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兵諫之憂

西王大帳內,蕭雲貴笑吟吟的扶起袁甲三和李鴻章兩人後,又慰勉了幾句,重新分賓主坐定,袁甲三道:“殿下,如今臣下兩人新附,寸功未立,但有差遣,定當竭盡所能報效。”

蕭雲貴點點頭道:“袁公先不用着急,兩位後面定當有大用,現在先說說滿清朝廷內部情況如何?”

袁甲三道:“自從處暑之役大敗之後,朝廷中分爲兩派,僧格林沁等人堅持奏請兩宮及皇帝讓城別走,放棄京城,或退守山陝,或退守關外,總之不能在京城硬抗下去。而另一派則是以醇親王奕翾、肅親王華豐、慶親王奕劻、定郡王載銓等宗室大臣爲首,力阻讓城別走之策,奏請兩宮和小皇帝在京城堅守,召集各路勤王大軍繼續向京城來援。僧王雖然據理力爭,但敵不過滿朝宗室大臣的反對,因此最後兩宮下旨,還是堅守京城,召集各路勤王大軍來援。”

蕭雲貴摸着下巴笑道:“既如此,本王大事定矣。”跟着看了兩人一眼笑着問道:“那二位在其中是哪一派的呢?”

袁甲三和李鴻章對望一眼後,袁甲三老實說道:“臣下與少荃是僧格林沁一派的,殿下數萬大軍圍困京城,目的便是想圍而不攻,吸引各路勤王大軍前來京城,而滿清朝廷困頓久矣,江南富庶之地盡皆丟失,江北之地根本沒有如此多的錢糧供應各路勤王大軍。到時候殿下只需要坐守營盤,各路大軍一朝因錢糧而潰敗,殿下便可驅兵追趕潰卒,等數路勤王大軍覆滅,京城便是不費一槍一彈可下。臣下兩人還有彭玉麟也看出殿下此策厲害之處,只是那滿清朝廷卻不肯聽吾等良言,如此朝廷敗亡乃是遲早之事,是以臣下兩人才會有歸附新朝之想。”

李鴻章也道:“臣下兩人雖然此前食的是滿清俸祿,但自問已經盡忠職守,該想的法子也想過。該做的也做了,既然滿清朝廷如此寒涼人心,那臣下等人也不必與之同殉。”

袁甲三和李鴻章倒是光明磊落的說了,蕭雲貴絲毫不介意。反而讚賞兩人的坦誠,跟着說道:“是啊,滿清已經暮暮待斃,放着忠臣良將之言不用,敗亡是遲早之事。兩位能看清大勢便是極好的。對了,既然二位已經歸附,那彭玉麟此人如何說?”

李鴻章微微躬身道:“雪帥一直傷勢未能痊癒,此次未能前來,但雪帥也對這個朝廷寒心不已,相信臣下一封書信回去,必然也可來投。”

蕭雲貴撫掌笑道:“如此甚好,其實上次放雪帥回去,本王就是等着他自願來投的一天,稍後本王也給他一封親筆信。兩位一併轉交給他。”跟着又道:“還有一個人兩位沒說到,那恭親王奕?呢?”

袁甲三道:“恭王自打與洋人談判之後,因御前奏對妄語犯上,已經被太后剝奪職權,圈禁在家中,不得出府門半步。”

蕭雲貴哦了一聲又問道:“那僧格林沁最近是和情狀?既然朝廷不許他的奏請,那他又如何?”

李鴻章道:“僧王似乎也很受此事打擊,早晚都在軍營之內,既不上朝,也不面聖。似乎有意躲避。”

蕭雲貴聞言眉頭緊皺起來,跟着問道:“那他有沒有聯絡過恭親王?”

李鴻章和袁甲三對望一眼,已經知道西王擔心什麼,當下李鴻章緩緩搖頭道:“臣下兩人不知情。雖然恭王被圈禁在家中,但看守的兵丁皆是步軍統領衙門之人,步軍統領衙門乃是醇親王掌管,醇親王素來與恭王、僧王交厚,能互通消息也說不定。”

蕭雲貴眉頭大皺道:“不是說不定,是一定會!”跟着踱了幾步後又問道:“二位在京城之內能掌管多少兵權?”

袁甲三道:“臣下兩人從淮上帶來上萬淮軍。累次交戰後,只剩下不足五千之衆,還提帶山西來到的援兵萬餘人。皆駐紮於京城西苑大營之內,京城內並無一兵一卒。”

蕭雲貴有些失望起來,沉吟片刻後道:“兩位還是得先回京城裡去,僧格林沁行爲古怪,他有兵權在手,只怕會做出什麼兵諫之事來,比如劫持滿清兩宮和皇帝,強行帶着他們離開京城,這樣本王的大計便會前功盡棄了。”

袁甲三和李鴻章皆是大驚,李鴻章更是失聲道:“兵諫?僧格林沁只怕沒這個膽子吧,而且宮中侍衛親軍和步軍統領衙門兵權還在醇親王手中。”

蕭雲貴苦笑道:“僧格林沁是沒這個膽子,但恭親王這廝有,若是狗急跳牆,他一定會這麼幹。醇親王奕翾這小子年紀還小,真遇上大事,定然拿捏不住,更何況僧格林沁手中也有重兵。此前西太后一直能夠掌控局勢,是因爲僧格林沁等軍將聽命,但如今朝局混亂起來,這些軍將不肯困守京城,必定會釀成兵諫大亂,若是恭親王這廝鋌而走險,定然會攛掇此事。”

李鴻章也是皺起眉頭道:“那臣下兩人應該馬上回去,提醒太后嚴防僧格林沁突然發難,最好便是搶先分薄僧格林沁的兵權,以防京城大亂。”

蕭雲貴點點頭道:“正是如此,兩位現在就回去準備,拉上彭玉麟一起幹,本王還可以給兩位一道詔旨,但凡願意歸附我天國的,兩位儘可先行招攬,日後本王一定按兩位開出的條件一一兌現封賞。”

袁甲三和李鴻章一起站起身來領命,蕭雲貴對錢江說道:“也不必再和奕山談什麼,馬上召見他們,就告訴他們,本王不想和滿清談判,將他們轟走,這樣袁公和少荃就能馬上返回京城去而不被人懷疑。”

錢江也是躬身領命,臨別時蕭雲貴對袁甲三和李鴻章道:“兩位回去之後一定要幫着清廷太后安定住京城局勢,繁華的京城纔是本王想要的,若是僧格林沁兵諫一起,京城定然會局勢大亂,而本王也不得不提前發兵攻打京城,到那個時候,這歷朝古都便會毀於兵災。本王想要的是一個完整無缺的京城,而不是一個破敗不堪的京城,兩位當謹記。”

袁甲三和李鴻章當即鄭重答應,西王將給彭玉麟的信函交給兩人,隨後兩人便在西王親衛帶領下悄悄回到滿清使節團駐紮的營地,跟着過了片刻後,錢江果然到來,見到了奕山後,當衆宣佈和滿清不再談判下去,更是下令驅逐滿清使節人等。

奕山等人本就對這次談判並不看好,見人家都驅趕了,倒也不再多話,匆匆收拾之後便在太平軍士兵的監押下離開了南苑大營,袁甲三、李鴻章兩人也跟着回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之後,奕山帶着袁甲三、李鴻章等人進宮遞牌子請見西太后,算是回宮交旨。很快太后傳來旨意,讓他們到乾清宮覲見。

三人來到乾清宮西暖閣內見到了太后,奕山見禮之後便迫不及待的將長毛並無談判誠意之事說了,末了還絮絮叨叨的說了長毛無禮驅趕他們之事。

太后聽了之後並未動怒,只是輕輕咦了一聲之後寬慰了奕山幾句,便命他回去歇息,隨後遣退左右,單獨留下袁甲三、李鴻章兩人問話。

太后詳細詢問了此行之事,袁甲三和李鴻章所答皆與奕山相同,太后沉吟片刻後只聽袁甲三道:“近日臣下聽聞僧王深居簡出,多數時日都留在軍營之內,上次拜訪僧王請教軍務時,偶然聽聞僧王有親衛出入恭王府,臣下以爲此事並不尋常。”

太后哦了一聲道:“袁甲三你接着說下去。”

當下袁甲三便將西王那段推斷緩緩說了出來,最後袁甲三道:“太后,臣下所言雖然只是揣測之語,但如今京城局勢微妙,爲兩宮及皇上安危着想,臣下覺着還是應該防備一二。”

李鴻章也道:“太后明鑑,恭王這時雖手中無任何權職,但僧王下不了決心之事,難保恭王不會攛掇,況且僧王既然如此行爲反常,還是應當防備一二爲好。”

太后聽完之後,忽然笑了起來,令袁甲三和李鴻章摸不着頭腦,跟着太后笑定輕嘆一聲道:“兩位此前不也是支持讓城別走之策的麼?今日如此說話倒也是反常啊。”說到這裡讓袁、李二人大驚失色,跟着太后又道:“兩位若不是真心爲兩宮和皇帝着想,便是爲了給新朝獻功而來。”

聞言之後,袁甲三和李鴻章驚出一身冷汗來,急忙跪地磕頭,嘴上只說:“臣等對大清赤心耿耿,絕無半點悖逆之心。”

太后在屏風後面嗯了一聲道:“你們兩人也不必驚慌,本宮只是說笑而已,起來吧。”跟着沉吟片刻後道:“既然如此,還是不得不防備一二,待會兒本宮就宣召奕翾先進宮來,本宮這會兒先給你們一道旨意,讓你們兩人領本部淮軍五千並一萬山西兵先行進駐京城西面幾道城門,奕翾兼着九門提督的差事,也是身上重任太多,你二人可分擔一二。稍後奕翾來了,你們再遞牌子進來一起商議。哦對了,你們去將彭玉麟一併請來,他也是一員干將,可以委以重任。”

袁甲三和李鴻章戰戰兢兢的領命而出,來到宮外後,李鴻章驚魂未定的低聲問道:“袁公,太后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她已經猜到什麼了?”

袁甲三咬牙道:“不管太后有無察覺,既然如此,待會兒我和彭玉麟進宮面聖便可,你留在西苑帶好兵馬,一旦有什麼變故,你才能繼續統兵,相機聯合西王營救我等。若太后真是玩笑話,那我們就按原來的計策辦……”(。)

第76章 一片孤寒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269章 勝保兵至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600章 京城戒嚴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8章 密探齊出第29章 設伏包抄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45章 投鼠忌器第36章 渡口浮橋第18章 天心閣上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549章 全軍覆沒第116章 夜戰湘潭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122章 祈禱氣運第494章 假若開戰第20章 未知之數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458章 失掉信仰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87章 鴉片之用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632章 氣急敗壞第173章 拜關二哥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301章 蘇福田丁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518章 虛虛實實第22章 去投長毛第58章 同是一道第254章 怡和洋行第80章 求人以誠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106章 定南九省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420章 大沽之戰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495章 談判斡旋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649章 聲南擊北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646章 敗退之後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7章 爲何要反第615章 唾面自乾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6章 天地會衆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88章 分離之意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30章 衙倉納捐第28章 諸將議事第16章 喬裝賺城第618章 鍾粹宮中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26章 鉅額債務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541章 突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