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不屈定海

還有六天便是國人傳統的中秋節,西王主政之後,修改了天國此前的歷法,採取了國際通行的公曆作爲年曆,同時又以傳統的農曆作爲參照補充,中秋這個節氣和重要的節日得以應時而來,而不會出現歷史上因爲天國曆一年366天而導致中秋節的時候,天上的月亮卻是個半圓。

與寧波郡隔海相望的定海縣卻沒有絲毫的節日氣氛,定海縣城內外絡繹不絕進進出出的都是軍民百姓,他們中有到前沿炮臺進行加固工程的民工,有奉命前往駐防的軍人,還有負責巡視的鄉兵,整個定海在三個月前太平軍與英法宣戰之後,就開始了積極的備戰。

雖然兩個月前英法聯軍的艦隊在上海吃到了一場敗戰,鎩羽而遁返回了南邊的香港,但定海全體軍民並沒有鬆懈下來,相反他們的備戰更加積極了,他們知道洋人一定會來報復的,定海就是他們的首要目標!

1843年倫敦費塞爾公司出版了英國著名水彩畫家托馬斯?阿羅姆的《中國:那個古代帝國的風景、建築和社會風俗》一書,在這本英文畫冊中阿羅姆明確地指出舟山羣島的地理位置是“東海第一門戶”:“舟山,形如巨舟,是中國的第四大島,橫在杭州灣上。有言道:寧波之防在舟山,舟山之險在定海。寧波是浙東巨鎮,建在甬江上,有舟山本島和舟山羣島作天然屏障。甬江口的鎮海、舟山島上的定海,成倚角之勢,控扼着經舟山羣島到寧波和杭州灣的海上通道。定海有這樣重要的位置,自然是東海第一門戶。”

阿羅姆還指出,1840年鴉片戰爭中英國對舟山的侵佔,是與舟山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港口條件有關:“英國人早就調查好了航海路線,摸清了舟山的地形。他們知道,舟山島是中國的第四大島,形狀酷似新加坡,而比新加坡更大。海島的最近處裡大陸十多公里。既可獨立,又方便聯繫。他們的野心是武力佔領,強行開埠,把舟山的定海變成第二個新加坡。”在英國人的眼中。舟山是一個羣島,島嶼衆多,海岸線綿長,水域寬廣,水深浪平。具有得天獨厚的港口條件,爲他們進行中外航運和貿易提供極大的便利。

二十多年前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定海雖然兩次陷落,但卻沒有如同英國人想象的那樣,定海變成第二個新加坡。第一次被佔領之後,定海軍民百姓進行了強烈的反抗,英軍在這裡得不到物資供應的保障,單獨外出的洋人下場往往就是被人活活打死,實在待不下去了,就在第二年年初。從中國方面要回了得忌刺士、拿布夫人和安突德等二十多個俘虜,從定海撤退到了廣東。

英軍第二次佔領定海後的第六天,在定海設立政府,次年1月,又宣佈定海與香港爲國際自由貿易港。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英國除了得到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將香港割讓給英國以及賠款等條款外,第十二條還特別規定:“惟有定海縣之舟山海島、廈門廳之古浪嶼小島,仍歸英兵暫爲駐守;迨及所議洋銀全數交清。而前議各海口均已開闢俾英人通商後,即將駐守二處軍士退出,不復佔據。”1846年3月12日,中英訂立《退還舟山條款》,主要內容是:“英軍退還舟山後,舟山等島永不給與他國;舟山等島若受他國侵略,英軍應爲保護無虞,仍爲中國據守。”等。5月17日。英軍從定海城內撤到海邊,被英國軍隊侵佔四年另九個月的定海終於再次回到祖國懷抱。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第三次定海之戰極有可能再次爆發,而入侵的主力軍還是那支曾宣稱“舟山等島若受他國侵略,英軍應爲保護無虞”的英軍。不過此時據守定海的卻不再是清軍,而是那支新興的太平軍。

十天前,太平軍東海艦隊的聯絡船前來通報敵情。一支三十多艘戰艦組成的英法聯軍艦隊從香港起錨,往北而來,根據可靠情報,目標就是舟山定海!於是乎,定海的軍民們更加抓緊時間做起最後的努力,竭盡所能加固岸上的陣地和炮臺。他們不想第三次被洋人佔領此處,國人都說事不過三,要是定海第三次還被佔了,定海的軍民們都將一輩子擡不起頭來,不屈的定海將再一次抵抗外來的強敵!

半山翠竹半山鬆,七分留岸陸,三分插海中,竹山門雄赳赳聳峙在舟山的定海城南。二十多年前,清軍就是在這裡和來犯的英軍艦隊誓死拼殺,二十多年後,這裡的炮臺和縱深防禦陣地已經修葺一新,新式建材水泥的廣泛運用讓這裡的炮臺看起來更加的堅固。

竹山門外海一片靜悄悄的,太平軍的海軍東海艦隊沒有艦船在這裡,太平軍的海軍制定的策略就是避免以弱敵強的遊擊策略,所以並沒有哪怕是一艘戰船在定海外海巡弋,而僅僅有幾艘小型的快速帆船作爲警戒和聯絡的船隻在此處巡弋。

時值正午,一艘定海太平軍岸防快速帆船扯滿了風帆快速往定海趕來,帆船桅杆最高處升起了代表敵情的旗幟,那是一面刺眼鮮紅的旗幟,臨近竹山門時,船上的水兵們鳴響了船上的號炮,跟着帆船在不遠處停住,放下一艘小艇後,帆船迅速朝着寧波而去。

小艇上的水手數人奮力划着木漿,很快登上岸來,岸邊一衆軍民百姓馬上將他們圍住了。

“外海大批洋人艦隊出現,距離這裡還有不足一個時辰的海程!”剛踏上岸邊,傳訊的水兵就大聲叫嚷起來:“老少爺們,備戰嘍!”

定海的軍民們一下子就炸開了鍋,很快軍人們被他們的軍官組織起來,民夫百姓們開始撤往安全的城內和縱深陣地,官兵們緊張的掀開炮衣,準備彈藥,各支部隊開始進入各自的預設陣地。一切都有條不紊,一切都組織得很好,以至於一切到位之後,時間只過去了半個時辰。一些官兵甚至還有時間在戰壕或是炮位上吸一口煙,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

舟山外海,英軍艦隊司令何伯有些氣惱,自從十天前離開香港。北上尋找太平軍艦隊主力之後,他指揮的這支三十六艘艦船組成的艦隊就一路上不順利。

臨出發前的晚上,他乘坐的王子號戰艦遭到太平軍水鬼的水下爆破,船底開了個大口子,幸好搶救及時。船隻擱淺在岸邊沒有沉沒。對此何伯非常惱怒,太平軍的水鬼怎麼會出現在香港?還神不知鬼不覺的突破岸邊碼頭和水上小艇的巡邏,潛在水中接近他的旗艦?

這一切都交給香港總督去煩惱吧,何伯第二天換乘另一艘戰艦信念號作爲旗艦帶領艦隊出航。而香港總督額爾金爵士則開始了他的煩惱,香港這個地方根據後來調查得知,至少潛入了上百名的太平軍間諜或密探,甚至有更多人活躍在香港,額爾金爵士至此開始了香港的情報諜戰,他的任務就是抓獲這些討厭的情報人員,可惜直到後來戰爭結束。他也沒能徹底清理乾淨香港這個地方,太平軍的間諜和密探一直活躍在民間。

離開香港錨地之後,何伯這次傷勢初愈,意氣風發的帶領強大的艦隊北上,他很快就忘記了王子號事件的不快,他氣勢洶洶的準備尋找到太平軍海軍艦隊的位置,然後大幹一場。

廈門是他第一個目標,他覺得與其在茫茫大海中尋找,還不如來個圍點打援,只要威脅到太平軍的港口城市。太平軍海軍一定會出現的。

但何伯來到廈門後,被太平軍在廈門的防禦給嚇了一跳,時任廈門軍政司司長的陸朝安花下了200萬兩銀子在廈門整軍備戰,共部署了50處大小炮臺。400位以上的岸炮,5680名守軍,另外還鄉兵9274名。廈門島南岸的炮兵工事全用堅固的花崗岩築成,稱石壁,與鼓浪嶼和龍海嶼仔尾兩個炮臺形成三點交叉火力網,由279門新式火炮嚴密封鎖航道。可以說。廈門已經成爲當時太平天國南方最強大的海防要塞之一。

想起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攻佔廈門的戰例,何伯還是決定試一試運氣,因爲太平軍的炮臺無法移動,而自己的艦隊可以移動,因此何伯決定用數艘艦隻固定轟擊一座炮臺,然後逐一清除所有炮臺的戰法。

結果是可悲的,雖然敵人的炮臺不能移動,但岸上的火炮不再是二十多年前滿清使用的那種落後火炮,數艘戰艦圍攻鼓浪嶼炮臺一個小時之後,換來的代價是英法艦隊兩艘重傷,一艘沉沒,鼓浪嶼炮臺大半被毀的戰果。

於是何伯發難了,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要徹底清除所有的岸上炮臺,可能他的這支艦隊就會全部折在這裡。正騎虎難下之時,擔任外圍警戒的戰艦傳來消息,遠處發現幾艘太平軍的戰艦窺伺。大喜之下的何伯馬上命令撤出戰鬥,轉爲開出外海尋找太平軍艦隊。

但狡猾的太平軍海軍艦船一晃就跑了,何伯帶領艦隊搜尋了一圈也一無所獲,當他們回到廈門外海的時候,發現原來重傷停錨在這裡的兩艘戰艦已經被太平軍戰艦擊沉了,漂浮在海面上的船員被救起後向何伯描述了太平軍海軍來襲的場面。

暴跳如雷的何伯反覆搜尋了廈門海域,但卻一無所獲,面對廈門要塞般的海防,何伯只得命令繼續北上尋找戰機,他不相信太平軍能將南方所有海港城市都修建得如同廈門一般銅牆鐵壁,於是他帶領艦隊朝着舟山羣島而來……(。)

第472章 反戰萌芽第80章 求人以誠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55章 麗澤風長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119章 內部爭鬥第536章 獨當撫局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511章 皆大歡喜第154章 宿命之論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36章 渡口浮橋第94章 兩片離愁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224章 圍城入城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52章 打草驚蛇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17章 奪門之戰第6章 天地會衆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65章 遭遇之戰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485章 政治影響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325章 加碘食鹽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23章 長沙鉅富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21章 升斗小民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49章 香帳軟玉第594章 神秘來客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93章 出鎮北路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215章 滸墅關前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86章 還施彼身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62章 主隨客便第470章 一切之重第52章 打草驚蛇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708章 失魂落魄第216章 智慧獵槍第42章 突圍下嶺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6章 天地會衆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565章 無字密信第10章 奉天誅妖第649章 聲南擊北第420章 大沽之戰第158章 盛陳威儀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106章 定南九省第75章 下詔罪己第716章 爲己而戰第99章 冤冤相報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399章 湘軍出征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36章 渡口浮橋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474章 互相欺瞞第626章 宣戰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