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十日紀事

天色終於在夕陽血紅色的光耀下漸漸暗淡了一下去,南京城再次陷入了夜色之中,殺戮了數日的六朝古都,迎來了難得的寧靜,沒有槍炮聲,沒有喊殺聲,沒有慘叫聲,一切都顯得那麼的安靜祥和。

兩江總督衙門內,蕭雲貴和左宗棠、李壽蓉、王闓運等人依舊挑燈辦理着公務。平日裡蕭雲貴很是頭痛這些案牘之事,他總是讓左宗棠和他的幕僚團辦理這些瑣碎之事,因爲要管理一個十多萬人軍隊,各種吃喝拉撒睡的瑣事是避免不了的,他一個人也想不了那麼多事,所以他挑選了不少識字的老兄弟加入左宗棠的幕僚團,做爲西殿處理政務的中樞。

但他今日一反常態的留下來和左宗棠等人一道處理軍政事務,原因很簡單,他怕自己沒事做的時候會胡思亂想。這種集體屠殺的場面雖然他在長沙已經看到過,但今日不同,是他親自下令讓這些旗人丟掉性命的,當中還有那些毫無反抗能力的老弱婦孺們。他更不敢回想那一幕幕血淋淋的場面,生怕自己在下屬面前露出一絲一毫的懼意或是悔意來。

左宗棠似乎也看出他的用意來,但卻沒有點破,也和他一般的埋頭處理着軍政事務,衙門大堂上除了討論公務的聲音外,沒有絲毫的勝利歡笑之語,整個氣氛十分的壓抑和難過。

衙門上的巨燭換了三支後,已經是深夜時分了,衆人都感到了疲累和肚餓,但沒有人停下手中的差事,依舊奮筆疾書着,或討論着一樁政事該如何處理。

就在此時,一陣清香飄進堂上來,洪韻兒那清脆悅耳的聲音飄了進來:“大家歇一歇,吃些茶點填填肚子吧。”

衆人擡頭望時,只見洪韻兒和李璇璣一道走上堂來,兩人各拎了兩個食盒,香氣就是從食盒中不斷髮出來的。

蕭雲貴皺眉看着洪韻兒,這四眼妹神情輕鬆,倒像是沒事發生一般,只見兩女將食盒放在桌案上打開,李璇璣笑道:“大家都來嚐嚐,這是西王娘帶着我們女營姐妹們做的茶點,有桂花糕,糯米圓子,蔥油燒餅,大家吃點再做吧。”

左宗棠等人放下手中毛筆望着蕭雲貴,蕭雲貴乾笑兩聲,也不好拂逆兩位美女的一番好心,口中道:“大家都吃吧,不用拘束,只是別讓油水弄污了文書。”衆人輕笑幾聲,上前取食,那壓抑的氣氛減弱了不少。

趁着衆人圍着李璇璣取食的時候,蕭雲貴偷偷將洪韻兒拉到一邊,皺眉道:“你吃錯藥啦?這時候居然有心情弄茶點吃?白天你不是還偷偷哭了麼?”

洪韻兒抿了抿紅脣,低聲道:“人其實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每當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之時,都會給自己找出一大堆的理由來,晚間我找到了理由,所以輕鬆了一些。”

蕭雲貴狐疑的道:“什麼理由?”

洪韻兒輕嘆一聲道:“城內旗人的命運看似悲慘,但看過《揚州十日紀》的人卻不會這麼想。這《揚州十日紀》乃是史可法幕僚、揚州屠城倖存者王秀楚所著之書,全文不過八千餘字,但忠實記錄了當時揚州的慘況,和《尚書》、《左氏春秋》、《山海經》、《史記》、《漢書》、《水經》、《大唐西域記》、《資治通鑑》、《百夷傳》等並稱史地十大奇書。此書和《嘉定屠城紀略》等書在滿清修四庫全書時,被列爲禁書,加以銷燬,好在此之前,這些書由出逃漢人帶到了日本,得以保存。由於滿清封鎖消息,揚州屠城之事,甚至在滿清當政期間無人知曉,直到清末,此書才由有心之士從日本傳回中土,真相才大白於天下。當年我讀這書的時候,只是把它當成一般史料來讀,今晚我把它默寫了下來,這個時候我才能體會到當年揚州屠城的慘況。”

蕭雲貴哦了一聲,洪韻兒續道:“你我都是文科生,咱們人類歷史上那些破事其實大家都應該明白,從人類誕生之日起,互相的殺戮其實就一直沒有停過,各族之間的融合其實都是建立在相互的殺戮之上,雖然說起來很令人沮喪,但卻是實事。西班牙人對印加人、美國殖民者對印第安人、古羅馬人對歐洲大陸、成吉思汗對歐亞大陸,這些破事帶來的殺戮何等慘烈?但這卻是我們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避不開的路,甚至是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家才基本學會了文明。但很可惜就算後世文明程度極高的現代,強大種族對弱小種族的欺壓也沒有停止過。最後,我想明白了一點,我們既然是漢人,既然是一個羣體,自然要以這個羣體的利益爲先,當需要剝奪其他羣體的利益,甚至是他們的生命,才能滿足自己這個羣體利益的時候,我們只能遵從自己羣體利益的意志,否則將是自己倒黴。這個殘酷的現實無法避免,既然我們認同左先生的話,那就沒必要內疚,放開胸懷朝着我們的目標去努力,儘快實現我們漢人復興的大業,那樣我們才能早一天結束這種殺戮,而不是始終心裡存着這個解不開的疙瘩。”

蕭雲貴沉吟片刻後,輕嘆道:“你自我修復的功能的確強大,我自愧不如。”

洪韻兒白了他一眼道:“姐姐我從前家境不好,什麼事都要自我安慰,哪像你,出了事有人替你擺平。”

蕭雲貴苦笑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小時候父母離異,也是吃過不少苦頭的,你以爲我就很好過麼?”見洪韻兒有些奇怪的眼神,蕭雲貴急忙岔開話題道:“你默寫出來的《揚州十日紀》交給詔書衙刊印,還有別的什麼《嘉定屠城紀略》這些書,總之是被滿清盡毀的禁書,你記得多少就寫多少出來,一併交給詔書衙刊印,讓詔書衙刊印個幾萬份到處傳播。總之我們要開始加強輿論宣傳,不能讓百姓認爲我們只是一羣好殺之人,而且這些揭露真相的書問世,能讓百姓們看清滿清的真實面貌,就算後面曾國藩這小子再寫什麼《討粵檄文》,咱們也能先聲奪人。”

這詔書衙是在永安建制之時所設,太平天國非常重視檔案的保管工作,詔書衙不僅主管詔旨文書,而且各項戶籍、名冊、軍冊,家冊均匯於此,隨後還加入了刊印各種官方文書、典籍的職司。天朝規定“兵冊每一兩司馬造一本呈本管卒長,每卒長合兩司馬兵冊匯造一本呈本管旅帥,每旅帥合五卒長兵冊造一本呈本管師帥,每師帥合五旅長兵冊造一本呈本管軍帥,每軍帥合五師帥兵冊造一樣四本,分送本管監軍、總制,將軍及詔書衙”。還要求“如有增添或死亡,隨時改造,節節呈送”。並規定家冊也“如兵冊之制”,匯造一式四本,其中一本要送詔書衙。只是後來洪秀全卻命詔書衙收集儒釋道各家書籍加以銷燬,以期達到拜上帝教獨樹一幟的目的。這種做法和暴君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滿清的蚊子獄有何區別?爲了此事,楊秀清甚至託天父下凡勸誡。

西殿太平軍自有自己的詔書衙,管理西殿的所有典籍檔案,也刊印過一些文書,但多半是長江兩岸的地理圖文,是方便行軍打仗之用,大量刊印數萬本書籍還是頭一次。

洪韻兒點點頭道:“這個辦法倒是不錯,我回頭就開始辦。”跟着臉上浮起一個撫媚的笑容又道:“你倒是輕鬆,安排我這種耗費心力的事,要是辦完了,你獎賞我什麼?”

蕭雲貴見她忽然開始向自己撒嬌,心中一蕩,調笑道:“我把我整個人都給你?”

洪韻兒啐了一口道:“你好稀罕麼?”說罷紅着臉轉身走開了。

看着洪韻兒搖曳的背影,蕭雲貴舔着嘴脣暗想,等到有空閒,一定把這小妞給辦了,這幾個月實在是憋得太辛苦了。跟着蕭雲貴驀然想到,隨着兩人日復一日的天天見面,似乎從前那些所謂的仇怨慢慢消失了,似乎兩人不約而同的把對方當作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若是沒有穿越這回事,蕭雲貴可能也發現不了,其實這四眼妹有很多好處的。

蕭雲貴正在胡思亂想之時,李璇璣送了一盤桂花糕過來,低聲道:“西王,您吃點吧。”

蕭雲貴回過神來,笑吟吟的接過盤子,一雙賊眼盯着李璇璣不住打量,把李璇璣看得很是不好意思,也是紅着臉逃了開去。蕭雲貴心中大樂,暗暗盤算着今後能不能搞個雙飛什麼的。他腦中儘想着卑鄙齷齪之事,也把那些不愉快的事忘到了腦後。

可惜蕭雲貴的好心情沒有持續多久,只見一名白澤堂的信使快步趕到堂上來,將一份密函交給左宗棠。這白澤堂的密函只有蕭雲貴、洪韻兒和左宗棠三人能拆閱,左宗棠本想先給蕭雲貴看的,但扭頭一看,這小子一雙賊眼盯着堂上兩女不放,知道西王此時也看不進去,左宗棠苦笑着自己拆閱。

纔看完密函,左宗棠面色大變,也不管蕭雲貴在想什麼,快步上前道:“西王,有大事!”

蕭雲貴回過神來,接過那密函才匆匆看了幾眼,臉上的笑容便消失了,跟着便是額頭青筋爆現,忍不住扯開破鑼嗓子怒喝道:“這是誰他孃的胡亂造謠?!老子要剝了他的皮!”

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254章 怡和洋行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20章 未知之數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403章 大案初顯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414章 屏風論政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32章 西王風采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18章 天心閣上第408章 昭然若揭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523章 信任之人第154章 宿命之論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93章 出鎮北路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548章 重遊故地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23章 長沙鉅富第632章 氣急敗壞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716章 爲己而戰第600章 京城戒嚴第2章 磐陀石上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370章 聯合出兵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80章 求人以誠第435章 繼續殺人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511章 皆大歡喜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456章 翼王獻美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714章 定國是詔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8章 密探齊出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266章 東西聯手第385章 不拘小節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24章 共享太平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85章 爲何哭泣第281章 團聚成家第388章 聯結恭王第708章 失魂落魄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97章 人無遠慮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35章 瀏陽農女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523章 信任之人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243章 國中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