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捌』挑燈不知

酉時三刻,夕陽漸漸在西北角樓下隱去。

“孳孳——”鹹安宮耳房裡煤爐冒煙,從那破開的紗窗裡溢出藥草的甘澀。院子裡楚鄒着一襲玄色斜襟長袍,正對着箭靶子彎弓瞄準。他在四月天總有些咳嗽與氣短,一咳嗽便練箭,彷彿要與那宿疾對抗似的,這已經成了他幽禁歲月中的一種習慣。

藥草是李嬤嬤拖小順子送過來的。李嬤嬤遵從孫皇后的遺囑,不干預也不違逆皇帝對於楚鄒的安置,只是按着節令,隔上一段時日便拖直殿監掃灑小順子送來一些調養茶包。可惜沈嬤嬤不會煮,到底是個從浣衣局出來的粗使嬤嬤,煮出來也無從前那奴才的技巧。

高牆下彌散着款冬花與甘草杏仁的味道,僻寂的廢宮進入了幽黃的日暮。花梨木圓彎腳靠椅上,進宮送兒子的瑞賢王楚鄴端姿而坐,風吹着他刺繡華蟲的袍擺撲簌拂動。楚恪倚在他的腿膝旁,一手兜着四叔雕的圓咕嚕不倒翁,一手摳着父王的袍面,滿臉纏膩的小模樣。

稚語問:“那城外頭可看見日升?”

楚鄴答他:“能。”

又問:“可有漂亮的蘑菇,還有蛐蛐兒?”

奶聲奶氣的,聽着人便心中柔軟,楚鄴又答:“有,還有獠牙的野獸。”

楚恪聽了忍不住打哆嗦,更加垂涎地勾着父王的袍擺:“孃親一定想看野獸,恪兒也想看。”

楚鄴知他在套話兒呢。近日天氣晴好,預備帶王妃去城外別莊散心,因此把他交給母妃帶管。曉得要同自己分開,從下午起就一直膩着了,到這會兒越天黑越在跟前纏。

因爲自幼飽受父皇冷淡,如今自己有了小兒便諸多寵愛。楚鄴蹭了蹭楚恪的小臉蛋道:“小東西,乖乖在德妃奶奶身邊待幾日,想父王了便叫小劉子帶你過來尋四叔。”

楚恪略受安慰,便轉頭眼巴巴地看向楚鄒。楚鄒修頎身軀立在日暮的昏暗裡,背景一片朦朧,只是手彎着長弓不理他。淡漠問:“老二就要回京了?”

朝中都在風傳,說二皇子打了勝仗,皇上要賞賜慶功宴。這可是天欽以來第一個立功的皇子,他母妃張貴妃又在後宮掌權多年,着急立皇儲的那撥人必然又要蠢蠢欲動。

楚鄴勾脣應是,又道:“方大人叫我傳話,說殿下若是還有心,那麼請殿下‘結締因何而生,如今便由何而解’,他與一撥東宮舊臣,仍願效犬馬之勞。我先頭說的那件事,你考慮得如何了?”

說的便是那個與小麟子長相相似的秀女。當年朝廷上下呼籲廢太子,皇帝一個人硬頂下所有壓力,苦撐着無動於衷。若非是萬禧被毒死當夜,撞見楚鄒與那個傳說中是隆豐遺骨的小太監通亂,也不會激怒皇帝的底線。

如今楚鄒要復出,要堵住朝臣們關於“太子穢亂陰陽”的口舌,沒有什麼比收進一個貼身服侍的宮女更要便捷。一來可向父皇示好,表明認錯悔改,二來若是能懷上骨肉,皇帝也斷不會把中宮的嫡系小皇孫禁閉在冷宮之中。

楚鄒默了默,腦海中拂過乾清門前九弟模糊的左瞳、錦繡靚豔的身姿,還有父皇煽在臉上的一巴掌刺痛——“混賬,這就是你給鄎兒做的榜樣?”

那般的嫌惡,把四歲孩童在奉天殿前的仰慕與敬賴一點點破碎。

他的胸腔忍不住又咳嗽,神色淡漠下來,輕啓薄脣道:“江錦秀那邊怎樣了?”

這麼多年了,他仍執意不肯承認一句錦秀爲妃。

但康妃對小九的愛護,是宮中上下皆有目共睹的,任誰人也無可非議。楚鄴不知他何意,便委婉措辭:“父皇對她一直多有關照,她對小九亦仍初心未變,也曾幾次在父皇跟前爲你開脫。”又寬慰道:“前兒個小九剛做了一首《爲上賦》,頗得了父皇與朝臣們誇獎。”

楚恪蠕着小胳膊短腿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已蹭到四叔的腿窩窩旁站,哎,他有多麼崇拜他英俊又病瘦的小四叔啊,他射箭一射一個準。

那粉嫩小臉蛋貼着楚鄒垂下的手背,楚鄒便對他裝冷酷不起來。摸了摸楚恪的小腦袋,那股對於女人的陰鬱又涌上心扉:“不須她開脫。再說吧。你若是喜歡,自己收了去就是。左右三嫂身體也不善……咳咳咳。”接連着幾聲重咳。

“哧溜”,角落的雜草裡磚石松動,一條滾胖的身子從磚縫裡擠進來。先用腦袋頂着破籃子把洞眼蓋住,然後才叼起一個小瓷盞兒在邊上舔。

晚風輕輕地吹,把它滿身上的胭脂味兒在院牆下飄散開,不是特別的濃郁,卻是少聞的清新中帶着一抹淡香。道不出奇怪的熟悉。

楚恪顛着小腳丫過去,指着銅錢大的瓷盞兒道:“它吃-粉兒了。”

個狡猾的小蠢狗子,越不給它出去,越是滿心眼裡往外頭鑽。

此刻已過酉正,各宮早用過晚膳了,那御膳房的太監卻還沒人影兒。楚鄒看了一眼,便走過去把它的瓷盞扔開,將老三捎進來的吃食扔了一腿子給它。

麟子嗅了嗅,咬了兩口又兀自把瓷盤舔回來。

楚鄴在旁看着,冷不丁又想起那個愛偷脂抹粉兒的小太監。時常悄不吭地摸去坤寧宮,把櫻桃小口兒塗成兩朵櫻花,頂着個太監帽耳朵在宮牆根下晃。

楚鄴便好笑:“四弟這狗養的,倒與那小奴才如出一轍。方大人多年摯誠輔佐,這份苦心實屬不易,適才說的話你再仔細想想。”

戌正一到宮門上鎖,明日還須起早出城,當下便抱起兒子往延禧宮而去。

“吱嘎”一聲院門推開,送衣宮女端着檀木盤子走進來。那盤子上一疊棱角整齊的衣物,最上方赫然兩雙雪白的緞襪。楚鄒正在鐵力木桌案上寫字,視線便跟着那宮女去到衣櫃旁。

他對不上心之人幾無要求,反倒越親近之人越爲嚴苛。那疊衣服的方式闔宮只有一個人懂,一直從五歲起疊到了十歲上。幾天前小榛子剛一打開櫃子,便瞬然叫了一聲“爺!”。那少見的高聲打破清晨的寂靜,楚鄒踅過來,看見幽暗櫃子裡從上到下端端的一摞子,就彷如夜裡有鬼魂來搗亂過一般,是叫他內心一顫的。

見宮女走過身旁,楚鄒忽然問:“近日衣服是誰疊的?你麼?”

宮女嚇一大跳,她打在鹹安宮輪崗送衣,兩年多了從未聽廢太子說過話。這會兒已是入夜,油燈映照着他年輕而削俊的十八歲臉龐,那薄脣微抿,目光銳利仿若洞穿深遠,是叫人看了心生悸動的。然而宮中關於他的邪煞太盛,打從四歲起就不斷地沾人命,少年時更甚與……更甚與小太監那個。

見他今夜難得溫和,宮女緊張得心怦怦然,生怕他看上了自己,連忙跪下道:“非也,是、是宮裡頭新進的二等秀女,奴婢只負責送衣裳。”

“哼,疊得倒是仔細,她叫什麼?”那既愛羨又詬病的眼神,只看得楚鄒面色又驟冷。闔宮看自己皆是這般。不堪。

咳嗽聲震動清展的肩膀,見麟子“嚶嚶嗚”地攀着桌沿討食,便把手肘旁涼卻的隔夜菜粥舀了一勺塞它嘴裡。兩滴粥汁滴下,他嫌它弄髒桌子,又拿紙給它把嘴角拭了一試,拎下桌去。

果然是陰鬱易怒啊,宮女眼睛都不敢多看:“回、回四殿下,才輪崗不多日,奴婢也不曉得。”

出鹹安門,門外等着個挑燈籠的女伴。宮中入夜不許單獨行走,問起怎去了這樣久,心有餘悸把方纔看到的一幕誇張一訴。那宮牆下長耳朵,不曉得哪個把話聽錯一傳,不二日闔宮都曉得廢太子與狗同桌共食了。

山西生起異教,聽聞從河道里挖出一塊玉碑,碑文上竟刻有血書:“乾坤將易,有主生於南山,茹雪食草,信者得承天命也。”村中百姓得了玉碑,便順着碑上線路指引,果真在南方山下找出一個異人,傳其言能知命、手到病除,一時間信仰者絡繹不絕。

朝臣上書此事,又道東宮空置,乾坤不穩,求請聖上重立皇儲。時值二皇子即日凱旋歸京,便有請立楚鄺爲儲君者;又有以楚鄺幼年勾絆太子一事爲由而反對者,請立皇九子楚鄎以承大奕王朝立嫡之祖訓。方卜廉幾欲開口,皆被那“與狗同食”給駁斥下去,忿忿然甩袖不知語。

一時朝堂上個個據理力爭,爭得臉紅脖子粗。楚鄎在承乾宮裡練了一早上字,也等不到父皇下朝。便將案上書卷闔起,對錦秀道:“鄎兒做完功課了,康妃請過目。”

錦繡正倚在香妃榻上挑揀決明子,近日萬歲爺夢中易驚,時有嚶嚀“皇后”。她恐他睡不安妥,便預備親自給他填一個安眠枕。聞言走過來把冊子接過,見是一段《大學》,筆體工整而端正,柔和中又藏內韌。

錦秀便笑着摸摸楚鄎的小臉蛋:“我們九兒天資聰穎,又得皇上親傳一身學問,不怪朝臣上下都誇你。”因着未有生育,又常承君恩雨露,時年雖三十有一,卻容顏潤澤、笑目明晰,保養得如若二十四五。

八歲的楚鄎生着端俊的五官,滿臉的孩童氣兒未褪,眼目裡都是柔和謙靜。卻又是十分懂事和上進的,年初聽說西南有隱士擅醫目,便自請父皇准許南下求醫,一個人在錦衣衛三品指揮使的陪同下,好好的去好好的回來。

如今左眼已是幾乎可視,仔細看方能看出來黯淡。見錦秀對自己溫和,便乖覺地抿嘴笑笑。

其實在楚鄒被幽禁、錦秀得寵的頭一年,四、五歲的他是很有過恐慌的。像一個人在深宮裡從此了無倚靠、四面楚歌,暗夜裡一個人眨巴着眼睛,看着忽近忽遠的天花殿頂,忽然就能全身打個冷顫。

後來四哥被廢一年後,錦秀依然對自己既往如初,並且父皇並未使錦秀懷孕,他方纔漸漸又復了安穩的童真。

但父皇一直沒有給錦秀權利,錦秀一直仰賴着父皇的恩寵,並明裡暗裡受着張貴妃的壓制。

楚鄎擡頭望着奉天殿的方向,憂鬱道:“但二哥眼看就要回來了,父皇與朝臣們定要表彰他。”

他的擔心錦秀自然看穿,今日前朝在議論着什麼,那對雙胞胎太監早回來知會自己了。她心中也是憂慮的,她與楚鄎皆是這宮中的浮萍,一榮倶榮,一隕俱隕,沒有什麼比把老九扶上東宮之位更能對自己助益。面上卻寬撫道:“殿下是中宮的正根正脈,萬歲爺念着皇后娘娘的恩情,殿下的盛寵不會有異動。”

說着輕輕握了握楚鄎的手,見那邊廂貼身婢女麗環走回來,便叫嬤嬤牽着他去後院用點心。

拂着綺麗袍擺在香妃榻上坐下,紅脣暈開淡笑:“打聽得如何了?前些日那三個秀女是何人?”

康妃娘娘治下一貫面色和悅,也幾乎不在誰人跟前動怒,但狠處卻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是叫你聽不到見不到不知覺着人就消失了。最恨便是誰人說她是老宮女出身,但對忠心順從者,卻賞賜分明。

宮婢們都對她不敢不忠心,麗環謙恭應道:“回娘娘,到底沒曉得是誰。那天賀舒帶着十殿下和四公主、五公主逛園子,只看見萬歲爺在假山下站了很久,那三個秀女宛若不知,後來給上妝的二等秀女先走了,萬歲爺看了看也就離開了。”

今歲進宮的秀女個個容貌佳麗,尤其那浙江知府孫傳英的千金,更是像條蛇兒一樣旖旎,錦秀心裡雖然吃酸,但還不至擔心。她是深深瞭解皇帝的,最怕便是又遇到像當年何婉真那樣的事兒。

尤其最近楚昂忽然夢中囈語皇后,更叫她心緒難靜。想了想,便又問:“貴妃那頭知道了麼?”

麗環措辭答:“奴婢猜貴妃就是曉得了也不介意,她昨兒還賞賜了幾樣首飾給一院的孫秀女和李秀女了。娘娘不必擔心,以萬歲爺對您的盛眷,就是區區幾個秀女又能如何。”

呵,倒是採選還沒開始,她就先拉攏起人來了。

錦秀扯脣輕哼,這些年張貴妃處處用權利壓自己一頭,她唯有仗着皇帝依纏自己,還有皇九子的出身。但這些都太渺茫,盛眷是什麼,帝王恩寵轉瞬即逝。她張貴妃拉攏人,自己也不是不可以,是敵是友先找出人來再說。

錦秀撥弄着決明子,親和笑道:“話是這麼說,但身爲后妃理該爲萬歲爺分憂,他若心中在意誰,本宮怎好叫他空惦記着。你再去給我盯着,我看是哪個丫頭這樣有心。”

那不柔不陰的笑言,聽得宮女脊背悄涼,連忙躬身應了聲是。

作者有話要說:  趕在12點前更新了,親親麼麼抱抱我的小天使們♫ ♫♬♪♫

謝謝【coco、諾伯特先生、my life my choice、X、水晶蘋果、愛兒思蒂妮、zhuzhu辛、翠翠、夏天橋、天雷滾滾、Xl、膽小鬼、666888、君子哲】的霸王票打賞!

【幾位看不到名字的親、樹大人、花般喵漫、淡淡天空淡淡藍、西汀、煙初冷微涼、頂天立地霸王花、不夠、謬謬、淡淡天空淡淡藍、小米、秋天小憩、在路上的湯圓、伊人、cy、宇宙飛行士、暖暖、香山紅葉、cksd529、酹阿月、純色、依貓、翠翠】的營養灌溉!

謝謝以上白富美,以及文下有愛的讀者,還有羣裡的魚兒,你畫的小麟子也好萌*/ω\*

關於更新時間:爲了不使親們空等,以後窩們就約好,每天晚上9點半,如果沒有更新就不要等,大家看這樣好咩?

第8章 『捌』麒麟安泰第65章 『陸伍』並無留戀第93章 『玖叄』你愛慕他第156章 『肆玖』露臺之上第164章 『伍柒』桃花不醉第214章 『壹零陸』告罪己詔第169章 『陸壹』春美秋第41章 『肆壹』兩小鹹魚第101章 『壹零壹』朝起夕伏第90章 『玖拾』並蒂蓮心第182章 『柒伍』遇田水涵第206章 『玖捌』太平決裂第152章 『肆伍』莫如相惜第83章 『捌叄』他嫌棄你第211章 『壹零叄』地動龍出(上)第47章 『肆柒』蠢尿炕子第48章 『肆捌』朕的皇后第62章 『陸貳』若雲去來第175章 『陸捌』聞君兩意第173章 『陸陸』紅紅爭妍第161章 『伍叄』龍血鳳髓第98章 『玖捌』麒麟生淚第144章 『叄柒』山珍野宴(3)第19章 『壹玖』風光不解第42章 『肆貳』暖腳窩窩第197章 『捌玖』宮迎喜事第135章 『貳柒』素肉葷香第189章 『捌壹』溪草漾漾第36章 『叄陸』雞絲埋糖第61章 『陸壹』你不上心第45章 『肆伍』立賢立幼第186章 『柒捌』允王世子第120章 『拾貳』使人寧靜第164章 『伍柒』桃花不醉第215章 『壹零柒』往夢依稀(上)第61章 『陸壹』你不上心第16章 『壹陸』殿下央好第113章 『陸』甜碗子甜第201章 『玖叄』上元春回(上)第85章 『捌伍』我的太子第61章 『陸壹』你不上心第107章 『上卷終』人去花還在第10章 『拾』皇儲有意第151章 『肆肆』雲開月明第131章 『貳叄』圈日不出第149章 『肆貳』兄弟迎面第186章 『柒捌』允王世子第123章 『拾伍』夏日慰藉第114章 『柒』若舊人影第112章 『伍』鹹安木香第80章 『捌拾』狗尾巴草1第217章 『壹零玖』與你清算第99章 『玖玖』花信不知第146章 『叄玖』兩兩相依(2)第15章 『壹伍』孟秋浮屠第137章 『貳玖』青春不識第71章 『柒壹』冬去春來(修)第206章 『玖捌』太平決裂第97章 『玖柒』莫辨雌雄第68章 『陸捌』戀眷宮牆(1)第64章 『陸肆』八子無終第56章 『伍陸』花開盎然第203章 『玖伍』午門□□(上)第112章 『伍』鹹安木香第181章 『柒肆』瑞雪藏嬌第86章 『捌陸』醜掛香囊第52章 『伍貳』長腳蜘蛛第46章 『肆陸』他倆真像第24章 『貳叄』婉真小主第22章 『貳貳』新容添妝第161章 『伍叄』龍血鳳髓第77章 『柒柒』生分嫡親(+600)第212章 『壹零肆』地動龍出(下)第24章 『貳叄』婉真小主第50章 『伍拾』春花擾人第88章 『捌捌』他尿牀了第89章 『捌玖』歲月無痕第5章 『伍』送膳太監第159章 『伍貳』情出何起第159章 『伍貳』情出何起第220章 『壹壹壹』太子妃冊封第187章 『柒玖』提親之意第7章 『柒』荷蒸豆腐第79章 『柒玖』淮有遇第117章 『拾』一件薄衣第176章 『陸玖』他出宮了第159章 『伍貳』情出何起第182章 『柒伍』遇田水涵第125章 『拾柒』未末珠櫻第79章 『柒玖』淮有遇第193章 『捌伍』他將回來第71章 『柒壹』冬去春來(修)第109章 『貳』春歸燕來第168章 『陸壹』無可替代第149章 『肆貳』兄弟迎面第108章 『壹』夜雨滂沱第181章 『柒肆』瑞雪藏嬌第141章 『叄肆』延禧和樂第94章 『玖肆』千嬌百媚第73章 『柒叄』驚鴻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