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

而在氣候依舊涼爽的廣府城內,

規模再次擴大而幾乎佔據一個坊區的大講習所裡,一陣高過一陣又隱隱參差不齊的宣誓和口號聲中,再次迎來了新一批速成生員的畢業禮;而這批主要是集中在財計和新增的吏務兩個科目之內。

雖然他們只是數月到半年的速成班生員,其中尚且包括了部分獲得入校再培資格的在職屬員。但依舊是如今的留守司諸曹,及其下轄各科房院所作爲搶手的對象;因爲他們作爲底層辦事人員的應用性和使用範圍,要比想象中寬廣的多。

因此,如今的財計科院及其分出來的吏務科院,乃是廣府留司六曹諸多部門和各級地方屬員當中,僅次於農官培養體系的存在。然而,隨着新近又一個大好消息傳回來,他們的結業典禮上隨即又增加了一個新的餘興節目。

就是各自拿起各色新制作好的畫板和字牌,隨着那些尚在修習卻暫且放假的生員一起具列成隊,到廣府城內的街頭巷尾中去替太平軍的又一次勝利,行那沿街誇功稱捷的一時慶典和遊行。

而在講習所中最大的建築——大藏書樓的頂層露臺上,看着街頭上自發聚集起來跟隨着那些,舉着各色旗幟和字牌大聲唱着歌子、宣讀着什麼的生員們,而如百川匯流一般不斷加入到全城巡遊和慶祝之中,愈發讓氣氛濃烈起來的人羣。

“朝廷的官軍又敗了啊。。都已經是第三位喪師於彼的節帥了。。”

變相隱居/軟禁在其間的皮日休,也對着前來探望自己的友人陸龜蒙嘆息道:

“難道當今天下真當是已然如此不堪了麼?那劉巨容好歹也是北地頗有名氣的宿帥啊。。難道長安新委而來的討伐人選,卻是尚且不如此公麼。。”

雖然在口中作出這種驚歎之語,但是皮日休的心中早已經是平淡無波了。事實上,見過了這些太平賊的作爲之後,他對於官軍可能遭遇的失敗已經不是什麼特別意外,或者說是不抱什麼特別期待的事情了。

畢竟作爲曾經心向朝廷而努力收集草賊內情的一份子,他可是親眼見證了這位虛領軍,如何在潮循開始專獨一地以來,就未嘗有過一敗的種種戰績。無論是與他對敵的鄉兵土團、還是形形色色的官軍,甚至是曾經的友軍,都從來就沒有討得好過。

從嶺東打到嶺西,從嶺西打到安南,再從安南征戰到湖南,光是朝廷形形色色的大小守臣之流,就已經或擒或斬殺過雙十之數了;以至於據他所知,在這座藏書樓附近的院落裡,就有好幾位與朝廷關係密切或是曾經身居其位的特殊俘虜,如今也正在各種因素的驅使下,變相的被迫爲太平軍事業箇中出力呢。

“這簡直就是史書中的古時先秦、兩漢,舉國士民軍吏一體的耕戰之道啊。。”

相比他心態複雜之間猶存的那點隱隱不甘,看起來已經認命的陸龜蒙則表現出要豁達和通脫得多。

“以善專農事而得官,以計吏之務爲考績,崇奉貨殖以爲進項,用匠藝機巧爲便利。。就差個明典正刑頒給以倡導軍前斬首、破敵,授田封階的軍功爵之制了。。”

“只可惜,他對士人、豪強、大族、方外都太過苛酷了啊。。終究是人心有憾啊。。”

皮日休繼續嘆息道。

“也不利於長遠的兼收幷蓄之路啊。。”

“那又如何,這不過是兩漢法家之故彀和成法爾。。自漢高、文景、武帝之世莫不以打擊豪強而抑制大戶、世家兼括。。”

看起來修養的有些精神碩毅的陸龜蒙,卻是不以爲然的道。

“當時的能臣幹吏,那個不是破家無算著稱而手中沾滿了豪姓大族的膏血麼;至於毀禁淫祀、興揚教化更是自古皆許之,是以氓首小民方得苟全而國家政令得以通興。。”

“而今亦不過是興衰罔替、治亂因循之理,已然到了不變國體,尚不足以求存的鼎新革易之世了。。。。就算有些激切急進之處,也是悖於德行卻在情理之中的。。”

“正可謂《孟子二章》有曰:入則無法家弼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難道不是當今的局面所致麼。。至少此君可以善待黎庶小民,而驅使爲之興業生聚,再無餓殍、路倒之餘。。”

“豈不是比我這一心鑽研農事出產,卻從始至終改變不了己身之外人事,反而獲罪囹圄的老朽之身,勝過千倍萬倍麼。。。”

說到這裡,陸龜蒙卻是相當鄭重的道。

“是以如今我已然有所定奪,自此接受那位徵辟爲留司倉曹佐副,同農林科和屯墾科主事。自此師法劉(恂)蓀生的故例以殘軀之年,爲這飢苦困厄之世人多少做些什麼;”

“若能在繼續補足和編撰這些《太平農要》《田典》之餘,將這番能夠裨益後人的學問傳續下去,那就更得其所了。而不是靠那些既不得飽暖,也不得安身的詩詞文章,挪揚些空泛名聲。。”

聽到這裡,皮日休不有滿臉愕然和詫異,卻在不知道又是怎麼樣際遇和見聞,居然讓這位一直心有民生疾苦,而曾埋首想要以農書濟時的老友,居然發生瞭如此的轉變和決意。

“倒是襲美你需要更多開眼,看看這世間的大勢變化和趨走所向了。”

然而,陸龜蒙又變作苦口婆心的誠然勸說他道:

“既然你我都已然難脫事賊的名聲了,難道還有指望在這世間又又什麼獨身其身的餘地麼。。。”

“難道你就不像親眼看看這太平軍上下在這羣盜蜂起的紛亂世間,又能依仗這不斷補全和編撰的《聖庫法度》和《天國田畝體制》,一步步逆流奮進到什麼樣的地步麼。。”

“或許魯望兄說的方是正理。。”

一想起當初在流放田莊裡見到的那些,明顯困頓於生活艱辛卻在某種希望下,並沒有失去笑容的一張張面孔;皮日休不由在心中深有所觸動,而有些泄氣一般的頹然道。

“是我有些執迂過往了。。”

。。。。。。

而在江陵城中荊門之戰的餘韻,則是在爲另一個與義軍相關的重大消息而沖淡和掩蓋過去。沒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醞釀和傳播之後,信州大戰的結果也終於傳到了江陵城中,而引起了各種反響和連動起來。

包括如今已經加入太平軍的朱存、曹師雄、王重霸、高季昌、張居言、郭言在內的義軍舊部和老人,也不免有些心情複雜而反應各異起來。但他們以朱存和曹師雄爲首來到周淮安面前,打算討個主意和指示的時候卻得到個意外的回答。

“這可是大好事啊,爲什麼要忽略和淡化處置呢,封鎖消息什麼的更當不可取了。。”

周淮安卻是不以爲意的對他們道。

“這難道不是我們義軍爲民求活、爲衆生請命的共同事業上的大好事麼,既打擊了朝廷和官狗的氣焰和聲勢,也是大漲了我等想幹義軍的威風和志氣不是?。。更可以振奮世間飽受煎熬的勞苦大衆,而與天殺的繼續鬥爭下去。。”

“就算是過往有所分歧和誤會所在,但在推翻朝廷和官府、大戶豪族的欺壓盤剝,再造一個所有人都能自食其力好好活下去的清平世道,大致的基本方向上,難道我們就不是一致對外的立場了。。”

“更何況黃王也是對我有提攜之舊。就算是在行事方略上有所異同,而終至分道揚鑣各不統屬,但是基本脣亡齒寒、守望相助的道理,我還是不敢相忘的。。”

“就算是日後有所危難,有機會還是要想辦法伸下援手,伺機多少拉上一把的;我知道你們有些過往的遭遇而心有不忿。但是於我個人而言,就算他日人家可以不體仁,我卻不可以不念情義,”

“可說是於公於私上,都沒有別樣對待和處置的必要啊。。是以,我們不但要派人有所恭賀,還要在地方進行相應的慶賀纔是呢。。”

“謹遵領軍教誨。。頓令我等茅塞頓開啊。。”

在場頓然一片感懷和動然於色的呼應聲

“卻是我等孟浪和多慮了。。”

“這件事情,就交給朱兄弟去籌辦好了,無論是錢糧還是人工,有什麼需要的儘管招呼就是了。。

然後周淮安才補充到。

“務必使這樁喜訊在最短的時日內,令義軍所能及之處衆皆知之。。”

“而曹兄弟就代我走上一趟好了,將那些新繳獲的軍械並三萬擔糧草和兩萬件氈毯,一併呈送到黃王當前權作賀儀好了。。”

“瞧明白了聽清楚了沒有,這纔是想要做大事成大業的基本氣量和胸懷所在啊”。。

待到回過頭來,朱存乃是對着其他人大聲的感嘆道

“爾等現在還有什麼好說的麼,現今可有人想要羨慕黃王那兒的好處和利益了麼?。。心存猶疑而扶搖不定,纔是爲人屬下的大忌啊。。”

“若是到如今地步還不能定下心來,擺明立場和態度的話,那還真不如早早求去纔是;以免禍害和牽連了其他有志作爲的大夥兒啊。。”

當然了,按去這些事後的的反應和聯動不說;這其間的內情和因由也不純粹是周淮安高風格的一時作態和嘴炮而已。

比較真實的情況是,當聽到黃巢本陣從被淮南軍打得危若累卵的逆境當中,突然就在信州城下反敗爲勝的消息;周淮安簡直就是既是慶幸又是無奈的百感交集起來。顯然之前被他一路帶偏的,歷史車輪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又重新碾回到他所熟悉的那個軌道上了。

這個黃巢作爲揹負着晚唐掘墓人,兼開啓五代新篇章相關歷史使命的一時氣運之子;果然還是沒有那麼容易被挫敗和摧垮的。不過雖然整個過程曲折而結果出乎意料,但總體趨勢和走向對於周淮安及其太平軍勢力,還是相對有利的。

爲此他完全不介意下令爲此投入有限資源,進行一番相應的宣傳和慶祝活動。當然了相應的基調把握上,是作爲同爲義軍陣營相應對等的潛在盟友,和可以遙相呼應助力的立場角度來進行相應活動的;也算是對於過往的從屬關係,更進一步的進行切割和撇清。

因爲據周淮安有限的模糊記憶,在黃巢度過了這個崛起之路當中的一大難關和瓶頸期之後,就會再次迎來新一輪的義軍事業和相應人生的巨大爆發期;

至少在徹底他打進長安嚇得唐天子跑路西川之前,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勢力能夠或是願意成爲他的妨礙和阻力了。其中也包括那位號稱晚唐最後的名將,譽爲“天南鼎柱”“國朝半壁”,卻在晚年因爲老而昏聵亂招頻出,最終被部下的叛亂給逐漸戳穿了畫皮的淮南節度使高駢。

而在不久將來,當他率軍渡過長江和淮河北上之前,也會不出意外的直接或是間接掃蕩和清理掉,東南廣大地區的朝廷軍隊和各級官府努力維繫的統治秩序。

從而讓那些一直受制於朝廷大義名分的,各種地方勢力和有野心的牛鬼蛇神之輩,紛紛解開了枷鎖和限制冒頭出來相互爭戰、攻殺和侵併,最終決出一批可以踏上後續時代大舞臺的一時英雄、帝王將相豪傑來。

然而,這也是周淮安及其太平軍勢力,眼下所能掌握到的最大機會和稍閃即逝的空窗期了。相比一根筋的北上去和那些尚且忠於朝廷的藩鎮死磕,難道還有比收拾和接手一堆黃巢打破留下的爛攤子,更好拿捏的軟柿子麼。

所以大可以更加從容大度和慷慨一些,表示出與黃巢本陣的示好和求同存異的基本態度;也可以避免這位萬一那天想不開或是被腦子抽風的部下所鼓動,而放棄了北上攻略的打算而留在南方與太平軍爭奪大勢,那可就真心讓人泰迪了哈士奇了。

然而,就像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一般的,第二天又有一個更大意外的消息傳來,卻是朝廷方面再度派使前來了。

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八十章 心想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七章 在北 下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700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973章 揮刃斬樓蘭(中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792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下)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一百零五章 盤底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宋平3(就讓我再黑一把好了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五百零九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中)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