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樑襄甚至蕭峰大俠英雄論

什麼叫真正的關懷,只有象唐方離開公子時那樣纔是!如果她給了公子一絲一毫關懷都足以讓公子陷得更深!所以正因爲無所表示才說明唐方不是真的無情!如果唐方舍蕭秋水而就公子,兄弟們又會怎麼說?總看到這樣的文章,自己得絕症舊離開戀人,藉口是給他幸福,最後又讓人告訴他結果是別人內疚一輩子,正樣的用心才真的毒辣!這樣的離開,絕對是爲了自己。所以唐方的無表示正說明了她的一片深情,因爲情到深處不但要無怨尤,而且要無懼怨尤啊!

蒼天一刀蒼天兄,我認爲,唐方和公子之間的事,用得了絕症,然後離開愛人,來做比喻不當。對於後者,我也非常非常排斥,甚至也曾經寫文,諷刺批判過這種行爲。至於唐方和公子,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納的確,對於喜歡自己而自己卻不喜歡的人,是應該把握分寸的,我也很反對,明明不喜歡對方,卻一直不說清楚,美其名爲,不想傷害對方的這種人。可唐方和公子根本不存在這種問題,唐方從頭到尾只愛蕭秋水,即使是在公子爲唐方奮死而戰時,唐方也一直是這麼表示的。對於這一點,公子也清清楚楚,更沒半點要奪人所愛的意思。公子對唐方的用情之深,也明顯是不可動搖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談得上,陷得深不深的問題嗎?

納蘭然你要唐方如何,說一些:公子,妾身今生和你無緣,只待來生再續.的話嘛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我有那樣說嗎?我要求唐方那樣說嗎?我一向看不起許來生的人,來生,真真奇怪,不痛不癢,隨便許,這輩子又不必爲此負出。但至少對蕭秋水介紹一下,告訴他,公子是個可敬可佩的朋友,真君子,好男兒吧納蘭再說大俠傳奇吧。其實最值得尊敬或可憐的人是海難第,公子是什麼人?樑思王世子,可以說生下來就註定是好人,就應該做好事,受了委屈一定有人陪,就算是唐方走了還有秦歌衫在,還有幾十個弟子在,還有父親在。而海難第呢?一個淫賊,見了唐方首先是一招蘭芳競體,就這樣一個人爲了唐方,改邪歸正,視爲兄弟姐妹的手下受盡凌辱而死的乾乾淨淨。唐方一走,他剩下了什麼?什麼也沒有。他說什麼了,什麼也沒說,只是繼續去跟殘餘的壞人作鬥爭,繼續做他的好人。

蒼天一刀是奇怪,你的想法好奇怪,這又不是在演言情劇。唐方只是向蕭秋水介紹公子,介紹一個真正的朋友,真正的義士,難道她還大聲對蕭說,這人單戀了我十年,這樣的問題。你說這樣話,真真污辱了唐和蕭之間的愛情。無論公子爲唐方做了多少事,唐方對蕭秋水的愛情不會變。無論公子多可敬,蕭秋水可以爲他死,但不會把唐方讓出去。唐方不是東西,她是個人。我對與唐和蕭之間的愛情,一向是尊重的。我氣的只是唐最後對待公子的態度。你的設想,屬於三流言情爛劇會用的情節。

在我印象中,溫瑞安的愛情描寫還是挺有水平的,基本上不會用什麼俗套情節。說到相愛相知的人,最讓我喜歡的,是英雄大會上,朱大天王,對趙師容,談到李沉舟身邊的美人多。趙師容只是傲然笑對,趙師容是什麼人,李沉舟又是什麼人。只一句話,這其中的驕傲自信,相知相信,不負不棄,就令人感動了。只可嘆,最後李沉舟卻因爲柳隨風,做出最最可恨的試探之事來。即負了隨風的義,也負了師容的情納蘭反觀公子,有唐方,他作的事全是爲了唐方,光是名聲大,行過俠,仗過義沒?沒有。沒了唐方,他去行俠仗義了沒有?也沒有。自己去角落裡哭去了。他不是和海難第結爲兄弟了麼?海難第去和惡勢力作鬥爭的時候,他這個做兄弟的去哪了?人不可以沒有愛情,可爲了愛情就啥事不做,這樣的男人算是真正的男人麼?所以唐方不喜歡他也是這原因吧?

蒼天一刀對對對,海也可憐可悲可嘆,他爲唐付出的也多,唐最後走之前,連看都沒看他一眼。不過,話又說回來,海也有不對的地方,他先對唐方存了邪念,先是威逼利誘,後來乾脆就擄了被點穴的唐方。若是公子這等真君子,絕不會做這等事的。所以海的癡情不下於公子,但他行止有虧,不及公子光風霽月,令人敬佩。

他沒有行過俠,他沒有仗過義?奇哉,難道海某人就行過俠,仗過義了?我手頭上沒有原文,不過,我還記得,當別人告訴他,人性醜惡,整個江湖就是個臭水溝時,他坦然笑言,縱然如此,也願化爲一滴清水,即使轉眼就消失在水溝之中,只要稍稍沖淡一點水溝的骯髒,死又何憾。當然這不是原文,但是這個意思?故事主線是寫因唐方引發的一系列事,當然不會直寫他在別處的行俠仗義,可觀他爲人行事,若還看不出他是什麼人,還認爲他只是一個在美人面前做態的男子,真真鐵石心肝。

納蘭我建議你看一下,比較老的版本,那上面有後記。交代了一下後事:海難第後來一直和十方霸主裡剩下那位,叫啥我忘了爲死敵,公子卻不知所蹤了。我覺得如果和惡勢力作鬥爭還不算行俠仗義,這個行俠仗義的範疇未免也太窄了些吧?

蒼天一刀關後來的事,我也不記得,反正大俠傳奇一完,我滿心都是替公子難過,呵呵,別的還真沒注意。海和那個做對的,是不是正好是海的仇敵?就是殺了他一堆手下那個。

另外,對於公子的失蹤,嘆息,只能說,溫待蕭秋水太厚,真奇怪,蕭秋水後來和唐方失蹤,什麼事也不管,天下大亂,百姓危難也不理,兄弟們找他十多年,他也不見。薄情一至於此,冷心一至於此。倒是沒有人怪過他。嘆息嘆息。可嘆公子啊。當然,我也不認同,什麼不知所蹤。我喜歡癡情真情之人,但不喜歡生命中只有愛情的人。在大俠傳奇裡,公子的癡情讓我愛,但他爲人行事的風範更令我敬。可惜,故事結尾,總要走什麼歸隱啊,失蹤啊的老路。

那海和那個的爭鬥,也不單純是行俠,只是報私仇罷了。老實說,海本來就不是俠客義士,他改邪歸正,只是爲了唐方罷了。他只是個講義氣,並且癡情的江湖人。他爲公子做的事,是被公子的仁俠行徑所感動,他爲唐方做的事,是因爲愛着唐方。

納蘭至於蕭秋水,我一直認爲是溫書中一個絕對的男子漢,有情有義,有國有家。可跟蕭峰一時瑜亮,峰爲傲龍,水爲飛鳳。

蒼天一刀有關蕭秋水,我也認爲,神州正傳中的他,是非常了不起的,讓我不喜歡的,是後傳裡,方振眉第一次出現,我才知道,那麼多年,他一直和唐方躲起來不見人,連那些生死兄弟都再也不見,平白讓兄弟們到處找他,那麼多年啊,這也太忍心了一點。更何況,當時大宋的局勢那麼糟,他居然置身事外,這豈是大俠行徑。其實,我認爲,這種寫法,本身就不符合蕭秋水的爲人。走的是讓大俠歸隱,讓傳奇人物變成神化,把一個大俠給神格化,成了傳說中的人,再不出現在人間。這不好。

納蘭納蘭,老海可沒爲公子作啥事,全是爲唐方,可說他全是爲了報私仇可有點太苛了。遏制了罪惡不代表行俠麼?

蒼天一刀你開始說公子一切都是爲了唐方,不是一個俠客。可是看看他身處絕境之時,還不忘拍開海的穴道,讓他可以逃生。當時海可不是他的朋友,基本上,十方霸主,都在打公子的主意,何況海還對唐方有意思。可公子自己要死的時候,還想着要救他一命。海當然感動。而後,情況更加惡劣,海要與公子同對危難,這是以義報仁。而公子卻罵海,說海不配和自己死在一起,海哈哈大笑,稱公子罵不走他。我極喜歡那一段,男兒相知,英雄之義。怎可說公子不是俠,怎可說海不曾爲公子做過什麼。

和武林大罵街那一章相比,老海是條漢子,是個英雄,是個男兒丈夫,但是,一個俠字,不是那麼簡單的。俠要求的不僅僅是光明磊落。比如,我說郭靖是俠,而蕭峰是英雄,英雄和俠的概念不同。海要報私仇,這也不是錯,因爲報私仇,而帶來了後的結果,讓壞人不能做惡,這也是好事。但我認爲,他的動機,是爲了報仇,而不是行俠,這也不是看不起他。他是個大丈夫,男子漢,已是勝於凡俗了。

納蘭對罵那一段我也極喜歡,認爲男人的相知那時已達及至。而我只說我更欣賞老海,因爲公子是好人,所以太給老海解穴是應有致意,而老海之理解纔是那能可貴,並不是說公子如糞土,老海是金玉,而是說老海是24K,公子20K左右,就好比老海是沙裡淘金,公子是金礦開採,珍貴度有所區別。

蒼天一刀這個,我明白了,因爲公子本來是好人,所以他做了好事,值錢度就要大打折扣,汗,汗,不太能理解這種計算方式,不過算了,各個觀感問題。我生氣原因,是你開始回貼說,公子做的一切只是爲了愛唐方,這等於間接否定了他的人生,他的俠行。而他救海那一幕,明明與愛唐方無關,完全是他做爲一個俠者,在生死之間,自然而然做出的選擇。我只是想爲公子鳴一聲不平,我可以同意別人說他笨,說他不聰明,說他死腦筋,等等,但不能認同,別人抹煞他的俠行義風。

納蘭蕭峰爲何不是大俠?郭靖說爲國爲民,俠之大者。蕭峰爲免兩國交兵自戕還不算俠,至少郭靖就狹隘的多,只向着大宋,沒向着蒙古,要知道蕭峰是宋人養大的遼人,國境是蒙古養大的宋人後傳中的蕭秋水絕對是敗筆,和李沉舟試探趙師容一樣,可稱爲垃圾。

蒼天一刀蕭峰是英雄,郭靖是大俠,是大部份金迷們自己下的訂義。我也覺得很合適。還有,郭靖的大俠,可敬可佩卻不可親。而蕭峰的英雄,卻擁有無以倫比的個人魅力,讓人即敬且愛。

倒覺得蕭峰不是大俠,呵呵,大俠會死守諾言,寧死不改,可他發誓不殺漢人,最後殺了一大堆,連丐幫的人都殺了。大俠行事有原則,可蕭峰卻可以便宜行事的,必要的時候,該搶就搶。蕭峰不是大俠,很好啊。爲什麼人人要當大俠,不拘小節的蕭峰才最可愛。

後傳中的蕭秋水情節,是可有可無的,硬加一筆,反而讓人生出壞的印象。至於李沉舟試趙師容,唉,若不是這一試,怎麼會有後來那麼多的情節,怎麼會,柳五慘死,師容被辱,沉舟斷魂。此三人若能同心同德同力,天下何人可敵,可是根據主角規則,搶主角風頭的配角,當然該死之極矣。

納蘭蕭峰是最適合做武林盟主的人。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我倒不覺得蕭峰適合當武林盟主,武林盟主要大俠來當,要管太多瑣碎的事,要處處擺處大仁大義的樣子。蕭峰是北地蒼狼,他適合在塞外,長嘯逐風,自由自在,當什麼勞子武林盟主。

納蘭你的疑問金老先生在書中回答了,別人來殺你,你也不還擊還等死麼?而且我在強調一句:爲國爲民,俠之大者!!

蒼天一刀當時是很多人要殺蕭峰,但蕭峰如果是個大俠,他就還會有別的應付方法,比如避其鋒芒,別在那個時候撞上去找麻煩,可他偏是千萬人吾往矣,這是英雄的作爲。比如,可以在開打時,逃走。當時他佔着上風,可以走的。可他發了蠻性,見人就殺,當時,他不是不能留手的,只是發了蠻,就不留手了。所以才連丐幫長老都殺了。可是我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他是不是大俠有什麼要緊,我就愛他這等真性情,偉男子。

納蘭蕭峰確實不適合當盟主,因爲他沒政治頭腦和野心,換句話說他不稀罕那個。

蒼天一刀暈,怎麼又扯上溫金之比了,我最怕這種比較。基本上,溫是個缺點優點都很明顯的作者,不象金的平和中正博大。不過,我不想討論金溫之別。我倒覺得,這樣發展,顯示中人性中的醜惡,人的多疑,人性弱點。那麼好的兄弟也會懷疑,這真是權利場中的悲哀,同患難易,同富貴難啊。還有,對趙師容的疑真是讓人再三長嘆。不過,我倒覺得,在人性上,更真實一點。金的文,有時覺得,真是美好啊,看不到太多人性的弱點。只除了某幾部專門描寫人性黑暗面的文。

納蘭蕭峰去聚賢莊是爲了阿朱。而且白市鏡答應幫他求薛募化的條件其實就是知道他想跑也跑不了了。當然也有內疚的因素。蕭峰要一意想跑,在那種絕境中恐怕不到他老爹來救他蒼天一刀沒政治頭腦我不能認同,你忘記他如何排解丐幫叛變的問題了嗎?之後因為阿朱的死,很多事他都不想管了,才會如此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他救阿朱,也可以悄悄去把神醫擄了來埃若是行事無忌,甚至可以出手制住一人,使旁人不敢上前攻擊,他好脫身而去,至少不用殺人埃可是他選擇了殺人,而且殺到後來,完全是蠻性所至地亂殺,出手再無輕重。所以,我還是覺得他象英雄勝過象大俠。

我認爲他處理叛亂事件,顯示出他大將之風,臨危不亂,鎮定自若,有勇有謀,可這並不代表有政治頭腦。有很多有勇有謀良才,最後都因爲不懂政治,而倒在了政治場上。似這樣的英雄,怎會有政客的頭腦。一個政客,又怎麼會是英雄。

對,溫在臺灣入獄,所以才寫出逆水寒這樣的佳作,我心甚喜,可到後來,他的冤氣太多,見人就噴,讓人受不了,他的文章裡的殘虐冤氣也太多了,比不得老金的平和中正,當然,金的一生比較順遂,不似他有這麼多的不平。

納蘭納蘭,老薛不是受脅迫得人,這點書中多次交代,至於抓一人以做要挾那些被正義感衝混頭的“大俠”絕對會“大義滅親”,貪生怕死的又不夠分量,所以此路不通蒼天一刀我認爲他處理叛亂事件,顯示出他大將之風,臨危不亂,鎮定自若,有勇有謀,可這並不代表有政治頭腦。有很多有勇有謀良才,最後都因爲不懂政治,而倒在了政治場上。似這樣的英雄,怎會有政客的頭腦。一個政客,又怎麼會是英雄。”絕對納蘭!

蒼天一刀薛不會受威脅,這一點蕭峰當時並不知道,他也是求醫之後才明白對方爲人的。至於脅持,我倒認爲那些人不敢大義滅親。打個比方,他捉住少林高僧,別人會不管少林高僧的生死衝上去大殺嗎?他們會不會在意得罪少林。那些江湖豪客大多都是有背景,有故舊的啊。

[呵呵,那就抓個女流,嘻嘻,抓了遊坦之,人家總不能當着遊氏雙雄的面,要殺他兒子罷。哈哈,不說了,蕭峰英雄風範,豈能做這此等行徑,就不以此討論,他還一路上搶東西呢。他知道打草谷之事,也不下令禁止。還有,最後,他被困時,想,如果皇上打下了大宋,必押我相見,若沒打下大宋,必會殺我。我到底想不想他打下來呢。如果他是大俠,他就不是這種想法,而是,我是寧死,也不願他打下來的。

納蘭,這大俠也是人麼,有想法很正常吧,重要的是他最後怎麼做的,如果怕死,他也不會自殺。其實還是太堅持原則,給我估計會去大理政治避難,不過蕭峰要是我老蒼,估計也沒人喜歡了蒼天一刀正好和我想的不同,若是大俠,倒不會死了,他救天下人於水火,有什麼要自殺的。就因爲他是英雄,有英雄意義發作的時候,所以纔要死了。算了,我和你對英雄和大俠的定義不同。我不喜歡神鵰裡,做爲大俠的郭靖,但我喜歡一點也不完美的英雄蕭峰,也從來不希望蕭峰當什麼大俠。

納蘭的是意見相左呀,對郭靖,神鵰裡更成熟;蕭峰當然是不完美的,不過他當大俠肯定沒錯。你說的對,這個問題爭不出結果還是算了關於大俠和英雄,首先還是得有個定義,不知道各位如何定義,我個人把這些人物歸爲三類,俠,豪傑,和英雄,他們之間的區分不是特別明顯,有重疊。所謂俠,是有着強烈的是非觀念的人,最大特點是路見不平,一定要拔刀相助,其實這種俠在以前是貶義的,在公,他們沒有法制觀念,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不考慮社會影響,在私,他們爲了所謂的俠義,不保護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我個人習慣把俠看作悲劇角色,他們像殉道一樣奉獻給自己的信仰,可敬,但因爲好管不平又不懂得保護自己,他們的結局一定不會是好下場,可悲。

一個不錯的俠例子是leonytrue的小說“何必太認真”,裡邊的主角就是一個標準的俠,包括他的必然的悲劇結局。至於豪傑,是有足夠能力,做成一定功績,比普通人風光,但是沒有嚴格是非觀念的人,他們可以活的比較好,他們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但他們的致命缺憾是沒有是非觀念,這樣的人可以被人佩服,但他的人格不會被人尊重,人們尊重的只是他的能力或者功績,曹操就是一個例子,爲達目的不擇手段。

而英雄,是凌駕於豪傑和俠之上的,英雄有明確的是非觀念,爲了大衆的利益而努力,同時英雄又不是單純的路見不平,英雄有比較明確的努力目標,而且爲了這個目標可以犧牲原則,懂得保護自己。當然,在不同大衆羣體眼裡,英雄的定義也不同。在漢人眼裡,岳飛,郭靖都是民族英雄,在契丹人眼裡,耶律洪基是英雄。

蕭峰此人,絕不是俠,也不是一個豪傑,他是一個悲劇的英雄,他的悲劇在於,他希望爲本民族作出貢獻,可命運讓他屬於兩個不同的民族,他曾經爲漢人阻擋契丹侵略,也曾爲契丹擴張作出貢獻,但是當兩個民族正面衝突的時候,他左右爲難,又左右不是人,只能一死。如果他不是一個天生的英雄,那麼他可以不管這些衝突,躲的遠遠的,可他註定是一個英雄,所以只能死去。這點郭靖比較幸運,因爲他從來都沒有把自己認做蒙古人,蒙古人裡有他的兄弟,但是沒有他的同胞,所以他可以爲國爲民,抵抗蒙古入侵,成爲漢民眼裡的英雄。

可是大部份人的定義都不是這樣。比如楚霸王很多人都認爲他是英雄,可是項羽符合你的定義嗎?此人殘忍好殺,兇橫殘虐的很呢,只不過,後世的人,大部份只看他的蓋世勇武和浪漫柔情罷了。至於被殺的無名氏,唉,反正都是無名氏,死的再多,大家也不會印象深刻的。還有,歷史書上所訂義的那些英雄人物,大多是殺人如麻,以天下人的鮮血來染紅英雄的名字的。所以,我想,在每個人心中,英雄的定義都不同,很難得到統一的認識。

另外,有關俠,你說曾經俠是貶義的,我也覺得對。我比較欣賞早期墨子兼愛非攻,助弱抗強,可到了後來,俠,不過變成了豪門的工具死士。春秋戰國時的遊俠,大多沒有是非觀念,誰是主人,就忠於誰,只是悍勇無畏,敢於赴死罷了。俠以武犯禁,的確,在統一的國家裡,俠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漢帝誅天下游俠不是沒道理的。郭解是名俠吧,可我看史書中他的做爲,整個一土豪惡霸,殺人無忌,不過,此人比較有信用,守江湖義氣,行事,實在談不上多道義。

壺兄關於俠的論斷非常精闢,我也很同意。不過那是,史記之俠。不是金庸之俠,還是那句老話,爲國爲民俠之大者。關於蕭峰之死,好象也是金庸的原話,有道理,但太主觀。

蒼天一刀唐方說這是樑襄樑公子,是大俠樑斗的兒子,這十年來,他幫過我許多,救過我很多次,是一位好朋友。和說我這10年有個叫誰誰誰的在追。有什麼區別麼?這和說誰誰誰單戀我十年,是同一個意思嗎?汗,那恕我太笨,一點看不出來。而且,蕭秋水出現的時間是短,一出來就叫唐方走,可是唐方可以暫時不走,多說兩句話又怎麼了,蕭秋水就不等她了嗎?不能用他出現的時間短做理由吧。

如果溫寫到蕭秋水出現,和唐方執手相對,然後停止,全文結束,我沒二話。可是,當時可是寫了蕭秋水和唐方一起走啊。這和蕭秋水出現的時間長短有什麼關係,哪怕是在書中間他出現了,然後拉了唐方走,從此無蹤影,其結果不也是差不多的確。

納蘭納蘭,你這是鑽牛角尖,你真要這麼說我真無語了。你想一想,10年後初相遇就講他幫過我許多,救過我很多次,是一位好朋友。只要蕭秋水是個男人,他能不明白公子這麼幹是爲啥?反過來一男的跟他10年不見的妻子說:這個她是好朋友,老給我洗衣服、作飯。他妻子會怎麼想?

蒼天一刀蒼天兄,你這樣講我也要無語了。如果時間允許,唐方當然可以慢慢來講,可是蕭秋水要馬上走,唐方不是應該起碼和公子打個招呼嗎?打個比方,某女A和男同事B在一起走路,路上遇到了男朋友C,C要約A一起走,A最起碼應該對B打聲招呼,並且給C介紹一下,這是自己的同事吧。這不是最基本的禮貌嗎。難道一看到C,就扔下B,招呼也不打一句,話也不說一句,基本的介紹也不做,趕緊撲過去?????

就算是A和C很久不見面,可是,也不能一句話也不說就扔下B吧。更何況,公子襄也不止是同事,他爲唐方出生入死,全力維護,做的也夠多了。何況旁邊還有一個海,唐方可是連看都沒看他一眼的。

納蘭:關於英主,咱們只是對名詞的定義不同,我把英主的定義放在難度係數比較高的程度上,而你放在中檔,可以說我定義的英主等價於你定義的千古明君,而關於做成的功績的難度係數,咱們是認識一致的。關於俠,也還是定義問題,你說爲國爲民俠之大者,也許你指的這個大俠和我說的英雄等價吧。不過這個定義有點過於模糊,一方面爲國爲民,誰都可以說,但是說的和本心想的是否一致這很難說,另一方面很多時候,好心做的未必是好事。

所以這個爲國爲民的大俠的定義是以什麼來定義呢:1,是否出於本心而非其他目的爲國爲民,2,所做的成果是否真正的爲國爲民呢,3,所作的成果是爲的哪個國哪個民(不同時代,對不同羣體,定義不同,比如陳近南在明朝遺老眼裡是爲國爲民,在滿清皇帝和官員眼裡卻未必)。

關於主觀,其實咱們所有的辯論都是很主觀的,都是基於自己的觀念的,人說唯物主義在唯心主義面前往往是很蒼白的,因爲他們完全是基於一個不同的理論基礎,我也曾經與基督教徒辯論,結論是根本沒法彼此辯論,因爲我們的一切都是基於不同的信仰之上的,沒有道理可言,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

至於納蘭鄙視的那種俠,其實不過是流氓升級版了,呵呵。關於結局,個人傾向適度的悲劇,因爲只有悲劇才能夠讓人記憶深刻,如果沒有唐方的不理睬,公子的10年癡情也只是一個普通的通過不懈努力爭得愛情得故事了。關於沒有結局,不妨考慮,呵呵,其實比較喜歡沒有結局,覺得是一種很有智慧的寫法,但是迄今爲止,還沒有見到讓我非常爽的沒有結局,包括金庸的飛狐也比較一般了,我心目中理想的沒有結局是表現一種無法取捨的矛盾,是這樣還是那樣,然後讓讀者自己去想了。

拎壺沖沖以,拎壺兄要專心討論英雄和俠,那麼,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俠的精神一直在,俠的傳說一直在,兄可不可以,舉幾個真正合乎我們心意,評斷標準的,英雄或俠客。另外,在古代,的確很多人都認爲,俠是流氓的升級版,而且比流氓還可怕,因爲俠不怕死,拼起命來,鬧起事來,更可怕。俠也是死士,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恐部份子,是專門從事謀殺工作的人。要離,預讓,專諸,荊柯,他們都沒有是非善惡關念,只是士爲知己者死,誰對他們好,就爲誰賣命,如此而已。

另外,古代的俠,非常之貪心,貪的不是利而是名,有點本事的,都天天等着上位者來訪他,求他,哪怕再艱難困苦甚至陰險無情的事,他們都會去做,求的是留萬世之名。從這一點來看他們其實非常精明。若不是那些著名的刺殺,這些刺客們的名字,怎會留在史書上,成爲無數傳奇,被後人視爲英雄。

而後來的,七俠五義,等小說故事裡的俠,其實又已變成了官府的打手,半個公職人員而已。哪裡看得到,悲歌慷慨,豪邁無比的英風俠氣。

納蘭汗,我的歷史知識侷限於故事和小說。其實有記錄的俠更多是你說的那種恐怖分子,如果是按照我的俠,豪傑,英雄的定義,那麼豪傑和英雄的歷史記錄更多,我定義的這種路見不平一定拔刀相助,以俠義精神爲信仰的俠,一定是不得好死而且做不成什麼大事,在歷史上不會有很多記載,因爲他們永遠不會捨棄自己得信仰,不懂得隱忍,不懂得孰重孰青。

豪傑得例子,數不勝數,楚霸王也算一個。英雄的例子(一刀定義的大俠),更多是民族英雄,岳飛,林則徐。但其實人性是複雜的,人,時間,地點等等因素都是隨時會改變的,所以英雄做的也會有對有錯,比如。

拎壺沖沖嘆息,所以真正讓我們喜歡的俠,其實是武俠小說中的俠,是梁羽生開創新派武俠之後纔出現的俠,早期的俠,史書中的小俠,舊小說中的俠,他們的思想道德觀,和我們的絕不相符。

納蘭我對英雄的定義很簡單:勇於助人!在看到行竊的小偷時敢於挺身而出,看到搶劫的強盜時敢於挺身而出,看到別人陷於危難之中時敢於挺身而出!我喜歡的俠也是新武俠的俠,這種俠才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思維。

第八章 劍氣縱橫第六章 新人上任漸行漸遠漸無書第三章 謝府之難第八章 神心人心第九章 壽宴風雲第一章 不死之身第一章 劇毒發作第四章 一劍驚天第七章 冰心傲骨第八章 奇術破陣第七章 叔侄初遇第五章 一夜銷魂第十章 容若奇想第九章 太虛異客第十章 笑離京城第一章 驚天雷霆第三章 黑暗光明第六章 慶國來客第二章 擠提風波第五章 古怪帝王第四章 美人捨命漸行漸遠漸無書第一章 帝后之會第七章 裙釵之戰第三章 千鈞一髮第五章 一統天下第八章 冤家路窄第五章 冷劍初鑄第七章 叔侄初遇第七章 人性之嘆第十章 肝膽相照第十章 玉靈小縣第九章 情深反怨第四章 人近心遠第七章 納蘭神射第四章 攝政賢王第四章 忽得奇援有關更新第三章 戲假情真第八章 孰瘋孰醒第四章 人近心遠第十章 嘻笑說書第七章 慶楚建交第七章 笑陷敵城第六章 何謂奇緣第六章 慶國來客第三章 絕世稟賦第七章 叔侄初遇第十章 嘻笑說書第一章 濟州知府第一章 帝王之交第一章 一舞絕世第二章 開市互貿第二章 長夜不寐第五章 探病驚情第九章 驚起戰火第六章 所謂武林第五章 抱打不平第五章 難測身分第十章 驚世之劍第五章 古怪帝王第七章 少年秦主對文章的評論番外篇 嫣然歸處第二章 性德遭擄第一章 魏王欲見有關曹操的爭論第十章 處處危機第八章 啼笑誤會第十章 容若奇想第三章 戲假情真第二章 死士死計第三章 遊獵大會第六章 納蘭奇緣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五章 死而復生有關繼續更新第五章 濟州煙雨第八章 朦朧情誤第一章 傷情之死第二章 心意百轉第六章 男女之疑第二章 擠提風波第五章 嬌女失蹤第八章 刀劍之決第二章 國破家亡第三章 謝府之難爲官記二第四章 連番命案第四章 人近心遠第一章 生死一發第十一章 性德垂危第八章 離情依依第六章 納蘭奇緣第一章 破陣之計第八章 重至逸園第十章 再起驚變第五章 援兵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