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棄文從武

紫禁城內廷乾清宮西側的養心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清初順治皇帝病逝於此地。康熙年間,此處曾作爲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清宮內廷對工藝品製作非常看重,內務府專有一個造辦處專司各類活計的承做,其中就有傳自西洋玻璃器皿的仿製作坊,全稱爲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玻璃廠。乾隆年間,這個玻璃廠甚至造出了金星玻璃、攪胎玻璃等傑出的品種。

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造辦處的各作坊遂逐漸遷出內廷,這裡就一直作爲清代皇帝的寢宮,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各朝清帝多在此處召見大臣。

養心殿那黃琉璃瓦歇山式頂在衆多的宮殿之中不算耀眼,明間、西次間接捲棚抱廈亦屬常見。前檐檐柱位,每間各加方柱兩根,外觀似九間。養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慾”,意思就是修養心性的最好辦法是減少慾望。爲了改善採光,養心殿成爲紫禁城中第一個裝上玻璃的宮殿。

午後的陽光透過養心殿那金黃色的玻璃撒到地上,屋內漫着一股黃韻的朦朧,皇帝的寶座設在明間正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

此時御座上大清皇帝咸豐安然而坐,看着御案下,那冰冷奢華的青石地板上跪伏着的四個年青人,緩緩說道:“你們瓜爾佳氏之內,本朝開國時有萬人敵之稱的費英東,如今又有你們祖父塔斯哈、阿瑪們爲國捐軀,當真是一門忠萃,可爲當世旌表之家。”

四個跪伏於地的年青人略略側眼相望,瓜爾佳氏爲滿族八大姓氏之一,瓜爾佳氏按不同的地域有蘇完尼瓜爾佳氏、安圖瓜爾佳氏、葉赫瓜爾佳氏、烏喇瓜爾佳氏等分支,他們這一支乃是烏喇瓜爾佳氏,和費英東的蘇完尼瓜爾佳氏並非一支,烏喇瓜爾佳氏的由來咸豐帝也很清楚,但咸豐故意將費英東扯上,說成他們都是大瓜爾佳氏一脈,明顯有擡舉烏喇瓜爾佳氏的意思。

這四個年青人正是正白旗長瑞、長壽的子嗣,左邊三個是天津鎮總兵長瑞長瑞的三個兒子,恩祿、蔭祿和承祿,三兄弟年長的恩祿不過二十四歲,年幼的承祿不過十五歲。剩下一人便是甘肅涼州鎮總兵長壽的獨子榮祿,榮祿還有兩個妹妹,但年齒尚幼,又是女子,是以沒有上殿引見。歷來旗人引見當有旗主當先,但正白旗是上三旗,皇帝便是旗主,是以四人是由宗室大臣、兵部尚書桂良引見。桂良也是瓜爾佳氏,字燕山,滿洲正紅旗人,恭親王奕?的岳丈,倒也很是看顧這四個遺孤孩子。

“朕心感你們家祖父、阿瑪三人都爲國盡忠,特別是長瑞、長壽兄弟兩人慷慨捐軀於一役,特旨總兵長瑞尋賜祭葬,予諡武壯,入祀京師昭忠祠,賞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長子恩賞三等侍衛恩祿襲,次子恩賞三等侍衛蔭祿襲,三子承祿恩賞藍翎侍衛,均在大門上行走。總兵長壽亦尋賜祭葬,予諡勤勇,入祀京師昭忠祠,賞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子榮祿恩賞工部主事,襲世職。”

四人齊聲謝恩,所說之言都是一般無二,顯然是入宮前已經已有桂良指點過了。

四人謝恩後,咸豐讓他們站起身來,細細看了四人容貌,讓四人各自報了名姓。其餘恩祿等三人也到罷了,長相都其貌不揚,奏對時中規中矩,廢話都沒有一句,桂良在一旁捻着鬍鬚倒也很是滿意。

唯獨十六歲的榮祿,長得眉清目秀,器宇軒昂,開口朗聲報完自己名姓,那聲音不卑不亢,神情亦是從容自若,絲毫不見其餘三子的惶恐不安之情狀。

咸豐大覺有趣,便多問一句道:“榮祿,你從前見過朕?”

榮祿有些羞赧的垂首道:“奴才有幸,初次得見天顏。”

咸豐哦了一聲問道:“那爲何毫無惶恐之意?”

榮祿微微躬身,有些不自然的道:“奴才心中只想着如何報答皇上恩典,如何報效朝廷,旁的並未多想。”

咸豐聞言只覺這小子奏對甚合脾胃,又微微笑問道:“如今已然恩賞你做了工部主事,便是爲朝廷辦事,那你今後有什麼打算?如何報效朝廷呢?”

榮祿還是有些不大別扭的說道:“回皇上的話,工部主事一職並非奴才所長,奴才心中最想的還是像伯父、阿瑪那樣,能夠領兵上陣殺敵,最好便是能領兵到南方去,平定長毛賊之亂,上可以安邦定國,下亦可替親人雪恨!”每當他說道奴才二字語氣就有些古怪,其餘說話到很是順暢。

咸豐倒也沒在意,聽他想子承父業,大有讚賞之色,點頭道:“不愧是將門之後,果然忠肝義膽,朝中你這樣的人要是多些,也能解朕的煩憂了。”說着咸豐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嘆道:“但榮祿你如今還年幼,今

歲只有十六吧,而且長壽一脈只剩你一個男丁了,朕實在不忍心讓你上戰場了。就連賜給你職司也是文事爲主,不似你的堂兄那樣,有侍衛職銜,便是想着你家中男丁稀薄,好讓你從文,安然一生。”

榮祿聞言規規矩矩的跪下磕頭道:“多謝皇上憐憫,可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南方長毛賊匪氣焰囂張,屈從文事也未必能夠安穩一世。奴才還是想能夠親自領兵上陣殺敵,爲父報仇的。求皇上成全,求皇上成全。”

一旁桂良聞言大驚,急忙呵斥道:“榮祿!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子,皇上恩典,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你竟然不知好歹?!”

“唉……”咸豐擡手打斷桂良的話接着說道:“你也不用嚇着他,我看榮祿這小子倒是個可造之材。”

有了咸豐這個評語,榮祿略略有些欣喜,他跪下身去黯然道:“皇上,工部的差事並非奴才所長,奴才還是想到軍前效力,奴才也不想一蹴而就,只要能到南邊征討長毛賊,就算只爲馬前卒亦心滿意足了。”

他一邊說着一邊不住磕頭,話語中都帶着悲音,恩祿等三人見狀只得跟着一起跪下也道想要上陣殺敵,爲父報仇,一時間殿上滿是四兄弟的哀求之聲。

咸豐倒也被四人的話語聲打動,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殿上伴駕的有軍機大臣尚有祁寯藻、魁麟、彭蘊章、穆蔭等人,亦都是聞者傷心,心下惻然。

魁麟爲人圓滑,看出咸豐有心栽培幾人,但又怕再派幾人到軍前去,若是有軍功倒也罷了,若是有什麼死傷,未免會被人說咸豐刻薄寡恩,人家一門忠烈,就只剩一個男丁了也要派上戰場去廝殺,皇帝聖德仁厚的名聲難免受損。當下魁麟踏上一步,一打馬蹄袖,跪下道:“皇上,難得榮祿這孩子有心報效,但他們幾個都年齒尚幼,見識尚淺,到了軍前難免受苦,不若先委派爲侍衛,過得幾年,氣力長了,見識多了,再行揀拔外放爲武官也可。”

祁寯藻、桂良、彭蘊章、穆蔭等人都出言附和,咸豐嗯了一聲道:“也罷,就免去榮祿工部的差事,改授三等侍衛,也在大門上行走。”

榮祿似乎還想說什麼,桂良眉頭一皺,狠狠的瞪了這小子一眼,榮祿微微一怔,只得低下頭去,但臉上滿是不豫之色。當下咸豐又勉慰幾句,讓四人跪安。

出得大殿來,榮祿長長的舒了口氣,恩祿走上前來皺眉道:“榮祿,你是怎麼了?工部主事不好麼?做文官有什麼不好?偏偏要往我們哥兒幾個侍衛頭銜上湊?武職向來比文事低上一等,你這是何苦來?三叔泉下有知只怕又要責罵你了。”

榮祿心中憋屈,冷冷的說道:“我只想早點離京,南下找長毛廝殺去,大丈夫建功立業便在這時,躲在京城受人白眼,仰人鼻息你樂意嗎?”說罷也不理會恩祿三兄弟,自個兒便走了。

蔭祿皺眉上前來道:“小榮子這是怎麼了?平日裡可不是這樣的啊,話裡怎麼帶刺了?”

恩祿輕嘆道:“或許是三叔過身他心中憋悶吧,咱們今後一道在宮中當差,互相有個照應也好,時候不早了,咱們也回兒吧。”

……

養心殿上,榮祿四人跪安後,咸豐的臉色陰沉下來,抓起桌案上一本奏摺狠狠執於地下,厲聲喝罵道:“你們說這是怎麼回事?常大淳、程矞採和羅饒典的奏摺說引兵再攻長沙受挫,提督鮑起豹陣亡,折兵數千!昨日才收到長沙失陷的消息,怎麼今日敗報就這麼快到了?!”

祁寯藻、桂良、彭蘊章、穆蔭、桂良等人都是戰戰兢兢,祁寯藻更是滿臉羞赧之色,兩份奏摺上所說的長沙失陷的日期相差兩日,說明長沙失陷後,羅饒典、鮑起豹等人是押了兩日才奏報朝廷,是以兩日後反攻長沙的敗報是湖北巡撫常大淳和程矞採所上,和長沙失陷的敗報只相差一天送到京城。還虧得祁寯藻昨日給衆人說盡好話,卻不想羅饒典和鮑起豹玩了這麼一手,他們定是想回攻長沙得勝後,敗報與捷報相差不多時送遞御前,或可減輕罪責。

祁寯藻硬着頭皮道:“想是羅饒典和鮑起豹急於收復失地,奏報得晚了,又或是差役在路上耽擱……”

“切詞狡辯!”咸豐幾乎是咆哮起來:“朕不要再聽你們的修辭文飾,給朕下旨,將羅饒典和一衆長沙出逃官吏就地革職拿問,悉數解送上京,交刑部從重議處!朕這次一定要殺上幾人,否則人人都可拿朕來戲耍!你們一個個心中無君無父,官官相衛,朕遲早被你們糊弄成那崇禎皇帝!”

養心殿上咸豐皇帝將一衆大臣罵了個狗血淋頭,下旨捕拿長沙一干官吏,氣頭上的咸豐誰的勸說也不聽。出逃長沙的官吏被悉數拿問,震動頗大,但卻間接幫了遠在長沙的太平天國西王蕭朝貴一個大忙。

第462章 聊表心意第708章 失魂落魄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600章 京城戒嚴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560章 初級階段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24章 共享太平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742章 艱難談判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31章 苦肉之計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427章 北翼交鋒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370章 聯合出兵第600章 京城戒嚴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84章 破廟苦戰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495章 談判斡旋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6章 天地會衆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157章 文翰勳爵第739章 戰後餘波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206章 當機立斷第428章 西王救兵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470章 一切之重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70章 胡攪蠻纏第54章 城南書院第24章 共享太平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408章 昭然若揭第464章 大限已至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307章 人不忍欺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117章 拋妻棄家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353章 大事小節第262章 馬尾之戰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500章 大文字獄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205章 壞事連連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665章 小桶戰術第13章 千里之外第20章 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