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武帝的爭論

漢武視女人如衣服是出了名的,但我不認爲他是一代英主,雖然他做了許多功績,但這些功績都是基於之前幾代皇帝的修養生息和積累,他作出這些功績是順理成章的,但另一方面,他好大喜功,做的功績直接導致漢朝國力開始下降,所以,他不能算英主。

拎壺沖沖很喜歡你對漢武的看法,和我的看法幾乎一樣,我說他是一代英主,不過是用了大多數人的口吻罷了,我不喜歡漢武。前道聽途說,也以爲漢武多了不起,後來,有關的東西看多了,才知他完全是個運氣太好的二世祖。仗着父輩餘蔭而已。本人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又薄情寡義。真真讓人齒冷。

前期他還有衛青霍去病李廣,後期有誰,李廣利,算了吧。那是個什麼東西。他可真行,以爲所有的美人,都象衛子夫一樣,有英雄蓋世的兄弟,當初派李廣利出去,就是爲了讓李立功封候,用人唯裙帶,豈有此理。爲了幾匹馬,滅人家的國,這種事,也就他幫得出來。衛家立了多大的功,衛子夫失寵後又怎麼樣呢,衛青的兒子個個奪爵,後來對功臣的殺戮,對親人的無情,對兒子的狠心,唉,這人我討厭死他了。不就是打了幾場勝仗嗎,把國力都敗光了,那仗也不是他打的,靠的只是祖輩留下來的錢,他好意思。

納蘭□其實也可以說,漢武的行爲也是漢王朝政策的一個表現,從休養生息,到四處征討。他後期的狂妄也是由於他前期的成功造成的。

拎壺沖沖關於漢武帝,我絕對贊同高兄的意見,一代英主。作爲守成之主,怎樣使國力保持長盛不衰?漢朝經過幾代休養生息已經國福民強了,爲保持一個持續的上升勢頭必須得給強大的國力一個宣泄的地方,怎麼辦?戰爭,對外戰爭。個人認爲漢武帝的失策就在於沒搞好消耗和積累之間的關係,才使國力受損。可戰爭的好處也不少:絲綢之路、“黃河百害,唯利一套”的河套平原、衛青、霍去病、甚至是使匈奴人哀嘆其婦女無顏色的焉支山,其功績還小麼?至於說殺功臣,好象根本書中蕭逸很象的一個叫霍光傢伙是霍去病的什麼人吧?納蘭怎麼看蒼天一刀和女生討論漢武,基本上,十個會有九個討厭他。除理智問題,還有情感問題。另外,霍光,有什麼不好嗎?我覺得他挺好的,他廢皇帝,不也是爲了國家嗎。後世史評,也大多稱他此舉是出於公心的。而且後來霍氏家族的下場也夠慘了。我討厭的是漢武的薄情。對功臣和妻子都一樣。爲了國家穩定不是殺功臣的理由吧。李世明還能與臣子共富貴呢,再退一萬步,還有宋的杯酒釋兵權,何必鬧到非殺不可的地步。

納蘭我也覺得霍光不錯,這舉這個例子只是說漢武帝並沒有對功臣斬盡殺絕,否則就沒霍光了,對麼?至於他對妻子無情,這皇帝哪個有情?只不過他倒黴,搞了個金屋藏嬌罷了。至少他沒象李世民,50多了還納14歲的武則天,結果怎樣?被兒子帶個綠帽子不說,大唐也改大周了蒼天一刀蒼天兄這話就對世民太苛了,武則天只是皇帝身邊的才人,你別告訴我,漢武年紀大了,身邊不會有品級很低的年輕女子,呵呵,我是不會相信的。任何皇帝身邊都有這樣少女的,只不過武則天在歷史上掀起了風雨,所以記入了史書。如此而已。皇帝妻子多,這沒什麼,可是薄情太過的也不多了。就算是明朝的大昏君,也有對皇后始重尊敬愛護的呢?我不要求皇帝專情,但至少,應該自己的妻子,特別是皇后,稍稍長情一點吧。就算以薄情而論,歷代皇帝中,他也算是下品了。

,廢后是應該想想的,可是漢武帝不還是廢后了嗎?他可是英主吧。我也沒說你有詆譭李世民的意思,我只是認爲,這個例子不足以證明漢武帝差不差。因爲所有的皇帝,只要還能做個正常男人,身邊有年少的女子,都是正常的。漢武帝在男人方面做的差,是他讓生命中的女子都吃了太多的苦了。阿嬌,子夫,甚至後來的李美人,如果她不是看透漢武的本質,也不會死也不跟他見最後一面了。

當然,最倒黴就是那個兒子當了太子的夫人了,她可能到死都不明白自己哪裡犯了錯,爲什麼一定要死。

納蘭於漢武是否英主,先得定義英主,如果我們純以功績論英主,漢武當然是英主,但是我個人傾向於以成事的難易論英主,那麼漢武的功績的難度係數絕對不是高到足以被稱爲英主。首先他並沒有爲戰爭的基礎--國力發展做很大貢獻(相反,他做的是負貢獻),其次是關於開始戰爭這個決策,其實擊敗少數民族這個目標,自劉邦就已經開始,只是當時國力不夠,戰果並不滿意,所以幾代積累,直到漢武,利用積累的國力,發起了早就想發起的戰爭。

他算個不錯的皇帝,因爲他把這個事情做成了,但他不算英主,因爲他做的這個事情不是牛到missionimpossible的地步。這點上,他個秦始皇有點相似,承先人的成果,做成豐功偉績,而由於他們較爲順利的做成了這些前人未做成的豐功偉績,這些人到晚年往往剛愎自用,專斷跋扈,做的有點過分,漢武侵略過多,秦皇暴虐無度,他們都對之後的王朝發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負作用。

論難度係數高,非常人能做成的事情,我覺得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康熙殺權臣調和滿漢矛盾,這些都很大程度上靠了他們個人的能力和魄力,是比較牛的拎壺沖沖他算個不錯的皇帝,因爲他把這個事情做成了,但他不算英主,因爲他做的這個事情不是牛到missionimpossible的地步。這點上,他個秦始皇有點相似,承先人的成果,做成豐功偉績,而由於他們較爲順利的做成了這些前人未做成的豐功偉績,這些人到晚年往往剛愎自用,專斷跋扈,做的有點過分,漢武侵略過多,秦皇暴虐無度,他們都對之後的王朝發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負作用。

iremu拎壺啊,真想和你握手,呵呵,還以爲週末才能看到你呢。關於漢武,的確,他辦的事,困難度實在不是太高,所以相對的,我給他的評價也不高,更何況他後來做出許多讓我悶的事。至於有並英雄,大俠,豪傑,每個人的定義不同,以你的定義來看,英雄的確是很了不起的,納蘭至於說英主,我覺得壺兄有些矯枉過正,標準太高。唐太宗、康熙這樣的名爲守成,實同開創的絕對不是英主就能評價的,千古明君絕對不是誇張。至於差一些的象秦皇漢武、朱元璋、雍正、開元盛世時的唐玄宗,甚至是武則天(此人私生活極其糜爛,,這是私德,不討論了。但沒有她的治理積累,唐玄宗想搞開元盛世怕也有點難吧?)都可稱爲英主。至於成吉思汗,我真的想不到什麼溢美之詞,只能說一句:空前絕後,天之驕子。如果文治與武功等量齊觀的話,那隻能說是完美了。

第十章 千金一諾第四章 忽得奇援爲官記二第一章 鐵骨御史第七章 絕塵而去第二章 性德遭擄第九章 奇特婚事第六章 往事歷歷第四章 忽得奇援第二章 秦國改制第八章 蒙塵之悟第五章 情利兩難第九章 太虛異客第七章 裙釵之戰第二章 國破家亡第十章 蘇氏俠舞第三章 惹事生非第六章 計防偷窺有關最新章的蕭逸,向大家求助第一章 情深斷腸第九章 笑對囹囫第七章 三日之諾第二章 連場爭鬥第三章 楚國新政第五章 探病驚情第九章 賭風盛行第二章 所謂決鬥第九章 驚起戰火第四章 苦心若何第六章 兄弟之情第五章 孰忠孰奸第六章 兄弟之間第三章 風波又起第四章 奇思異行第一章 寵臣第二章 仁慈暴君第一章 故人相送第九章 三刺之約對文章的評論第四章 夫妻重會第七章 斷腸之痛第九章 俘虜之苦第七章 叔侄初遇第九章 風雨漸至第七章 斷腸之痛徵求意見第四章 情比金堅第八章 金刀奇緣第六章 異變再起人物介紹第六章 何謂奇緣第七章 奪喉一招第九章 莫測之能第四章 救衛滅衛第十章 血腥命案第一章 故人相送第四章 真相若何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三章 出手相救第十章 血腥命案第二章 死士死計第六章 及時行樂起始章 偶入幻境第八章 名利富貴第二章 傷心舊景第十章 青樓風波第七章 傷心傷情第五章 月下飛仙第五章 如山重任第十章 血腥命案第四章 蘇氏俠舞第八章 刀劍之決有關蕭逸的討論第七章 連場挑戰第五章 千里返京第六章 驚心動魄第三章 兄弟之間第四章 忽得奇援番外篇 嫣然夢斷有關曹操的爭論第三章 風波又起第六章 蒼道之主第二章 孤辰孤心第七章 慶楚建交第三章 強秦忽現第六章 兄弟之間第二章 不變之諾第三章 公主鳳駕第五章 君臣之間第四章 一劍驚天第七章 若離再現第四章 傾世一舞第八章 知己難尋第十章 決鬥之議第一章 一舞緣絕從程嬰到人權,到弱肉強食的爭論第四章 翰林風月第一章 大獵之前第十章 驚世之劍第二章 泣血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