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審案

“貧道看到了這位王重之,揹着一個沉重的包袱入住到客舍之中。”

衙堂上坐着的那位縣尉,本欲對此事結案,當成一個污告。

可是,正在他想開口之時,一個手掌舉了起來。

沒錯,舉手掌喊話的人,正是鍾文。

鍾文實在不希望,這事就這麼沒頭沒尾的結束。

雖然,他不喜這位商賈王重之,但更看不慣這種本地的客舍老闆欺外人的現像。

當然,這裡面更有着一些勾當在裡面,至於涉及到誰,鍾文心裡也沒個底,但這客舍的東家,夥計,還有衙差,必然是都在其中的。

“何人說話,站出來說話。”

衙堂的縣尉打眼望向舉着手的人,大聲喊道。

鍾文也不怯場,直接從衙堂的門口處,走向衙堂中央,看了看左邊兩名事主。

話說鍾文還真有些瞧不慣這個客舍的東家,長得五大三粗的,眼神總是飄乎,給鍾文的感覺就不老實。

“回縣尉,是貧道喊的話,縣尉安好。”

鍾文向着縣尉行了一手禮,以示尊重。畢竟,人家是官,自己是個方外人士,雖無交集,但在人家治所之下,總得留着面子的。

“哦?原來是位道長,道長客氣了,既然道長剛纔說有看到這位王重之有包袱,可否詳說?”

衙堂上的縣尉,瞧見走出來的是一位道長,立馬就正襟危坐了起來。

而邊上站在的那位客舍東家張明晨,開始有些不自然了,至於在邊上站着的兩名衙差,冒似也沒有想到,眼前的這位道長,會站出來說話。

或許,在場的諸多人的心中,都沒有想到,那位道長會站出來佐證吧。

而那商賈王重之的心中,更是沒有想到。

“回縣尉,此人昨日與貧道同船來到此地,一路上,他對自己的包袱很是看中,基本是包袱不離身的,哪怕是入住到客舍之時,也是如此。直到今日清晨,他才說丟了包袱。”

鍾文此時,站在這衙堂中間,向着縣尉訴說了起來。

所有在場的人,都希望這個事早點結束,早點離去,畢竟,船不等人的。

再稍晚一些,估計那艘船已是離岸南下去了,這可就得耽誤衆人的行程了。

可是,鍾文的出現,導致了這件事的麻煩更是加深了一些,更或者時間會拖得更久一些。因爲,真要確認那位商賈的包袱存在,那這丟包袱之事,可就會懷疑到各人身上去了。

衙堂此時很是安靜,所有人都緊盯着堂中的鐘文,心裡都在怪着這位道長壞他們的事。

而這些人當中,那位客舍的東家,夥計,以及衙差,更是開始記恨起這位眼前的道長來了。

雖然,他們不擔心此事被揭發,畢竟,昨夜那兩名夜客偷盜之事,誰也不知道,所以,他們的心裡到也安心的很。

可是,他們卻是不知,鍾文昨夜可是把此事瞧了個真真實實,更可以說是抓了個現形了。

“道長,敢問,你可知這包袱是何人所偷?藏匿於何處?”

衙堂上坐着的這位年輕的縣尉,心中很是期待眼前的這位道長能幫他破了此案。

他可是剛上任不到兩月,被縣令以及地方的宗族壓得都有些擡不起頭來,正好破了此案,來彰顯他的能力。

或許,破個小案子,也體現不出他有多少的能力,但至少,可以在這些宗族面前,也能擡起個頭來吧。

想法是好的,心願也是好的,不過,這得要看鐘文是否願意幫他了。

“稟縣尉,其實,這事你還得好好分開審問雙方之人,如這客舍之中的人,以及這位事主以及僕人,畢竟,只有他們,才最有可能看到,或接觸到這包袱的。”

鍾文是不可能直接把這包袱所藏之地說出來的,但一些引向性的方向,還是會提供一下的。

而且,鍾文到現在爲止,覺得這位年輕的縣尉,給他的感觀還是挺好的,幫一下這位縣尉,也好結個緣。

可是,鍾文這一句話,算是得罪了諸多的人了。

那位客舍的東家,以及幾名夥計,聽見鍾文的話後,心中開始驚恐了起來。

包袱是他們合夥偷的,真要是查起來,必然會有一些端倪的,誰也保不齊不會露出一些馬腳出來。

“道長所言極是,衙差何在,來人把雙方人員,隔離押往別院,我要一個一個過審。”

衙堂坐着的這位縣尉,聽了鍾文的話後,思索了好半天,這才做了這個決定。

原本,他剛聽見鍾文的話時,也沒反應過來,直到鍾文向他使了個眼色之後,心中才明白,此事必然是有蹊蹺的。

當然,他不是一個審案的高手,更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原本只是個讀書人,靠着家族的關係,才謀得這個縣尉之職。

本來,他又年輕,沒有什麼經驗可談,更是沒有經歷過多少事,同樣,也是一個讀死書之人,哪裡知道如何破案啊。

話說,唐朝的官吏,基本都是靠着關係上位的,當然,也有科舉所取之士,但卻是不多。

畢竟,這個時代,世族宗族權貴掌控着整個天下,普通的百姓人家,難有出讀書人的。

飯都吃不飽,何來書可讀?要麼被徵召去打仗了,要麼股徭役去了,又何來時間去讀什麼書?

而這位巴東縣縣尉,就是依靠着他的家族關係,才得已坐上這個縣尉之職。

當然,書必然是讀了不少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弄個傻子上來做縣尉的吧,畢竟,每隔幾年,可是有功考的。

每相隔幾年,朝廷的考功員外郎,就會到各地去對這些官吏們,進去功績考較,也好評出是否合格或者什麼的。

“道長,還請隨我前去隔壁的別院。”

縣尉從堂上走了下來,向着鍾文行了行禮,請鍾文前往隔壁去幫他,可卻是又不好當着這麼多人說出來。

鍾文也不多話,事已至此,只得幫着這位縣尉了。

說來,在這個時代,僧侶道士,在絕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有着崇高的地位,不管是官也好,還是民也罷,基本都如此。

要不然,這位縣尉也不會如此對待鍾文的。

當然,也有着一些人,是不喜方外之人,只是這類人少罷了,更是不可能說出口來的,真要是他說出來了,說不定會被衆人給噴死。

話說鍾文這樣的做法,或許有些過於猛浪了。

但是,他也不是沒有一點的想法,畢竟,人在江湖走,總還是要有一些認識的人的。

雖然,鍾文有着李道陵傳給他的一份名單,名單上也都有着一些同道之人,更有一些官勳貴族什麼的。

但,這些是李道陵的關係戶,可不是他鐘文的關係戶,真要是鍾文出了什麼事,這些人也不可能盡全力來幫他的。

所以,鍾文才有了這麼一個打算,幫一幫這位縣尉,也好結個緣,說不定,哪一天,這位縣尉也能幫到他呢?

而此刻,兩方事主被押往隔壁的別院當中,鍾文被縣尉一同請了過去。

“道長,還未見教道號!”

縣尉一邊引着鍾文往前走,一邊向着鍾文開始探起底來。

“貧道九首,從利州龍泉觀來,此次途經貴縣,欲前往長安。”

鍾文直話言明,也省得這位縣尉對他有所猜忌什麼。

當然,鍾文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這位縣尉還真不是猜忌猜疑他,他也只是想知道眼前的這位道長姓甚名誰罷了,也好有個稱呼而已。

這位縣尉,本是洛陽人氏,姓曾名凡。

曾家在洛陽,那也可以說是大戶,朝中也是有人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幫他謀得這個縣尉之職的。

雖遠離長安京城,但也相距不是很遠,走路陸的話,也就幾百裡,走水路,相對就遠了些。

“原來九首道長來自利州,利州雖偏遠,但也是個好地方啊,我曾經也去利州遊歷過。”

Www◆ttκΛ n◆¢ ○

縣尉在聽聞鍾文的話後,開始回憶起他的曾經來。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鍾文不知道這位縣尉爲何會有如此的表情,似是在回憶着某些經歷。

不過,這些與鍾文並沒有什麼關係,一邊走着,一邊想着該如何把這事完美的落幕。

到現在爲止,這位縣尉,還一直未介紹他自己,或許,一位縣尉自恃身份,也從未與普通人介紹自己,哪怕眼前的是一位道長。

鍾文也不在意,一個縣尉叫啥,出去後,打聽一下,就能知道了。

二人來到隔壁別院的一間屋子裡,此屋子未有一人。

“道長,請問,我該如何從他們雙方事主嘴中知道,這包袱是被偷了,還是丟了?”

這位曾凡的縣尉,一進到屋子,就急不可耐的向着鍾文問道。

雖說有些不把鍾文當道長,但這事畢竟事關他縣尉的能力之事,此案要是不破,他這頭上,必然將再加一個無能之輩的光環。

“縣尉,貧道相信,那位叫王重之商賈所丟的包袱,必然是這客舍的東家和夥計竄通好的,只要着重審那客舍的人,必然會有收穫的。”

鍾文也不言明那所丟的包袱在哪,畢竟,他也不便於直接言明,要不然,別人會懷疑是他所爲的。

在這個時代生存,小心一些還是有好處的,誰又知道,這位縣尉是不是跟那客舍的東家是一夥的呢?

不過,依着鍾文的觀察,感覺這位縣尉冒似是個啥都不懂的縣尉,或許與那客舍的東家並不是一夥,但鍾文依然會小心一些。

“九首道長,那請問,我該如何審問呢?我雖爲縣尉,但確不精通審案一途,也不怕道長你笑話,我到巴東縣任縣尉之職也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很多的公務,也都不甚清楚。”

縣尉聽了鍾文的話後,心中期望着眼前的這位道長能幫一幫他,幫他破了這個小小的案子,至少,這也是功績一樁。

而他也確實不會審案,在鍾文這樣的一位道長面前,他也無須如此的裝着,畢竟,他比鍾文也大不了幾歲,自然也就把鍾文當成同齡人來對待。

“縣尉,審案之事,貧道也不善精通,但只要不串供,總能發現一些問題的,把人分開來審,時間,地點,做了什麼,有無人證這些的,當然,在審案之時,還請縣尉多注意所審之人的表情與眼神,只要有異樣,那就說明此人有問題。”

鍾文其實也不善於精通此道,但前世看了這麼多的電視劇,回憶一下之後,向着縣尉說了起來。

至於有沒有用,只有到了使用之時,才能驗證是否有用了。

“道長所言甚是,那我這就去審一審那客舍的幾人看看,道長還請跟隨我一起吧,要是有什麼發現了,還請道長提醒我一聲。”

縣尉細細的想了想後,點着頭向着鍾文說道,隨後,請了鍾文,出了屋門,往着不遠處的一間屋子行去。

“本縣尉再次問你,……”

一進到屋子後,縣尉就直接上口,開始向着那位客舍東家張明晨問了起來,事無鉅細的打問,就連昨夜做什麼事,怎麼做的,有何目的,都一一問了。

隨後,一個個的客舍夥計,也分開審問了起來。

在這審案的過程中,鍾文在發現有問題之時,也會提醒一句縣尉,畢竟,主意是他出的,縣尉也跟他說過,有異常之時,提醒一句他。

“你,如實招來,包袱是不是你偷了?剛纔我已是問了你的東家張明晨,他說就是你去偷的包袱,如你敢狡辯,大刑侍候,流放兩千裡。”

當縣尉審到那個叫大黑的客舍夥計之後,縣尉聽了鍾文的話,誘導性審案,同樣,也是指定性的審案,直接對這名叫大黑的夥計厲聲喝道。

在場的兩名史員,坐在一邊聽了他們縣尉的話後,直接愣在了當場。

他們從未見過他們的縣尉還有這麼威嚴的一面,而且這話語之中,都帶有一股很強的氣勢,把他們二人,都給驚得坐在那兒不敢動彈。

一開始,這名叫大黑的夥計,被分押進來之時,還心中計定,一定要咬死,一定不能說漏了嘴什麼的,可打一進到這間屋子來後,被縣尉如此的狀態,直接嚇住了。

“我,我,我說,不要對我用刑啊。”

那位叫大黑的漢子,被縣尉如此的誘詐之下,直接被嚇得癱了下來。

他哪裡知道,這是鍾文與縣尉合計好的算計,他更是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爲,都被鍾文使用神識發現了,他更是不知道,這同樣也是鍾文針對他而如此的做法。

一面是誘導,一面是打的心理戰,同樣,也是希望縣尉在問話之時,語氣要達到一種讓人害怕的狀態,要不然,這些慣犯可會狡辯的。

“說!”

縣尉在聽到大黑的話後,心中本是欣喜,但記起鍾文的跟他交待的,趕緊又是厲聲喝道。

“縣尉,饒命啊,我去偷那包袱,是東家指使我啊,……”

漸漸的,那名夥計大黑,開始托盤而出,包括東家如何指使的他,又是如何的偷盜,更是由着他去找的兩名青皮作的案,所有的一切,都脫口而出,事無鉅細。

而在一邊的那名書記吏員,奮筆疾書,開始記錄了起來,而另外一名吏員,也是開始翻看起律法,一邊記錄且提醒着那書記吏員一些什麼。

第一百九十八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五章 幫你殺李山?第七百九十章 聖上回京頒聖旨第三百三十章 內侍傳信附聖言第九十八章 極與始第八百一十四章 頹廢而過遇伍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老駝重傷遠遁走第六百七十七章 朱果之效步武道第八百八十七章   地炎果得承諾出第三百九十七章 崔盧二人半殘死第七十五章 喜第二百四十四章 約鬥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女子回家第八百章 海上之亂分其道第十六章 山中之虎第六百六十五章 浮雲宗地現兵禍第七百八十八章 東極島亂無人知第三百三十四章 使團返京百官送第九百三十二章   鍾文退走心惦記第二百六十五章 鍾文心急陳豐下落第二百八十七章 四門仇怨釀雲泥第二百一十九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七十八章 回輪印魂話靈轉第八百三十四章   初醒做爹怒而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殺意壓制保九兒第六百三十四章 宗主前來槍法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外交大小無小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門相聚被調侃第八百八十九章   三藥缺一事不急第五百四十一章 白疊之事甚其大第九百二十五章   尋寶途中遇玄奘第七百二十八章 朝堂斥喝文官衰第十六章 山中之虎第五百七十五章 聖上之令門前跪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國使團聞風鬧第九百二十三章   吐蕃清洗現武道第七百零八章 入我太一三條件第五百零九章 端掉山匪指世家第六百零四章 傷好再至靜心門第十六章 山中之虎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見高手史無命第七百九十三章 鄭之急求應對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而不動鎮宗族第七百零二章 父子二人終相見第八百七十二章   江湖傳聞滿天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天折地巖破八層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海變幻死無數第一百五十八章 寶貝與道法典籍第二百九十章 師徒三人言事由第九百一十一章   地下城事令牌現第二百七十章 舊傷剛去新傷至第七百五十三章 墨離半路緊跟隨第二百八十五章 半道截殺驚四座第五百七十二章 事畢道謝返長安第八百六十一章   墨羅嘆息墨離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端午佳節長安盛第一百八十六章 道長,你這個豬頭第三百七十三章 使者欲帶小花走第十七章 襲擊村落第四百一十一章 拒絕原於心中因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劍而出鎮三門第六百二十六章 聞事急奔至扶桑第八百六十九章   回觀驚聞大戰怒第六百八十四章 初至東極江湖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事畢道謝返長安第八百一十章 一碗清湯夢中見第五百八十八章 密議之下見分歧第四百九十七章 半夜驚叫百姓亂第二百九十章 師徒三人言事由第二十三章 送行第五百七十七章 靈寶之門恩怨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道中悲悟鍾文傷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功初現斬老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夜捉人閻王現第四十二章 一年第六百八十八章 仇人見面眼分紅第三百三十四章 使團返京百官送第八十六章 只攻不守的太一劍法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行政令第三火第八百八十六章   千里奔襲救天宇第四百二十七章 襖教初現至鬆州第六百一十二章 寶槍初成現龍吟第三百四十三章 闖入太宗收利息第七百三十章 禁城封坊事端多第三百三十七章 進山狩獵陷迷失第八百三十二章   驅逐離殿九兒奪第二百四十二章 擺喜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刺殺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語破的驚扶桑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第六百八十一章 暫回龍泉隱埋名第七百四十九章 深山密林墨家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識唐朝城鎮第五百章 龍泉壯大計劃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利州安來迎新官第二百六十四章 陳豐之劫第六百六十七章 術門之術驚天地第七十五章 喜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拒絕 [加更一章,求票繼續]第六百五十章 暗生情愫嬌羞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