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

在穿過校場的廊道被引上高臺之後,中使穆好古霎那間就被大片的甲光赫赫給晃得幾乎睜不開眼睛來。

正所謂是:金鱗向日甲光開。只見旗幟飄舞、槍戟林立之間滿眼俱是頂盔摜甲雄壯糾糾的健兒,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動作,但是他們在不經意的呼吸間所匯聚而成的煙氣,以及微微晃動和泛射開來的反光,就像是一隻凜冽吞吐之間的巨大凶獸。

雖然他明知道眼前的這些太平軍卒,可能只是其中精挑細選出來專供威懾和鎮壓場面的一部分;但還是讓穆好古好好大吃了一驚,這些太平賊居然有這這麼多的甲兵,以及這麼整齊俱全的裝備和陣容。

從高臺上放眼望去,他們依照營團旅隊火的各自大小旗幟爲核心,根據前中後的馬步射三軍資序,具列而成整齊如畦的大小方陣。從近到遠青灰藍三種漸進交錯的服色,卻是看起來就似波瀾不興之間,卻愈釀着巨大力量的平靜海面一般。

然而,在他的印象當中或者說是朝廷例行奏報當中,這些草賊不該是空有蟻附的人頭之衆,而人人大都衣不蔽體蓬頭垢面的,只有些破爛刀槍和削尖的棍棒竹杆,跟在少數稍有裝具的悍賊身後,搖旗吶喊以壯行色或是充作填壕麼;

穆好古不由在心中咒罵起那些,習慣在奏聞當中誇大其詞或又是隱瞞虛報的地方官府了。要知道以眼前的這些太平賊陣容,這個中又是陣沒死了多少的討賊官軍,折損了多少勤於王事的將校軍帥;纔有這麼如此之多的器械甲仗落入賊手啊。

而在他走過來的這片刻之間,臺下校場當中依舊是森然肅殺序列如林之間幾無雜聲,自有一種蓄勢不發,輒發而如山崩的氣像和勢頭。在這種無形的格局和氣象衝擊之下,若不是還有上方飄蕩的陌生太平青旗爲憑,穆好古都要以爲這是那裡一路北地強藩的直屬兵馬;

但又少了那些有着犯上作亂或是以下克上傳統的藩鎮子弟,那種慣常所見缺乏足夠服從與敬意,而引而不發的藐然四顧、桀驁不馴的跋扈意味;卻多了某種秩序儼然到極致森森徹骨的無比壓抑與窒息錯覺。

由此,穆好古也不禁想起了早年他還是一名小黃門時,隨大楊巡閱關中八鎮秋操時的某些見聞。也就是在那些久與四邊九夷番胡輪戰之下,專門挑選出來充入神策行營的戍邊子弟或是長征健兒身上,才能見到某種類似的特質和氣度吧。

現在看來,這些太平賊顯然是氣候已成,而足以成爲比肩黃逆的朝廷心腹大患了;想到這裡穆好古愈加堅定了此行任務的決心。

然後他就在高臺前端邊沿上,見到了被一衆頂盔貫甲軍將所衆星捧月般簇擁在其中的那個人。

雖然對方身上除了一柄毫無裝飾可言的烏漆短刀之外,就再也沒有絲毫的披甲和武裝;但是站在那些武裝到牙齒的各色將校之間,自有就有一種格外吸引他人的目光和注意,而忍不禁追隨而動的事物中心氣質與做派。

這不僅是他異於常人魁偉雄表的體貌(現代人充分鍛鍊過的身體素質),以及只有在長期的富貴從容環境下,才能養出來潤澤勻稱的膚色肌理和氣度迥然的尊榮(現代社會營養充足之下的良好氣色)。

還有在對方眼神轉動顧盼之間,那種無比的清撤,冷靜,沉凝、自信卓然,無所不在輻射出來令人信服和安心的感覺(在戰亂地區見多識廣而習慣了處變不驚)。

就好似世上沒有什麼事物可以難得住他,又仿若是世間萬物沒有什麼可以被他放在心上一般的,隱隱然渺然超脫於凡俗之間和普羅大衆之上一般的。(周淮安正在例行精分式的內部自檢和外在掃描當中)

至少此刻的穆好古是絕計不會相信,這樣一個形貌豐駿的人物,會出自下等人之間或是尋常的寺院之中的;但在他日常所見的那些上層人物當中,卻又找不到與之相近和類似的;

或者說單單用什麼儒雅斯文、冷竣森嚴、風霜攜致、卓而不凡之類,都無法準確形容這位的氣度於儀態。就好像他原本就是格格不入的超脫於,這個凡塵俗世的大多數常識之外。

然後穆好古又不禁陷入了某種揣測不安當中。就像是盧相公所擔憂和懷疑的那樣,究竟是哪一家培養出來的這般人物,又是賦予了怎樣的支持和助力,才讓他在那些流於大衆的草賊之中異軍崛起,最終在廣府雀佔鷲巢趕走了黃逆的親信,成就瞭如今的局面呢。

“將士們安好。。”

隨後,他就見居中的那人正在舉臂行禮,而對着身前鐵皮筒子高聲呼喝道。

然後就有臺下的將校們逐一此起彼伏的穿聲道遠處的後列中去;片刻之後又變成了海潮浪涌一般從遠處席捲而來的齊聲大呼道:

“願同領軍安好。。安好。。安好”

“將士們辛苦了。。”

待到舉手令喊聲稍平之後,那人又喊道:

“願掃清妖氛。。願致天下太平。。”

再次如山如潮的迴應聲滾動過校場的上空,而震得牆邊上的落雪紛紛散灑而下。。

而被引到臺上的穆好古一行人等,更是變得面色發白而身體僵硬起來。一方面是被巨大的聲浪所驚,另一方面則是爲這賊首對於部下行伍的影響和控制力而駭然。

至少在沒有絲毫犒賞和許諾的前提之下,僅憑輕描淡寫的三言兩語,就能如此之多賊衆的情緒和士氣調動起來,這廝蠱惑人心的手段可見一斑;此時的他忽然有些瞭然和明白起來,也許只有這樣的人物纔會做出的“糞土當年萬戶侯”的驚世絕句來。

這時候纔有人上千對着對方低聲通傳道:

“啓稟領軍,朝廷來人已然帶到了。。”

“哦,這就已經到了。。”

對方終於轉過身來看了穆好古一眼,卻讓他不由自助有些頭皮發麻而渾身不自在起來。(開動了生體掃描功能)。

“就在這裡當着我的衆多將士們,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好了。。”

然而在聽到這粗口之言後,穆好古踹竄不安的心思總算是稍微平復下來。他終究只是個內宦而已,犯不着爲這些本個事在沉悶操勞和憂慮的事情糾結;他的根本任務和前程所在,還是儘可能的招安眼前這夥太平賊。而爲朝廷眼下的危局和困境,爭取時間和緩衝之機纔是呢。

而且,既然對方看起來是個有着足夠見識和出身背景的人物,那就意味着大可與之進行交涉的可能性,以及曉以利害而動之以得失的概率。而不用再擔心遇上那些粗鄙和微賤之徒,兩三句話提領不清就被人拉出去斬首示衆的人身危機了。

雖然有些意外,對方會放在這個場合來當中交涉此事;但至少相比下來那些喜歡在自己的軍營裡或是城門外,對朝廷使者玩刀門陣或是當衆架口大鍋,一副要當場表演大刷活人戲碼的叛藩強鎮之屬,這也不算什麼太過出格和離奇的事情

他不由清了清嗓子,儘量放緩節奏而一字一句字正腔圓的宣聲道:

“雜家前來乃是代表朝廷,代表天子,視問和體察地方各般生民情形,並視內裡衷情和因由,給爾輩一個歸正國朝、棄暗投明而自此消弭兵爭的機緣所在啊”

他當然不會傻到直接拿出詔書來照本宣科就行了;而是儘可能簡明扼要的將其中最令人感興趣的內容,給提取出來以最爲直白的語言來打動對方;待到對方產生了些許興趣之後,纔有可能更進一步的打開局面。

畢竟,這些賊衆衆都是出身微賤不聞一名的泥腿子,或是嘯聚爲盜的強梁之輩居多,根本沒有什麼性子和耐心,去聽取來自東臺學士、侍御們所精心書撰出來的微言大義和駢體雅言。

這也是他臨行之前特地派人加急傳書請教,招撫過那些流賊和亂軍的大楊都監,而得來的些許指點和經驗之談。

“斯有酋首虛氏,雖多悖逆之舉然有大才,朝廷不忍隱沒鄉野而姑且寬赦過往,令爲地方守土安民一時。。”

“乃權受湖南觀察經略防禦處置大使,兼領安南都護、代靜海軍、平海二軍使。。檢校金吾衛將軍、散騎常侍。。勳護軍將軍、東宮左庶子。。又追爲隆安(開國)縣伯,食邑百五十戶,可蔭二子五品出身。。”

“餘部所屬皆有安遣,客具狀保舉於朝廷而各任其守。。一應擬受品秩、職事、勳位、奉料給祿盡如舊制。。”

。。。。。。。

然而當穆好古當中大致說完朝廷允諾的條件,並被逐條的傳揚下去之後。身爲當事人的周淮安,並沒有任何上前拜領或是接過詔書,乃至令人帶下去回頭再議的跡象,卻轉身對着臺下再度喝聲道:

“天下國家,本同一理。今有子弟耕織,終歲勞苦,少有粟帛,父兄悉取而靡蕩之;稍不如意,則鞭笞酷虐,至死弗恤,於汝甘乎?”

在場將士不由紛紛驚訝和遲疑了下,又頓然羣情憤然皆喊:“不能!”

周淮安再道:“靡蕩之餘,又悉舉而奉之仇讎。仇讎賴我之資益以富實,反見侵侮,則使子弟應之。子弟力弗能支,則譴責無所不至。然歲奉仇讎之物初不以侵侮廢也,於汝安乎?”

在場羣情愈發激盪再喊:“豈有此理?”

周淮安又喊道:“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又悉科取無錙銖遺。夫天生烝民,樹之司牧,本以養民也;乃暴虐如是!天人之心,能無慍乎?

且當政者聲色、狗馬、土木、禱祠、甲兵、花石靡費之外,歲賂外虜百萬計以爲驅馳,皆吾百姓氓首之膏血也。外虜得此,益輕中國,而愈發驕橫不已。

朝廷奉之不敢廢,宰相以爲安邊之長策也。獨吾民終歲勤動,妻子凍餒,求一日飽食不可得,諸君以爲何如?”

餘衆皆憤憤曰:“惟要他的命!”

如此萬衆齊聲如山搖地動的往復吶喊之下,身爲使者的穆好古也禁不住煞白又青而腿腳再也撐不住身體,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而渾然不覺痛的驚懼和顫抖起來;

對方顯然一開始就毫無接受招安之意,如今更是接着這機會公開表明態度,而讓自己的一番打算徒然空忙活一場,就此做了這些太平賊同仇敵愾的由頭和根源了。

而那些號稱是天子的體面和排場,來自大內而號稱要讓這些粗鄙草賊,見識一番天家風範和威儀的禁中子弟,就更加不堪的手軟腳軟拄着各色捲住的旗幟儀仗站都站不直了。甚至還有人當場從身上冒出隱隱的熱氣和水跡來,就差沒有馬上癱倒在地上丟人現眼了。

而在這期間,依舊不爲所動而身形挺拔的某位中年武吏,就顯得鶴立雞羣一般的格外礙眼了。他頭戴顯示武人身份的漆紗弁冠,身上穿緊袖口白色戎服,纏綴銀釘腰帶;面容端毅而自有幾分硬朗。

這人一時在衆目所囑之下忍不住後退了幾步,然後想要伸手去拔刀卻摸了個空,就被眼疾手快的親直衛士給按倒在了地

上了。

“正可謂是夏蟲不可語冰啊,”

這時,周淮安也信步走到了猶自驚呆的穆好古身邊,且做意味深長的嘆息道。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有所成就的功業,那個可曾是靠別人的施捨而來的;尤其還是一個腐朽透頂搖搖欲墜的朝廷來施捨,那就更加的可笑異常了。。”

“貪婪殘暴的豺狼虎豹,對被肆意宰割而奮起抗爭的豬羊,假惺惺的施捨一些腐肉殘害,就能指望繼續千秋萬代的哄騙、糊弄着維繫下去了麼”

“說一千道一萬。。。你們想給的東西我輩根本看不上。我要的東西你們可給不了啊,所以還是讓我日後帶着千千萬萬的翻身之人,自己去長安城裡取好了。。”

實在是抱歉了,昨晚陪小貓做學校不佈置的頌中秋手抄報又遲了,忙到了了十點多才開始狗屎,所以到現在才寫出來

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第四十九章 後續4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書中竟何如(中)這章算昨天的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820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一百八十九章 潮動7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893章 胡星曜精芒(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八章 依舊活着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三百零五章 前路各用心(中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679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905章 虎竹救邊急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728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