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明戰暗戰

第二天中午,李秀成和顧問團、參謀部已經聯合將做好的作戰計劃放在了蕭雲貴的案頭,隨後派回山海關的信使也出發了,劉信作爲信使向江南坐鎮的左宗棠等人帶去了西王詳細的指示。

戰爭除了戰法、戰術之外,勝負的因素還取決於在正確的時間裡打擊一個正確的目標,滿清防守的京城看似軟弱,但其威脅遠遠沒有英法聯軍那麼大,而太平軍和英法聯軍遲早會有一戰,根本原因在於太平軍和英法聯軍提早開始了爭奪遠東霸主地位的博弈。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經濟是戰爭的基礎,雖然太平軍和英法聯軍在江南還有着大量的經濟合作,但雙方的政治分歧已經不可避免。面對日益強大的太平天國和其強硬的外交政策,英法爲了能夠持續在遠東擴大影響力和長期保證遠東的利益,限制和阻礙太平天國的發展壯大就成了兩國首要的政治目的。

而在歷史上,英法聯軍是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徹底確定了他們在遠東的霸主地位,但所謂的鴉片戰爭只是後世史學家無謂的冠名而已,英法要的並不僅僅只是鴉片貿易而已。第一次鴉片戰爭只是敲開了當時的國門,而徹底打掉滿清兩百多年天朝上國精氣神的卻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隨後英法開始介入中國的內戰,並最終與滿清聯合,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

wωω¸тTk ān¸C〇

如出一轍的是這個時空裡,英法也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蕭雲貴敏銳的察覺到,英法對華政策的改變。他們將不再會保持中立,與當年英法介入美國獨立戰爭一樣,凡是有利益的地方一定會有英法這種帝國主義的身影。從英法遠征軍開到遠東的那一刻起,雙方的決裂已經埋下了種子,戰爭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了。

太平軍的冒險北上並不能說是西王決策的一次失誤。相反正是由於太平軍天降奇兵般出現在京城,徹底打亂了英法的部署,形勢的複雜化讓英法、太平天國、滿清三方都陷入了一種奇怪的局面下,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真理卻似乎在這裡失效了,三方都存在該先打擊誰這個選擇性命題,選擇對了先出手的一方無疑將佔據非常大的優勢。

蕭雲貴再一次親臨前線。自從蘇浙、上海戰役之後,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親自駕臨前線了,李秀成在作戰方案中,第一條就是建議西王和信使一道返回山海關,然後從山海關坐船回南方去。但蕭雲貴拒絕了。在京畿地區即將和英法爆發的戰爭將徹底左右太平天國將來的百年國運,也是決定中華兒女們未來命運的戰爭,這場賭上國運的戰爭,蕭雲貴不願意錯過,也不願意留下任何的遺憾,所以他拒絕了李秀成的建議,而是坐鎮南苑大營,他將在這裡見證太平軍的勝利!

太平軍從成立之日起。戰爭就從未間斷過,長年累月的戰爭讓人成長得很快,而太平天國一系列的軍事改革也讓太平軍從一支封建農民起義軍蛻變成爲了一支近現代熱兵器軍隊。最爲明顯的地方就是詳細作戰計劃的擬定。

李秀成的這份作戰計劃非常詳盡,這是集體智慧的集中表現,同時對京畿地區詳細的地形地貌資料又是通過白澤堂、情報司等情報機構多年偵察得到的結果。於是,太平軍手中有着比英法聯軍更爲詳盡的軍事地圖,也不會犯英法聯軍行軍當中迷路的錯誤。

當天下午,西王就批准了作戰計劃。但這個作戰計劃除了師級以上高級將領之外,其餘將士們一概不清楚。對下的口號還是要積極進攻清妖的妖穴,而爲了迷惑英法並取得時間。西王再一次向英法聯軍派出了談判使者。

錢江作爲談判使者帶着人手前往通州英法聯軍大營,起初錢江得到的指令是讓其儘量拖延英法,令其放鬆戒備,可當錢江到達聯軍大營的時候,居然意外的遇上了另外一夥人。

錢江在通州英法聯軍司令部裡見到了滿清恭親王奕?一行人,原來他們也是來和英法進行談判的。

錢江等太平軍使節團出現在滿清使節團面前似乎是英法有意安排的,雙方見面之後,氣氛陡然緊張起來,而且似乎滿清和英法談得不是很愉快,奕?緊繃着臉,在太平軍衆人的目視下帶着滿清諸人直接退場,雙方沒有任何的交流。

額爾金爵士今天很開心,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局勢再一次發生了變化,之前強硬的滿清和太平軍忽然不約而同的派遣使節團前來談判,這顯示出英法在兩方的決戰中已經掌握了主動,英法作爲決定性力量,不論是加入太平軍攻打京城還是聯合滿清對太平軍前後夾擊,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額爾金爵士此時很得意,上一次和太平軍談崩之後,他沒有在衝動之下和太平軍宣戰,繼續保持那種僞中立讓聯軍再一次得到了好處,雙方都迫不及待的前來和英法談判。

至於太平軍爲何忽然改變了態度令額爾金爵士稍微有些困惑,難道是太平軍見滿清京城防守嚴密,怕久攻不下被聯軍從背後襲擊?還是聯軍的恫嚇起了作用,那位固執的西王想通了?但不管怎麼樣,太平軍還願意談判就好,於是額爾金爵士在結束和滿清的談判之後,接見了錢江一行人。

同樣是老狐狸的錢江自從見到滿清的恭親王一行人之時就在猜測他們來和洋人談什麼呢?談與洋人聯手,前後夾擊太平軍?真要是那樣,太平軍就危險了啊。

錢江整個談判過程都在思索和猜想滿清到底和英法談了些什麼,所以有些心不在焉,於是太平軍和英法的第一次談判也沒什麼太大的進展。錢江只是轉達了西王的談判要求,太平軍做了一定的退讓,同意攻克京城之後,將滿清皇室交給英法聯軍,但作爲交換,英法必須交出佔領的通州、津塘地區。

額爾金爵士自然矢口否認,他不答應交出津塘地區,他辯稱那是英法聯軍從滿清手中奪來的城市和地盤,要交還也只能交還滿清,太平軍再從滿清手中去奪取。

雙方的談判似乎也陷入了僵局,錢江由於沒有摸清滿清到底和英法談了些什麼而沒有過多的糾纏,雙方談不下去的時候,錢江主動建議休會半天,第二天再接着談判。當晚滿清和太平軍的使節團都住在通州,只是隔了很遠,英法聯軍擔心雙方出什麼問題,還特意加派了士兵守衛。

當晚,錢江通過重金賄賂,從英法聯軍一名華人通譯那裡得到了滿清和英法談判的一些消息。原來英法聯軍自從和太平軍談判失敗之後,就主動聯絡滿清,有意和滿清進行談判,英法給出了支援武器彈藥的一個大誘餌,於是滿清派了奕?親自前來接洽。

奕?雖然來到了英法聯軍大營,但西太后給他的談判條件也是非常強硬的,英法聯軍提供武器彈藥可以,但要先交出綿愉、榮祿等叛軍領袖,他們手下的士兵必須由滿清新委派的將領指揮。

額爾金自然無法答應這種要求,他的理由很簡單,叛軍有數萬之衆,並不在英法聯軍的管治之下,無法將軍隊交還給滿清,更不可能將叛軍領袖交給滿清。雖然綿愉和榮祿等人率領的叛軍現階段起到的作用很小,但額爾金還是不願意就這樣放棄他們,他們也是額爾金手中的一張牌,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拿出來打一打的。於是,雙方一開始就談得不是很愉快,後來奕?又見到太平軍的使節團到來,自然更不開心,便憤然離場了。

得到消息的錢江鬆了口氣,看來滿清和英法在之前的津塘之戰中打出了極大的怨氣,雙方還不大可能丟下臉皮一上來就媾和,然後聯手前後夾擊太平軍。而太平軍使節團的出現也讓滿清感到了壓力,奕?自然也會像自己一樣,猜測太平軍此行談判的目的,既然是這樣的話,錢江感覺自己有把握將雙方的談判攪黃,順帶着拖延時間了。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錢江開始了他的攪局計劃,他在繼續和英法談判的同時,不時的讓手下人假裝不小心或是被收買了,將一些談判的消息或誇大或曲解之後送給奕?知道。

而滿清這邊的奕?在見到錢江等人之後,果然覺得很棘手,他們也擔心太平軍不要臉的和英法聯合攻打北京城,於是奕?也通過各種手段打聽太平軍的談判目的。

接下來的十餘天時間裡,滿清、太平軍使節團在小小的通州城裡上演了一幕幕明戰和暗戰。雙方的談判人員各出奇謀妙計,窺伺、收買、探聽各種手段齊出,而在談判桌上,雙方又根據自己得來的對方談判消息不斷變化着談判的內容。

額爾金爵士本意是想着通過和雙方的談判,能夠左右逢源,讓英法聯軍得到最大的利益,可雙方不斷變化的談判內容讓英法使節團也都倍感困擾,但好在雙方都在不斷的降低強硬姿態,總之事情在朝着對英法有利的方向發展,於是額爾金爵士也樂得如此。

於是乎,時間就這樣在反覆的爭吵和暗戰中流失了,額爾金、葛羅等英法使節團成員則被眼前大好的局面給矇蔽了,絲毫沒有察覺太平軍自從第二天開始就在晝伏夜出的行軍方式下進行了兵力調動……

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272章 各自肚腸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66章 不得而知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17章 奪門之戰第705章 儲秀再會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395章 湘軍異動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35章 瀏陽農女第77章 棄文從武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174章 幫會爭霸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199章 班門弄斧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281章 團聚成家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9章 醴陵道中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330章 學子之心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117章 拋妻棄家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592章 二次羞辱第406章 天堂再會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377章 華夷大防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269章 勝保兵至第154章 宿命之論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13章 千里之外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58章 同是一道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14章 領兵突陣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481章 北殿歸附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346章 心煩意亂第615章 唾面自乾第8章 密探齊出第723章 國宴之上第343章 無罪而誅第714章 定國是詔第210章 吳淞水戰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216章 智慧獵槍第492章 意外衝突第287章 定有所第352章 招惹麻煩第272章 各自肚腸第744章 殺雞取卵第117章 拋妻棄家第699章 氣運已盡第21章 升斗小民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537章 留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