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皇室避暑

榮祿回到京城的第三個月上,這天已經是立夏,天色很好,但依然悶熱,驕陽如火般,將紫禁城青石板路面炙烤得熱燙不已,宮中太監們灑了一回水,卻是瞬間一陣熱氣直冒,一點水跡也沒留下。

內務府安排下了皇帝、皇后、皇太貴妃各自的鑾駕往承德避暑山莊避暑,京中步軍統領衙門九門戒嚴,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垣、科爾沁鐵帽子王僧格林沁、醇郡王奕譞、鍾郡王奕詥、孚郡王奕譓等宗室大臣隨扈;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彭蘊章、柏俊、瑞麟、穆蔭、杜翰、匡源、焦佑瀛隨侍。最令人驚訝的是,咸豐詔命因解了廣州之圍而升任京城新軍神機營統領的榮祿擔任鑾儀大臣,全權負責此行的護駕之事。而恭親王則留在京城監國。

衆大臣都明白了,咸豐是要刻意提拔新銳,以壓制朝中日漸糜爛的黨爭。榮祿除了升任神機營統領外,兼任神機營中軍總兵,算是掌握了神機營的要害兵馬,一時間榮祿成了熱可炙手的人物,成爲肅黨和恭王黨着意拉攏的對象。

而僧格林沁因在安徽、蘇北一帶阻擋太平軍北上有功,也是受大大的受了一番封賞,手下悍將蘇克金成爲神機營右翼總兵,兒子伯彥訥謨祜也受封郡王。

而勝保丟失揚州後被罷官,去歲重新復起,但勝保的厄運似乎沒完,前面山東巡撫張亮基告發他縱兵爲禍,只因當時各條戰線戰事緊急,咸豐忍下了這口氣,沒有處罰勝保。戰後,御史張衡路等人上奏,又彈劾勝保部兵馬縱兵爲禍之事。更令勝保措手不及的是手下託明阿、善祿、達洪阿、德勒克色楞四將也是上奏彈劾,勝保當即被連降三級,差點丟了官位,張亮基官復原職,也受了一番獎賞安慰。託明阿、善祿、達洪阿三將也得了肅順等人舉薦,分任神機營前、左、後三翼總兵。

如此一來肅順一黨在新軍中有三名總兵,算是佔了上峰。加上朝中戶部和刑部很多官員受銀庫大案影響,罷官的罷官、充軍的充軍,肅順黨羽在朝中聲勢超過了恭親王一黨。同時,肅順等人開始拉攏榮祿、杜翰、匡源、焦佑瀛等新獲寵信之人。更是一派咄咄逼人的架勢。

至此,恭王黨受了此等打擊,勢力急劇萎縮,朝堂之上,隱隱開始有肅黨獨大的跡象。好在恭親王主持的和英國人的軍火交易頗爲順利。三萬支前膛裝藥的滑膛燧石火槍及相應的彈藥供應,還有一百八十門六磅前裝線膛火炮。七十門十二門磅前裝線膛火炮。共計二百多萬兩雙方交割之後,清軍開始裝備神機營,只待操訓後便可將戰鬥力大大上升,比起八旗、綠營各部那些鳥槍大刀長矛裝備強了不止一個檔次。此事辦的順利,也得到了咸豐的褒獎,讓恭王黨勉強出了一回彩。

杏貞今日起得很早。她已經是貴妃的品級,這次去承德避暑山莊咸豐雖然沒有帶上她,卻讓她留下來暫領宮中事務。早上,杏貞帶着留下來的麗妃他他拉氏等后妃。一直送到禁宮門口。

咸豐看着護駕的神機營得了榮祿旬月的訓練之後,人人都是精神飽滿,換上了威武的神機營月白軍服,配上新式火槍和佩刀,果然是面貌煥然一新,心中自豪之感油然而生,意氣風發之下面上露出了久違的喜色。

看到咸豐沾沾自喜的樣子,杏貞淡淡的笑了一回,走上前去低聲說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皇上自個兒要保重,照顧好皇額娘,遇事不要着急,我不在多聽聽皇后的意見。”

此話雖然小聲,沒人聽到,但如此衆目睽睽之下,咸豐也是有些拉不下臉來,只是嗯了一聲,清咳一聲大聲說道:“蘭兒你留在宮中,代掌宮中事務,可需要仔細,有什麼拿捏不定的,就報到承德來,朕和皇后自會公處,知道了麼?”

杏貞心中好笑,在衆人之前,還是滿足了他大男子主義的顏面,盈盈下拜,說道:“臣妾領旨,謝皇上隆恩。”

咸豐滿意的點點頭,又低聲笑道:“蘭兒,你越來越嘮叨了。”說罷轉身登上鑾駕,喝道:“走吧!”

看着咸豐等人鑾駕在神機營新軍、鑾儀護衛等數千人的簇擁之下,出了禁宮宮門而去最終消失在厚厚的宮門之後,杏貞想到咸豐說自己越來越嘮叨,不禁暗暗擔心起來,難道自己開始不知不覺的關心起這個惡人來了?

宮中各妃人等送完鑾駕,各自回宮去了,杏貞將大腹便便的玫貴人徐佳氏送回她居住的寢宮,又和徐佳氏說了會兒話。徐佳氏家族乃內務府正黃旗旗鼓佐領下人,徐佳氏爲宮女出身,出身低微。咸豐三年十一月初三封爲常在,後因有孕得以晉升爲玫貴人。算算時日再過個把月徐佳氏也快到了臨盆的時候了,杏貞叮囑徐佳氏,一切都要小心爲上,早產可不是好玩的,現在的醫療條件很差,早產兒幾乎都不能存活下來的。

出了永和宮,身後的安德海在身後低聲說道:“主子,皇上去了承德,這玫貴人的胎是安還是不安呢?”

杏貞微微一鄂,奇道:“此話怎講?”

安德海看看甬道上無人,只有康琪和李蓮英在一旁,低聲說道:“如今宮中除了皇后娘娘,就以主子地位爲尊了,只是皇后娘娘多年也無所出,主子有了大阿哥,將來定是尊容無比。可這玫貴人如今也即將臨盆,倘若生下個阿哥,只怕對主子大大的不利,不如乘着皇上去了承德......”

安德海話還沒說完,便被杏貞狠狠的一個大耳刮子打在臉上,這一巴掌杏貞可是用了真力的,一下子便把安德海打得摔倒在地上,臉頰腫得老高了起來,杏貞臉如寒霜叱道:“你膽子越來越大了,這種事你也想的出來?看來我平日裡是對你太好了。李蓮英把他給我帶回儲秀宮去。打他三十板子,不許作假,讓他長點記性!”

安德海被打的懵了,搖了搖頭才清醒過來,跟着馬上跪下求饒道:“主子,奴才錯了,奴才錯了。”杏貞哼了一聲,不去理會他,帶着康琪往儲秀宮而去。康琪看着臉如寒霜的主子,心中感慨。主子真是心智越來越成熟了。

玫貴人咸豐現在妃子中懷孕的唯一妃子,咸豐雖然不太喜歡徐佳氏,但也極爲重視她腹中的骨肉。杏貞留下來照顧宮中事務,第一要務便是看好徐佳氏,要是自己領宮中事務之時。徐佳氏腹中骨肉有個什麼三長兩短,自己也是要擔罪責的。身居寵信之位的杏貞。現在又領宮中事務。可是不能出半點差錯,否則咸豐一定會怪罪杏貞,而搞掉徐佳氏的孩子根本無益於杏貞的上位。康琪知道杏貞不但不會害玫貴人,反而要想方設法保住她。

李蓮英走上前蹲在安德海身邊,嘆口氣低聲說道:“安公公,您跟了主子這麼久。還不明白主子的心思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當口皇上不在,玫貴人要是出了什麼事。這屎盆子定是扣到我們儲秀宮頭上的,況且主子擔着宮中偌大的干係,這當口主子可是千方百計要讓玫貴人平平安安的纔是,你卻給主子出這麼個餿主意,您說您該不該被打呢?”

安德海苦着臉哀聲道:“小李子,你待會兒手輕着點啊,老哥我挨不住這三十板子的。”

李蓮英笑了笑,低聲說道:“主子心軟,待會兒我不會留情的,您可只管大聲慘叫求饒便是,主子聽了說不定沒到三十板子,便會喊停了,若是我打得輕了,只怕主子還要加罰的。”安德海聞言直點頭,只得垂頭喪氣的跟着李蓮英回儲秀宮受罰去了。

杏貞怒氣衝衝的回到儲秀宮,坐在院子的石凳之上,命康琪招呼儲秀宮上下人等都來看安德海受刑。看到李蓮英帶着幾個小太監將安德海按在條凳之上,大板子狠狠的打了起來,杏貞兀自怒氣未消,看着手下人等怒道:“本宮今天告訴你們,儲秀宮的人,不管是什麼時候,害人之心不可有,誰人敢要是仗勢欺人,本宮不管他是誰,決不輕饒。”

安德海才捱了第一記板子,便開始大聲慘嚎,口中不斷求饒道:“主子,奴才錯了,奴才再也不敢了,饒了奴才這次吧......”

杏貞並不答話,端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驀然想起,就連安德海都想到在這個時候是弄掉徐佳氏胎兒的最好時機,宮中其他后妃甚至是肅順不會不知道,如今自己樹大招風,倘若此時徐佳氏的胎兒有什麼事,當真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而且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徐佳氏有事的。

思索了一陣,杏貞叫停了李蓮英,也不看安德海傷勢如何,說道:“小安子、小李子,你們倆跟本宮進來,康琪差人去把黃院使請過來。”說罷轉身回麗景軒去了。

回到屋內,杏貞看着安德海步履蹣跚,齜牙咧嘴捂着屁股,但卻不敢叫喚出聲,溫言道:“這只是小懲大誡,再起害人之心,決不輕饒!”

安德海連說不敢,杏貞喝了口茶,說道:“你們給我聽好了,從現在開始,永和宮玫貴人哪裡所有的食水,都給我小心照看着,宮中你們收買的耳目給我盯緊了,不管是誰想要動玫貴人,馬上來報我,不管想什麼法子,給我保住玫貴人的胎。”

兩人都是應了,安德海說道:“御膳房奴才和他們的總管太監陳公公相熟,那邊奴才會盯着的。”

李蓮英說道:“永和宮那邊奴才會盯着的。”

杏貞嗯了一聲,又交待了一些細節,她預感不論肅順還是宮中有心的后妃,定會向玫貴人下手,一來可以除掉麗妃的胎兒,二來又可以讓自己蒙上不白之冤,正是一石二鳥之計。

說話間,太醫院院使黃敬辭跟着康琪走了進來,杏貞也不廢話,直接說道:“黃院使,太醫院那邊,此次刻開始,凡是玫貴人的藥物,你都一定要親自檢視清楚,本宮懷疑有人想對玫貴人的胎兒下手。”

黃敬辭乃是太醫院的老醫尊了,看過的事情也多,他微微一驚,轉念一想,已經明白其中利害,當下說道:“下官一定檢視清楚。”

杏貞又吩咐康琪道:“永和宮宮中的宮女就由你去盯着了。”康琪應了,杏貞看着幾人沉聲說道:“不論如何,一定要保住玫貴人的胎兒。”

交代完之後,杏貞命中人退下,屋內只剩下自己和黃敬辭,她站起身看着黃敬辭說道:“皇上服用鹿血有多久了?”

黃敬辭微微一鄂,低聲說道:“一月有餘了。”

“爲何不告訴我?”杏貞語氣微微有些惱怒。

黃敬辭說道:“那日適逢院判孫白楊當值,皇上召見他問起這循補之事,孫白楊便以鹿血應之。循醫道而論,孫白楊並無答錯,這鹿血的確是補藥。”

杏貞皺眉說道:“這鹿血可有大害?皇上可能服用?”

黃敬辭說道:“每次適量倒也無妨,只是陰虛火旺之人長期服用如同火上澆油,定然不妥。皇上這幾日脈象隱隱有陰虛之相,想來是房事過於頻密,服用鹿血只需適量,而且節制一些,同時遇事不需怒火攻心,想來倒也無礙,反而大有裨益。”

杏貞嗯了一聲,沉吟片刻後說道:“那就不必理會了。”隔了片刻,杏貞猶疑的問道:“喝了鹿血若是再服用些福壽膏會如何?”

黃敬辭不明所以,緩緩說道:“福壽膏主要藥材便是鴉片,此物長期和鹿血混用,會虧損氣血,不宜合用的。”

杏貞輕輕嗯了一聲,便命他退下,跟着喃喃的說道:“咸豐啊咸豐,你服用鹿血,肅順那獻媚之臣又給你敬獻福壽膏,你都在悄悄服用,以爲我不知道麼?你這是自尋死路啊……”說道這裡,杏貞秀眉緊蹙,盡然有些猶豫要不要把此事告訴咸豐,最後也只是苦笑作罷。

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408章 昭然若揭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37章 半渡而擊第91章 難以抉擇第311章 心有不甘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673章 讓城別走第481章 北殿歸附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621章 討價還價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4章 耶穌下凡第51章 守險守陴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594章 神秘來客第558章 禮查飯店第224章 圍城入城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559章 親人團聚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47章 棋局死活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422章 逼封萬歲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29章 設伏包抄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485章 政治影響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711章 略作補償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711章 略作補償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412章 披荊斬棘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438章 挖人牆腳第347章 無慢檄文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485章 政治影響第584章 時不待我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172章 回京覆命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4章 耶穌下凡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33章 一言爲定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89章 封庫安民第674章 大軍出川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69章 道冠古今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462章 聊表心意第337章 軍銜爵位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110章 不成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