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了結諸事

白龍樓船離開劍秀山後,一路向南,很快便進入荊州地界。

徐十三又開始聯絡徐三。

自從阻斷龍脈一事之後,徐三就沒再返回帝京,而是與徐九一起去了終南山。

按照道理來說,遷墳一事需要找個懂得望氣點穴的風水先生勘探墓地,同時還要選一個吉日下葬。在這方面,徐三是最合適的人選,畢竟曾經與地師一起以北邙山撬動南山,讓他來看墓地風水實在是大材小用。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張白晝決定扶靈還鄉之後,李玄都就已經通知徐三前往張家祖墳,開始墓地營建一事。

齊王門客並非孤身一人的江湖獨行客,實則各有屬下,且不說徐大,就說徐九在西域的多年經營,無論是徐無鬼還是李玄都,需要徐九打探消息,總不能是徐九自己在西域大海撈針,定然是有屬下的。

徐三也是如此,不是他親自動手營造墓穴,他只負責望氣點穴。

當李玄都和張白晝來到張家祖墳的時候,已經開始動工。張肅卿的髮妻早亡,多年前就被葬在此地,按照道理來說,應是夫妻合葬,不過張白晝的意思是,不要再去打擾故人,於是徐三就在旁邊點了兩個穴,分別對應張肅卿、張白月,如此一來,一家三口也算是團聚了。

至於張白圭,因爲已經成家生子,所以在張肅卿夫婦墓穴旁邊的墓坑裡重新點穴,夫妻合葬,還有幼子,也是一家三口。

其他的張家族人,祖墳中也早就預留了相應的大概位置,只要點穴即可。

不過營造墳墓並非一日之功,少說也要半個月的時間,那麼張白晝就要和徐三守在這邊,等到墳墓修建完畢,擇選一個吉日,重新下葬。到時候還要請來道士舉辦各種法事,好在道門最不缺的就是道士,可以就近從神霄宗請人,李玄都也都親自安排好了,看在李玄都的面子上,神霄宗的三玄真人會親自前來。

在此之前,張家之人的棺槨暫且停靈於張家的祖宅之中。當年抄家,這座祖宅的確被地方官府貼上了封條,只是如今朝局大變,後黨一朝傾覆,明眼人都能看出四大臣翻案是必然之事,如今張家後人回來,誰敢多事?

張白晝也會暫時居住在這裡。

盧幼貞本想跟着一起過來,不過被張白晝嚴詞拒絕了,若是兩人已經成親,那也就罷了,關鍵如今兩人的事情還是八字沒一撇,涉及到祖墳,實在不好把她牽扯進來。

按照儒門的規矩來說,只有明媒正娶的正妻才能入祖墳,妾室之流沒資格入祖墳。當年有一位總督便是妾室所生的庶子,待到他位極人臣之後,想要將生母移入祖墳之中,其兄長死咬着規矩不同意,任他是封疆大吏,也無可奈何。

這也是世間女子沒人願意爲妾的緣故,在這個禮法大過天的世道中,正妻和妾室的差距可不是皇后與妃子的差距,妾在妻面前便如奴僕一般,說是天壤之別也不爲過。再加上朝廷和儒門並不承認所謂的“平妻”一說,定死了正妻只有一人,所以就是當年的宋政也守不住衆多女子,部分需要依靠宋政才能生存的籠中雀也就罷了,寧做富人妾不做窮人妻。可其他不需要依附宋政就能在世間立足的女子就不這麼看了,畢竟正妻位置已經給了同甘共苦的澹臺雲,這些本就身份不俗的女子哪個願意爲妾,沒有名分,待到宋政失勢,自然紛紛離宋政而去,而澹臺雲又惱怒於宋政的一再背叛,也翻臉不認人,竟是無一人留在宋政身旁。

正因如此,在祖墳一事上,關乎家族,十分重大,不能輕慢,更不好讓外人蔘與其中。當然,李玄都是例外,沒有李玄都,報仇也難,更不能沉冤昭雪,對於張白晝來說,說李玄都對他有再造之恩也不爲過,既是師長,也是恩人,卻是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玄都畢竟不是張家的兒子,也不是張家的女婿,不會一直守在這裡,很快就要返回屬於他的李家,料理師父飛昇離世之後的諸多事宜。

李家可不是人口凋零的江陵府張家,而是堪比正一張氏的大家族,“瑾道如法,長有天命”,從最老的“謹”字輩到最小的“有”字輩,總共六代人,有行將朽木的老人,也有還在襁褓中的嬰孩,甚至還包括李家的一衆女婿,這麼一大家子,浩浩蕩蕩上千人,都在等着李玄都,李玄都如何也不能失約不至。

李玄都將徐十三留在此地,獨自駕馭着白龍樓船離開江陵府,不過他沒有急於返回東海,而是先去往蜀州的天蒼山。

李玄都上次見蘇蓊的時候,曾與她約定改日再議,如今帝京之事暫告一段落,李玄都也可以騰出手來解決此事了。

因爲白龍樓船曾經造訪過天蒼山,所以這次就不必李玄都刻意控制,白龍樓船可以自行前往。趁此時機,李玄都又熟悉了下白龍樓船的控制方式,尤其是“攻”和“御”,對於長生地仙來說,用處不大,可是對於未曾躋身長生境之人來說,這件仙物遠勝於“叩天門”和“天師雌雄劍”。

很快,白龍樓船來到了天蒼山,天蒼山的弟子倒是不太驚訝,因爲他們不止一次見過這艘白龍樓船,只是如今白龍樓船換了主人。

李玄都先去拜訪了萬壽真人和季叔夜,師徒兩人專門爲先前交接宗主之事向李玄都致歉,李玄都並未再去深究,直接說明來意。

師徒兩人早就知道鎖妖塔中關押着一隻大妖,如今鎖妖塔日漸殘破,這隻大妖便是潛在的隱患,不知何時就會脫困而出,如今聽到李玄都要解決這個麻煩,自然不勝欣喜,再次謝過李玄都。

李玄都一人重回鎖妖塔,再次見到了蘇蓊。

對於蘇蓊來說,距離上次與李玄都見面剛剛過去了不久,她本以爲下次再見到李玄都,可能是數年之後了,沒想到這麼快就又見到了李玄都。

在片刻的驚訝之後,蘇蓊的視線立刻被李玄都的腰間佩劍所吸引,她是長生境的狐妖,眼力自然不會差,一眼便認出李玄都的佩劍是仙物無疑,這讓蘇蓊心中暗驚,怎麼如此短的時日內,此人又多了一件仙物?若是加上她的“青雘珠”,便是三件仙物,難道仙物這般不值錢了,竟然是唾手可得?

懷着這種疑問,蘇蓊試探問道:“李公子上次來的時候,似乎沒有佩劍。”

李玄都並不故弄玄虛,坦然道:“家師於前不久證道飛昇而去,臨行前將宗主大位和此劍一併傳給了我。”

蘇蓊一怔,疑惑道:“李公子的師父不是地師徐無鬼嗎?不是說地師已經飛昇,並且將身上的‘陰陽仙衣’留給了李公子,怎麼還能二次飛昇?”

當初李玄都帶着上官莞第一次來到此地的時候,自稱是地師徐無鬼的傳人,並且上官莞也稱呼李玄都爲師兄,於是蘇蓊便想當然地認爲李玄都是地師徐無鬼的弟子。

李玄都立時想明白了其中的誤會,解釋道:“地師的確將衣鉢傳於我的手中,說我是他的傳人,也無不可。不過我的授業恩師並非地師,而是另有其人,同時也我的養父,名諱上道下虛,近日剛剛飛昇,留此劍於我手中,望我能發揚祖宗基業。”

爲尊者諱,李玄都不能直呼李道虛的姓名,寫到師父名字的時候還要故意缺筆,也就是漏掉最後一個筆畫,外人問起,更不能直接回答名字。因爲書寫習慣是從上到下,李道虛名爲“道虛”,所以李玄都便以“上道下虛”回答。

蘇蓊聽到李玄都如此說,心中震驚於李玄都竟能得到兩位長生之人的衣鉢傳承,同時也恍然大悟,難怪李玄都年紀輕輕就能躋身長生境,定然與師承有着極大的關係。

說完這些,李玄都說明了此次的來意:“說來也與家師飛昇有關,我要返回齊州接任宗主之位,我記得書中記載說青丘山便在齊州境內,所以我想與夫人同行前往齊州,徹底了結此事。”

狐妖通人性,蘇蓊這隻狐仙更是洞徹人心,立時明白了李玄都的心思。李玄都上次來的時候,並無十足把握制住她,所以不會貿然把她放出去,如今李玄都得了仙劍“叩天門”,有足夠的把握確保她履行飛昇的承諾,所以便同意她離開鎮妖塔洞天。亦或者是,李玄都上次來的時候,另有要事,若是與她大打出手,會耽誤大事,所以不願這麼做,那麼現在應是把事情解決了。

蘇蓊略微思量後,問道:“李公子的意思是你與我一起去青丘山洞天?”

李玄都點頭道:“如此一來,夫人可以親自把‘青雘珠’送回青丘山洞天而不必擔心我把青丘山洞天如何,我也可以不必擔心夫人重回世間掀起腥風血雨,姑且算是互相監督吧,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蘇蓊陷入沉思之中。

雖然這個提議不是天衣無縫,仍舊有不少漏洞,但的確是兩人都可以接受,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過了片刻,蘇蓊點頭道:“那就依李公子之言。”

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友助我第二百二十八章 玉青園對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九十八章 此劍無悔第二百二十九章 相爭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七十一章 身份第四十九章 二十里橋第一章 太平客棧第二百一十五章 名妓第二百九十四章 三長老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九十九章 宮官教誨第一百四十二章 仙物第一百六十六章 殺大巫第四十二章 人仙第一百零七章 筆記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四十四章 洪成仇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一百二十章 洞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由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姑娘第七十八章 黃金佛頭第一百九十章 付之一炬第一百三十五章 宿命通第一百二十三章 易容改裝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四十四章 忙碌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六十六章 鏡中花第六十八章 絕命書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五章 問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先生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部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般巧合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第一百一十五章 雁翎長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三章 九品九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一百八十八章 深夜酒肆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一百九十二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二十章 壁立千仞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五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一百五十六章 爭奪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境精舍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四章 劍中藏劍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依紅樓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七十三章 諸王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衛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六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四十八章 藏書樓故人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五章 問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敵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五十八章 女子爐鼎第八十六章 新任天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一百四十章 明心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