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陰陽倒錯

正所謂怕什麼來什麼,藏老人又是一揮大袖,又從袖口中飛出無數符籙,似是紙錢紛紛揚揚,飄飄灑灑,然後又悉數炸開,化作數量更多、體積更小的符籙,落在羣鬼頭頂。每一道符籙都化作一件紙甲,套在羣鬼的身上,使得這些本沒有什麼威力的遊魂搖身一變,成了身披甲冑的陰兵。其中的戰力差距,就像普通流民與正規官軍的區別。

這還是出門在外的緣故,若是在皁閣宗,準備充足,藏老人還能以符籙給這些陰兵配備刀槍劍戟、弓箭馬匹,那便是一支名副其實的陰軍。

不過陰軍也不是所向無敵,遊魂和術法最怕血氣陽氣,成年男子陽氣最重,沙場廝殺的男子血勇之氣最重,陰軍若是遇到陽世的正規大軍,血氣沖天,一衝就散,只是李玄都孤身一人,就算他的陽氣血氣遠勝常人,也比不得千萬人,此時便被鋪天蓋地的陰氣鬼氣所淹沒,就像怒濤狂瀾中的小舟,又像無盡黑暗之中的明燈,羣鬼就像非要掀翻小舟的怒浪,也像要將這點明燈撲滅。

李玄都一劍橫掃,劍氣浩蕩,瞬間便有數百陰兵鬼物被劍氣掃滅,可是對數萬鬼物而言,實在微不足道,後面洶洶而來的鬼物立時又將空缺填補,然後一起向李玄都涌來。

李玄都搖身一晃,身後顯出無數劍影,如孔雀開屏,細密排列,正是得自慈航宗“慈航普度劍典”的“百劍觀音”,本來他只會一種用法,自從得了白繡裳送的那部分口訣之後,又領悟了第二種用法,不必化出手掌,而是直接以氣機化劍,每一劍便是一種劍法,相較於白繡裳的百劍,此時李玄都只能化出三十六劍,四個方位各有九劍,任由陰兵鬼物衝殺而至,悉數絞殺。

就在李玄都與無數陰兵廝殺的時候,藏老人又駕馭落地的斷臂重歸“萬屍大力尊”。

屍氣漫天。

雖說吳州多山,此地人煙稀少,不至於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但一片好山好水在屍氣浸染之下,立時變成了兇山惡水,藏陰納邪,愈發助長“煉魂陣”的氣焰。

對於陰氣、屍氣、死氣、煞氣的運用,皁閣宗是當之無愧的大行家,“萬屍大力尊”吸納地氣化作屍氣,“煉魂陣”又吸納屍氣,向上化作一方黑雲凝聚於頭頂之上,遮蔽天日,使得日光不落,向下歸於大地,開始衍生“煉屍陣”,只見已經被屍氣浸染的地面在一瞬間彷彿活了過來,上下起伏不定,此時這方大地已然不是原來的大地,而是變成了一座巨大的“陰陽門”,只見從地底生出無數腐屍、枯骨,一張張雙目緊閉的慘白人臉,一雙雙沒有血色的蒼白手掌,與有形無質的冤魂不同,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活屍,也是皁閣宗養屍多年的成果。

這些活屍有的還能勉強看出生前的面孔,顯然年歲不長,也有已經腐爛露出白骨的殘次品,而有的已經長出了長長屍毛,顯然是養屍多年,相當於活屍中的精銳。無論優劣,一起攀上地面,口中發出如野獸般的低低嘶吼,要啖食活人。

幸而此時的李玄都已經可以御虛凌空,若是換成以前歸真境的李玄都,只能立足於大地,被陰兵與活屍聯手夾擊,怕是要凶多吉少。可就算如此,衆多活屍現世之後,本身就攜帶大量屍氣,與原本的屍氣相融,竟然在陽世之中生生腐蝕出一線陰陽縫隙,使得此地隱隱有了陰陽逆轉的跡象。鬼物身在陽世,處處受限,見不得日光,見不得天風,近不得人身。若是陰陽逆轉,鬼物便徹底沒了種種限制,而活人則處處受限。雖說藏老人受限於境界修爲,還做不到真正的陰陽逆轉,但大量陰氣從這一線陰陽縫隙之中用出,如同開閘泄洪,令李玄都體內氣血運轉變得順逆無常,便是李玄都以“漏盡通”不斷化解,也逐漸顯現出陰氣入體的跡象,面露灰敗之色,甚至皮膚上都出現了屍斑。

李玄都心知肚明,若是繼續如此下去,別說救出沈無憂,就是他本人也會凶多吉少。

就在此時,沈無憂的心聲再度響起:“紫府,你儘管全力出手,我也會奮力一擊,你我聯手,破去藏老人的‘萬屍大力尊’。”

李玄都沒有絲毫猶豫,將顯化於外的“百劍觀音”收回體內,四肢百骸、三大丹田、正經十二脈、奇經八脈、各大穴竅內的所有氣機悉數匯聚入體內假丹之中,假丹飛速運轉,繼而縮小成一點,沉入下丹田氣海之中,隨後氣海中有一點璀璨金芒透出,繼而化作金液一路向上。

人體之中,從尾閭到命門這一段脊柱最冷,名爲雪山,氣機在衝動此關時,用力最小,道家喻爲“羊拉車”。雪山之後即是脊柱,人之脊柱二十四節,上應二十四節氣,頭尾兩處稱龍虎雙關,上龍下虎,此關最長,氣機衝動此關時,用力最大,道家喻爲“鹿拉車”。過龍虎關之後,再往上至頭部腦後風池穴,名爲玉鼎關,其竅最小而難開,氣機運行至此不易通過,用力最精,道家喻爲“牛拉車”。

這道金色洪流瞬間過“羊拉車”、“鹿拉車”、“牛拉車”三重境,最終直入上丹田中,應煉氣化神之說。這一刻,李玄都只覺得神遊天外,自身與天地俱爲一體,難分彼此。

與此同時,沈無憂又毀去七顆數珠,直接炸裂了握住自己的巨掌,脫困而出,然後朝藏老人擲出三十六枚“鎖神釘”。

畢竟是太玄榜第五人,就算此時的沈無憂因爲遭了第三次天譴的緣故而修爲大損,也不容小覷。藏老人不得不親自出手,此時陰陽倒錯,陰氣大盛,沒有血氣的干擾,藏老人可以肆無忌憚地開啓“陰陽門”,於是他直接在自己身前打開一道“陰陽門”,連接皁閣宗存放活屍的“大墓地”,從中直接召出兩具鐵屍,體魄堅固,僅次於銅甲屍。可面對沈無憂的三十六枚“鎖神釘”,這兩具鐵屍如同豆腐一般,被“鎖神釘”刺入體內,瞬間化作兩灘濃水。

在此時,一道黑影驟然破土而出,指甲鋒銳如短劍的雙手,朝着沈無憂猛然抓去。

這道黑影正是藏老人的銅甲屍,來勢之快,已經非電光火石可以形容,絲毫不遜於天人境的武夫,沈無憂只得以“八部神通”中的“玄武甲”應對。

所謂“玄武甲”乃是一面龜殼模樣的盾牌,大小與撐開的傘面相差無幾,堅固無比。銅甲屍的一抓落在“玄武甲”上,只是留下五道深深抓痕,卻未能徹底摧破。

銅甲屍怒吼一聲,又是一拳朝沈無憂砸去。與太陰屍不同,銅甲屍生前就是絕世武夫,故而體魄凝練,堪比金剛,而殭屍本身就是銅皮鐵骨,就算是普通孱弱老人在死後化作殭屍,身體都會變得十分堅硬,且力大無窮,更遑論是一位絕世武夫的屍體,故而這一拳僅僅是憑藉純粹的體魄發力,便拳勢破空,拳風與空氣劇烈摩擦,生出一陣巨大的嗡鳴聲音。

這一拳砸在“玄武甲”上,氣機浩蕩,震盪不休,銅甲屍雖然因爲反震之力有一個不易察覺的小幅度晃動,但看上去還是紋絲不動,在它與沈無憂之間,出現無數肉眼可見的氣機漣漪,無數被殃及池魚的陰兵之流在剎那之間被浩大氣機碾碎爲齏粉。

沈無憂身前的“玄武甲”出現無數裂痕,繼而寸寸碎裂。

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九十七章 此心無愧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衛第八十一章 千掌羅漢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五十六章 賜死第一百二十章 因果緣由第二百零八章 龍希勝第五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籠中鳥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一百八十五章 醉春風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八章 父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斷流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十八章 一劍之威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座第一百二十二章 胭脂長街第一百九十三章 洞中二人第九十章 樓蘭城第三十九章 疑雲重重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心難測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罪定罪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十三重天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玉青園對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終南山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九十六章 話本小說第三章 我有一座劍秀山第二百零五章 訪客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二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七十八章 半山客棧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八十六章 錢青白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般巧合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一百二十章 湯泉別院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劍足矣第一百一十二章 吾之幸事第一百九十章 遊俠書生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張家餘孽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四十七章 一杯濁酒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二百一十章 玄陰屠第一百九十七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八十八章 人心第一百七十章 中州北陽第九章 兩大地仙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網第一百四十四章 宗室諸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三十一章 天樂宗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六十五章 名利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八十八章 月下殺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