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

太平宗雖然已經封山,但在江湖中依舊是存在感十足,歸根究底,有兩點原因:一者是太平宗興辦了大量的太平客棧和太平錢莊,遍佈各處,就連荒郊野外也不乏太平客棧的存在;一者是太平宗以太平客棧和太平錢莊在江湖中鋪設出一張大網,通過這張大網,太平宗可以查知、傳遞衆多不爲人知的消息,再加上太平宗的占驗之道,使得太平宗在許多消息的靈通程度上猶勝以此爲生的聽風樓和近些年來愈發衰弱不堪的青鸞衛。

在李玄都等人離開蓬萊島的三天後,有兩個消息哄傳江湖。

第一個消息是,老劍神李道虛明傳江湖,將自己的四弟子李玄都逐出宗門。不過老劍神的言語也頗多玩味之處,只說了逐出師門,卻未提師徒情誼如何,有些藕斷絲連的意思。

“李玄都”這三個字在江湖上聲名不顯,若僅僅是如此,在江湖上也掀不起太大的波瀾,可緊接着太平宗卻是重新更易了少玄榜,排列出最新的少玄榜十人。原本排名少玄榜第一人的顏飛卿降了一位,榜首赫然變成了李玄都,而且太平宗還在榜單上特別註明,李玄都即是當年紫府劍仙。

許多後知後覺的江湖人士終於恍然大悟,難怪當年紫府劍仙橫空出世之後,不過弱冠之齡,便能一人一劍橫行江北河朔,原來是老劍神的弟子,可緊接着又是更多的疑問紛至沓來,爲何老劍神要將紫府劍仙逐出師門?紫府劍仙在天寶二年之後又去了哪裡?紫府劍仙爲何會接連跌落太玄榜和少玄榜?如今紫府劍仙重新登頂少玄榜,何時才能重新登上太玄榜?

在李玄都重新登頂少玄榜榜首之後,其餘人等順次下降一位,又添了幾個新面孔,分別是第二人顏飛卿、第三人李太一、第四人蘇雲媗、第五人宮官、第六人秦素、第七人玉清寧、第八人張雁靈,第九人陸雁冰,第十人蘇雲姣。

顏飛卿、蘇雲媗、宮官、秦素、陸雁冰等人算是老面孔了,玉清寧與李玄都一般,都是重回少玄榜。真正添加進來的新面孔只有三人,分別是:清微宗的李太一、正一宗的張雁靈、慈航宗的蘇雲姣,尤其是李太一,先前不見半點端倪,竟是一飛沖天,直接進入少玄榜的前三甲位置,力壓蘇雲媗一頭,實在令人驚訝。

不過很快又有消息傳出,李玄都與李太一曾在望仙台上鬥劍,衆多清微宗名宿,以及張海石、太微真人等盡皆前往觀戰,最後是李玄都一招險勝,可見如今少玄榜的前三甲差距極小,勝負就在一線之間。如此一來,清微宗在少玄榜中獨戰三個席位,就算刨除李玄都不算,也還有兩個,足以與正一宗分庭抗禮。

至於張雁靈,在江湖上也有傳聞,乃是張氏旁支出身,幾年前才被大天師看中,帶在身邊悉心教養,有今日成就也在情理之中。

最後便是蘇雲姣,若論江湖名氣,蘇雲姣要遠勝於李太一和張雁靈,畢竟誰都知道慈航宗有兩位蘇仙子,還特意以大小區分,此番她能登上少玄榜,在於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在許多江湖人士看來,這位蘇小仙子能夠登上少玄榜是遲早之事,卻不應該是現在纔對,讓人不得不猜測蘇雲姣最近是不是得了什麼奇遇。

若是從少玄榜來看整個江湖局勢,邪道十宗竟然只有兩人登榜,就算考慮到此榜是太平宗所作,難免有些偏見偏差,邪道中出類拔萃的年輕俊秀還是太少了些,讓人不得不懷疑邪道十宗陷入了青黃不接的境地。

不過有位邪道巨擘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既然正道中人說我們是邪道,那我們就認了這個說法。只是不知什麼緣由,從來只見這些正道弟子墜入邪道,可沒聽說過哪個邪道弟子洗心革面的,真是奇也怪哉。看來正道的年輕俊秀再多,也是給我們這些邪魔外道培養的。”再加上先前那些影影綽綽的傳言,說李玄都要入贅秦家之事,更是從側面印證了這句名言。

除此之外,還有三教中的儒家中人,以三大學宮爲首,儒家中人不同於道佛兩家,善養浩然之氣,不過難以速成,非要幾十年的苦功不可。如果兩人都練十年,道家之人已然小有成就,儒家之人卻還是手無縛雞之力;各練三十年,還是道家之人佔上風;各練五十年,那纔是平分秋色,難分上下;要到甲子之後,儒家之人才能漸漸地越來越強;到得七十年後,儒家之人方能佔據上風,所以少玄榜註定與儒家之人無緣。

這幾年來,世道漸亂,朝廷不復鼎盛,在四大臣身故之後,幾大學宮也愈發式微,如徐世嵩、秦襄這般出世高手也是少之又少,實在難與正邪兩道相比。

不過也有傳言,說三大學宮中有三位大祭酒,若是三人聯手,便是老玄榜上的神仙也難以勝過他們,不知是真是假。

江湖就是如此,各種傳言滿天飛,除了真正的江湖巨擘和當事人之外,其他人很難分辨其中真假,因爲大多傳言都是半真半假,而且各種傳言之間還互相矛盾,想要從中抽絲剝繭得出真相,可謂是千難萬難。稍有不慎,就會得出一個與真相背道而馳的結果。

因爲這兩個消息,江湖上又生出了許多揣測傳言,其中流傳最廣的便是,李玄都步了張鸞山的後塵,老劍神本是想要讓自己的四弟子與秦家大小姐結親,以此聯盟遼東的補天宗,誰曾想這位紫府劍仙見到秦大小姐之後,神魂顛倒,溺於美色,脂粉陷阱,終是難以自拔。這才惹得老劍神勃然大怒,將其逐出師門。一通傳說,有鼻子有眼,好像親眼見了整件事的經過,讓好些正道人士扼腕嘆息,從此在江湖上又多了個邪道妖女誘惑正道俊彥墮入邪道的故事。

還有一種傳說,則是從中州那邊興起,根由在於當初李玄都與顏飛卿、蘇雲媗等人聯手討伐皁閣宗之事,所以這些傳言是說老劍神不滿李玄都與顏飛卿交好,逼他與顏飛卿割袍斷交,李玄都礙於朋友大義,不願如此,這才被老劍神逐出師門。

不過相較於上一種說法,這後一種說法就沒那麼“精彩”,尤其是衆多女俠們,顯然是更青睞於第一個說法,紫府劍仙是爲了秦大小姐才被逐出師門,讓好些女子都爲之神往,羨煞了那位秦大小姐,都想要一位甘願爲了自己不惜與師門決裂的意中人。

此時的李玄都尚不知自己已然名滿江湖,不再是當年那個讓人聞風喪膽的煞星,反倒成了許多女子眼中的癡情人。其實煞星也好,癡情人也罷,都非是李玄都心中所願,他會殺人,卻不以殺人爲樂,他傾心於秦素,也不覺得男女情愛便是自己命中的頭等大事。若是太平盛世,遇到了秦素,也許李玄都真就與她一起逍遙江湖去了,哪管什麼正邪之爭,也不論什麼江湖廝殺,遊歷天下,看遍萬里河山,甚至還能乘船出海去往婆娑州和鳳鱗州,閒暇之時,琴、棋、書、畫、詩、酒、劍,豈不美哉?可是生逢亂世,男子漢大丈夫,七尺之軀,豈能不思報國救天下?所以他纔會出言譏諷寧憶,也會對那些一意避世隱居求逍遙之人,抱有偏見。

此番李玄都去見玉清寧,不僅僅是爲了蕭家之事那麼簡單,既然清微宗這邊已經無法改變,那他就要從其他方面着手,剷除國賊,還復河山,求天下太平。以正一宗爲首的正道各宗無疑是一個更好的方向。

當李玄都一行人返回琅琊府的時候,玉清寧一行已經先一步趕到此地,正在總督行轅等待他們。

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夜話第十六章 劍氣第八十八章 人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一當千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勢如此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第十一章 鬼客棧第二百二十二章 百劍觀音第四章 劍中藏劍第一百零八章 妖物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三十五章 天樂桃源第六十六章 鏡中花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一百八十九章 劍秀山中第六十四章 詞牌爲名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一五十章 暗中脈絡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後第二十七章 喬裝改扮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是李玄都第一百零三章 撤離第二百零五章 沾泥帶水第一百三十章 另有古怪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一百六十二章 錢家來人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四十一章 夢醒第一百零一章 聖地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一百九十章 一條路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九十章 血刀傳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陽法身第一百零七章 筆記第一百一十九章 入口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一百一十九章 入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第二十九章 井水如血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路劫財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二百二十八章 弘農縣第五十九章 南疆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二百三十章 二龍不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船行雲海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魂第六章 軍陣第四十六章 故人夜談第四十七章 大典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一百四十三章 親政之爭第五十一章 白氏兄弟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一十二章 賭約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話第六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枯石爛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一章 錢玉蓉第五章 黑雲壓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發配北海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呼海嘯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八章 大僞似真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一百七十三章 馬政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九十六章 醒來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