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調查研究

丹徒縣鎮江金山慈壽塔,此時已經是晚秋,瑟瑟秋風拂過,山間黃葉片片飄落。玲瓏秀麗的慈壽塔立於金山西北山巔之上,高30米,和整個金山及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處,彷彿把這座山都拔高了。

“數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忽見鳥飛平地上,始驚身在半空中。”慈壽塔上,憑欄之旁,一名頭裹黃巾,身穿圓領秀紅袍的美貌女子輕聲吟道,這首詩卻是宋代王安石所做的《金山》。

這女子身邊一名粗魯漢子咧嘴笑道:“你又在耍文藝範了。”

那女子回頭惡狠狠的盯了那漢子一眼,淡淡的說道:“今晚別想進屋!”

那漢子笑容僵住,連忙打哈哈說道:“我這是嫉妒你的文采,韻兒,今晚天那麼冷,去大營裡睡很冷的。”那美貌女子正是太平天國西王娘,而那粗豪漢子卻是西王蕭雲貴。

塔上清冷,洪韻兒忍不住縮了縮肩頭,哼了一聲扭過頭不去理他,蕭雲貴馬上識趣的解下自己的猩紅披風給她披上,口中說道:“韻兒,別介啊,天冷了,兩人一起睡才暖和啊。”

洪韻兒俏臉微紅,但披風披上後,身上和心頭都是一暖,一顆心又軟了下來,啐了一口道:“整天沒個正經,儘想那事。”

蕭雲貴賊笑道:“我只說睡在一起,可沒說作別的啊。”

洪韻兒手按腰間鴛鴦刀刀柄顛怒道:“你皮癢了是嗎?”

蕭雲貴嚇了一跳,這夫妻倆本身武藝在伯仲之間,甚至蕭雲貴身軀的身手要比洪韻兒厲害,但自從攻下南京之後,蕭雲貴發現自己的身手似乎漸漸的退化了,反倒是洪韻兒的身手越來越好,這小娘皮一定是經常練武,意識和身體融合得更加完美,而自己事情多了之後。有些懶惰起來,練武也沒有之前勤快,所以漸漸不是洪韻兒的對手了。

兩人關起門來打過幾架,但都是洪韻兒佔上風,想到這裡蕭雲貴暗暗咬牙,肚子裡暗道:“小娘皮,仗着身手比我好就作威作福的。我一定要勤練武功追上來,讓你知道我的厲害。”

他心中這樣想,但面上卻陪笑道:“老婆威武,小的不敢造次。”

洪韻兒看他那憨憊樣,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來,蕭雲貴也跟着乾笑起來。兩人自從行了夫妻之事後。感情更加的穩固起來,用如膠似漆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

笑了一會兒,洪韻兒止住笑正色道:“也不知道廈門那邊怎麼樣了。”

一說起正事來,蕭雲貴馬上就嚴肅了起來,他扶着塔上的欄杆道:“我相信李秀成他們能把這事辦好的,何況還有新加入的海盜們幫助?寧波海戰大捷你也知道了,舟山的海盜都被擊潰。清軍水師也抵擋不住我們龐大的船隊,你還擔心什麼呢?”

洪韻兒點點頭笑道:“也到是,不過這次把人救回來之後,安置起來也是要花一大筆銀子的。”

蕭雲貴摸着光溜溜的下巴說道:“我看了這幾個月西殿聖庫的賬目支出,當真是花錢如流水,不過打下杭州、蘇州、上海、紹興、寧波等地,從官庫中抄沒了總計不下五百萬兩的錢糧,還有那些貪官污吏和滿人富豪家中也抄得不少錢糧。也夠支應一陣的。從上海離開之前,我還把吳三桂寶藏中一批珠寶玉石交給王闓運,讓他在適當的時候搞個拍賣會,那些珠寶玉石不是金銀,留着也沒用,倒不如拍賣給洋人或是富豪們,換得金銀錢糧來用。”

洪韻兒撇撇嘴道:“那些珠寶玉石做工精細。都是文物來的啊。”

蕭雲貴也撇撇嘴道:“放在後世我們倆都是文物了,但現在那些珠寶玉石都是死物,況且真正的文物要有文化底蘊在裡面,有些來歷的我都讓璇璣挑出來留好了。什麼珍貴的字畫古董我都沒買。我還留了一批珠寶玉石打算獻給天京城裡的那些大佬們,從天王、東王到燕王、陳承瑢他們每人都有一份,料想他們也不會太過爲難我們。”

洪韻兒輕嘆一聲道:“我們這趟迴天京也不知順不順利,你讓左宗棠、王闓運、李壽蓉他們登記整理各地戶籍、土地、商戶資料,我總感覺施政手法太慢了。”

蕭雲貴搖搖頭道:“咱們佔了蘇南,要想更好的施政,自然要把人口、土地、轄下商戶多少等等基礎的資料統計清楚,雖然這個時代的統計手段很原始,可能會有錯漏,但我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有多少家底。有了一個大概的數據之後,我們才能爲我們的施政理對方向。咱們打出的口號是均田地,你知道蘇南有多少農民嗎?你知道有多少耕地嗎?要是人多地少,均田地這一條就不能搞。要是換成減租減息政策呢?你知道眼下蘇南租息是多少?各地都有不同吧,減多少合適呢?你又能拿捏得清楚嗎?統計商戶這就更有必要了,我需要了解蘇南的工商業現狀,各行各業的發展狀況,最直接的就是什麼行業賺錢,什麼行業不景氣,這樣我們才能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政策來。我可不想不做調查研究就胡亂下了政令,到時候只會自亂陣腳。”

洪韻兒哦了一聲道:“或許是我太心急了,上個月發佈了《太平天國蘇南鄉官評選制度》後,各地的熱情很高,鄉里村間自己選出鄉官來管制地方,你又宣佈蘇南今年免了錢糧賦稅,得到了貧苦百姓們的擁護。而我們又保護了中農、富農和一部分支持我們的富戶,讓他們還是按照原來的租息收取田租,雖然百姓們還是要交租,但沒有了交給官府的那部分錢糧,想必負擔會輕一些。但我總感覺咱們這樣做和天京那邊的政令不同,難免會遭詬病。”

蕭雲貴皺眉道:“韻兒,定都天京後發佈的《待百姓條例》,你也知道是什麼東東,什麼不要錢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每年所得米粒,全行歸於天王收去,每月大口給米一擔,小口減半,以作養生之資。店鋪買賣本利,皆系天王之本利,不許百姓使用。總歸天京那邊搞了個平均主義大鍋飯,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賈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種田種出來都的東西都要交給聖庫,商人交易的東西都算聖庫的貨物,你需要什麼都可以按制度在聖庫裡領取,這種看似很好的分配製度卻不可能長久實行下去的。後世太祖不也搞過公社大鍋飯麼?效果怎麼樣呢?要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幹好幹壞一個樣,反正東西都要交公,沒有任何私產的情況下,生產積極性會嚴重受挫的。歷史上後來太平天國的聖庫養不起那麼龐大的人口,石達開經略江西之時,就改回從前滿清的那種制度和模式,這纔有了石達開治理江西的興旺。你說我們能走這條明知是錯誤的道路嗎?”

洪韻兒搖搖頭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咱們可以先把土地全都收歸國有,私產我們是保護的,這一點我們觀點一致啊。”

蕭雲貴皺眉說道:“把土地收歸國有說得輕鬆,除了那些被打倒的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家的田地之外,那些中農、富農手中也有着大量的土地,滿清都承認他們對土地的佔有,難道我們太平軍來了之後,這些中農、富農的地就被收回去了?這些地都是人家幾代人辛苦積攢下來的,也不是靠貪官污吏、土豪劣紳那些強取豪奪的手段得來,我們就該保護下去。否則會把中農、富農還有一些原本傾向我們的富戶推向滿清那邊的。”

洪韻兒也皺眉道:“那你打算怎麼解決土地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好,矛盾永遠存在。”

蕭雲貴緩緩說道:“我心中有幾個方案,這幾個方案要同時實施纔可能解決問題。其一就是減租減息,先減輕農民負擔,這需要我們地方鄉官制度和地方團練制度完全建立好之後,把政府的觸角徹底伸展到地方纔能實施得好,可別搞成民國的減租減息,光打雷不下雨。其二就是發展工商業,這也是爲什麼我要搞那麼多大項目、大工廠的原因,讓多餘的人口從農民變成工人,變相的減輕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其三就是鼓勵開墾荒地,不過蘇南這邊魚米之鄉,能開的荒地也差不多了,將來我們打下北京,打出關去,關外滿清還霸着一大片肥沃的黑土地呢,那邊也可以安置很多人口。其四就是政府贖買土地再返租給百姓,我們可以通過政府出錢贖買一部分土地來分給百姓們租種,這種手段比直接沒收溫和得多,得到錢財的富戶們也能更多的轉型成爲資產階級,他們會用錢開辦工廠、開辦商號,從而繁榮工商業。其五就是把被我們打倒的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無主之地分給百姓。我相信我這五管齊下,總會解決問題的。但我需要知道蘇南的一本細賬,就是我們蘇南治下有多少人口,有多少耕地,有多少無主之地,有多少貧農、中農、富農、富戶、商號,人口結構如何,總之沒有調查就不能研究,就不可能解決問題。”

洪韻兒嗯了一聲道:“那我們這次天京之行還要取得天王和東王同意我們在蘇南實施新政的詔旨,這樣我們就能名正言順的放開手腳來幹。”

蕭雲貴點點頭望着浩浩蕩蕩的長江水道:“不錯,我們迴天京主要的目的就是這個,雖然天京那邊的政令我們沒有實施,但我們需要說服天京那些大佬給我們特權,現在還不是和天京翻臉的時候,不是時候啊……”。)

第46章 熟得陌生第97章 人無遠慮第96章 終得名士第570章 士無戰心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69章 道冠古今第308章 大捷之後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348章 人微言輕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309章 鉅額投資第81章 用民以戰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733章 新塘血戰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409章 好壞之間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25章 納捐錢糧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46章 熟得陌生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174章 幫會爭霸第295章 三寸鬢角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730章 也都擁有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215章 滸墅關前第30章 衙倉納捐第416章 天助我也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32章 西王風采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79章 一馬一獐第641章 準備迎敵第706章 矛盾問題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590章 隨風搖擺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32章 西王風采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91章 難以抉擇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474章 互相欺瞞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38章 燕子嶺上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494章 假若開戰第27章 四面見敵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148章 鬧劇連連第584章 時不待我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370章 聯合出兵第617章 外有強援第96章 終得名士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539章 蹚道跟隨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126章 戰四葉山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539章 蹚道跟隨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518章 虛虛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