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

杜公文史不讀律,平反世稱徐有功。

官爲列卿位亦顯,皋陶事與禮樂同。

書生骫骳笑法令,絃歌不媿陵陂中。

衆賢和豫治乃舉,但願主聖朝廷公。

白頭典校漢天祿,未煩載酒如揚雄。

自言臣老應報國,五馬便去如飛鴻。

京東耳聞事可數,似說振貸倉儲空。

裕民誠患力不足,措國豈與民俱窮。

才難所要遇事了,仁厚未免無能蒙。

囊中餐玉百未試,幹越在匣光生虹。

《送直閣杜君章守齊》

宋代:晁補之

——我是分割線——

當高仁厚等人再度放慢逃亡的腳步時,已然是月朗星稀的入夜時分了。既飢且疲、又渴又累的一行人等,甚至連火都不敢舉而只能摸黑趕路;好在不遠處就有一座殘垣中的廢村,讓他們得以勉強棲身一二。

而活像是鬼蜮一樣的村莊當中,也沒有能夠找到任何果腹之物,就連水井也被污染和填埋了去;最後,還是一名親兵從廢村邊上一條小河溝裡,用鑾兜舀了好幾捧水才稍解焦渴一二。

靠在斷壁上墊着爛稻草假寐的高仁厚,也努力在腦海中回憶這生平的種種,而籍此暫忘掉來自嘴裡腹中的飢渴煎熬。

作爲元和年間的名將渤海郡王高崇文的後人,世居京兆府的將門高氏無疑是格外枝繁葉茂,而族人子弟衆多的參天大樹之一。

但是作爲這些衆多枝葉當中的一員,與宗家京兆房關係較遠的高仁厚,卻始終沒有機會搭上那位“落雕侍御”(高駢)的順風車;而只能憑藉早年病死在邊地的父親,所照例留下來的一點門蔭,而在神策軍中承襲了默默無聞的小校之職。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對他青眼有加並且提攜了前程的恩主;反而是那位賣餅人家出身,卻是因爲被身爲大內權宦兄弟給認回,而得以倖進直上雲霄而人稱“當爐大將軍”的陳敬瑄。

也可以說,正是那場臭名昭彰的“馬球賭三川”事件,徹底改變了他在神策軍中和光同塵、寂默無名的命運。

就在陳氏於神策軍中挑選隨行赴任的扈從和護軍時,高仁厚因爲體貌壯實而長相溫厚誠實,又是世代將門出身的禁軍世家支系子弟,而讓即將上任的陳敬瑄一眼看中,引爲儀仗前驅的清道將吏。

然後在赴任的一路上。相對於其他那些鍍金的需求大過實際成色的將門子弟,高仁厚又因爲表現出來弓馬嫺熟和行事審慎周密,熟捻軍伍又一絲不苟的態度;很快就居中脫穎而出;

而在抵達成都之後,他就成爲值守節帥陳敬瑄側近的護軍都頭之一。然後在參與鎮壓和剷除了一批桀驁不遜的蜀軍將校之後,他又成爲了停駐在成都神策軍別部的營使。

然而在天下局勢愈發動盪不安,而陳氏開始爲迎奉聖駕入蜀開始做準備之後;身爲陳敬瑄麾下爲數不多放心任用的得力部屬,他也得以更多大展拳腳的報效機會機會。

因此,他既討平和肅清三過川道路上的流匪山盜,也攻打過沿途地方土蠻山夷的寨壘,更是一度聞警馳援和前出到過清溪關前沿,而當地南部溫末的配合下,潛度到大渡河南岸去斬首南蠻數千以爲威懾。

待到兩京淪陷而聖駕出奔興元府之後,他又奉命帶領神機諸營北上接應和殿後;乃至就此一度隨着上萬勤王的蜀軍,配隸於楊復恭的散關行營旗號下,而參與了對陣關內逆賊追兵的戰鬥。

他在陣前亦是身先士卒弓槍齊發,數敗賊軍於陳倉城下;乃至被聞風畏戰的賊軍稱之爲“高鵶兒”,號稱是“寧與虎狼爭,毋與鵶兒鬥。”

後來陳敬瑄亦是喜聞其勇,又正逢成都的黃頭軍之亂而火燒行在東門,遂以從前沿急忙抽調而回,就此坐鎮羅城營中而官拜巡城兵馬使;隨閉門搜殺閒子游手千餘人,而令錦官城重新安定。

緊接着又發生了邛州賊阡能舉衆數萬寇掠西川諸縣,於險要處列壁屯民數十,又有涪州刺史韓秀升等乘亂割據峽江道中;以至蜀地鹽食斷絕。陳敬瑄委任的蜀中諸將皆不能定,最後反倒是成就了高仁厚的一番名聲。

然後又有陳氏舊屬出身的東川節度使楊師立舉兵犯境。也是高仁厚率領剛剛平定西川的健兒,奇正並出的戰德陽、次漢州、再破鹿頭關,而十戰皆捷直取東川理所梓州,逼得楊師立沉池自死也得到了東川旌節爲酬。

而在東川任上,他亦是縱繫囚,賑貧絕,頗有一番勵精圖治得作爲,而博得一時“高仁厚,真仁厚”的仁帥名聲。然而正所謂是好景不長,他的恩主陳敬瑄反倒因爲謀逆於行在,而引各路兵馬爭戰於成都府。

但是這一次的高仁厚,卻是旗幟鮮明的站在了朝廷大義和天子名分的這一邊,希望能夠儘快結束變亂,而減少對於地方士民百姓的損傷。

然而正所謂是屋漏偏鋒連夜雨,他還沒來得及引兵前去助戰,就再逢佔據了大江中下游的太平賊,突然大舉沿江而上興兵入蜀,而一路陷沒了峽江道各州直趨渝州了。

而他也只能再度引兵南下,倉促與之對戰於大江、涪江之上。好容易在數度力戰之後挫敗了賊軍在渝州的進擊之勢;然而催促他北上助戰討逆的詔書,卻是繼二連三而至。

儘管如此,在決意大部班師之前,高仁厚不但於江上遍佈寨壘而處處設防;還籍此虛晃一槍掉頭在降順的瀘水諸胡配合下,再戰擊敗侵入瀘州的賊軍先頭,令其只能退守和止步於巴縣城下。

待到了來年,圍繞成都府一波三折的田陳之亂終於平定之後,他也終於拿到了轉任西川的旌節,以及就此節制三川的使相之尊。這無疑也是他人生之中的最爲風光顯赫的時光。

然後,國家也仿若是中興有望似得讓一切都在變好起來。經過此亂的天子也不再耽於嬉遊作樂,而表現出了勵精圖治的氣象,而那位在奉天之變當中遠走河西的鄭相公,更是帶回來了一支勤王討逆的大軍;

而他高仁厚世受君恩又是名門之後,又怎能落於人後呢?再說他畢竟是京兆名門的出身,節制三川的權柄雖好,但是卻又比不過能夠收復兩京,奉迎天子還駕的期許和寄望所在。

因此,在三川皆以疲敝殘破的情況下,他還是擇選精良健卒以爲先鋒入關助戰;稍後又縮衣節食窮以地力,準備停當而迫不及待的親率西川本陣北上參戰,親自參與了攻殺和兼併降賊尚讓,擊走黃浩的一系列事件。

然而,就當鄭相公已然攻入長安城內,而將那擾亂、顛覆天下黃逆趕上窮途末路之際。事情仿若就是在一夜之間突然急轉直下了;

山西道和東川道相繼遭到了,盤踞在山南東道和荊南道之間太平賊蓄謀已久的進犯;天子的身體也一下子垮了,行在也再度發生了楊氏諸子的內亂。

在那個最緊要的關頭,他還是選擇了放棄作爲協力者的樞密使楊復恭;而不惜默許和配合來自行在密使的行事;想要最大限度的保全下討賊的力量來。

卻沒有能夠改變自己帶來的蜀軍健兒,在賊軍火器面前節節敗退、鎩羽而歸的慘痛結果;然後事情就一步步的徹底脫離了他所能掌控的範疇了。。。

至於那身爲劍南三川先鋒都兵馬使的王建,爲什麼突然對他起了殺心;高仁厚也在事後很快就想明白了。原本按照他的暗算和策劃,在三川相繼淪陷之後;已經入關的數萬這蜀軍,便是他日後反攻和捲土再來的本錢。

但是顯然這也引起長期引兵在外自專一方之後,心思和態度、立場也時過境遷的王建猜疑和嫌忌。於是乎,他這個喪師逃亡的西川節帥,儼然就成了侵奪對方麾下兵馬和權柄的潛在威脅了。

如此一步步回想下來,固然是讓高仁厚揪心竭慮的悔憾不已,但也暫且忘卻了身體的疲累和飢餓,慢慢陷入了昏沉睡意當中。而在並不怎麼安穩夢裡,他一次次再度面臨賊軍的火器轟擊,而看着那些捨生忘死的子弟在身邊一片片的倒下。。。

也不知到過了多久,高仁厚終於克服了身體的疲憊不堪和休息不好輾轉反側的痠痛,而在怦怦的激烈心跳和浸透後背的汗水中,強撐着慢慢的醒了過來。

然,他只覺得眼睛有些火辣辣的睜不開,而臉頰上卻是溼漉漉的,也不知道是無意留下的淚水還是夜間滴落的露水。然而高仁厚努力眨着腫脹的眼皮,而叫喚了兩聲之後卻沒有任何迴應他的聲音,不由心中再度沉下來。

顯然,就在他夜裡昏昏睡去的這段時間裡,追隨在身邊最後這幾名親兵也相繼離他而去了;就只剩下一堆雜亂的腳印和攪散開來的爛稻草,昭示着曾經有人存在過的痕跡。

於是,在好容易僥倖逃出長安之後,高仁厚卻發現如今以天地之大,居然就再沒有他可以投奔和容身的所在了。而當他滿心悲哀與抑鬱的撐起身體,走出這處村落的時候,卻冷不防見到了遠處揚起的塵埃。

“這世道真是的,又鬧出個失心瘋的麼?”

然而對面領頭之人,卻是撇了撇嘴毫不領情道:

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三百零八章 內外兩相望(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855章 戰城南,死郭北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六十四章 城下(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五百三十六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一章 活着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889章 虜陣橫北荒(續二)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966章 畫角悲海月(續二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