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泉州海港

陽春三月,北國或許還在一片春寒之中,但南國已經是豔陽高照,海風徐徐、暖陽普照下的泉州港卻是顯得格外的滄桑。泉州港古代稱爲刺桐港,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中國古代世界第一大港。位於泉州東南晉江下游濱海的港灣,北至泉州湄洲灣內澳,南至泉州圍頭灣同安區蓮河。港口資源優越,海岸線總長541公里,是福建省三大港口之一。

歷史上的泉州港雖然曾今風光無比,但南宋末年戰亂和元末的亦思巴奚兵亂,令她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輝,明代的禁海和市舶司搬往福州,令她逐漸走上了沒落之路,清代的遷建靜海和閉關鎖國則徹底令泉州港昔日的繁華煙消雲散。

就當泉州的百姓們認爲泉州港將永遠不復往日光耀的時候,太平軍打來了。當時鎮守泉州的是清軍福建都標左營參將陸朝安,此人本是廣州香山人,家中經商富實,咸豐四年武進士出身,隨後捐了個遊擊官位,最後到了福建,因捐助錢糧有功,被福建提督李廷鈺提拔爲參將,負責鎮守泉州。

此人雖是武進士出身,但更喜歡經商,也頗善鑽營,但絕對不會死戰。是以太平軍李開芳部大兵壓境之時,李廷鈺退守廈門,泉州孤懸於外,陸朝安手中兵不過三千,便選擇了開城投降。

陸朝安爲了官位幾乎已經是散盡家財,家中雙親早亡。在香山也沒有什麼親眷,是以當李開芳招攬時,陸朝安便投靠了太平軍。

他不是第一個投靠太平軍的清廷將官。也不是最後一個,但卻是最如魚得水的一個。投靠太平軍之後,李開芳並沒有再任用他帶兵,而是給了他泉州縣縣長的職位,叮囑他經營好泉州港,可重新開展海上貿易。

於是陸朝安便開動他的經商頭腦,組織漁民改建海船。增建碼頭,修葺海堤,重新開始和琉球進行海上貿易。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泉州港雖然沒有恢復到昔日的輝煌景象,但卻也不再是荒草叢生的死港一個了。

如今的泉州灣內便建有石湖港、內港港、後渚港等三個港口錨地,內地往來與琉球貿易的商隊、海船將這裡填塞得滿滿當當。而不遠處的華錦、秀塗等港口錨地還在建設當中。

泉州港能如此迅速發展起來,除了陸朝安的功勞之外。太平軍對福建用兵也是一個因素。戰爭很多時候會帶來破壞。但也有例外,泉州港就是一個例子。因爲是投降的緣故,泉州基本沒有受到損害,隨後太平軍和清軍在廈門開始了拉鋸戰,加上福建多山,前線所需的錢糧彈藥物資轉運不便,於是福建開始增加海運補給,泉州港的海運在這種環境下得以迅速發展。

但今日的泉州港與往日不一樣。這裡多了很多水師的兵船和運送各種物資的海船。而港內陸續有駐守福建的新編第一軍第三師的兵馬來到這裡登船。

按理說這個第三師的兵將們陸朝安應該很熟,當年陸朝安就是向他們投降交出了泉州。但一年多過去了。當時的師長已經換人,很多下級將官得到了提拔,很多人陸朝安都不認識了。

站在石湖港的碼頭之上,陸朝安端坐在一個小馬紮上,身旁的隨從遞上水菸袋,陸朝安倒是安然的吞雲吐霧起來。一旁第三師的師長的張文祥皺眉道:“陸大人,我們師後天定要完成登船,而且所需的補給物資也要完成裝船,可現在你看看,碼頭上擠滿了商船,延誤軍情你可吃罪得起?”

陸朝安不緊不慢的手掌虛按幾下道:“張師長稍安勿躁,我保證你後天一定能坐船走便是了,來來,坐下嚐嚐我這新鮮的菸葉,說實話你們那捲煙我還是抽不慣。”

張文祥氣沖沖的坐在一旁的馬紮上,卻依舊是一派肅殺之氣的威風模樣,極有軍人氣概,他大聲喝道:“陸大人,你這樣玩世不恭的樣子很難令人信服!你記住了,要是我們趙子龍師不能按時出隊,老子一定找你算賬!”

趙子龍師便是第三師的外號,第三師從前作戰之時便一直勇猛,加上張文祥這個騎兵團團長出身的將領做了師長之後,第三師更是作戰迅猛,便得了趙子龍師的諢號,據說西王提到福建第一軍第三師的時候都是稱趙子龍師而不叫番號的。

而張文祥當年統領騎兵入福建作戰,戰功卓著,很快便得到了提拔,如今已經是第三師的師長了。這次接到兵部將令,命第三師務必在後天,也就是三月九日前在泉州港登船南下,張文祥特意還提早一天帶兵趕到泉州港乘船,可沒想到到了今日萬於兵馬還在岸邊駐地等待,還是不能登船,心急火燎之下便來找泉州縣縣長陸朝安理論。

陸朝安笑了笑說道:“張師長,打仗呢或許我不如你,特別是用這種西洋火器打的仗。但說到玩港口海運的是呢,你就要聽我的了。這港口容納有限,我接到公文的時候,港口可是堆滿了商貿貨物,不先把這些貨物清空,你的兵員物資在港口也沒地方放不是嗎?你放心好了,這是最後一批商船,清空了港內堆積的貨物之後,便有位置容納你們裝船了。港口海運可不能亂來,要是亂了節奏和次序更會耽誤時辰。”

聽了這話,張文祥的怒氣小了一些,但依舊不依不饒的大聲道:“陸大人,軍令如山,你最好說到做到,否則咱們便是一起上軍事法庭的下場!”說罷拂袖而去。

陸朝安呵呵一笑,不溫不火的對從人笑着說道:“這丘八脾氣還真有點意思。”

張文祥可是聽到了,但他忍下了這口氣。準備回去便寫公文向兵部投訴去,陸朝安這傢伙實在是太不像話,大有瀆職的跡象。

回到駐地後。張文祥怒氣衝衝的回到指揮部帳篷內,看到師長面色不善,幾個正在整理作戰計劃和作圖的參謀嚇得大氣也不敢出。倒是師教導員鄭巖馱給他端來杯熱茶笑道:“你去找陸朝安了?”

張文祥怒道:“這傢伙典型的清妖舊官架子,幹什麼事都漫不經心,咱們師只怕會誤了出隊的日期!”

張文祥升任師長,鄭巖馱轉到第二師做過一段時間的師參謀長後,最近又調來第三師任了教導員。到和張文祥是老搭檔,知道他的脾氣,微微一笑說道:“泉州港可不是小地方。去歲一年對琉球的商貿就獲利上百萬兩銀子,陸朝安能在一座荒蕪的廢港做到今日的規模,他可不像你說的那樣不堪。”

張文祥愣了一愣道:“那爲什麼我看他優哉遊哉的在港口那抽水煙品茶看風景,而不是忙着指揮港口船隻出貨卸貨?”

鄭巖馱啞然失笑道:“我們不也是安排好作戰計劃就在指揮部裡等消息的麼?難道你一個師長還要上前線指揮一個連隊作戰不成?”

張文祥不服氣的道:“可是也不能這樣啊。”

鄭巖馱笑道:“陸朝安這是在氣你。當年他也算是一員戰將。被迫投降給我們第三師,他這是故意氣氣你呢。”

張文祥一呆道:“他就這麼小心眼麼?”鄭巖馱呵呵笑道:“他這是商人習氣重,講究的是欠債還錢,落了面子自然要找回來的。不過你放心,他一定不會誤了咱們的行程。”

到了晚間,張文祥躺在行軍牀上仍是睡不着,互聽外面漸漸人聲鼎沸起來,他一骨碌起身。抓起佩劍和短槍搶出帳來喝問道:“怎麼回事?”

門口的衛兵答道:“不清楚師長,外面多了很多人舉着火把往碼頭而去。”

張文祥還想問時。擔任警戒的一名營長派了傳令兵匆匆趕來稟報道:“師長,有上萬的泉州精壯百姓舉着火把往碼頭而去,不知道出了何事。”

這時候鄭巖馱也趕來,張文祥二話不說拉着他便道:“走,帶上兩個連隊到碼頭上看看去。”

二人帶了兩個連隊的人馬趕到碼頭的時候,只見陸朝安披着大氅站在不遠處的貨棧牌坊下,此時天上下起了濛濛細雨,從人撐着油紙傘,陸朝安一臉平靜的望着絡繹不絕的青壯百姓們趕到碼頭,然後他們組成了數路隊伍,一直從貨倉排到碼頭的船艙內,然後貨倉內的貨物便開始像流水一般的往船上運送。

這種運送模式和白天苦力們一件件貨物往船上運送不一樣,效率陡然提高了數倍。青壯百姓們大聲吆喝着,火把插在身旁的木柵上,萬餘支火把將整個石湖港照得通亮。

張文祥目瞪口呆的看了半晌,直到鄭巖馱拉着他走到陸朝安身旁時,他纔回過神來道:“陸大人,你這是擺的什麼陣勢?”

陸朝安起身朝張文祥抱拳一禮道:“張師長,泉州百姓們一直都感念天國的恩德,若不是天國,泉州港便會這樣一直荒廢下去,百姓們也沒有好的謀生出路,便是天國的到來纔給大傢伙帶來了好日子。是以其實白日裡我便號召了城內青壯百姓連夜準備將物資運上船去,白天真的無法起運,港內的貨物都是訂好合約的,咱們天國上朝可不能失信琉球小國的商貿不是麼?”

張文祥回了一禮歉道:“對不住,陸大人,白日裡在下的口氣也不好。”

陸朝安呵呵一笑道:“我那是故意氣你的,也算是出了一口當年投降的惡氣,呵呵。”

三人相視大笑起來,一場風波就此揭過。而後當夜果然便在一夜之間,第三師的裝備物資盡數登船,第二天早晨便是騎兵團的馬匹登船,下午士兵登船,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安排得井井有條,足見陸朝安的才能。

三月九日清晨,張文祥和鄭巖馱最後一個登船,臨別時和陸朝安依依惜別。望着數十艘水師紅單船戰艦護衛下逐漸遠去的船隊,陸朝安喃喃自語道:“這是要去打廣州啊,看來天國開疆拓土便在今歲了,當初的寶可算是押對了……”

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726章 等待援兵第7章 爲何要反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460章 大勢在手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31章 苦肉之計第50章 虛與委蛇第206章 當機立斷第58章 同是一道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90章 還軍灞上第329章 合作無間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87章 鴉片之用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173章 拜關二哥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744章 殺雞取卵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256章 錢多人傻第77章 棄文從武第26章 鉅額債務第27章 四面見敵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49章 香帳軟玉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530章 攻克潯州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19章 火燒糧倉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210章 吳淞水戰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721章 出動出擊第504章 乾綱獨斷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428章 西王救兵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382章 東方女子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252章 鴉片稅率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615章 唾面自乾第15章 圍城打援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748章 各人際遇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340章 南昌大霧第160章 欺人太甚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556章 授旗儀式第666章 不得而知第149章 城南初戰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714章 定國是詔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148章 鬧劇連連第24章 共享太平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21章 升斗小民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350章 西王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