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應約而至

張海石對李玄都道:“齊州的事情,我就不參與了,免得老宗主再生其他猜忌之心,我那座別院,你儘管拿去用便是,就算夷爲平地也沒什麼干係。”

李玄都衝張海石作了一揖,卻沒有說話,一切盡在不言中。

張海石一揮大袖,示意那艘大船自行離去,然後獨自一人踏波而去。

送走張海石之後,一行三人去往最近的一座縣城,名作風山衛。

大魏的軍制施行衛所制。自帝京達於州府,皆設立衛、所,外統於都司,內統於大都督府。也就是說,衛、所分屬於各州的都指揮使司,各州的都指揮使司又由朝廷的大都督府劃片管轄。都指揮使司下轄若干個衛,衛下轄一定數量的千戶所和百戶所。大抵五千六百人爲一衛,一千一百人爲一所,一般每衛設左、右、中、前、後五個千戶所;一百二十人爲一個百戶所,百戶所設總旗兩人,每總旗轄五十人、小旗十人,每小旗轄十人。除了各地衛所之外,還有直屬皇帝的親軍二十六衛,當年的青鸞衛便是其中之一,只是後來太宗皇帝將青鸞衛拔高,升爲青鸞衛都督府,與大都督府平起平坐。

最早的時候,總兵是在戰時由朝廷下派到某地指揮作戰的最高將領。下派的總兵掛將軍印兼領總兵官,戰畢後返回帝京,一般由勳貴或地方都督充任。此時的總兵官是一個職責稱謂,並沒有品級。戰爭狀態下,總兵的排兵佈陣則是通過地方的“都指揮使司”來實現。可以說,在大魏初年,戰時狀態下,都指揮使聽命於總兵,並沒有直接的從屬關係,因爲總兵無權罷免都指揮使。

如此就會產生兩個矛盾:一者是,總兵帶兵不練兵,造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局面;二者是,由於都指揮使和總兵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容易造成事權不一。有事的時候,雙方摩擦不可避免,相互拆臺的局面也是必然的。

待到到了後來,一些地方戰事不斷,短期內無法結束戰事,總兵常駐地方漸漸成例。總兵官也就成爲了鎮守一州之地的最高武官。這解決了總兵帶兵不練兵的問題。同時也削弱了“都指揮使司”對於衛所兵的控制力,慢慢的總兵在地方軍事上形成了事權專一的局面,但也存在着總兵稱霸一方、擁兵自重的可能。而總兵和都指揮使之間雙重領導的矛盾仍舊存在。

爲了解決矛盾,朝廷又往下派了巡撫,總領一省事務。一方面削弱總兵兵權,一方面也給總兵和都指揮使以及布政使、按察使設了個共同的上司,解決事權不一的矛盾。

待到世宗年間,數次戰事都牽涉數州之地,爲了協調數州,又在巡撫之上加了總督一職,掌管一到二州之地。直到今日,總督也已經成了定例,巡撫、總兵皆要仰其鼻息,再加上局勢變幻,朝廷闇弱,各地總督得了人事、錢糧之權,已然與裂地封王相差無幾。

這個風山衛便是齊州的衛所之一,只是因爲此地靠海的緣故,海上貿易來往頻繁,再加上衛所制度的逐漸荒廢,使得這兒早已變成一座小城,來往商人不絕,頗爲繁華。

這等遠離戰亂又商貿發達之地,必然有太平錢莊的所在。三人進城沒有多久,就看到一座頗爲氣派的二層小樓,正是太平錢莊。秦素進到其中,花了一枚太平錢查詢,發現玉清寧已經給她回信,只是信件被髮到了琅琊府的太平錢莊之中,此時卻是不能收信,秦素想了想,也能猜到一個大概,無外乎是些客套話,於是她又給玉清寧發了一封信,只有寥寥數十字,大概意思就是:若是玉清寧已經到了,就請她稍等些許時候,她和李玄都馬上就到。

做完這些之後,秦素返身從太平客棧出來,感嘆道:“如此方知飛劍傳書的好處。”

李玄都聞聽此言,忽然想起一事,先是將陸雁冰的飛劍還給她,然後又取出陪伴自己多年的“紫凰”遞到秦素的面前。

秦素微微一怔,有些不明所以。

李玄都道:“上次就說要在仙劍山莊鑄造一對飛劍,可惜把此事忘了,正巧我有兩把飛劍,仿正一宗的‘紫霞’和‘青雲’二劍而鑄,我留一把雄劍‘青蛟’,這把雌劍‘紫凰’送你,這兩劍本就互有感應,待會兒我再教你一門劍訣,定下一個只有咱們兩人知曉的法門,以此來尋蹤定位,那麼咱們以後便可以飛劍傳書了。”

秦素本想拒絕,不過轉念一想,她和李玄都共同經歷諸般磨難,說好同進同退,許多該做的也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也已經做了,哪裡還用強分彼此,於是也不推辭,接過這柄紫色飛劍,然後衝李玄都微微一笑。

陸雁冰雙臂環胸,冷眼旁觀,故意打了個寒顫:“膩歪,真是膩歪。不僅膩歪,還酸,我都起雞皮疙瘩了。”

李玄都笑罵道:“不願看就別看,誰求你看了?實在不行,你趕緊找個江湖上的青年才俊把自己給嫁出去,這樣便眼不見心不煩了。”

陸雁冰輕哼一聲:“這青年才俊又豈是那麼容易找的,要麼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要麼是道貌岸然一肚子壞水,偶有幾個好的,也早都被人搶走了,我要家世沒家世,要相貌沒相貌,修爲也一般,可搶不過什麼仙子啊、大小姐的。”

陸雁冰說這話時,目光一直瞟向秦素,眼神戲謔,便是在說李玄都被秦素搶走了,至於仙子一說,則是說顏飛卿與蘇雲媗將要成婚之事。秦素哪裡聽不明白她話語中的促狹之意,可如今是在大庭廣衆之下,不好與她動手動腳,只能裝作沒聽懂的樣子,把目光轉向別處。

陸雁冰用眼角餘光瞥見了一臉不善的李玄都,趕忙輕咳一聲,正色道:“不說這些了,信也發了,我們繼續趕路纔是要緊。”

李玄都輕哼一聲,算是放過了她,否則便要讓她嚐嚐他這個做師兄的手段。

就在三人剛剛抵達風山衛的時候,玉清寧一行人已經進入琅琊府境內,這一路行來,讓許多年歲不大的玄女宗弟子大受衝擊,畢竟齊州剛剛經歷數次大戰,遍地焦土,生靈塗炭,甚至有些地方,十室九空,整個村子一個活人也沒有,對於這些初入江湖的年輕弟子而言,實在是太過可怕,讓她們平生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人間煉獄。其中有個少女脫口而出一句“地獄空蕩蕩,惡鬼在人間。”讓許多玄女宗弟子都深以爲然。

反倒是周淑寧,因爲曾經跟隨李玄都行走江湖的緣故,生生死死的事情見得多了,倒還鎮定,最起碼沒有像幾位師姐那樣直接吐出苦水。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沈長生,他護送沈霜眉去蜀州的一路,連人吃人的慘劇都已經見識過了,此時再見這些,已是心態較爲平和。

好在進入琅琊府之後,這些人間慘劇便漸不可見,不但人煙漸多,而且路過的幾個縣城都頗爲繁華,蓋其原因,許多其他府縣之人因爲躲避戰亂的緣故,紛紛逃到琅琊府,使得琅琊府竟是呈現出一種頗爲畸形的繁華,與齊州其他地方好似兩個世界。

當一行白衣仙子終於看到那座琅琊府城時,衆多年輕弟子都鬆了一口氣。對於她們而言,歷時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目的地,自然要輕鬆許多。不過那些老成持重的年長弟子卻沒有半分放鬆,對於她們而言,這次的齊州之行,纔剛剛開始,畢竟是紮根於此數百年的豪族蕭家,又涉及到了自家宗門的頭號大敵牝女宗,不可輕視。

玉清寧與她們的想法又不一樣,對於她而言,還牽涉到了日後正邪兩道的大局。

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五十九章 南疆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二十五章 主僕第一百一十一章 純陽丹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第三十二章 殺機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一百章 我佛如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行軍丸第八章 閣老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開明陣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九十九章 三位東家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五十四章 屍墓初現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盜女娼第二百二十一章 陳眠第一百三十五章 後續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第四十一章 殺與不殺第一百一十章 合作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一百九十三章 洞中二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四十八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魔高一尺第一百九十一章 藏書樓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章 湯泉別院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一百六十六章 錢能通神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一百八十八章 深夜酒肆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呼海嘯第六十一章 兄妹而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上鬼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花流雲第八十章 十殿明官第二百八十章 神遊天外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七章 釋疑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聖人府邸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天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仇私怨第二十八章 自帝京來第八十四章 血雨漫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月落人間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一百三十一章 羅青青第一百三十六章 魔高一尺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八十七章 才俊之士第一百零四章 沈無幸第七十四章 劍意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第二十五章 化身歸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六十章 一線第三十三章 奪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白蓮坊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四十九章 玄都紫府第六十五章 師兄師妹番外十二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六十七章 目盲登山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墟宮第一百九十五章 金帳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