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探病驚情

暗沉沉的大殿裡,幾乎已滿滿跪了一地人。而他們保持這種跪拜的姿勢足足有一個時辰了,但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依然只是沉默地翻看着案上的文書,連眼皮也沒擡一下。

沒有人敢出聲,沒有人敢有任何動作,哪怕有人帶着一身的內傷、外傷沒有治療,哪怕早巳跪得全身發麻,他們也只能努力保持着恭敬順服的姿態,等待着君王的處置。

一片靜寂中,彷彿等待了足足百年,寧昭的聲音,才慢慢響起:「朕飛鴿傳令去攔截安樂的軍隊在路上遭到了一羣黑衣人的伏擊,他們全都被打暈,剝光了衣服,扔到了官道遠處荒涼的地方。因爲那一帶不許百姓出入,所以一直到搜拿刺客的人從那邊經過,才發現他們。在那之後,有人很神奇地通過了皇陵的關卡禁衛,穿着官兵的衣服,混在了軍隊之中。」

「安樂暈倒之後,忽然煙霧四起,而火把也紛紛熄滅,之後各方將領,令出不一,軍隊一片混亂,雖然這段時間短得連半炷香都不到,但等到煙散燈明之後,刺客已經不見了,而直到事後朕派出人仔細探查,纔在那裡發現了好幾條地道,不過所有地道口都已做好僞裝,黑夜中不細看,根本無法發覺。」

他一字字徐徐說來,語氣低沉:「對於這一切,你們有什麼要解釋的嗎?」

衆人只是以首叩地,誰也不能發聲。

「朕派出人手仔細詢問每一個被攔截的士兵,讓他們回憶被攻擊時的一切細節,不曾漏掉絲毫。根據他們回報敵人使用的招式,以及經過驗看他們所受的傷,可以確定,攻擊他們的是我們本國的江湖人,雖然他們有心隱藏身分,但武功上的痕跡無法掩飾。這裡,就是可以確定的武功、招法,以及擅長這種武功的門派。」寧昭信手丟下一疊紙。

跪拜在衆人之首的頂尖高手,顫抖着伸手把紙拾起來,卻不敢細看,只是無聲地向身後其他人傳去。

「濃煙應該是魔數擅用的引。這種東西不過是江湖上的鬼域伎倆,在戰場上原本無甚大用。因爲再厲害的煙霧,在大範圍的戰場上,也會很快被風吹散,所以兩軍交陣,極少用此手段,朕的禁軍雖然精銳,卻也沒有應付的經驗,一時之間措手不及。雖然那濃煙很快就散掉了,但是,你們要殺的人,卻已不見了。」

寧昭語氣也無甚怒氣,卻讓人聽得只覺手足冰涼,心膽皆寒。

「左伯倫和其他的分部將領都是軍中英才,處變不驚,在如此混亂狀況之中,仍然努力保持圍困的陣形不亂,但是偏偏士兵們聽到無數意義混亂的命令,真正的命令反而無法下達,使得軍隊不能無法及時應變。據報,這應該是擅長口技的人在模仿各處的將領胡亂發令。」

「他們裝成士兵混在軍隊裡,聽清楚了各處大小將領們發令的口音,所以等到濃霧一起,燈火一滅,及時四下發令,攪得軍隊大亂,這等學舌之技,是江湖上下九流的招術,但也有不少門派精此一道,現在我秦國所有擅施此技的門派,也都已記錄呈報上來了。」

寧昭信手再拋下一個小本子,又說:「所有火把也查過了,有的是被掌風所熄,有的是被飛沙碎石所熄,還有一些是被暗器熄滅,其中一些比較特殊的暗器已然列名呈錄,而擅於使用這些暗器的江湖人物、武林門派,都在這裡了。」

他拋下第三份名冊,又道:「經過仔細查驗,那地道是臨時緊急挖出來的,出口就在皇陵旁,能在短短几個時辰內,擋出幾條地道,還不驚動地道上的人,這等手段據說非最擅潛蹤隱跡、潛行暗探的迷天盟莫屬。」

他的目光徐徐巡掃下方衆人:「所有的一切線索,都指向我大秦國武林各派,爲什麼你們沒有及時報上來?朕一直以爲是楚國的內奸、暗探們動的手,這幾日以來,所有的搜查追尋全以此爲目標,直到剛纔,直到剛纔,朕才知道,原來全都錯了,出手是本國的江湖人士,追查的目標一錯,方法自然更加大錯。三天,已經耽誤了三天,這三天時間,足夠他們所有人遠走高飛。」

他的語氣裡終於透出森森寒意,凜凜殺機:「你們都是頂尖的高手,江湖經驗亦極豐富,你們當夜親身經歷一切,就一個也沒發覺,這些江湖各派人馬嗎?」

衆皆顫慄不止,俯首叩地。

寧昭森然冷笑:「還是,其實你們早巳與他們勾結……」

「陛下,臣等受陛下天高地厚之恩,怎敢有一絲背離之心,只是,我們這些人,也大多出身武林各派,當日出手的,有些甚至像是師門中人,我們……」

「陛下,都是我們一時糊塗……」

「陛下,臣等只是一時不忍報出師門的名字,又怕自己弄錯,變成忘恩負義,出賣師門的小人,陛下……」

寧昭漠然道:「所以你們什麼也不說,你們不止是怕師門有禍,也怕連累你們自己,你們以爲,只要你們閉上嘴,朕就查不出來了。」他眼中厲厲寒光,摧人肝膽:「你們以爲,除了你們,朕手上就沒有別的人可用,別的人可問,沒有別的人懂得武林奇招、江湖秘技了嗎?」

衆人全都如牛羊一般俯拜於地,頭不敢擡,腰不能直。的確,誰也想不到,寧昭的思緒如此細密,對事件細節的查問如此注意,更不知道,除了他們之外,寧昭手上還有那麼多可用之人,而事情的真相,竟又揭穿得這麼快。

在所有人忐忑不安,伏地請罪時,寧昭卻只覺一種徹骨的疲憊。

原來,人算終究是不如天算的,他千算萬算,竟完全算漏了江湖人士。

這也實在不能怪他,江湖人物,草莽稱雄,與他這人中帝王,本就不太相干。何況天下也只得一個衛孤辰,其他所謂江湖高手,在武林中稱稱雄倒罷了,真的上戰場,一百個武林好手聯合起來,未必打得過三百個久經訓練擅於配合的士兵。就算是真把大秦國武林精英全集中起來,正面做戰,也肯定是不及禁軍精銳的。

可惜的是,江湖上的那些鬼域小人,根本就沒打算過正大光明打一仗,他們做的事,甚至連偷襲都算不上,他們只是用不入流的方法,爲他們自己爭取了半炷香的時間逃命罷了。

真正的兩國相爭,戰場爭鋒,這些江湖手段,肯定是不值一提,然而,也正是這種下九流的卑劣手段,讓他費盡千萬心思,押上無數賭注,甚至舍掉生平唯一的摯友,又對納蘭明做出若干妥協之後的計劃,就此化爲泡影。

而寧昭雖然耳目廣佈,勢力通天,但一直以來,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衛孤辰的勢力、納蘭明的黨羽,以及楚國的暗探上,根本沒花心思在國內武林門派上,現在臨時要去搜尋相關情報信息,捉拿衛孤辰,又談何容易啊!

寧昭咬咬牙,只覺那如火如沸的仇恨分明在煎熬着他的心。怪不得蕭逸要藉濟州之局,困舉國英雄。果然俠以武犯禁,那些個私設香堂的江湖草莽也是國家一患。原本是想等先平定朝局中一切隱患,除掉前朝的叛黨餘孽之後,再考慮收草野之武力,現在看來,這一切,都要提前了。

沉重的疲憊感一層層壓迫下來,他卻努力坐正身體,努力保持平靜的神容面對他那待罪的臣下。他是秦國的君王,他沒有資格休息,沒有資格感到疲俗,沒有資格悲傷失落,現在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儘可能挽回曾經的錯誤。所以他還必須再一次把整件事重新傾聽一遞,期盼着可以從中找到一絲線索。

「左伯倫。」

「臣在。」跪在一角的左伯倫低聲應道。

「把整個變故再說一遍。」

「是,當時臣等已經圍住了刺客,刺客已受重創,雖然他一直往前殺過來,雖然軍士們紛紛戰死,但我們鐵桶般圍困的陣形一直沒有變。我們分成十幾層佈防,每一道防線一被他突破,就立刻撤到後方,再布一層防,這樣,我們的防陣,層層疊疊永無斷絕。而幾位內廷高手,也一直與他纏鬥,令他無法全力突圍,我等勁箭強弓,也不斷在消耗他的力氣,沒想到這個時候,公主忽然闖進了戰局。」

左伯倫努力不讓自己的語氣有任何不平和憤怨:「據守護關卡的將領後來回報,公主一直追問陛下的情形,他們不清楚,不敢妄答,公主就一路大喊着皇兄,催馬直闖,將士們不敢玷辱公主金玉之體,所以無力阻攔……」

左伯倫一句句說,寧昭只是沉默地聽。

他知道所有參與圍捕的將士、高手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如果沒有安樂的忽闖戰場,如果不是因爲不敢誤傷公主,如果不是安樂受傷落馬,他們不會軍心大亂,陣形散潰,若不是安樂的出現,就算那些江湖人施出下三濫的手法,也未必可以那麼順利地把人救走。

該怪安樂的吧?寧昭黯然地想,然而,如何怪她?

旁人不明白,可是他知道,爲什麼安樂千里奔喪不辭勞苦地趕回來,旁人不理解,但他清楚,爲什麼安樂不顧生死地衝向險地。

他把她做籌碼送去異國,她卻不忍他一人悲苦孤單。

他傷盡她的心,她卻在刀光劍影中,不顧安危地四處尋找那負她害她的哥哥。

心頭隱隱的痛楚,讓他猛然站起。

左伯倫愕然止住敘述,迷茫地擡起頭望着他,不知君王將做何處置。

但是,寧昭卻連看也沒有再看他一眼的大步走出去了。

寧昭逕自往安樂所居的殿閣而去。

自從安樂被送回宮之後,她的殿宇內就有太醫不斷出出進進,宮裡最珍貴的藥物流水般的往裡送。

雖然在太醫們爲安樂診治過後,都一致認爲,那刺客險惡的一箭失了準頭,並未射中她,安樂只是疲乏過度又兼受驚才暈倒,但寧昭仍不放心,派最好的太醫時時看顧,一日三次的爲她把脈看診,調養身子的藥也總是最好的。

只是這幾日過於忙碌,他竟也沒抽出多少時間來看望安樂。直到此刻,心間忽涌起深深的期盼,早些見到他那一母同胞的妹妹,見到那個不論多傷多痛,依然會護他助他爲他着想的親人。

寧昭踏入外殿之時,宮女太監們便已跪了一地。蘇良和性德自安樂回宮後就一直隨侍在旁,但現在安樂困於牀榻,不能像上次那樣維護他們,限於禮法,二人也只能留在外殿,算起來,沒把他們趕出宮,已經是給大楚國天大的面子了。

此時寧昭進殿,蘇良遲疑了一下,見一旁性德已經行下禮去,這才跪拜相見。

寧昭入得殿來,目光只牢牢盯在性德身上。從來不曾見過一個人,哪怕是跪拜於地,卻依舊高不可攀,屈膝俯首,於他來說,僅僅只是最簡單的禮節,於他的清華高潔並無半點損傷。

寧昭定定望着性德,有關容若身邊的人和事,他都調查得無此細緻,哪怕一個小小丫環,相關的資料也有兩三本,獨獨這個蕭性德,有關他的一切,加起來不到兩頁。調動所有耳目,用盡所有力氣,得來的只有四個字——深不可測。

來歷深不可測,本領深不可測,行事深不可測。

寧昭一生聰明果決,料事少有不中,只有對這個人,完全無法看透。

容若,蕭若……那個沒有本事的君王,何德何能,竟得如此人物赤膽忠心相輔相助。

眼睛無法從性德身上移開,心底卻有淡淡的失落,他對這個人的瞭解少得可憐,但所有的資料都說明了一件事,此人對容若是完完全全,死心場地,忠心不改。想要收爲己用,斷無可能。

淡淡吩咐了一句「平身」,望着性德從容起身,他輕輕問:「爲什麼陪伴公主去皇陵?」

性德看起來畢恭畢敬,卻偏偏讓人感覺到全不在意地答:「公主擔憂陛下,所以一意前往。外臣奉命隨侍,只得遵從。」

「你們怎麼知道宮中的密道?」

「外臣自是不知,是公主打開的密道。」

寧昭眼神冷冷:「你可知道,因爲你們闖進戰場,放跑了一個刺客?」

「外臣自知莽撞,願領陛下罪責。」依然是恭敬至極的迴應。

寧昭聽了冷冷一笑:「其實你們衝不衝進去,也沒什麼大關係,當時有很多江湖草莽出手助那刺客,朕聽下屬細報卻倒覺得,那些江湖人物配合得太過默契,不同門派的人,怎能如此配合無間,朕倒是懷疑,有一位高人,在暗中指揮全場的行動,你是人中俊傑,也曾親歷當時變亂,不知可看出什麼端倪來?」

性德垂眉斂目,中規中矩地答:「外臣當時只知保衛公主,實在無暇他顧。」

寧昭冷笑:「把她保護得昏迷不醒,躺在病牀上被送回宮嗎?」

性德垂首:「外臣失職,請陛下責罰。」

這樣的順從,這樣的柔軟,讓人一拳打去,只有打中一團棉花的悶氣感覺。

寧昭挑挑眉,幾乎是有些憤然地說:「好,既然你也知罪,那不……」

「皇兄,全都是我的錯,與他無關。」

隨着殿內傳來的急促叫聲,安樂快步衝了出來,幾個宮女想要攔她,都被她強力掙開,宮女們對她不敢使力,只得由着她掙脫。

安樂攔到寧昭與性德之間,眼中全是防備:「是我一意孤行,他是下屬,不能硬擋,只好由着我,皇兄若要降罪,只管降給我就是。」

寧昭心頭微痛,他的妹妹,如今卻用如此懷疑和防範的眼神盯着他,以一個如此保護的姿態守在蕭性德身前,倒像他是個惡魔,一不小心,就能把那人給吃了一般。只是,他現在,卻連怪她的資格都沒有。

一個把祖母的葬儀當陷阱,把朋友的生命做誘餌的人,還值得讓人相信嗎?

她要護着容若的下屬,本是理所當然的。

寧昭盡力展開一個微笑:「安樂,你身子還虛,快回去躺着。」

安樂固執地攔在蕭性德之前:「皇兄答應我不要怪罪其他人,我就回去。」

寧昭見她臉色蒼白,神色憔悴,想她一路趕回來的辛苦勞累,心頭終是一軟,擡頭再看看蕭性德,心中也覺甚是無奈。他對蕭性德也只是懷疑,一來沒有證據,二來也並不是真的十拿九穩,這蕭性德又是容若看得極重的人,真把他怎麼樣了,好不容易同大楚訂好的關係,怕也要破裂毀壞了。

見到妹妹如此一意維護,他也得嘆口氣,笑道:「你若能答應我好好休養,善自珍重,皇兄不怪罪任何人。」

安樂見他在衆人面前發了話,心間才稍稍一鬆,低頭道:「我只是受了驚,又有些累,並無大礙,皇兄不必擔憂。」

寧昭點點頭,還想再寬慰兩句,卻見安樂已然擡首道:「我休息了幾日,已是好了許多,楚王還在等我,我也該動身了……」

寧昭臉上剛剛展露的笑意,也不由微微一僵,眼神深澡凝在自己唯一的妹妹身上。她到底還是不信他的,所以纔要立刻動身離開,倒似這大秦國皇宮是虎穴龍潭,多待一日,容若的下屬就有殺身之禍一樣。

「何必這樣急,多歇幾天再動身吧!」

安樂平靜地搖頭,兄長那一瞬間黯然的眼神,已經再也不能觸動她了:「皇兄,我現在已經是大楚的王妃了,剛剛行過婚禮,隨夫歸國,卻鬧出這麼大的事來,怎麼好再繼續耽誤?楚王答應在邊境上等我,也不能叫他們那麼多人一直等下去,我若不能及時趕回,同他一道回京,這一場迎親之喜,豈不成了笑話!」

句句說的都是大道理,半點也叫人反駁不得,寧昭也知道要安樂長時間留下是不妥的。本是他自己推出去的妹妹,如何又定要留下,更何況安樂怕遲則生變,他又何嘗不怕。這一場聯姻牽繫着他最深的機心,隨安樂陪嫁的人很多都是負有使命的傑出人才,安樂要是遲遲留在秦國不去,他們也就無法名正言順踏上大楚的土地,進入大楚的宮廷。

然而,這樣淡漠的決絕之詞一旦真的從安樂口裡說出來,卻又叫他百感交集,心頭悲切。

他慢慢走上前一步,輕輕伸手,把安樂擁入懷中,這完全不顧宮中禮法的真情流露,令得四周諸人紛紛低頭,不敢直視,惟恐多看了一眼之後會有莫測之禍。

寧昭的聲音極低極柔也極輕:「安樂,還有什麼,是我可以爲你做的?」

安樂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輕輕道:「我希望在離開之前去看望納蘭玉。」

撫在她發上的手倏然一僵,寧昭不得不用一個深長的呼吸來壓抑心頭的隱痛,良久,才道:「好!」

納蘭玉回京後一直在相府休養,每天登門拜望探視的人數之不盡,但納蘭明一概讓管家出面接待,所有禮物不客氣地收下,答以「公子虛弱,不能待客」,就把人全部打發走了。

但安樂畢竟與旁人不同,事先寧昭也派人來傳過話了。所以當安樂的車駕停在相府之前時,納蘭明親自出府相迎。前呼後擁的儀仗、隨從雖多,安樂卻只帶了性德,一直隨納蘭明進入相府。

穿過樓臺,繞過迴廊,很快來到納蘭玉休養之所。

那是一處窗明几淨,陽光充足,通風順暢,四下綠草如茵,百花盛放的極好所在。房內燃著名貴的香料,房外是綠草紅花,古樹翠竹,還有一溪活水,不知從何而來,蜿蜒流轉,繞着假山碎石,建了松竹小橋,間或有鳥鳴鹿走,奇花異獸。小小一處園林,竟如同世外仙境一般悠然美好。便有百般煩憂,處此境地也該盡忘腦後了。

由此可見,爲了讓獨生愛子休養身心,納蘭明頗費了一番心血的。然而,僅僅只是跨入室內,看到納蘭玉第一眼,這人間桃源,便成了穿鑿附會,曲意雕琢的虛假之地,徐徐清風www.Qingfo.Cc,燦燦驕陽,也依然無法驅盡這滿室讓人心頭冰冷的寒意。

納蘭玉坐在窗前,不言不動,恍如泥雕木塑。父親的呼喚,不曾讓他轉一下頭,青梅竹馬的安樂,一步步走近,他也恍然末覺。

安樂靜靜地望着納蘭玉,那個總是白衣燦亮,光華耀眼的美少年,現在沉沉寂寂,只若死人一般。

她輕輕喚:「納蘭玉。」

納蘭玉有些遲鈍,有些緩慢地擡頭,向前望去,他的眼光漠然地掃過安樂,卻沒有一刻停留,依舊一寸寸四下掃視,彷彿迷茫地想要尋找那呼喚他的人。

安樂上前,坐到他的身旁,伸手去按他的手,卻又微微一顫。

納蘭玉的雙手全都包滿白布,不留一絲縫隙。

納蘭明在旁低低道:「那天他用手着力在地上拚命爬,傷得厲害。回來的時候,還是不斷地尖叫,瘋狂地掙扎,最後不得不把他打暈,才能給他上藥。開始的幾天,他每天都像野獸一樣地嚎叫,不停的把自己身上的衣服撕掉,包紮好的傷口他也要毀壞,我不得不讓人把他綁起來,直綁了四五天,他安靜下來,再不掙扎反抗,才放開的。可是,他就變成現在這樣,好像什麼也看不見,有的時候可以聽到一些動靜,又好像並不明白,每天反反覆覆說的,也就是一兩句話。」

縱然他久爲一國權相,慣見風雲變幻,說起愛子慘狀,語氣也顯得沉痛悲苦。

安樂微微顫抖,怔怔望了目光呆滯的納蘭玉良久,眼淚才慢慢一點一點滴落下來,把納蘭玉那包滿白布的雙手,漸漸染溼了。

是那真誠的淚水,溼透了重重白布,溼潤了指尖嗎?所以那眼睛再也看不到任何東西,耳朵再也聽不清世間萬象的少年,如觸電般擡起手。他茫然地四下望着,眼睛漸漸有了焦距,然後輕輕伸手,拭在安樂臉旁:「不哭,乖,不要哭。」

那麼輕那麼輕的聲音,卻聽得大秦國的一代權相全身巨震,眼中流露出無限希望,卻讓大秦國最高貴美麗的女子一把抓住他的手,滿眼都是祈望地看着他:「納蘭玉,你認得我,是不是?」

納蘭玉側着頭,看她良久,然後,輕輕地笑:「不要哭,沒有做錯了事,不用哭。我做錯了,也沒有哭呢!」他忽然又愣了一下,想了很久,然後搖搖頭,用孩子般軟弱無助的眼神望着安樂:「我做錯了一件事,可是,我卻忘了是什麼,你能不能告訴我,你能不能幫我想起來?」

那黑色的眼睛裡,滿是期待與哀懇:「那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我絕對不可以忘記的,但我就是不記得了,你幫幫我,我做錯了什麼,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他的聲音,輕得彷彿一陣風就可以吹去,他的哀求,軟弱悲涼卻又迷茫天真。

安樂呆呆望着他,然後全身無力地跪坐下來,她慢慢伏下身,把頭枕在納蘭玉的膝上,閉上眼,沉默了一會兒,忍耐着,壓抑着,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壓不下心間那無可名狀的痛楚,最終,痛哭失聲。

大秦國的公主,如孩子一般無助地放聲大哭。忘記了禮法,忘記了身分,忘記了規矩,她只是爲人生失去的一切美好,而失聲哭泣;她只是爲曾經美麗的一切,全部自指間流逝而去,再難挽回的現實,而以眼淚做哀悼。

曾有過的水晶般的歲月,已遠得如同一場夢。

夢裡有一個美如明珠玉露的孩子,高叫着她的名字,拉着她上樹攀石,調皮搗蛋。他們曾跑遍御花園的每一個地方,他們曾戲弄過身旁每一個宮人,他們曾經把每一位老師氣得哭笑不得,他們曾被祖母笑容滿面的擁在懷中,他們曾讓皇兄頭疼無比,卻又寵溺偏袒。

那青梅竹馬,相依長大的少年在哪裡?那個父寵君愛,天子驕子的少年在哪裡?那個鮮衣怒馬,愛射金彈子的少年在哪裡?

大秦國公主痛哭不止,而她自小一同長大的好友,卻似茫然不知,他又重新恢復成萬事不聞,萬物不見的狀態。

有個美麗的女子在他膝前痛哭,他的眼睛卻依舊沒有焦距地望着前方,對着空氣喃喃提問:「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事?爲什麼我總也記不起。」

納蘭明終於不忍心再看下去,轉身快步離去。

一直沉默着旁觀一切的性德至此才慢慢走過來,俯身爲納蘭玉把了一會兒脈,又把他的眼皮翻開,細看了幾回。

納蘭玉只是一動不動,任他動作,嘴裡依然只會喃喃地問那永遠也得不到回答的問題。

安樂至此才略略擡頭,滿是淚痕的臉,帶點希冀地望着性德。

可是性德卻並沒有多看她一眼,也沒有對納蘭玉的狀況解說一句,復又直起身,也轉身出去了。

安樂怔了一會兒,眼中剛剛亮起的光芒復又漸漸黯淡下去,良久,才徐徐低下頭,此時竟覺由身至心,都軟弱得連哭泣也沒有力氣了。

第九章 夜會奇客第六章 地獄天堂第八章 名利富貴第十章 孰生孰死第六章 兄弟之間第七章 苦命皇帝第一章 大獵之前第六章 慶國來客第三章 遊獵大會第三章 謝府之難第二章 死士死計第五章 如山重任第十章 幻夢之論第五章 如山重任第二章 死士死計第九章 解開死結第五章 重逢之喜第六章 至親離心第二章 各逞心機第十章 練武之苦第六章 地獄天堂第十章 決鬥之議第十章 孰生孰死第一章 驚天雷霆有關整理書評區的貼子第五章 孰忠孰奸第四章 攝政賢王第七章 三日之諾第三章 謝府之難番外篇 再世爲人第一章 情深斷腸第五章 動之以情第七章 苦命皇帝第六章 驚心動魄第六章 手足情斷第七章 苦命皇帝第六章 男女之疑第七章 冰心傲骨第六章 祖孫密談第五章 抱打不平第四章 傾世一舞第九章 暫得自由第六章 何謂奇緣有關容若的爭論第一章 君王之道有關更新有關第二集封面第六章 男女之疑第九章 奇特婚事第九章 金殿大朝第四章 陣前降敵第五章 傾家救孫第七章 絕塵而去有關強橫暴虐的討論第七章 笑陷敵城第二章 此生孤辰第六章 異變再起第二章 秦國改制第八章 名利富貴第八章 孰瘋孰醒第九章 情深反怨第一章 攻城血戰第八章 收徒盛會第五章 洞房之變第一章 美人一劍第八章 懷思之堂第二章 此生孤辰第四章 人近心遠第六章 所謂武林第一章 生死一發第二章 長夜不寐第九章 突生異變第四章 修羅之謀第六章 神奇婚約第十章 幻夢之論第五章 冷劍初鑄第十章 兵臨城下有關最新章的蕭逸,向大家求助第二章 所謂決鬥第九章 意外驚變第十章 練武之苦第六章 往事歷歷第二章 性德遭擄第九章 三刺之約第九章 莫測之能第四章 真相若何第一章 帝后之會徵求意見第三章 兄弟之間第九章 暫得自由第八章 雪衣寂然第七章 若離再現第九章 笑對囹囫第四章 傾世一舞第五章 美人鍾情第八章 蒙塵之悟第三章 佳人尋釁第四章 奇思異行第八章 朦朧情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