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不言而喻

舟山海戰結果是兩敗俱傷,雖然雙方都沒能達到戰役目的,但相對來說,儘管太平軍海軍的人員和船隻損失遠遠多於英軍,但太平天國還是能夠接受這個戰果的,因爲英、法兩國海軍比太平軍海軍強大得太多了。

舟山海戰後,東海和南海兩支艦隊受損嚴重,無力再戰,只能繼續派出少量船隻進行海上游擊戰,好在還有各路海盜參與其中,倒也沒有弱了聲勢。這些海盜平日裡也受夠了英國人的圍剿,而且中國的海盜在對外這種事情上,許多都還是能夠一致對外,因此太平軍通過各種手段拉攏了不少海盜一同作戰。

於是,雙方在南中國海及其附近海域展開了一場長期的海上游擊戰,而英法海軍則沒有再進行過大規模的北上遠征行動,更沒有再次發起過對太平軍重兵防守的南方沿岸港口進行攻擊,只是派出艦船對廣州、廈門兩地的港口進行了封鎖。英法海軍在等待援軍的到來,沒有強大的陸上兵力,他們即使能夠襲佔一兩處港口,也是守不住的,於是英法海軍也只是封鎖離香港比較近的幾處港口。

除此之外,英法海軍很悲哀的發現,二十多年前那種一邊和清軍開戰卻一邊能從清國百姓這邊交易到各種物資的情景一去不復返了。英法海軍遠征出海,一旦想在沿岸進行食水新鮮蔬菜水果補給的話,是基本沒有可能的。沿岸百姓沒有一個會主動和英法進行交易,甚至一些還在洋行做買辦的中國人上岸替英法海軍進行交易,一旦被人識破。必定是打個半死。封鎖廈門港口的英軍艦隊爲了獲得新鮮食水,甚至不得不發起戰鬥。廈門集中了附近爲數衆多的鄉兵,廈門附近海岸經常爆發小規模的戰鬥。

同時。大陸的太平軍也發起了封鎖戰略,自從開戰以來,香港的英軍就再也沒有接到過來自廣州等地的糧食、蔬菜、瓜果等物資供應。香港本地出產的農產品不足以供應香港本地使用,因爲這裡有數萬香港居民還有英法兩國的商人、海軍官兵等等。很多時候,香港英軍不得不到北部灣等地,從越南甚至更南的南洋進口農產品,保證香港的物資供應。

雖然海上的纏鬥還在繼續,但海上的貿易卻從沒有徹底斷絕。由於此前美國人出面進行斡旋之後,英法美等國簽訂了《遠東戰時貿易協定》。英法兩國艦隊並沒有把美國、荷蘭、普魯士、瑞典等國的商船作爲目標,反正他們也不能完全封鎖中國所有的港口,因此太平天國與外界的商貿並沒有斷絕,相反比較集中的彙集在上海寧波等地,更加催動了這兩處貿易大港的形成。

額爾金等英法首腦人物除了要頭痛物資補充、海盜襲擾和艦隊作戰等問題之外,香港島上越來越猖獗的太平軍間諜活動也令他們頭痛。由於敵人間諜的行動,越來越多的英軍官兵們都被收買過,更別提那些洋行的中國買辦,額爾金甚至懷疑自己身邊就有被太平軍收買了的人。

不得已。額爾金在香港實行了通行證監管制度,凡是外出者必須有香港總督府核發的通行證,否則一律按間諜處置。但很可惜,額爾金很快發現有許多造假的通行證出現。而且這個做法也引起了香港本地居民的極大不滿,雖然英軍還能用武力將這股不滿壓下去,但越來越大的民憤在醞釀之中。

自從舟山海戰之後。額爾金就無時無刻不在期待着國內能有好消息傳來,但身爲政客的他知道。是沒有那麼快的事,英國是君主立憲國家。英國議會是出了名的磨蹭,原因很簡單,作爲執政黨代表的巴麥尊首相想要通過任何一個決議,反對黨必定會站出來攪局,各種辯論、各種投票表決、各種爭論的複雜性可想而知,而這一次議會辯論、爭吵的複雜程度卻超乎了額爾金的現象。

作爲遠東回國述職的特使,威妥瑪不敢沿途有什麼耽擱,臨近年底的時候,威妥瑪總算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泰晤士河。當時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通航,威妥瑪到達埃及之後在陸地上坐火車穿過北非再等上英軍地中海艦隊的船隻,這才返回了英國。

威妥瑪走的是當時遠東的洋行與倫敦傳遞信息的通用道路,是先用帆船送到蘇伊士,改由陸路送到亞歷山大,再用帆船送到倫敦。這樣最快也需要一兩個月時間。

在首相官邸,威妥瑪不顧風塵僕僕的勞累,首先和英國首相巴麥尊見面。巴麥尊和一衆英國內閣成員首先聽取了威妥瑪的詳細彙報,雖然此前巴麥尊已經收到了來自埃及的電報,但他還是需要等待威妥瑪的詳細彙報。

巴麥尊還記得當時收到電報消息時的那份驚愕,他想不到太平天國會在這種時候與英法兩國宣戰,而且英法兩國組織的遠征軍陸上軍隊居然還全軍覆沒了,這個消息無疑是可怕而且相當震撼的。

還沒等巴麥尊下令封鎖消息,英國的報紙媒體就已經搶先刊登出了遠東與太平天國爆發戰爭的消息,而距離巴麥尊知道這個消息,報紙的出版只不過短短的一夜之隔。其實在十九世紀歐洲新聞產業浪潮洶涌澎湃發展的背景下,各國通訊社利用電報技術主導了整個新聞產業鏈的形成,1855年時英國最大的兩家電報公司electrictelegraphpanylimited以及englishandirishmagictelegraphpany就已經共同管理着英國約6700英里的電報線,他們獲得電報信息的速度並不慢於政府,而電報公司於新聞通訊社都有內幕交易。從而形成了完整的新聞產業鏈。

受到報紙消息的影響,倫敦股市當日就遭到了重挫。而參與遠征軍行動的英軍官兵家屬們更是擠破了唐寧街首相官邸的大門,他們要求政府給出詳細的解釋。他們急於知道自己丈夫、兒子的下落。爲此,巴麥尊首相不得不多次親自出面安撫,然後大家都在等待着回國特使威妥瑪的到來,他能帶來更多的信息。同時,反對黨和在野黨收到這個消息後,也開始啓動了對現任內閣與首相的彈劾議案,巴麥尊面臨着議會的質詢。可通過電報傳來的消息並不詳盡,巴麥尊也需要等待威妥瑪到來之後才能清楚整件事,議會和反對黨也是如此。士兵的家屬也是如此,於是整個英國都在焦急的等待中熬過了最爲艱難痛苦的二十多天時間。

威妥瑪回到倫敦之後,他很快被首相官邸的專用馬車接走,在唐寧街首相官邸內,威妥瑪在一衆內閣大臣們的環繞之下,首先詳細介紹了戰爭爆發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最後展示了遠東英法各界商人、軍民的信件,這些都是在遠東各界的英國人對這場戰爭的看法以及一些建議。

整整一天時間,巴麥尊和內閣成員們都看聽取威妥瑪的彙報。然後也細緻的傳看了每一份的遠東來信,最後巴麥尊放下他反覆看了三遍的密迪樂和額爾金的信函之後,用他濃厚的聲音說道:“先生們,看來我們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從一開始,太平天國運動就不能夠成爲我們利用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的鑰匙,相反。這個新興國家在遠東的崛起成爲我們在遠東利益擴張最大的障礙!”

威妥瑪看了巴麥尊一眼,心中明白他們這位首先一慣奉行的是高壓政策。在發起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就是巴麥尊首相力排衆議甚至不惜解散國會才得以保證遠征軍的行動。可現在遠征軍失敗,挑起了另一個強勢崛起的國家與英國宣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巴麥尊首先考慮的不是他和他的內閣會不會倒臺,而首先想到的還是英國那擴張的高壓政策,因爲巴麥尊一慣認爲英國必須主導一切有色人種的事務,中國和印度沒有區別。

可惜英國的政治特色也很鮮明,執政黨不管幹什麼,反對黨總絆你的腿兒,至於同黨人士,也不見得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857年2月,在關於發動遠征遠東戰役的辯論中,託利黨領袖德比伯爵在上院提出議案,譴責政府在華官員擅用武力,欺負困惑無助的蠻族文化,以能言善辯而著稱的他把矛頭對準了當時還是遠東全權公使的包令,他說:“我不願意說任何對包令博士不恭敬的話。他也許是一個很有學識的人;但據我看來,在與滿清和太平天國談判這個問題上,他卻真正患了單相思(笑聲)。我相信他在做着能夠兩邊都拿到好處的美夢;我相信他朝相思、暮相思、深夜醒來也相思(笑聲)。我相信,他一定認爲,只要包令爵士在北京和南京都受到正式的接待,那麼,和這件事實所產生的巨大利益相比,任何犧牲不爲大,任何商務的中斷不足憂,任何流血幾乎都不足惜(大笑)。”

但那次議會表決,最後因爲巴麥尊等人的強硬支持,表決結果110∶146,巴麥尊政府以36票的多數獲勝。上院吵架的同時,下院也在吵。輝格黨的元老級人物約翰?羅素就在下院表態說:出兵遠東是個大事,這將會嚴重影響我們中立的格局,一旦大英帝國的軍隊出現在遠東,無論他們做什麼事,都將會打破中立的局面,得仔細考慮。我們不陷入中國的內戰,相反我們應該希望內戰儘快結束,平穩的遠東局勢纔有利於英國的貿易利益。

而巴麥尊的陳辭是(按英國規矩,首相必須是下院議員):滿清是一個野蠻而且落後的政府,是踐踏人類尊嚴的所有罪行的罪魁禍首;而太平天國和他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太平天國在關稅議定上給我們的難堪甚至更勝滿清!我們能夠控制和影響遠東的內戰,遠東的軍火交易正在超過鴉片交易,我們並不希望內戰會提早結束,一個保持一定均衡勢力的遠東才符合英國的利益。小心點投票,今後在遠東能否順利的同時進行軍火和鴉片兩項貿易的決定權都在你們手中。

而下院的最終表決結果是,263:247,巴麥尊輸了。維多利亞女王如此評價託利黨的勝利:“非常痛心那些惡毒的、根本沒有愛國之情的黨派陰謀的得逞。”按英國憲法,內閣失去下院支持,要麼辭職,要麼由首相提請英王解散議會重新大選以最終決定內閣的去留。但是1784年英國首相小皮特創造一個憲法慣例,那就是:內閣可以在不辭職的情況下提請國王解散議會,實行新的大選,直接求得選民的任可和支持。新的大選中,巴麥尊的輝格黨獲勝,或許在當時出兵遠東最終能夠以巴麥尊的高壓政策而通過,這其中女皇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但現在遠東的遠征行動失敗了,女皇會如何反應呢?威妥瑪在內閣大臣們的爭吵聲中陷入了沉思……

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95章 明正典刑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99章 冤冤相報第359章 酒後迷離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172章 回京覆命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71章 季高家世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10章 奉天誅妖第162章 西文密約第492章 意外衝突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45章 投鼠忌器第727章 圍城城破第148章 鬧劇連連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174章 幫會爭霸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375章 粵省借兵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506章 施針試探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47章 棋局死活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115章 出城別走第50章 虛與委蛇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91章 難以抉擇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161章 巨大利益第399章 湘軍出征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174章 幫會爭霸第618章 鍾粹宮中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549章 全軍覆沒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399章 湘軍出征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49章 香帳軟玉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32章 西王風采第126章 戰四葉山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9章 醴陵道中第706章 矛盾問題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26章 鉅額債務第708章 失魂落魄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106章 定南九省第460章 大勢在手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34章 宅心仁厚第12章 初陣夜戰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412章 披荊斬棘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81章 用民以戰第212章 請君入甕第88章 分離之意第463章 不堪一擊第343章 無罪而誅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86章 還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