沒感覺,就不寫了,編輯無奈,讀者無奈,我也無奈,但總之,這書三百萬字還算對得起每個月兩三千吧。然後有水友一直問新書的事情,新書確實在寫,編輯也在催,但我自己不滿意,廢了十幾個開頭了,總之新書一直在構思,但《工科狗》這本書,纔是最重要的。多謝朋友們關照,老衲繼續努力,謝謝。

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九章 櫻桃第十八章 投資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七十六章 兩個成語第十一章 備份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三十七章 五步殺一人第八十四章 挑戰來臨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一章 站街女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六十五章 內心震撼第十章 毒啊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一章 共識第十四章 壯膽第十二章 睡吧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三十八章 暢想第二章 西行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十三章 暴打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四十章 爭第十章 物流業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九十章 演技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十三章 好奇公主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七十章 不同的鳥兒們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三章 機靈鬼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三十三章 賞功第八十三章 求生慾望很強烈第三十五章 賽事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第十一章 天氣太熱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一章 拜佛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二章 殺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十二章 茶會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十一章 一問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懷第五章 大丈夫第十四章 狗何必爲難狗第一章 勢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八十七章 小盤算(年初二第三更!)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