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講究

“皇后借的人,有點意思。”

長安東市“華潤號”,原本只是一個小鋪面,如今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一萬多家的商鋪,此時早就十不存一。能夠留存下來的商鋪,大多都只是做東市本地的生意,不管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已經鮮有再做外邊的。

整個東市,發展到現在,早就不以實物交易爲主,而是紙面交易。

一張在東市起早的買賣合約,可能跟東市、長安甚至整個關中都沒有一個銅板的關係,它可能只是遠在萬里之外的某塊土地的所有權變更。

又或者,發往西域的某一種牲口精料,價值十萬貫八萬貫,也不過時東市某個旮旯兩個不知道哪裡來的檔頭、掌櫃,互相蓋個章籤個字。

僅此而已。

關內道、河東道、劍南道以及六詔地區的農副產品大型交易,都是在東市完成約定或者合同的。

東市現在也僅僅只有地理位置上的意義,其變化,早就脫離了武德朝老人們的固有印象。

“噢?有甚意思?”

“大多都是精於算學的,有幾個,還是在臨漳山讀過書的。最差的一個,也是入行三年,給陸公做過賬房。”

“豈不是都管過賬?”

“正是如此。”

“此事……還是要稟告宗長。”

“正有此意。”

華潤號在長安城的正副檔頭,都是張氏族人,在大事上,想法自然要簡單一些。發現有點微妙的不對頭,就把事情上報。

老張得到消息的時候,也有些詫異,之前沒注意,現在才反應過來,長孫皇后要的人才,居然清一色跟一線技術人員無關。

“這是要幹什麼?”

一時間也摸不着頭腦,但大概方向,肯定跟計算有關係。

讓人去打探消息,也沒多久,一天功夫,就從京城傳了消息過來。皇后居然把手頭掌握的錢莊、錢鋪、票號重組,原先二三十家大大小小涉及現金借貸存櫃業務的鋪面,重組整合之後,變成了一家“銀號”。

之所以叫“銀號”,是因爲皇后手掌,掌握了規模極爲龐大的白銀。僅僅是銀錠數量,現行在“巨頭”之間流通比較廣泛的五十兩銀錠,皇后手上掌握六萬錠。而這個標準,是武漢的規制,因爲當年武漢定準的時候,沒有采用舊有的計量。

於是這麼多年下來,“巨頭”之間的銀錠,也多是以武漢規制的五十兩爲多數。至於市場上流通的,則是銀元,銀錠是不會出現的。

按照這個計算,長孫皇后手中僅僅是五十兩規制的白銀價值,就超過三百萬貫。如此龐大的財富……把整個大唐江山攪個血雨腥風沒有任何壓力。

更何況,長孫皇后並非只有白銀,金銀銅鐵錫,她沒有哪個少了。

她不僅僅是帝國數得着的超級“地主”,還是帝國數得着的超級“財主”。而幾百年如此,長孫皇后還是覺得自己“很窮”……非常窮!

六部能夠調動的資金,都未必有長孫皇后這麼富餘自由,更何況,白銀就是現金。融了鑄造成銀元,還能多賺一筆。

可即便如此,長孫皇后還在瘋狂地累積財富……這讓老張覺得不可思議。

大唐帝國這家夫妻店,經營的真心霸氣紅火!

“媽的,六萬錠……這又不是紗錠,怎麼做到的?六萬錠五十兩的白銀!就算是做海盜,搶劫十年也搶不到這麼多吧。”

這麼多現銀,長孫皇后一個人就能把市場砸垮。整個大唐帝國一年的財政收入纔多少?

“來人。”

“宗長,有甚吩咐?”

“自家人在長安,現在多住在哪裡?”

“普寧坊有百幾十家,都是親隨子弟。本家多在修行坊跟中山張氏毗鄰,張德立之子洛客爲渭南令時,有本家人跟去做事。”

“張德立?張行本?”

“是。”

張德微微點頭,張行本能力不差,家底也是不凡,跟江水張氏原本也尿不到一壺去。不過伴隨着張公謹、張德的崛起,天下張氏又多有拜祭“揮公”的習俗,鮮有拜祭開宗祖先的,這就使得張氏湊一塊攀交情,要容易一些。

好聽點叫容易相處,不好聽點,大概就是下限設置的門檻比較低……

正常情況下,哪有世族門第出身的,跟一個土鱉“寒門”窩一塊做鄰居的。

都是姓張,含“高貴”量的差距,如果不是某條土狗亂入唐朝,這就是天塹鴻溝,李皇帝到死都沒可能把這破事兒給料理乾淨。

“老夫要點幾個人去京城。”

“是。”

親隨應了一聲,又小聲問道,“宗長,可要安排個地方?”

“去應國公住處。”

“是。”

盯着老張行蹤的人不少,想要偷偷從隆慶宮出去不被人發覺,沒點佈置還真不行。

尋了個日子,武士彠雖說有點尷尬,但還是清了個場地出來,讓張德開會。

“這小郎瞧着面善,像是哪裡見過的。”

都是本家子弟,其中幾個面孔,看着就有點眼熟,只是年紀要輕得多。

“北宗老家人,是張禮青家的三郎。”

“噢?”

張德頓時露出了訝異的表情,“沒曾想,他家三郎,都有這般年紀了?”

庶出的三郎年紀不大,也就十四五歲,和當初那些長安少年的成熟比起來,張禮青的三子明顯要青澀多。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自然而然地改變着人們。艱苦歲月能把人垂憐的老辣成熟,而安逸的日子,便讓人的青春期,似乎都要漫長起來。

“見過使君。”

“是個乖巧的孩子。”

張德輕輕地拍了拍他,然後問道,“讀過書?”

“讀過幾年,也學過算術。”

“好。”

老張又點點頭,“這光景,京城那裡有個活計,便讓你們去歷練歷練。平素也有貼補,畢竟,那是個苦差事。”

“使君放心,我等省得。”

“好。”

多少還是懂一點的,又不是把他們閹了送宮裡,只是跟着會計們到處看看到處走走,打打雜掃掃地,做個officeboy而已。

長孫皇后這麼大動靜,別說老張了,只怕是京城江南一窩又一窩的巨頭們都在琢磨怎麼摻沙子。

像老張這麼要臉要體面的,只是送幾個辦公室小弟過去……太講究了。

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十四章 良人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八十三章 憋悶第九章 方向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四章 流言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八章 接風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十四章 良人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四十章 開搞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夢想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二章 殺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一章 放手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七十章 蘸糖吃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四十章 自發性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八十三章 閹人不易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三十五章 賽事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四章 大驚喜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