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定國之後

定國日之後第二天清早,蕭雲貴在乾清宮舉行了定國之後的第一次國務會議。在會議上,天國首相左宗棠當場宣佈了一系列的政體、官制改革法令,其中最令人矚目的便是天國中樞內閣的設立。

內閣制度在明朝時期就出現了,從永樂開始,歷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於內閣,皇帝“其不接見臣下而能統治天下者,以有閣臣票擬故耳”。但是,他們誰也不敢擔當違反祖制的罪名,誰也不願從己經取得徹底勝利的皇權中,又拿出一部分給閣臣分享。所以內閣進展緩慢,而且始終未能成爲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

而太平天國這次首次將內閣正式定爲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同時內閣實行責任內閣制度,但不同於英國責任內閣的是,太平天國的責任內閣不向議會負責,而是向太平天國皇帝負責,也就是說假如皇帝對內閣不信任或者臣下文武有彈劾動議,皇帝可以通過內閣聽證之後選擇罷免內閣或者解散內閣,然後重新挑選組閣人選組閣。

當然太平天國內閣雖然向皇帝負責,但比起明朝內閣來,權利就比較大了。明朝內閣雖然也有較大的權力,但始終屈服於皇權之下,有明一代,內閣始終未能成爲對皇權的威脅。然而太平天國這次的內閣制度改革則是皇權大大的解開對內閣權力的束縛。太平天國內閣既參與立法。又負責行政,實際控制着天國立法程序,同時內閣首相是內閣政府首腦。主持內閣會議,總攬政務,擁有任免內閣成員和所有政府高級官員的權力,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對內對外的重大方針政策。

而太平天國皇帝控制內閣的唯一手段就是內閣聽證制度,假如皇帝對內閣的施政有異議,並不能完全阻撓內閣的施政,只能通過罷免內閣來干預。現在的太平天國內閣制度就如同一家上市公司。皇帝是董事長,然後任命的首相是ceo。整個公司的運作就由ceo來控制和完成,然後董事會和董事長有罷免ceo的權力。

同時因爲內閣權力大大增加,而太平天國皇宮之內並沒有太監集團,所以天國內閣比明朝內閣更加的權力集中。因爲它不需要和太監集團、六部進行爭權奪利,這樣能保證內閣運作暢順,不會出現令出多門的情況。

同時,爲了保證有效的監督內閣,太平天國設立了民議院,這個民議院也就是各地平民百姓選出代表來,他們只負責在民議院中提出對國家政務、政策施行的好壞進行評判,最後將評判結果直接送交皇帝御前,皇帝通過民議院的動議來決定內閣的工作成果。這個民議院只是一個信息收集、傳達的形式。並沒有直接罷免內閣的權力,也不參與內閣首相的選舉。不過這種民議院的選舉制度是爲了將來內閣由民衆選舉出來在打基礎,同時也讓內閣有另一種約束。

內閣制度宣佈完之後。就是六部的改革,傳統的朝廷六部面對越來越多的事務已經嚴重阻礙了運作效率,六部下面的三十六個司部該管着國家一切的事務,包括軍隊、政府、交通、醫療、教育、外交、商貿、農業、工業等等,但每次司部有公務還要到六個部先轉一道手,這樣是非常影響效率的。而且也出現了大量的職責重疊的冗官。因此,這次太平天國直接取消了傳統的六部。直接將三十六個司擡升爲國家中樞部委,成立了國防部、交通部、外交部、工業部、農業部等等,讓各個部門更加專業化。而原來的六部尚書、侍郎等人,一些直接到新的部委接任部長職位,一些則進入內閣。

除了以上政體改革之外,還有就是引人注目的軍隊改革,按照太平天國的新軍制,太平天國皇帝兼任太平天國三軍統帥,其下按照地域劃分成九大軍區,包括華東軍區、華南軍區、華中軍區、華北軍區、西北軍區、西南軍區、東北地區、新疆軍區和中樞軍區。傳統的中華地域上前面7個軍區都好理解,而新疆軍區單獨劃出來就是因爲那裡還是翼殿的軍隊,而中樞軍區則是太平天國保證首都防衛力量的重要表現。

然後就是各個軍區內部軍隊的劃分,精銳的第一軍第二軍劃歸中樞軍區,其餘編練的三到十八軍則分別劃歸其餘七個軍區,新疆軍區則單獨由翼王統領。以上幾個軍區軍事主官每三年輪換一次,新疆軍區除外。

本來蕭雲貴還想設立一個海外軍區的,但這樣做擴張的意圖太過明顯,也怕帶來不好的外交影響,因此暫不設立,但在幾年後這個軍區還是設立了起來,而且是兩個,一個是南海軍區,一個是北疆軍區(外國人稱西伯利亞軍區)。

軍政的改制之後宣佈的又是另一項關於教育的重大改革,也就是廢除了幾千年來的科舉制度,太平天國開始實行全民三年義務教育制度和國家政務員考試製度。三年義務教育是太平天國爲了降低全國文盲率而花費大量金錢和投入推行的一種普遍教育,預計三年內全國要新開辦小學三千多所,保證全國三千多個縣每個縣都有公立小學。因爲還是國家人口太多和地域太廣的緣故,暫時只能推行三年義務教育,否則財政上的壓力還是太大了,因爲這個義務教育是國家出錢,完全免費的。

而國家政務員考試製度則是更加打開了普通人當官的渠道,只要你識字、有一技之長便可以參加每年舉行的政務員考試,和後世一樣,國家擇優錄取,先從地方政務幹起然後逐漸提拔到中央來。這樣能避免一羣只會寫八股文的書呆子長期掌控着國家的政局,而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選拔制度。

各種改革制度宣佈之後,原本太平天國的舊有朝臣們表現得比較平靜,這些改革他們是心底裡早就有數的了,很多制度之前他們都參與過討論,因此並不驚奇。而袁甲三、李鴻章、彭玉麟、慶豐等滿清降官們就覺得很是驚訝了。

當散朝之後,李鴻章走在宮內甬道上時對袁甲三和彭玉麟道:“觀我新朝氣氛,是在開啓中華三千年未有之新局面啊。”彭玉麟則道:“新皇是否放權太過?會不會出現明太祖之事?”彭玉麟所說的明太祖之事三人都明白,就是明朝初年朱元璋設立了左右丞相,但後來皇權和相權衝突,最後朱元璋又取消了丞相制度。

袁甲三沉吟半晌後道:“新皇乃開明之君,必定不會是朱元璋那種濫殺開國功臣之人,中華數十年之內,必能大治。”袁甲三的話只對了一半,蕭雲貴的確不是濫殺功臣之人,而他的妻子洪韻兒卻是。在二十年之後,蕭雲貴先因病駕崩離世,後來新皇繼位,面對當時國內資產階級想要掌握國政和傳統封建勢力的角逐之時,已經是皇太后的洪韻兒爲了保證國家順利過渡,完成國家資本制度的改革,一口氣殺掉了包括袁甲三自己在內的十多位代表封建殘餘勢力的開國老臣子。不過也算幸運,洪韻兒殺功臣的時候,很多功臣已經老邁病逝的居多,所以殺的還不算太多。

而洪韻兒二十年後誅殺功臣支持資本制度改革則是另一場大變革,那時候國家已經具備了改革的條件,民衆的文盲率大幅下降,民智開啓,思潮涌動,國內工商業繁榮發達,掌握着國家經濟的資本階級發動大變革是必然的。而這場變革之後,太平天國最終走上了君主立憲的道路,蕭氏一門則成爲皇族,僅僅只是國家的一個象徵,皇權被進一步削弱。國家形成了民議院和資本家們組成的國政院,也就是英國的下院和上院形式,首相變爲對民議院和國政院兩院負責的制度。

聽了袁甲三的話後,彭玉麟道:“那取消科舉制度呢?天下的讀書人只怕會有所不滿。”李鴻章則微微頷首道:“是有可能不滿,沒了舉人、秀才這些名頭,也就不能免除一些稅賦了啊。”袁甲三則道:“於國來說,咱們這些讀書人也早該交稅納糧了,我倒覺着今後除非於國家有功勞之人可以免稅,其他人只是多年幾年書就能免稅本就不太合理。況且國家現時做的是全民教育,今後唸書識字的人會越來越多,皇上這個義務教育比孔聖先生的氣度還大,他是要全國民衆都是讀書人啊。”

李鴻章道:“是啊,孔聖人教化一方,當今皇上是真的要教化萬民啊。”彭玉麟則點點頭嘆道:“真到了那個時候,誰還敢來欺負我們?或許我中華又將開啓一個漢唐盛世來。”

正說話間,只見迎面走來一行人,卻是數十名宮中禁軍侍衛押解着十幾名人犯而來,三人退到一邊去,彭玉麟眼尖一眼便認出這一行人卻是湘軍曾國藩、郭嵩燾、曾國華等人。彭玉麟急忙上前,卻被侍衛攔住,他急忙道:“我只是說幾句話。”那侍衛道:“皇上等着見他們,對不住。”說罷又押解繼續前行。

曾國藩聽得聲音回頭看了看,對着彭玉麟只是苦笑起來,跟着略略拱拱手,彭玉麟則深深回了一禮。身後李鴻章、袁甲三走上前來,袁甲三嘆道:“曾文正此人也算是叱吒風雲一時,卻不知皇上會如何處置他們。”李鴻章嘆道:“若是前朝必定是高官厚祿,但這新朝,唉,也就是依法公出四個字了啊……”()

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109章 風箏之線第234章 和春誤我第720章 孤不能安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395章 湘軍異動第89章 封庫安民第116章 夜戰湘潭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464章 大限已至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132章 開誠佈公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116章 夜戰湘潭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527章 各得所求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714章 定國是詔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325章 加碘食鹽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441章 秀宮密議第19章 火燒糧倉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40章 先手爲強第97章 人無遠慮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81章 用民以戰第115章 出城別走第633章 天津巷戰第172章 回京覆命第742章 艱難談判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329章 合作無間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126章 戰四葉山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33章 一言爲定第565章 無字密信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261章 通寶和尚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412章 披荊斬棘第98章 必有近憂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47章 棋局死活第75章 下詔罪己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85章 爲何哭泣第9章 醴陵道中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4章 耶穌下凡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66章 繁文縟節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90章 還軍灞上第472章 反戰萌芽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472章 反戰萌芽第458章 失掉信仰第499章 昔日故友第232章 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