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殺與不殺

隨着李開芳部在城內白澤堂接應下順利突入聚寶門,太平軍分兵趕往其餘城門,西面的水西門、漢西門相繼被太平軍攻佔,各門外的太平軍蜂擁入城,儀鳳門外堵缺口的清軍很快在內外夾擊之下潰散。

城內團練頭子張炳垣見勢頭不妙,帶人想退往內城繼續堅守,在半途被李開芳部太平軍截殺,張炳垣身中數十刀而亡,算是便宜了這個儒奸。

掌控南門、西門的林鳳祥、李開芳部分爲兩路繼續清剿城內殘敵,一路向鼓樓方向進攻,一路循金川門至神策門搜殺,經成賢街直指小營。

蘇冀率領的一卒青年近衛軍兵馬跟在男營後面衝殺,但他們被分派攻打黃家塘一線。當蘇冀領着一羣興奮得嗷嗷叫的少年兵衝到黃家塘街道上時,卻見一頂藍尼頂官轎在一羣清軍簇擁下倉惶逃竄,蘇冀一看厲聲喝道:“有官轎,裡頭坐的一定是大官!隨我殺啊!”

扈從官轎的清軍和轎伕只有十餘人,見一片紅丫丫的人羣涌來,登時扔下轎子四散逃竄,僅有一個官吏留下來,扶出轎子裡的人,背在身上便逃。那官吏背了一人,如何能逃得過蘇冀這羣身手矯健的青年兵?逃出不遠後,兩人被蘇冀等人趕上,一陣亂刀剁翻,兩人便做一堆死在那裡。

蘇冀上前細看,那官揹着的人穿了一套尋常的袍服,卻不是官服,不禁有些氣悶,還道殺的不是大官。正在這時,趕上的青年軍抓到幾個逃散的兵丁,帶過來喝問之下,幾個兵丁才說坐在轎子裡的那位正是兩江總督陸建瀛。

聞言之後,蘇冀大喜過望,沒想到自己從前一個要飯的窮小子,有朝一日竟讓能殺掉一個兩江總督?回想起來,他彷彿還在夢中一般。喝命手下十餘人帶着陸建瀛的屍首回去報功之後,蘇冀帶着人馬繼續向前衝殺而去。

南京城乃是六朝古都,城垣分內城外城,內城便是原來的皇宮,和北京城一樣,內城乃是滿人、旗人、駐防八旗軍才能居住的地方,是以南京百姓也稱內城爲滿城。太平軍突破外城之後,迅速掃清了外城的清軍,將滿城團團圍住。

南京滿城是原明朝皇宮舊城的緣故,所以城垣極其堅固,防禦工事完備。因太平軍所到之處,推行對旗人的無區別殺戮的政策,城中旗人自知無法倖免,只得與太平軍死戰到底,因此攻打滿城的戰鬥,慘烈的狀況前所未見。李開芳、林鳳祥、羅大綱等部先後到了滿城之後,四面環攻,大炮、火器像不要錢一般的朝着滿城轟打,跟着組織了數次強攻,但城中旗人瘋狂反撲,就連健壯婦女皆上城牆與太平軍搏殺,老人孩子也在城牆上吶喊助威,太平軍連續發動三次強攻,都被打敗,陣亡兩千人,雙方屍體積屍與城平,滿城牆頭都被鮮血浸紅。

蕭雲貴、左宗棠、洪韻兒帶領太平軍主力由正陽門、朝陽門開進城內,主力兩萬太平軍帶着三千斤大炮趕到滿城城下。李開芳、林鳳祥、羅大綱等將接住,稟報了攻城的戰況,都言是否可以對城內的旗人勸降。

蕭雲貴有些爲難起來,看了看身邊的左宗棠和洪韻兒,只見洪韻兒也有些吃拿不準,看城頭連老人孩子都在守城,可見旗人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守城,按照兵法爲三缺一的戰術來講,給敵人留下一線生機,纔是攻破堅城的要旨,否則將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烈局面。

洪韻兒面色不忍的道:“要、要不答應旗人,投降的免死?”

蕭雲貴也有些心動,望着左宗棠道:“先生,這內城難打,不若招降一二,也可以減少我軍損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左宗棠捻着鬍鬚淡淡的說道:“西王立志推翻滿清,恢復漢制,西王自己也曾說過,有形的辮子好剪,無形的辮子難剪,西王以爲咱們漢人在滿清治下,最缺少的是什麼嗎?”

蕭雲貴一愣,沉吟道:“滿清當年南下,中華敢於反抗的漢人菁英大多被殺,活下來的都是忍辱偷生之輩,華夏淪於敵夷之手後,更是逼迫漢人剃髮易服,至今已然一百七十多年,漢人們已經忘了漢人衣冠是何摸樣,更不知道我漢人數千年精神爲何。”

左宗棠點點頭沉聲道:“不錯,如今滿人以華夏正統自居,但滿人始終是少數,而我漢人萬萬,卻甘心俯首爲奴百餘年,滿清所憑正是他們那自大之心,反觀我漢人卻在百餘年間,習慣了爲奴爲婢,已然沒有了漢唐那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氣概。”說到這裡左宗棠指着內城道:“那城內數萬旗人,說實話與我等素未蒙面,於我等個人也素無仇怨,但他們是旗人,是原本管治我等的旗人,但我等必須要他們的命!這是爲何?只因西王要反滿興漢,此刻還不能講仁義。”

左宗棠看了看周身的太平軍兵卒道:“這些兵卒都是漢家好兒郎,但他們還缺少對旗人、滿人的蔑視,缺少我漢唐之時,漢人那股睥睨天下的氣魄!反觀旗人,一慣的看不起我們漢人,要是今日放過了這些旗人,他們一樣的會以爲我們漢人還是好欺負,這一仗要是我們服軟,那旗人的威風依舊在,那從前我們殺的旗人就白殺了。在下以爲咱們起兵之初,定要殺得旗人沒有了主子的威風,讓我漢人找回失去百餘年的氣概來,告訴他們誰纔是這塊土地的主人!要殺到旗人看到我們的旗幟就會害怕,就會沒有勇氣和我們爲敵!等到天下大定之後,纔是廣施仁義,安撫他們的時候,而不是一見旗人抵抗甚烈,就轉施仁義。他們屠殺各地義軍的時候可講過仁義?欺壓漢人的時候可講過仁義?當年入關的時候可講過仁義?”

蕭雲貴心頭一震,明白了左宗棠的話,也不奇怪平素愛護百姓的左宗棠爲何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他始終是漢人,他愛護的是漢人百姓,歷史上在平定陝甘之亂時,他對回匪就沒有留手,一樣的以殺止殺,以暴制暴。雖然對被殺的無辜之人來說,可能不公平,但現實就是這樣,沒有這個不公平,可能更多的人會遭受不公平,而且左宗棠眼下加入了太平軍,乾的就是驅逐胡奴,恢復漢家河山的事,要如何讓旗人去掉主子爺的威信,如何重塑漢人的威望,似乎殺戮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左宗棠說道,放了這些旗人,准許他們投降不殺,旗人只會認爲是自己抵抗有力,這些漢人害怕了,所以放了他們,而據對不會認爲是漢人心懷仁義。中華兒女的這種仁義之心,似乎想來被世人所欺,就以爲中國人好欺負,一直到後世還是這樣,把中國人的仁義當作是軟弱可欺,而左宗棠想要的不是這種軟弱的仁義,他要的是強者的仁政。

想通此節後,蕭雲貴看了看洪韻兒,四眼妹雖然還是有些面色不忍,但也是默默認同了左宗棠的這種說法,若是太平軍沒有了對抗昔日主子的勇氣,失敗也就不遠了。當下蕭雲貴抽出長刀來厲聲喝道:“告訴全軍將士,讓城內這些清妖洗乾淨脖子等死,告訴這些清妖,膽敢反抗我太平聖兵的下場就只有死路一條!全軍炮隊全部給本王運到此處來,就算打光全部的炮彈,也要攻下內城!”諸將聞言都是漲紅了臉,沒有一個人再提招降之事,都是高聲領命之後,各自安排戰事去了。

太平軍將各種火炮全都運進城來,大小數百門火炮圍定內城,晝夜不停的施放,各種新研製出來的炮彈也都用上,此處成了檢驗這些炮彈的試驗場,甚至匠人營的工匠們都到了陣前,直接觀看炮彈爆炸效果,就地進行改進然後試射。

內城旗人士兵、百姓雖然抵抗十分兇猛、頑強,但抵不住太平軍龐大的人力、炮火優勢。蕭雲貴又將各軍新兵輪批派上陣去,以車輪戰術消耗清軍,同時鍛鍊新軍的戰鬥意志。就這樣,內城慘烈的戰鬥持續了數日,旗兵在太平軍不間斷的攻打之下,竟有人在城頭守禦時力盡氣竭而死。

隨着城內旗兵、百姓日益疲累,城內的糧食、火藥及各種守城器物日漸稀少,一股絕望的氣氛籠罩着滿城,每日戰鬥間隙,總能聽聞滿城內旗人們的啼哭之聲,每日也都有精神崩潰者從城頭跳下自盡。

第五日上,太平軍集中炮火轟擊一處城牆,竟將此處城牆轟塌,太平軍各軍趁機揮軍猛攻,一舉突破此處城牆。太平軍突入內城,清軍主帥江寧將軍祥厚自刎、副都統霍隆武力竭陣亡、江南提督福珠隆阿戰死,其餘清將均爲太平軍所殺。太平軍此役陣亡八千餘人,傷近萬人,比起自長沙分兵以來歷次戰役傷亡人數總和還要多,是以太平軍深恨旗人,在全城開始捕殺旗人,並張貼告示雲,但有擒得旗人者,賞銀五兩。於是城中的漢人都起來搜捕追殺旗人,旗人二萬餘人幾乎全部被殺,太平天國西殿太平軍在付出兩萬人傷亡的慘痛代價後,全面佔領南京。

第56章 栽贓陷害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48章 入城尋兄第412章 披荊斬棘第714章 定國是詔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75章 下詔罪己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311章 心有不甘第435章 繼續殺人第64章 出隊瀏陽第506章 施針試探第39章 錦繡女營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554章 中風前症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374章 偶然接觸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205章 壞事連連第343章 無罪而誅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699章 氣運已盡第622章 大勢如水第600章 京城戒嚴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3章 魂飛天外第4章 耶穌下凡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382章 東方女子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90章 還軍灞上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87章 鴉片之用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460章 大勢在手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553章 散朝之後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494章 假若開戰第359章 酒後迷離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78章 柳莊靈秀第458章 失掉信仰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677章 自在爲王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347章 無慢檄文第78章 柳莊靈秀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570章 士無戰心第520章 戰後檢討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290章 長蛇之尾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263章 廈門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