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太平二十年,崑崙洞天。

此處洞天還未顯化於人間,成爲道門的一處隱秘所在,許多隱秘研究都在此地進行,比如更爲高產的糧食種子、將法術與火器結合爲一體等等。

一處不爲人知的開闊地上,兩道身影正來回交錯。

當年皁閣宗盛極一時,橫掃人間無敵手,於是便將目光轉向更高層次,也就是傳說中蒼天在上的神靈,當時皁閣宗定立的目標有三,均是取自佛家傳說,分別是:天神“阿修羅”、護法神“夜叉”、惡鬼“羅剎”,其中“羅剎”對應先天境,“夜叉”對應歸真境,“阿修羅”對於天人逍遙境,以及對應天人無量境的“大阿修羅”和對應天人造化境的“阿修羅王”,皁閣宗甚至還想造就直指長生境的“帝釋天”,只可惜皁閣宗只是初步完成了惡鬼“羅剎”,便被正邪兩道聯手所敗,剩餘兩者便是遙不可期。

不過僅僅是“羅剎”一物,就已經堪稱逆天,由皁閣宗煉製成的“羅剎”,兼具厲鬼和活屍兩者之長,既有一定靈智,又有堅韌軀體,可謂是以人力奪取天地造化之能事,用皁閣宗自己的話來說,便是行竊天、偷天之舉,九天神靈也不過如此,故而皁閣宗的最後一方大陣被命名爲“煉神”。

再到後來,徐無鬼和薩滿教繼承了古皁閣宗的衣鉢,薩滿教煉製出了“大阿修羅”,徐無鬼更是以神道之法煉製出了“帝釋天”。

如今道門一統,道門中人開始繼續完善這個體系,此事被李玄都交由上官莞全權負責,代號爲“八部衆”。

首先便是材料問題,皁閣宗是以大量屍體爲材料,在亂世也就罷了,在太平世道卻是行不通,更何況還有褻瀆屍體之嫌,於是道門中人想了個折中之法,乾脆摒棄更爲脆弱的人體,直接煉製軀體。

煉製軀體的材料以各種強大獸類爲主,無論是上古荒獸的遺骸,還是妖獸、神獸,都可以,就拿蛟龍來說,一條龍屍便抵得上千百人,而且質量上更是千百倍勝之。於是道門在上官莞的密令下,開始搜尋各類強大遺骸。然後在這些遺骸的基礎上,煉製軀體。

與此同時,姚湘憐也深入參與到“八部衆”的研究之中,在這些煉製軀體上試驗自己的長生石,取得了不俗的進展。

此時交戰的雙方中,便有一尊“阿修羅”。

而它的對手則是一名道門真人,親自測試這尊“阿修羅”的威力。

在周圍還站着許多道門弟子,從各個角度記錄雙方交手的過程。

忽然之間,“阿修羅”的體型猛地暴增,好似人仙顯出真身一般,變爲丈六之高,掄動巨掌,以與巨大體型完全不襯的速度狠狠拍下!

一掌之威,激起宛如連綿爆炸般的狂風鼓盪,氣爆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與之敵對的道門真人正是蘭玄霜,只是輕輕揮袖,沒有半分外在聲勢可言,卻讓“阿修羅”的這一掌好似打在了棉花上,氣浪自雙方對撼處蕩起,頃刻間就化作波及方圓百餘丈的巨大漣漪。蘭玄霜立在原地不動,而“阿修羅”身形卻如遭雷殛般出現片刻的僵直。

蘭玄霜負手而立,沒有乘勝進攻。

她的目的不在於擊敗這尊“阿修羅”,而是要最大限度測試出“阿修羅”的潛能,否則也不必她這位天人造化境大宗師親自出手。

“阿修羅”略微調整之後,再次出手,當真快若疾電,迅若雷霆。體形的龐大,根本無法構成對它行動的妨礙。

只是蘭玄霜再一揮袖,它便不由自主地如陀螺一般在原地飛速旋轉起來,不過其體表也隨之出現一層麟甲,一張一合,不斷吞吐天地元氣,然後隨着它的飛速旋轉,在身周形成一道巨大的陸地龍捲,威力極爲駭人。

便在這時,一直在旁邊不曾出手的陳眠雙掌排空,以浩大氣機在四周佈下四道丈餘厚的堅固氣牆,使得這道龍捲不會危及周圍的道門弟子。

在遠處的某座殿堂內,一道水幕將蘭玄霜與“阿修羅”交手的場景映照出來,纖毫畢現。上官莞與一衆負責煉製“阿修羅”的道門弟子坐在水幕之前,一同觀看這場交手。

一位陰陽宗弟子輕聲說道:“這尊‘阿修羅’採用了上古荒獸‘相柳’後裔的部分軀體,故而獲得了部分神異之處,如果不是位於陸地,而是水中,那麼它所能發揮的威力,應該還會再上升三成。不過蘭真人畢竟是天人造化境的修爲,區區三成威力,還不足以與蘭真人抗衡。”

坐在主位上的上官莞只是輕輕點頭,臉上看不出喜怒。

成婚之後的上官莞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換成了婦人的髮髻,不過她不大喜歡“上官夫人”這個稱呼,所以道門上下還是稱呼她爲大真人。

過了片刻,上官莞開口道:“關鍵還是要解決‘薪柴’的問題,你們已經見識過‘帝釋天’,威力堪比長生之人,可是因爲要以香火願力爲食,導致等閒不能輕動,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威力再強大,也只是個木偶而已。”

另一名皁閣宗弟子低聲道:“以目前的條件,只能儘量減少香火願力的使用,還無法完全放棄香火願力,畢竟從根本上而言,它們無法自行修煉,便如無根之木……”

王仲甫忽然說道:“也許姚真人那邊會有些進展。”

上官莞陷入沉思之中。

如今“八部衆”工程內部分成了兩派,一派延續了古皁閣宗的思路,另一派則以姚湘憐爲首,延續了上古巫教的思路,兩派人各有優劣,時而爭論敵對,時而互相合作,上官莞作爲“八部衆”工程的主持之人,大致是不偏不倚。

過了許久之後,上官莞緩緩開口道:“姚真人的確可以解決‘薪柴’的問題,可關鍵在於姚真人的方法還有另外一個弊端,那便是‘失控’。從某種角度來說,‘薪柴’的問題恰恰是我們掌握這些造物的關鍵所在,如果有朝一日,這些造物因爲某些原因失控,開始反噬我們自身,我們當然可以鎮壓它們,卻也難免元氣大傷,更與大掌教的初衷背道而馳,這是我們誰也承擔不起的責任。”

王仲甫沉默了。

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魏臻輕聲道:“所以關鍵還是在於人,如果有人自願接受這種改變,成爲‘阿修羅’呢?”

“你的想法太危險了!”上官莞沉聲道。

魏臻微微欠身,沒有爲自己辯解。

上官莞並未真正動怒,話鋒一轉:“不過這的確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便在這時,蘭玄霜出現在了這處殿堂之中,測試已經完畢,後續由陳眠負責收尾。

在“八部衆”工程中,上官莞是當之無愧的一號人物,那麼蘭玄霜和姚湘憐就是二三號人物,兩人分別引領了一個大的派系。

上官莞望向蘭玄霜,問道:“蘭姐姐,你覺得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

蘭玄霜沉吟道:“地仙一脈的根本在於天人合一,也就是和諧,帝釋天的本質還是殭屍,便爲天地不容,而我們這些所謂的造物,本是天地間不存在的東西,被我們強行創造出來,自然失之和諧,或者直接是‘不諧’。失去了天人合一的本質,便無法主動從外界汲取天地元氣爲己用,最多是像剛纔那般,將天地元氣化作自己的武器。”

王仲甫搖頭道:“想要達到所謂的‘和諧’境界,已經不是我們所能及,侵奪天地造化,是仙人才能觸及的領域。”

魏臻再度開口道:“是否要重啓‘緊那羅’計劃?”

上官莞斷然否決道:“這是大掌教明令禁止的事情,勿要再提。”

魏臻沉默下去。

……

太平四十一年,渤海府,東海水師駐地。

當秦可貞走下馬車時,被眼前的龐然大物震驚了。

在遠處的海港中,有一艘巨船,體型遠勝普通的戰船,就是赫赫有名的青龍大船也不能與之相比。

這也就罷了,關鍵在於這艘船拋棄了傳統的木質結構,轉而以鋼鐵作爲替代。

這是一艘鐵甲船。

是傳說中的應龍級戰艦。

秦家輩分是“唯正己守道爲可恃”,秦可貞正是如今皇帝陛下的孫女,也是皇儲的女兒,被封爲南平郡主。

如今的皇儲已經不是秦素,而是秦素的異母弟秦爲世。

當真讓李玄都一語言中,秦清得上天恩賜,在太平五年,與白繡裳育有一子,被正式立爲太子,秦素也終於擺脫了皇太女的身份,安心去做自己的太平道大真人和大掌教夫人。

時至今日,太子已經三十六歲,成家立業,並且育有一子一女。秦清在人間的時間所剩無幾,已經讓太子監國,處理一切政務。

秦可貞這次就是跟隨父親來到此地,檢閱水師的最新戰艦。

東海水師提督軍務總兵官李法臣迎了上來,他是李太一的弟子,而李太一已經去往崑崙,重返道門,有望接替他那位有意歸隱的四嫂,出任太平道大真人之位。

李法臣引領着太子殿下登上鐵甲大船,巡視一週,然後命令炮手開炮,擊沉靶船,最後請太子殿下親自爲這艘鐵甲船命名。

太子殿下相當滿意,說道:“此艦用以征討海上賊寇,便取名爲平寇大將軍。”

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二十六章 兀述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去樓空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一百零四章 各有所求第六十一章 天寶八載第三十一章 拉攏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一百九十五章 排名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二十章 緣是故人第一百零八章 天劫將至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一百二十章 緣是故人第十四章 二三事(四)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四十章 出拳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五章 請神之術第五十五章 爲自由故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互助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五十五章 興盡悲來第二十九章 霸王夜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世興第一百四十三章 靈丹妙藥第二十章 女侍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中遺言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五十章 總督府外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六十四章 各自邀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五章 無道貪狼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出好戲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二百零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百七十八章 劍秀山中第七十章 紫氣水劍第一百三十二章 鬼母陰姬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鬼母陰姬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下一統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六章 橫刀攔路第四十二章 人仙第五十八章 入蜀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四章 西域尋蹤第三十五章 天樂桃源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下一統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一百零六章 再提舊事第五十章 鬥劍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八十五章 感春悲秋第九十三章 無情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八十五章 援軍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二百零五章 沾泥帶水第一百四十章 明心見性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頭子第十八章 佛渡有緣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罡劍陣第二十一章 天南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