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罷戰三日

自從見識到太平軍火炮和步槍那強大的威力之後,台州城內的人們都已經知道台州城的結局,城內的富豪劣紳們惶惶不可終日,他們爲了保住自己的家財,選擇了同清軍合作,可想而知城破之後太平軍會怎麼對待他們。城內的窮苦百姓們卻歡喜雀躍,他們的苦日子終於要熬到頭了。而達洪阿在這一刻卻覺得輕鬆了,城破無非殉城死節而已,人生數十載誰能不死呢?但達洪阿不知道的是,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中,他也是死在太平軍的手中,不過卻是死在河南。

就在達洪阿和城頭上的清軍在等待太平軍炮火齊發攻城的時候,卻發現幾名打着白旗的人從太平軍的前沿陣地走了過來。這幾個人都穿了清軍的號衣,看樣子應該是被太平軍俘虜的兵將。達洪阿有些納悶起來,難道長毛還想勸降自己不成?

那幾名清軍高舉雙手,示意沒有武器,走到城下齊刷刷的跪在地上,爲首一人大聲哭喊道:“庵帥可在城上?小的左營千總趙德彪替長毛帶話來了。”達洪阿字厚庵,在軍中人人都稱他爲庵帥。

達洪阿坐在城門樓子下,聽了屬下回報後,哼了一聲冷冷的說道:“讓他們回去,本帥不想聽亂臣賊子的言語!”

左右台州城的將官文臣都是面色微變,如今強弱懸殊,可謂是勝負已分,既然長毛有意勸降,大多數人還是不願意就這麼殉城而死的。人就是這樣,當你在絕望之中忽然看到一線生機的時候,就不會那麼想死了,而且越不想死就越會膽小。

一旁浙江巡撫王有齡一直心神不寧的站在一邊,他十載寒窗苦讀,有在官場摸爬滾打十餘載才爬到今天這個位子。可惜這個浙江巡撫卻是個燙手的山芋。他的前任浙江巡撫吳文鎔因紹興、寧波丟失,糾結海盜反攻寧波也被太平軍打垮,最後定海也被太平軍跨海奪佔,吳文鎔在定海殉國,清廷這才讓時任江蘇布政使的王有齡補上這個缺。

浙江巡撫原本治所在寧波,紹興、寧波、定海失陷後,王有齡只得到台州赴任,而他手中無兵無將,只得聽命於李廷鈺派來的達洪阿這個總兵,因爲人家手中有兵有糧。

江南數省遭太平軍不斷出兵。文官武將死者甚重,很多官位都是換了好幾個人,今日要是太平軍破城,王有齡知道這個浙江巡撫也該換人了。可這會兒太平軍忽然派了人來傳話,王有齡也是老人精一個。馬上知道太平軍是想兵不血刃的下城,極有可能是來勸降的。一時間王有齡心頭突突直跳。若是答應太平軍的招降。或許就不用死了。自從年初開始,太平軍兵鋒日盛一日,王有齡也看到清廷一日不如一日,聽聞許乃釗等一些原來清廷的官吏投降之後,也得到了重用,有時候他也在想若是改換門庭會如何。但這個念頭一直被深深的壓在心底。

昨夜當得知出城夜襲之戰失敗後,王有齡便知道事不可爲,便召集幕僚們商議對策。

他手下一名幕僚卻是自己從前的好友,姓胡名光墉。字雪巖。這胡雪巖幼時家貧,幫人放牛爲生,稍長,由人薦往于姓錢肆當學徒,得肆主賞識,擢爲跑街。在道光年間,王有齡就己捐了浙江鹽運使,但無錢進京。後胡雪巖慧眼識珠,認定其前途不凡,便資助了王五百兩銀子,叫王有齡速速進京混個官職。後來王有齡發跡便資助胡雪巖在杭州開設錢莊,可惜好景不長,長毛打過來之後,胡雪巖只得跟着一些富商匆匆南逃,也好在他走得快,否則便陷在杭州城了。隨後王有齡到台州任浙江巡撫,又把胡雪巖招爲自己的幕僚,是以胡雪巖一直跟着王有齡在臺州幫着清軍打理錢糧之事。

聽完王有齡訴說的當前情狀後,胡雪巖便首先道:“太平軍勢大,已然事不可爲,東家該早作打算纔是。”

胡雪巖的話語一出,屋內的人都是一驚,雖說屋內的人都是王有齡的心腹,但胡雪巖已然改口不稱太平軍爲長毛賊,而是以太平軍相稱,足見他竟然是有意靠向太平軍而不願惡語相加。

王有齡皺眉道:“雪巖,我等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何以自作打算?”

胡雪巖坦言道:“東家也說了強弱懸殊,勝負已分,如今再言殉城死節,已然是爲死而死了,並無絲毫價值,況且今歲之內死節的名臣幹吏不知凡幾,東家若是隻想殉節,其實大可什麼都不必再做了。”

王有齡老臉微微一紅,正如他所言,太平軍破城已經是定數,要是他存了死志,又何必在找幕僚商議對策?當下屋內的幕僚們這才明白,他們這位東家是不甘心就這麼死了的。

胡雪巖對待王有齡便如同推心置腹的好友,當下也不顧王有齡的尷尬,接着說道:“此次來攻台州的乃是太平西王所部,此人部曲行事與其他長毛賊不同,也不強逼人捐輸財物,也不禁燬儒釋道,況且在蘇南之地還大興工商之業,蘇南比之前更加繁華。聽聞許乃釗許大人在他麾下已經官至蘇州郡郡守,東家不知有意投太平否?”

王有齡面色一變,低聲道:“雪巖切莫胡言亂語,小心隔牆有耳。”

胡雪巖淡淡一笑說道:“東家早就派了心腹人守在四周,何懼之有?東家,你在臺州近一年,都被達洪阿、李廷鈺壓制,毫無政績可爲。而達洪阿等爲了守城,強徵民夫苦役,強逼百姓富戶納捐,城外十餘里之內百姓居所都被燒爲白地,其餘鄉間更是被兵勇擄掠得不成樣子,試問東家,如此行事民心盡喪,東家官聲何在?再者如今太平起事,各地紛紛響應,天下大亂之勢已成,大清律,官吏失土者斬。台州若失,東家也就再無容身之所,何不早作另投明主之算?”

王有齡嘆了口氣道:“當初助達洪阿守城也是無奈之舉。”跟着王有齡低聲問道:“雪巖,如今就算想投太平,只怕也是沒有門路啊。”

胡雪巖笑道:“觀這太平西王行事頗有聖主明君風範,此次太平西王所部大舉南下,這首戰之處必以懷柔之策對之,明日或有人前來勸降。”

王有齡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道:“太平已經佔盡優勢,破城乃是輕而易舉之事,他們還會遣人來招降麼?”

胡雪巖點頭道:“定然會的。但如若西王不遣人來招降,一味的恃強凌弱,那就說明他並非明主,在城破之時,我等自會領着東家心腹家將共同殺出城去。要是衝不出去,就死在一起便是了。”

回想起昨夜胡雪巖的話。王有齡心頭真的突突直跳。太平的西王還真的遣人來招降了。不過看達洪阿的意思是不想投降的,王有齡不禁和衆多官吏一起在心中暗罵達洪阿,這老小子自己想成就殉節美名也就算了,何必拉着一城人的性命陪葬呢?

當下王有齡硬着頭皮上前道:“庵帥,城下這幾人看樣子都是咱們的將校,不如將他們接上城來。問問長毛賊的虛實也好,若是有什麼大逆不道之言,咱們不聽也就是了。”

王有齡這話倒是極爲圓滑,清軍自從和太平軍作戰以來。雙方從不會有什麼互派使者之說,若清軍有招降太平軍之意,想和太平軍接觸之時,也多是命人喬裝打扮前去,像城下這般明目張膽前來勸降的,不論是清軍還是太平軍的將領一般都是亂棒打回去的。但此時王有齡說話圓滑,不承認城下的人是來勸降,而是要向這幾人打聽敵軍虛實,這樣也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當下達洪阿沉吟片刻後,便命人放下竹籃子將幾人縋上城來問話。

那左營千總趙德彪上得城來,見到達洪阿後,幾人便拜倒在地,放聲大哭起來。達洪阿本想先給這幾個被俘兵將一點顏色看看的,但見這幾人身上都帶着傷,又哭的悲切,也就心中一軟,嘆口氣道:“下次再有走投無路之時,便自我了斷,免得活着受辱!”

趙德彪哭訴道:“庵帥,小人乃是被長毛賊火炮炸得昏迷過去,醒來時已經被俘,並非小人不想死戰啊。”

太平軍的火炮兇狠是這幾日台州城內將官都知道的,達洪阿嗯了一聲,算是寬赦趙德彪的罪責,淡淡的問道:“長毛賊兵數幾何?何人領兵?”

趙德彪跪在地上不敢擡頭,只道:“長毛賊號稱十萬之衆來犯,領兵的賊將頗多,聽聞最大的乃是僞西王麾下四大將之一的李開芳。”

達洪阿點點頭道:“原來是下武昌、奪九江、佔江寧、取杭州的李開芳,此獠果然還算是一員名將,和本帥交手也算敵手。”

趙德彪接着說道:“今日賊將李開芳見了我等,命我等前來傳話。”

達洪阿冷哼一聲道:“大逆不道之言就不必說了。”

趙德彪急忙說道:“庵帥明鑑,也不是什麼大逆不道之言,若是賊子那些無君無父的言語要小人來傳,小人也是誓死不會相從的。”

王有齡也勸道:“庵帥,既然趙千總這麼說了,就先聽聽長毛傳什麼話來好了。”

達洪阿哼了一聲,略略擺手示意趙德彪接着說,趙德彪這才說道:“賊將李開芳只說昨夜咱們在城外死傷甚重,兄弟們的屍體還在城外,李開芳說可以讓咱們出城收屍,雙方罷戰三日。”

達洪阿冷笑道:“長毛想趁我們開城收屍之時,趁機奪城,些許鬼蜮伎倆也不怕遭人恥笑。”

趙德彪面有難色的說道:“庵帥,那李開芳也說了,若是大帥不必疑心,如今強弱懸殊,他、他們要、要破城是輕而易舉之事……”說到這裡,達洪阿重重的哼了一聲,王有齡卻道:“既然不是什麼大逆不道之言,你接着說吧。”

趙德彪接着說道:“李開芳還說他敬重大帥是當年抗擊洋人的英雄,是以罷戰三日,讓城內可以收拾城外的屍體,算是對大帥的一種敬意。”

達洪阿心頭微動,當年他和洋人大戰,雖然勝了,但隨後卻遭貶謫,想不到太平軍的將領居然還記得這份當年之勇,他武人出身,最喜旁人稱道自己的武功,也想着太平軍若是要破城,只需重炮齊發,台州城的城牆只怕也是擋不住的,的確不需多此一舉來壞了自己的名聲。

王有齡卻暗暗冷笑,太平軍果然好算計,來人絲毫不提勸降之事,先給達洪阿臉上貼一層金,徐徐圖之,果然是有備而來的。當下王有齡也不點破,開口勸說了幾句後,達洪阿終於首肯罷戰三日,各自收屍。

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26章 鉅額債務第409章 好壞之間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13章 千里之外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740章 是戰是和第401章 連鎖反應第359章 酒後迷離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211章 背水一戰第26章 鉅額債務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696章 北伐檄文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429章 西王陽謀第192章 志在必得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548章 重遊故地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31章 苦肉之計第33章 一言爲定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19章 火燒糧倉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206章 當機立斷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750章 東方之興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29章 設伏包抄第99章 冤冤相報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357章 定案之後第21章 升斗小民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97章 人無遠慮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357章 定案之後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81章 用民以戰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248章 海關關稅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500章 大文字獄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359章 酒後迷離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38章 燕子嶺上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77章 棄文從武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457章 士氣軍心第106章 定南九省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374章 偶然接觸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254章 怡和洋行第83章 村坊團練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52章 甕中之鱉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263章 廈門撤兵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91章 難以抉擇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332章 蝴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