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唯今之計

大帳內左宗棠聞言也是大吃一驚,急忙接過信函匆匆看了幾眼,失聲道:“清廷的大內侍衛居然南下上海?上虞備用處?不就是原來雍正皇帝建立的粘杆處嗎?”

蕭雲貴似乎不知道什麼粘杆處,也不知道什麼上虞備用處,他只關心信裡面提到的一個人,榮祿!這人日後可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正是榮祿和袁世凱兩人,讓百日維新失敗的。

“上虞備用處?粘杆處?是什麼啊?”蕭雲貴有些沒聽明白,左宗棠將粘杆處和上虞備用處的來歷說了,同時也將坊間流傳的一些秘聞告知,蕭雲貴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血滴子,你早說血滴子,我就明白了嘛。”跟着自言自語道:“原來榮祿還當過血滴子?”

左宗棠皺眉道:“血滴子只是坊間百姓的流傳之言,粘杆處纔是它的正名。”

蕭雲貴擺擺手道:“外號知道的人才多嘛,血滴子,想不到咸豐狗皇帝居然重新把這個東西搬出來了,看來我們的白澤堂遇到對手了。”

左宗棠沉吟道:“上海小刀會等幫衆一定要救,否則我們攻取上海時,會失去一大臂助。”

蕭雲貴點點頭道:“正是,但我們現在正攻打蘇州,林鳳祥、李開芳部正攻打杭州,其餘兵馬也抽不開身,只能讓童強勝率領白澤堂的兄弟趕快知會小刀會,希望他們能收到消息,提前起事,這樣就能殺清妖一個措手不及,必要的時候已經在上海創辦洋行的貴雲商號也可以配合一下。。”

蕭雲貴和左宗棠並不知道清廷向洋人借兵之事,只是讓童強勝送消息給小刀會。等童強勝得到蕭雲貴的指示之後,立刻尋找小刀會的首領劉麗川,稍晚纔打聽到劉麗川出城去了塘灣。塘灣乃是青浦抗糧義軍的地盤,劉麗川去那裡自然是要聯繫當地的義軍,童強勝便準備趕往塘灣報信。

臨走前有監視榮祿等人的白澤堂兄弟帶傷回來稟報,盯梢的兄弟被朝廷鷹犬看破,死了三人只逃回來兩人。但他們帶回來的消息讓童強勝吃驚不小,清廷居然向洋人借兵對付城內的小刀會,而且榮祿親帶一路洋兵趕往塘灣捉拿會首去了。

童強勝不敢怠慢,只得命人送出消息給西王,自己火速出城,帶着人手趕往塘灣去解救劉麗川等人。

自從英國公使文翰離開南京後,蕭雲貴便兵分兩路開始了東征,一路由蕭雲貴親自統帥,左宗棠、洪韻兒隨軍,吉文元、林啓榮爲將,率領兩萬五千人馬,攻打丹徒、常州、無錫、蘇州等地。另一路由林鳳祥、李開芳統領三萬人馬,攻打金壇、溧陽、宜興、湖州、杭州、嘉興。兩軍約定攻取蘇杭之後,從蘇州、嘉興兩地合圍上海,最後在上海會師。

隨着天王和東王大軍到了蕪湖,沿江城池的西殿人馬盡數東撤,各處鎮守的西殿將領重新回到了西王麾下,只有李以文部在得稍遠,沒趕上東征,西王就命李以文鎮守南京,等候天王、東王大軍到來。鎮江、瓜洲分別由羅大綱、朱錫能兩將鎮守,連同水營都在鎮江駐紮,大部水營船支都沒有參加東征。

蕭雲貴率兵東進之後,沿途清軍抵抗甚微,原來清軍統帥向榮感到兵力不足,面對太平軍兩路凌厲的攻勢,只得退守重要城池,固守待援。向榮的安排也是兵分兩路,一路由張國樑率領和新任江蘇巡撫許乃釗等退守蘇州,另一路他親自率領,和杭州將軍都興阿一道鎮守杭州。向榮是想讓沿途的城池分薄太平軍的兵力,然後在堅固的大城之下和兩路來勢洶洶的太平軍決戰。

但蕭雲貴和左宗棠並未分薄兵力,沿途所佔丹徒、常州、無錫等城池,皆有南京後續趕來的西殿兵馬進駐,李以文一邊調配兵馬進駐攻佔的城池,一面準備迎接天王和東王。兩路東征大隊並未分薄兵力,僅十餘日功夫,蕭雲貴已經打到了蘇州城下,林鳳祥和李開芳也打到了杭州城下。

江蘇巡撫許乃釗同張國樑部清軍早早的退守蘇州,纔到蘇州,張國樑就以同太平軍作戰多年的經驗,命大名鎮總兵馬德昭“首令民裝,次令遷徙,三令縱火”,準備將城外民居燒成白地,以防太平軍憑藉這些民居廬舍接近城牆攻城。

馬德昭遵令縱火,頃刻間,號稱“人世間一二等風流富貴之地”的閶門外南濠街、山塘至虎丘一線,閶門內中市街至接駕橋、吳趨坊等處市肆被化爲灰燼,清軍一些遊兵散勇乘機大肆洗劫,蘇州百姓悉數被強令遷往城內,一時間民間百姓怨聲載道。

蕭雲貴兵到之後,便和張國樑部清軍展開爭奪城外險要地營壘的戰事。此次出征,蕭雲貴將從文翰那裡所得的洋炮分爲兩部,一部七門火炮交給林鳳祥、李開芳使用,剩下的十門隨他出徵。到了蘇州城下後,蕭雲貴便命炮隊將洋炮展開,對着山塘、虎丘等要地的清軍城外營壘猛轟。

哈米爾士號上的這種洋炮是當時英國海軍主流裝備的24磅後裝膛線火炮。1846年,意大利少校卡韋利造出了一種在炮膛內刻有兩條旋轉來複線,使用圓柱形炮彈後膛裝填的後膛來複線式火炮,使火炮技術有了變革性的飛躍。不久,英國制炮商惠特沃斯也生產了一門後膛裝填的線膛炮,不過,他是用盤旋的6角炮膛來代替旋轉的來複線的。同前裝炮相比,後裝炮由炮口裝彈改由炮尾裝彈,提高了射速;有完善的閉鎖炮門和緊塞具,解決了前裝炮因炮彈彈徑小於火包口徑所帶來的火藥燃氣外泄的問題;炮膛內刻制了螺旋膛線,同時發射尖頭柱體定裝炮彈,使炮彈射出後具有穩定的彈道,提高了命中精度,增大了射程;可以在炮臺包括陸戰掩體和軍艦服倉內裝填炮彈,既方便又安全。英軍自1850年開始列裝後裝線膛火炮,當然首先是從他們賴以爲傲的大英帝國海軍開始列裝,哈米爾士號上的火炮就是在1851年換上了這種後裝膛線火炮。

由於太平軍新得的火炮射程遠、精度高,山塘、虎丘的清軍抵擋不住,經過一晝夜的激戰,城外清軍傷亡頗大,餘部或散或降,只有千餘清軍退回城內。掃清蘇州外圍之後,蕭雲貴揮軍圍定蘇州城,準備開始攻城。

在第一天開始炮轟蘇州城牆的時候,蕭雲貴收到了童強勝的來信,知道清軍開始調集廣東水師北上,他馬上明白要迅速攻陷蘇州,然後揮軍上海,只有打下上海之後,才能從洋人那裡得到更多的軍火,有了更多新式大炮和火槍才能抵擋廣東水師的紅單船。

是以第二天蕭雲貴便命各軍加強攻勢,火炮像不要錢似的玩命往城牆上招呼。正打得歡快時,蕭雲貴又接到了白澤堂傳來的消息,打開信函一看,蕭雲貴不禁怒火萬丈,這些死洋鬼子,才和自己簽完條約,回到上海就借兵給清軍助剿了,他孃的真是一羣背信棄義的小人!

“他孃的死洋鬼子!一羣無賴!背信棄義的小人!生兒子沒屁眼的東西!”一連串的惡毒罵語從蕭雲貴口中蹦出,這廝嗓門歷來都大,把身旁的左宗棠嚇了一跳,左宗棠急問何故,蕭雲貴把白澤堂的信函交給左宗棠。

左宗棠看了看後,不怒反笑起來,蕭雲貴奇道:“你笑什麼?”

左宗棠深吸一口氣嘆道:“西王啊西王,你是做大事的人,也該知道爾虞我詐這種事,洋鬼子背叛條約也好,遵守條約也好,那是別人的事,你不能把希望寄託於他人身上。正所謂人人豈能同心?事事豈能如願?遇到挫折和背叛,與其發怒亂罵,還不如好好琢磨一下如何解決這件事。一軍主將、一方統帥,該有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氣概,這樣下面的人才有底氣,這樣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纔能有底氣迎刃而解。”

蕭雲貴若有所思的摸摸下巴,不愧是左宗棠,說話果然有水平,當逢亂世之時,這種爾虞我詐、背信棄義之事被來就應該是司空見慣,自己在後世也見得多了,的確不該發這麼大的脾氣。自己是一軍主將,也的確不能因爲生氣而失去了冷靜的判斷。

當下蕭雲貴深吸一口氣笑了笑道:“多謝左先生提醒。”跟着又拿過那封信函細細看了起來,越看越覺得不對勁,擡頭看左宗棠笑而不語的樣子,蕭雲貴皺眉道:“這件事很蹊蹺,照理說文翰等人真要借師助剿幫着清妖來打我們,他壓根就不必費盡心思跑到南京來和我們籤什麼條約。若是想欺騙我們,設個圈套,要翻臉也該是我們到了上海,對洋兵沒有防範之時,忽然發難,怎麼這會兒大張旗鼓的出兵助清妖?”

左宗棠捋着鬍鬚笑道:“信上說洋鬼子幫清軍剿的是小刀會,小刀會又不是我們太平天國,洋鬼子看來當然不用理會,估摸着清廷一定是許以重利,那洋鬼子定然料想又不違背和我天國的中立條約,又能得到厚禮,還能穩定上海局勢,他們自然會出兵助剿。”

蕭雲貴點點頭道:“不錯,我們從來沒和洋鬼子說過,小刀會是我們的人,小刀會只怕也不會承認他們是天平天國的人,他們源於天地會,說不定還抱着他們反清復明的美夢。”

左宗棠嗯了一聲沉吟道:“原本以爲攻入上海,以我們天國兵多將廣的實力,收服小刀會還是手到擒來的,這下可好,還沒到上海,小刀會就要被清廷剿滅了,清廷這次怎麼想到我們前頭去了?”跟着輕嘆一聲道:“唯今之計只有先分出一支人馬輕裝攻打上海,還要立即找到文翰那洋鬼子,告訴他們,我們太平軍來了!”

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329章 合作無間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210章 吳淞水戰第632章 氣急敗壞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29章 設伏包抄第45章 投鼠忌器第518章 虛虛實實第305章 儒家基督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504章 乾綱獨斷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382章 東方女子第470章 一切之重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254章 怡和洋行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35章 瀏陽農女第109章 風箏之線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17章 奪門之戰第92章 雙王際會第403章 大案初顯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80章 求人以誠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234章 和春誤我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86章 還施彼身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31章 苦肉之計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60章 天國十誤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74章 鮮廉寡恥第576章 工商總會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89章 封庫安民第30章 衙倉納捐第363章 清韻謀事第75章 下詔罪己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82章 民不畏死第254章 怡和洋行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247章 互相試探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94章 兩片離愁第93章 出鎮北路第22章 去投長毛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278章 天父臨凡第422章 逼封萬歲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649章 聲南擊北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60章 天國十誤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506章 施針試探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126章 戰四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