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國中之國

聽馬沙利問起吳健章的下落來,蕭雲貴心中滿不在乎,淡淡的說道:“吳健章?這個殺人兇手已經被斬首示衆,首級正號令全軍。”

各國通譯聞言都是大驚,急忙翻譯過去,馬沙利、文翰、布隆布爾等人聽了之後,都是驚得站起身來,七嘴八舌的質問起來,其中馬沙利最爲激烈,他不停的質問蕭雲貴爲什麼不經審訊就殺了吳健章。

蕭雲貴沒想到殺了吳健章這些洋人反應這麼大,這個時候才一拍腦袋,依稀想起洪韻兒和他說過這個吳健章的背景。吳健章不但是廣東十三行之一同順行的老闆,也是美國旗昌洋行的七大股東之一。旗昌洋行不用說,是美國19世紀在遠東最著名的美資公司,它的影響力就如同東印度公司對於英國。而廣東十三行的同順行更是從1832年開始,就和列強做外貿生意,和各國都有緊密的生意來往。吳健章一死,可以說讓列強們失去了一個極爲重要的貿易伙伴,而且很多商人、公司和吳健章還有債權、債務關係,這人一死會牽扯出很多扯皮官司來,很有可能會因此蒙受損失,難怪幾國公使反應這麼激烈。

歷史上小刀會捉住吳健章後,劉麗川礙於老鄉和平日情分沒有殺他,被美國傳教士給救了出去,這也看出美國人爲了保住吳健章的性命,的確是不遺餘力的。可是蕭雲貴不後悔殺了吳健章,歷史上吳健章逃出去後。瘋狂的鎮壓小刀會,這種人蕭雲貴可不想留着讓自己不痛快。

看到幾個洋人蹬鼻子上臉的在自己大帳內又吵嚷開來。蕭雲貴又是一拍桌案大聲用英文怒喝道:“閉嘴!”

這一聲斷喝把衆人都嚇了一跳,一時間大帳內安靜了下來,蕭雲貴站起身來大聲說道:“一個一個的說,這般吵來吵去能解決問題麼?這就是你們的紳士風度麼?”

文翰勳爵哼了一聲,一擺燕尾禮服的後尾,坐下身去,他知道馬沙利一定是第一個會跳出來說事的。布隆布爾也聳聳肩坐下身去,法國人和吳健章的合作遠沒有美國、英國那麼多。他跟着吵嚷也只是想渾水摸魚罷了。

當下馬沙利站在大帳中央,揮舞着手臂大聲說道:“西王閣下,你殺了吳健章會引起上海、廣州商貿的混亂,而且吳還是我們美國旗昌洋行的重要股東之一,你殺了他嚴重侵犯了美國的利益!吳就算犯了很大的罪惡,也該交由各國公審,你私自處斷就必須承擔後果!”

蕭雲貴嗤之以鼻:“吳健章是什麼人?充其量是一個商人。殺了他上海、廣東商貿就會混亂?馬沙利先生,你這話也太危言聳聽了吧,我這裡有句話送給你,那就是地球少了誰都照樣會轉!吳健章是旗昌洋行的股東沒錯,但他還是滿清的官吏,這次在上海他指揮他的軍隊殺了上萬人。當中有不少的無辜者,我只是爲死難者討回一個公道!交給各國公審?有這個必要嗎?《望廈條約》裡由的領事裁判權只限於你們洋人,吳健章是中國人,還是本王的俘虜,他該判什麼罪行由本王說了算!”

馬沙利憤怒的指着蕭雲貴怒道:“你這是藐視人權的強盜行徑。人人都有得到公證審判的權利!”

蕭雲貴大罵道:“去他媽的公證審判,他吳健章在屠殺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之時。你們這些所謂的公正領事、公使們什麼時候出來說過一句話?現在又來這裡指責本王不公?這是什麼道理?是滿清先野蠻的,老子就跟他野蠻到底!”

兩人爭執起來,文翰、布隆布爾兩人似乎一點也不覺得奇怪,但很享受這種吵鬧,不論是英國議會還是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內閣,這種吵鬧司空見慣了。

最後文翰站起身來說道:“兩位爭執不休是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的,我們還是來討論一下如何解決眼前的事情更爲妥當。”

馬沙利氣喘咻咻的坐下身來,喝了一口茶,蕭雲貴卻是紅光滿面的,顯然西王在這一次的爭執中佔了上峰。

文翰見兩人住口,緩緩說道:“西王閣下,我們英國很遺憾您做出這樣不理智的決定,讓一個有重要影響力的商人和官員死去,吳在生前答應過我們大英帝國擴大租界的面積,同時還和我們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有幾筆貿易往來,我們需要商討過後才能列出具體的損失來。西王閣下請注意,你答應過保證我們英國的利益不受損害,但現在吳健章死了,所帶來的一切損失只能由貴軍來承擔了。”

又來了,他孃的這些洋人都是強盜邏輯,憑什麼吳健章造的孽要蕭雲貴來承擔?

布隆布爾也附和道:“是的,吳健章也答應過我們法國擴大租界範圍,英法兩國的租界範圍可以擴大到虹橋、楊浦一帶,這是有公文照會記錄的。”

現在的英法租界還沒有超過蘇州河,後世的公共租界也還沒有出現,這次英法兩國想要擴大租界,便是想要佔據蘇州河兩岸,把蘇州河兩岸的一些良港以及繁榮的市集圈佔進來,以滿足自己國家日益擴大的貿易需求。

對於租界,蕭雲貴倒是覺得沒什麼,既然講明瞭是租界,是別人租用你的地盤來用,與香港直接割讓不同,說句實話上海要是沒有租界和洋人們的投資,似乎也不可能發展起來。後世改革開放的深圳不也是這樣發展起來的麼?需要發展落後的地方,你就得吸引外資和商人來投資,人家來了,要興建碼頭、貨棧、住所、廠房等等,你總得給人家地方吧,出租地盤出去,租個幾十年,人家纔有信心投資不是?總不可能既要別人投資。又不給人家保障吧。

蕭雲貴下一步便是要建設蘇南,當中極爲重要的一環就是吸引外國的商人和資本進入。拿來主義在蕭雲貴看來從來都不可恥,可恥的是你自己不知道如何拿來,而且明明已經拿來了,卻只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這纔是可恥的拿來主義。

現在上海的租界最長的租期也只是九十九年,而且面積也很大了,再擴大租界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擴大租界意味着會有更多的列強商人、公司來到上海,對上海的經濟、商貿、關稅會有巨大的好處。

不過蕭雲貴也看到了租界的壞處在哪裡。列強可以在租界裡面駐兵,還有什麼領事裁判權,海關關稅議定,中國人不允許進入租界等等這纔是損害了中國的主權。蕭雲貴覺得擴大租界不是問題,但問題是如何擴大法,他也想通過這次租借談判,限定一些損害主權的事情發生。

蕭雲貴淡淡的說道:“文翰勳爵、布隆布爾閣下。吳健章答應過英法擴大租界的事,我們可以商討,這一點我們可以答應。”跟着蕭雲貴側頭看了看氣鼓鼓的馬沙利問道:“馬沙利先生,貴國有沒有興趣擴大租界?我覺得美國也可以擴大一些租界範圍,這也是可以商量的。”

馬沙利啊了一聲,他想不到蕭雲貴會提出這樣的議題來。滿清向來非常害怕列強提出租界土地要求,認爲這是有損國體的事,也擔心什麼華夷雜處會生事端,美國的租界僅限於虹口一帶,僅限於美國聖公會傳教用地。面積很小,多數美國人還是在英租界內開展商貿活動。

蕭雲貴沒等馬沙利回話。接着說道:“其實本王覺得各國擴大租界都可以商量,但本王唯一的要求便是這些租界的管理權和治安權該交由我們太平天國來管理。還有各國的租界其實可以合併起來統一爲一個大的公共租界,這樣更能促進各國商貿間的往來,這樣租界內的地租地價、勞工價格都可以統一起來,方便各國的商人嘛,避免各個租界內市場氛圍的混亂,也避免租界的管理出現多種形式而導致不公平。”

歷史上公共租界的出現其實是在1853年9月,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後,從此滿清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4年7月,上海英法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開始自行管理租界的一切事務,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在裡面行使各國自己的司法、金融、管理、駐軍權利,真正把租界變成了國中之國。

蕭雲貴既然明白租界的真正危害所在,他現在便是打算用擴大租界的方式來換取各國放棄在租界內行使那些亂七八糟的權利,從而避免國中之國的出現。

果然三個主要國家的公使聽了都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但這個提議太過突兀,幾個公使都需要好好權衡一下,所以最後文翰說道:“西王閣下的提議很有建設性,但這個提議我們需要回去好好商議才能決定。”

蕭雲貴點點頭道:“可以,我們也需要重新制定上海土地租用章程,通過和各國重新商定後,簽訂新的租用土地協定。”

馬沙利見蕭雲貴給出一部分租借地來,稍微緩和了一下問道:“那麼西王閣下,吳健章死後,誰來填補他空出來的投資額度和商貿交易呢?要是吳健章的家人放棄旗昌洋行的投資,要求取回股份,旗昌洋行將蒙受巨大的損失。”

蕭雲貴輕蔑的哼了一聲說道:“我們中國有錢人多得是,你還怕找不人投資麼?本王這邊有寶慶商會的會長何元倫,還有貴雲商號的朱昌琳、魏鶴林兩位老闆,這三個人都是富甲一方的商人,朱昌琳、魏鶴林在湖南、廣西等地影響力巨大,何元倫控制着寶慶商人九成以上的商貿交易,他們都可以買下吳健章的股份。我還聽說旗昌洋行希望開闢到武夷山直接採購茶葉的商道,這一點我相信他們三個也可以做到。至於吳健章在廣東十三行的商貿,廣東十三行已經賺夠了,也該換換人了。總之一句話,吳健章死後出現的一切商業貿易空白,本王找人來填補,你們自己只要和吳健章在廣東的繼承人算好帳就行。錢不是問題,本王需要的是有投資的方向!”

第89章 封庫安民第14章 領兵突陣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349章 破鏡難圓第466章 也都該死第60章 天國十誤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8章 密探齊出第113章 出隊之議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27章 四面見敵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86章 還施彼身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308章 大捷之後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703章 退位讓國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340章 南昌大霧第570章 士無戰心第36章 渡口浮橋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272章 各自肚腸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500章 大文字獄第547章 桂林城破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420章 大沽之戰第307章 人不忍欺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216章 智慧獵槍第340章 南昌大霧第457章 士氣軍心第348章 人微言輕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270章 大江密會第353章 大事小節第269章 勝保兵至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58章 同是一道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474章 互相欺瞞第287章 定有所第530章 攻克潯州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416章 天助我也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13章 千里之外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76章 一片孤寒第547章 桂林城破第82章 民不畏死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89章 封庫安民第508章 諸事不順第723章 國宴之上第484章 商業金融第20章 未知之數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87章 鴉片之用第8章 密探齊出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730章 也都擁有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558章 禮查飯店第91章 難以抉擇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21章 升斗小民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46章 熟得陌生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556章 授旗儀式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212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