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轉攻西府

天京朝陽門外的孝陵衛,此處此時已經是變成了一座巨大的軍營,西殿新編第四軍三萬餘人、兩萬隨軍民夫以及鄉兵團把這裡填充得滿滿當當。

昨日第四軍先頭部隊便已經趕到了這裡,駐守在這裡的數百名北殿軍沒有做什麼抵抗,集體做了俘虜,令馮子材感到驚奇的是這些俘虜絲毫沒有被俘的氣餒,反而有種解脫似的釋重。

馮子材自從年初調回蘇州述職之後,作爲西王打亂新軍將官之間的派系計劃,馮子材從新三軍的團長做到了新編第四軍第二師的代理師長之職。新編第四軍隨西王出征天京,第二師是作爲先頭部隊在使用,昨日到了孝陵衛後,看到北殿軍毫無鬥志,馮子材原本打算一鼓作氣攻克朝陽門的,卻想不到接到西王的將令,命第二師在孝陵衛駐紮,爲後續部隊建立營壘。

馮子材只得放棄大好的機會,留在孝陵衛修建營壘。此時他站在一處土坡之上,望着眼前孝陵衛的營壘,卻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挖壕溝的、建木柵的、修建營盤的、搬運物資的,整個孝陵衛人聲鼎沸,馬嘶牛吼之聲不絕於耳。

馮子材點上一支小刀牌香菸,自從當上代理師長之後,他漸漸迷上了這種香菸的味道,在心煩意亂的時候,他就會點上一支緩解心中的煩躁。

“怎麼?還沒想通西王的那道將令?”馮子材回頭一看,說話的卻是原來自己所屬第三軍的師參謀長張明景,只見他走到自己身旁,也望着遠處天京的朝陽門輕嘆一聲說道:“西王這是打算最後再進城收拾殘局啊。”

馮子材微微皺眉,望了望自己和張明景的隨身護衛都離得稍遠,這才笑笑說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而且咱們這次進兵並不是爲了消滅多少敵人,而是要爭取人心對嗎?”

張明景呵呵笑着拍了拍馮子材的肩頭讚許道:“不錯啊,比我想得又更深了一層,的確這次進兵天京咱們的潛在敵人不只是北殿軍啊。”

馮子材深吸了一口煙氣跟着說道:“如今翼王的兵馬到了大勝關,楊輔清部在我們身後的淳化鎮,北殿兵馬不過三萬餘人,而且士氣低落,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我想西王命我們暫駐孝陵衛是有兩個目的。”

張明景笑了笑說道:“不錯,我琢磨了一晚。也覺得是兩個目的,你先說說看,咱倆想的一不一樣?”

馮子材望着天京方向說道:“其一就是天王府和西王府還在城內,西王擔心強攻天京,北殿軍會上演最後的瘋狂。甚至不顧一切強攻天王府和西王府。咱們停下來,是給韋昌輝留個念想。還留下了可以談判解決事端的餘地。畢竟西王也不想要一座生靈塗炭的天京城啊。”

張明景點頭道:“說的不錯,狗急了還會跳牆的,要是朝陽門破了,韋昌輝說不定真的會烈火焚城,他如今已經不是那位北王,他現在是個瘋子。”

馮子材猶豫的問道:“西王真的打算和一個瘋子談判麼?”

張明景笑了笑不置可否反道:“談判需要時間。雖然和瘋子談判不一定能談成,但總算能爭取到時間。”

馮子材有些明白過來:“西王需要時間爭取人心,特別是在大勝關和淳化鎮的翼王部、楊輔清部。”

張明景微微頷首道:“不錯,西王的第二個目的便是藉着這次勤王。最好能夠收服兩家,太早拿下天京,勢必讓事情變得複雜。”

馮子材神情變得有些驚訝,緩緩低聲問道:“因爲天王還在天京城內?”

張明景呵呵一笑道:“不錯,咱們那位名義上的共主,天王他老人家還在天京城內,太早進天京,西王的話語權就會薄弱上幾分,太早進天京就不好行事了。”

馮子材嘿了一聲,想也不想就道:“這位天王真是麻煩,韋昌輝怎麼不把他也給弄沒了?”

馮子材說完這句,似乎又想到什麼,面色有些難看的望向張明景,張明景也是一般的臉色,兩人對望一眼同時失聲道:“西王還有第三個目的!”

……

卻說韋昌輝當日在北王府召集心腹將領密謀調兵攻打天王府之事,雖然如今天京城內外都在北殿控制之下,但有兩個地方還不算是北殿的治下。一個就是洪秀全的天王府,另一個就是西王府。這兩處都有天王府和西王府各自的參護守衛,天王府尚有參護三千餘人,西王府也有千餘參護。雖然此時北殿軍兵馬頗多,但天王府參護兵馬也不少,西王府參護雖少但都是精兵,沒有完全的把握之下韋昌輝也不敢貿然動手,而且要不是走投無路,韋昌輝也不敢殺掉天王或是把西王府的人殺光,特別是西王府的人,韋昌輝還需要他們來做人質呢。

韋昌輝看着殿上一羣心腹沉聲道:“傳我的誡諭,全體軍兵集合,隨我攻打天王府!”

衆將都是一愣,大將張同海問道:“殿下,我等該準備多少人馬?”現在韋昌輝動輒殺人,衆將也不敢違拗他,只能順着他的話去說。

韋昌輝焦急地說道:“我不是說了嗎?全部,全部。”“是!”張同海仗着膽子,又說:“殿下容稟!我們手中,現有軍兵三萬九千三百多人。防禦天京外圍佔去了一萬八千人,守把各處城門、城牆、王府等地佔去了一萬八千人。可以調動的軍兵,只有三千多人。如何調動?請六千歲定奪。”

韋昌輝一聽,心裡涼了半截,現在他才感到人少力單,實力空虛,聽聞勤王軍可是不下二十萬之衆,自己拿什麼去和人家對抗呢?三千多人能拿下天王府嗎?天王府參護就有三千餘人,而且天王府防禦也極爲嚴密,莫說三千人就算六千人也未必打得下來。而且一旦動天王府,就只准勝,不準敗。必須把天王府拿下來,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急得他滿頭大汗,不住地搖頭嘆息,可是,不採取這次行動行嗎?也不行,形勢不等人哪!蕭朝貴和石達開隨時都可能殺回來,沒有兵防禦城門也不行?守把城門的任務更是至關重要,萬萬不能削減兵員。

就在韋昌輝萬難抉擇的時候,一個探子帶回來的消息讓他打消了攻打天王府的念頭。一名探子滿臉土色的前來稟報道:“殿下。西王大軍距孝陵衛已經不足百里,另有一部兵馬從鎮江而來,已經將至燕子磯。”

韋昌輝面色大變,顫聲道:“怎麼、怎麼來的這麼快?”跟着又有探子來報,翼王大軍也將到大勝關。這下韋昌輝這地慌了手腳。

北殿尚書張春厚急忙說道:“殿下,西王兵鋒極盛。銳不可當。聽聞連北面老毛子都不是西殿兵的對手,我們還是收攏兵馬固守天京城垣爲上。”

韋昌輝怒道:“要是城垣也守不住呢?”

大將張同海獻媚道:“殿下,咱們北殿上下齊心保殿下,哪有守不住的?”

韋昌輝仍舊一副喪考般的模樣,不住的搖頭道:“你們不知道西王和翼王的厲害,光一個石達開已經是我不能對付的了。更別提蕭朝貴了。”

張春厚皺眉道:“要不這樣,咱們先收攏兵馬,然後集中兵力打破西王府,將西王一家老小當做人質。逼迫西王退兵!”

韋昌輝怒道:“一派胡言,要是蕭朝貴得知西王府被破,他還不把我等全都幹掉麼?”

張春厚道:“卑職的意思是打下西王府,但不傷害西王一家老小,這一次並非胡亂殺人。”張春厚一急便說錯了話,這一次不胡亂殺人,意思便是前番都是胡亂殺人了。

但韋昌輝也沒有在意,只是若有所思的道:“西王會爲了西王府一家老小退兵麼?”

張春厚道:“有人質在手至不濟也可換得性命回廬州去啊,殿下。”

韋昌輝這個時候纔想起那日劉乃新所說的上中下三策,這時候看起來似乎中策離開天京回廬州去至少算是一條好計策啊。韋昌輝盤算片刻道:“也好,咱們就先打西王府,但讓兄弟們千萬小心,可別傷了西王家小,特別是西王世子蕭有和。”衆將一起領命,各自分頭準備去了。

韋昌輝稍微休息了一會兒,晚飯後張同海來報,已經準備妥當,韋昌輝便披掛整齊,全副戎裝,在北府外提刀上馬。張同海早已準備就緒,三千人馬整裝待發,韋昌輝把大刀一擺,奔西王府殺去。

這晚,天色特別黑暗,星月無光,伸手難見五指。不過,北殿兵都手執火把,輕車熟路,時間不長,便來到西王府的正門,韋昌輝勒住戰馬,冶頭觀看,但見西王府內,一片漆黑,聲息皆無,似乎西王府也沒什麼準備。他心中暗喜道:真乃天助我也!於是,馬上傳下將令,命張同海率部進攻。

北殿兵很快攻破了西王府的正門,數百北殿兵一起涌進正門,來到西王府的前院內。卻不想剎那間,燈球火把在西王府前院內燃起,把前院照得照如白晝。

那數百先進西王府的北殿兵還在錯愕之間,突然,西王府裡放了三聲信炮響起,前院兩廂內、屋頂上上舉起了火把,幾百名西殿參護,各執火槍一齊朝院中的北殿兵開火。

一時間彈如雨下,又是交叉射擊的火力,北殿兵擁擠之下根本無處可躲。與此同時,就見西王府兩側巷子內各有百餘名西殿參護殺將出來,火槍開道,西殿參護的火槍犀利,北殿軍連連後退。

北殿軍沒有防備會有這麼一招,措手不及之下,亂了陣腳。霎時間被火槍打死打傷的很多,大將張同海也死在亂槍之下。

韋昌輝一看,知道西王府已做了充分準備,眼睛珠子都要突了出來,失聲叫道:“西王府哪裡來的這麼多火器?”

他並不知道早在一年多前,西王便秘密偷運新式西洋火器入天京,畢竟各王府都在享用各種西洋物件,把槍支混在貢品、禮品中偷運入天京還是非常容易的。

韋昌輝見勢頭不好,急忙調轉馬頭,打算奪路而走。北殿兵馬見北王逃跑,也跟着倉惶後撤,就這樣三千北殿兵被一千精銳西殿參護擊退,西王府安然無恙。

西王府正殿內,童強勝一臉陰沉的望着滿院子的北殿兵屍體道:“要不是西王有命令,今晚就可以做掉韋昌輝這狗賊。”

一旁李左車拿着一支兀自冒着煙的火槍淡淡一笑道:“小不忍則亂大謀,走吧,咱們倆也該去會會這位北王了,西王交代的事一定要辦到的。”

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637章 摸哨之戰第305章 儒家基督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116章 夜戰湘潭第34章 宅心仁厚第45章 投鼠忌器第22章 去投長毛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389章 要塞陷落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74章 鮮廉寡恥第256章 錢多人傻第637章 摸哨之戰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135章 貴雲白澤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520章 戰後檢討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248章 海關關稅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111章 遲早之事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546章 放虎歸山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375章 粵省借兵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142章 御前侍衛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149章 城南初戰第15章 圍城打援第199章 班門弄斧第456章 翼王獻美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123章 三渡湘江第305章 儒家基督第61章 身世印證第406章 天堂再會第556章 授旗儀式第40章 先手爲強第739章 戰後餘波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472章 反戰萌芽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93章 出鎮北路第595章 死不足惜第594章 神秘來客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726章 等待援兵第334章 實戰範例第618章 鍾粹宮中第17章 奪門之戰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553章 散朝之後第158章 盛陳威儀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135章 貴雲白澤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192章 志在必得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642章 兩虎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