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北征之始

乙卯年三月初,初春的溫暖雖然已經降臨,但北國蕭瑟的寒風依舊寒涼,寒風伴着海水的鹹溼味,輕輕掃過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大連灣。

此時的大連灣僅僅只是一個海灣,由於滿清封鎖關外,這裡人煙稀少,只是一個百來戶的小漁村,就連一個市鎮都沒有,這個後世的深水良灣如今卻是那麼的荒涼。

半個月前,這裡到來了一支龐大的艦隊,當地的漁民們非常的驚奇,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大海船,而且有些海船還冒着滾滾的黑煙,好像怪物一般。

這支艦隊派了數十艘小船登岸,登岸的都是黃皮膚的自家人,到讓漁民們放心不少,但他們發現這些人都是沒有辮子的。通過交談,漁民們發現這些人自稱南面的太平天國聖兵,北上是來打老毛子的。於是,這些漁民們當場凌亂了,關於太平天國起事,東北得到的消息更少,盛京、寧古塔、黑龍江三個將軍將不好的消息封鎖了起來,加上東北消息閉塞,是以這些漁民根本不知道大清原來出了建都立號的反賊。

既然對方是反賊,漁民們自然非常害怕,得知這些人的身份後,紛紛躲回家中不敢出來。這些漁民中有不少滿人,當即向盛京方向送去了消息。

這些沒有辮子、奇裝異服的士兵們並沒有騷擾這些村民,而是在大連灣海邊興建起了營壘、倉庫、港口,並將船上的物資搬運下來囤積。

原來這支艦隊正是英法聯軍的艦隊,而登岸的士兵正是太平天國西王的青年近衛軍。當英法確定聯合太平天國北上打擊俄國之後,蕭雲貴便向英法聯軍司令格蘭特指出,聯軍必須在北面尋找到一塊用於中轉物資的錨地,否則太平天國的陸軍得不到充足的物資是難以保證完成作戰計劃的。

格蘭特表示非常同意西王的觀點。上一次英法聯軍的潰敗除了陸軍兵力不足以外,物資補充困難也是一大原因,最後英法聯軍的艦隊甚至不得不轉走北美洲去休整。不過包令和格蘭特都很爲難,因爲中國的北方並沒有任何一個通商口岸,也就意味着除非強行佔領,否則聯軍將不可能得到臨時錨地。但英法現在還名義上保持着中立,並沒有和清朝宣戰,所以強行佔領是行不通的。

西王卻很快給出瞭解決方案,由太平天國的士兵登岸佔領一處良灣,只要打着太平天國的旗號。就不會存在問題,太平天國佔領清朝的土地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況且之前太平天國的海軍也曾遠航廈門,所以東北海面出現太平天國的軍隊也是合乎常理的。

於是在大連灣的艦隊都懸掛着太平天國的旗幟,倒讓青年近衛軍的統領譚紹光好一陣意淫。這都是咱們天國的海軍!

十天之後,盛京將軍聽聞大連灣居然有長毛水師登陸。火急派出一千步軍、一千馬隊前來查探、清繳。結果被太平軍一頓狠揍。傷亡數百人後,清軍就退了回去。盛京將軍大爲恐慌,連忙組織防禦,並飛報京城求援去了。

聯軍自從登陸到擊退清軍幾乎都沒有什麼傷亡,唯一的傷亡來自登陸的時候,吊運貨物的絞索斷裂。砸死了一個倒黴的印度水兵,僅此而已。

起初當地漁民很是懼怕這些反賊,歷來反賊似乎都是燒殺搶掠的。好在這些反賊都不來騷擾,跟着又擊退了清軍。漁民們懼意漸去,好奇心慢慢多了起來,稍後幾天裡,他們和太平軍進行了接觸。當得知太平軍並無意從這裡攻打盛京,只是靠岸補充食水,稍後便要北上打老毛子。

這些東北的漁民還是非常痛恨老毛子的,見太平軍軍紀嚴明,也就相安無事起來,反正官軍都打不過這些人,難道還要他們這些平民百姓去和人家拼命不成?

接着他們和太平軍做起了買賣來,太平軍帶來了南方的大米,漁民們用新鮮的瓜果蔬菜以及漁獲獵物進行交換,太平軍的買賣倒也公平,大連灣附近的百姓們聽聞此事後,膽子漸漸大了起來,附近的百姓都來和太平軍交換貨物。不得不說在做生意上,譚紹光也不是庸手,幾天功夫換到的蔬菜鮮果就足夠軍隊的用度了。

聯軍統帥格蘭特很滿意這支僱傭兵的進展,半個月的時間裡,大連灣建起了幾個臨時碼頭、倉庫,附近幾個小山頭開始修建陣地、挖掘壕溝,太平軍甚至僱請了當地的百姓幫助他們修建這些工事。聯軍參謀部的法國上校布熱瓦曾今不解的問過:“將軍,這些太平軍不是這個國家的叛軍麼?爲什麼這些民衆會替他們幹活?”

格蘭特衝着身後的印度籍僱傭兵努努嘴說道:“他們和印度人一樣,國家的概念淡薄得很。”布熱瓦有些失望的說道:“看來拿破崙皇帝的話沒有說中,中國是隻沉睡的獅子,誰要是喚醒他,誰就會倒大黴,可現在我只看到了一羣光着膀子的奴隸。”格蘭特微笑着指了指那些西殿的青年近衛軍官兵道:“上校,那些人就是已經開始甦醒的獅子,我總覺得和他們聯合會存在很大的風險,或許我們正在做危險的事也說不定,不過在他們取得全國政權之前,我還是把他們看作是沉睡的獅子。”

這天,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俄國人通過黑龍江航線繼續向遠東幾個港口增兵,俄國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甚至放出話來,遠東的俄國據點固若金湯,更有小道消息稱,穆拉維約夫在尼布楚組織了一支一萬兩千人規模的騎兵部隊。

格蘭特感到很爲難,雖然英法聯軍的艦隊很強大,俄國在遠東的艦隊根本不值一提,但要是陸上的形勢得不到扭轉,海軍還是不可能完成對軍港的佔領。他第一時間覺得西王派出的兵團規模小了,隨後詢問了譚紹光的意見,是不是請西王增派些部隊過來。譚紹光的回答很簡單。他們青年近衛軍從來不問敵人有多少,而只關心敵人在哪裡!

格蘭特覺得這個十六歲的太平軍統領似乎太過草率,不過他們的參謀部運作得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格蘭特也不再說什麼,反正出現死傷也是太平軍的事,他是不會派英法聯軍的海軍陸戰隊上岸冒險的。

隨後幾天裡,譚紹光開始集結部隊,在岸上休整了半個月的官兵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英法艦隊也開始準備北上。譚紹光留下一個營的部隊守衛大連灣,英法聯軍也給這支留守部隊配屬了一支小型的艦隊。相信清軍的黑龍江馬隊是不可能突破太平軍的防禦陣地。

三月二十五日,太平軍的炮兵、輜重首先登船,花去了兩天時間,騎兵團的馬匹花去一天時間,士兵們花去了兩天時間登船。主要還是臨時碼頭的投送能力太差的緣故。三月三十一日,英法艦隊完成裝船。破曉時分在淡淡的迷霧之間。法軍艦隊首先起錨出發。

艦隊分爲三支分艦隊,成三路縱隊,三支艦隊指揮分別爲巴熱准將,乘首艦“復仇女神號”,卜羅德准將乘“山林女仙號”和布熱瓦上校乘“穗子號”,兩鏈(四百米)隔開各艦。格蘭特將軍在“福爾班號”上。沙內上將在大型艦艇“信息女神號”上,而葛羅男爵在“北舍拉號”上。

格蘭特留下自己的親信海軍內託上校帶着一支分艦隊駐守大連灣,協助岸上的太平軍保護臨時錨地。望着晨曦的驕陽漸漸衝破迷霧,大連灣美妙的海岸線漸漸消隱。格蘭特長長的出了口氣:“真是個美妙的海港,多麼希望我能夠在此長期留住,別了大連灣。”

他身邊的法國參謀久艾爾上校聽了格蘭特的贊詩,輕輕撫摸自己濃密的鬍鬚,有些激動的說道:“當戰艦巍峨的身軀蹣跚而動,朝着北邊的俄國人開進之時,我們興奮不已;而這又輕輕地刺痛着你的心,不禁令人感到此前的生活是多麼輕鬆、愉快。等候我們的將是何種命運?我們會得勝嗎?或將陷入人山人海的包圍中,被那深不可測之處突現的大羣哥薩克騎兵統統踩死?”

聽了久艾爾的詩句,格蘭特身邊的將官們都笑了起來,法國人一慣的浪漫氣氛,讓出徵的緊張消弭了不少。但格蘭特卻發現身旁的譚紹光絲毫不動聲色,這個年輕人聽了通譯的翻譯後,只是嘟囔了一句英語,這句話讓格蘭特聽到了:“上岸打仗的是我們太平軍!法國人激動什麼?!”

十天之後四月十日早晨,英法兩支艦隊在鄂霍次克海的韃靼海峽外海順利會師,法國艦隊驚歎於英軍艦隊的精良,他們蒸汽和風帆雙動力艦船的數量遠遠超過了法軍艦隊。英軍艦隊可以按船隻速度自由航行,比法軍艦隊陣容氣派,行進自如。法艦隊按隊列航行緩慢;最快的艦隻被迫與最慢的汽艇同行,而汽船又拖着帆輪和許多從大連灣賣來的一些中國小船。

這些小船上都裝滿了彈藥和物資,譚紹光的話還是對的,能多帶一些物資北上就多帶一些,往返的運費也能剩下不少。特蘭特很讚賞這個青年軍官的經濟頭腦,但他並不覺得奇怪,他們的西王就是一個非常喜歡計較利益得失的人。

法軍艦隊在英軍艦隊南面拋錨,英軍艦隊成兩列隊,法軍艦隊成一列隊。兩艦隊同航線行駛後,一同在離俄國黑龍江出海口廟街要塞二十海里之處拋錨。百餘艘艦艇船隻分數列拋錨,景象蔚爲壯觀,桅檣林立,宛如沖天的教堂鐘樓,這時候英法聯軍已經換掉了太平天國的旗幟,桅檣頂上五顏六色旗幟高高飄揚,好一派雄威場面。

廟街要塞則是寂靜無聲,宛如一直沉睡的巨獸,經歷過上次失敗的英法海軍陸戰隊士兵都還心有餘悸。達到當日,成爲英法聯軍統帥的格蘭特命令休整一日,進行登陸戰準備。當晚,每個聯軍士兵分發到了六天的口糧,一份葡萄酒和白酒,一份幹焙咖啡,一塊熟制豬肉和若干的新鮮水果。由於太平軍官兵還是不習慣喝咖啡,格蘭特命令給他們準備了茶葉。而太平軍騎兵則還領到了三天的馬匹草料,上岸後陸地上應該能找到更多的草料補充。

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34章 宅心仁厚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325章 加碘食鹽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565章 無字密信第590章 隨風搖擺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278章 天父臨凡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111章 遲早之事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81章 用民以戰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547章 桂林城破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580章 聯軍等待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549章 全軍覆沒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256章 錢多人傻第301章 蘇福田丁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44章 井塘之戰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39章 錦繡女營第52章 打草驚蛇第463章 不堪一擊第647章 虛張聲勢第295章 三寸鬢角第37章 半渡而擊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41章 山腰夜戰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484章 商業金融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554章 中風前症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674章 大軍出川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201章 小心翼翼第98章 必有近憂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536章 獨當撫局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44章 井塘之戰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22章 去投長毛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75章 下詔罪己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122章 祈禱氣運第82章 民不畏死第219章 進退兩難第632章 氣急敗壞第157章 文翰勳爵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72章 心中顧慮第370章 聯合出兵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382章 東方女子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3章 魂飛天外第61章 身世印證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674章 大軍出川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672章 處暑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