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

李玄都熟悉了白龍樓船的操縱之法後,控制着白龍樓船緩緩“靠岸”。

隨着白龍樓船的移動,滾滾雲霧向兩旁退散,就好似海浪一般。

張白晝望着眼前這一幕,有些明白李玄都到底要怎麼幫他扶靈還鄉了。

李玄都出現在船頭,以雲氣強行凝聚成一條連接白龍樓船和山腰的通道,就像碼頭上的棧橋。

李玄都道:“將棺材都搬出來吧。”

張白晝應聲而去。

李玄都又望向上官莞,問道:“我要的棺材準備好了嗎?”

上官莞回答道:“倉促之間,根本沒有合適的棺材,玄真大長公主聽聞之後,將自己準備的壽材拿了出來。”

李玄都沉默了片刻,說道:“堂堂公主之尊的壽材,定然是極好的,替我謝謝她,就當我欠了她一個人情。”

李玄都沒有提錢,一則是玄真大長公主不缺錢,二則是他的一個人情遠勝過些許真金白銀,這纔是玄真大長公主真正想要的,換成其他人來選,也一定是選擇李玄都的人情。對於李玄都也是如此,銀錢好還,人欠債最難還。

上官莞應下,轉身離開。

片刻後,上官莞單手託着一口棺槨去而復返,看上去甚是詭異,不過棺槨表面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隱約可見金絲,正是金絲楠木的特徵,帝王棺槨也不過如此。玄真大長公主雖然是皇室中人,但想找到這樣的大料製成棺槨還是殊爲不易。

這是李玄都給張白月準備的,畢竟要遷墳了,此後千百年便要在其中長眠,李玄都還是希望棺槨的材質更好一些。

所謂棺槨,分內外,也就是大小相套的兩個部分,大概是就是一口盛放死者屍體的小棺材在外面再套一口大號的外棺。

按照儒門的規矩和朝廷的禮法,一般人是不能用棺槨的,不過李玄都並不打算遵守規矩,這也是李玄都的一點私心。

李玄都從上官莞手中接過棺槨,放在船上。

在這時候,張白晝也帶人將其他棺材搬了出來。

哪怕是客棧的夥計,也被眼前一幕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對於李玄都的敬畏更深。

上官莞示意衆人將棺材放在崖畔的空地上,李玄都一揮袖,棺材自行懸空,依次飛掠,整齊排列於白龍樓船的甲板上。

李玄都做完這些之後,對張白晝道:“白晝,登船罷。”

張白晝應了一聲,順着白雲凝聚成的通道登上白龍樓船,在他登船之後,這條長徑緩緩消散,重新化作逸散雲氣。

除了張白晝之外,這次跟隨李玄都一起返回劍秀山的還有徐十三,張白晝還在愣神的時候,他就已經悄悄登船。

上官莞站在山崖上,沒有登船,她要留守帝京這邊。

李玄都拱了拱手,說道:“京中之事,有勞師姐了。”

話音落下,白龍樓船緩緩離岸,繼而不斷升高,最終行於雲海之上。

從陸地趕路,因爲地形緣故,難免曲折繞路。可是從空中趕路,卻是逢山過山,逢水過水,一線直行,大大縮短了路程,而且白龍樓船的飛行速度不遜於天人境大宗師的御風而行,如此一來,所需要的時間便大大縮短。

李玄都在船頭位置憑風而立,衣衫獵獵作響。

張白晝沒有天人境的修爲,御風而行的經歷屈指可數,此時不由牢牢抓住了欄杆,生怕一個不慎便跌落下去。

此時李玄都已經進入了控制白龍樓船的狀態之中,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地圖,標註了白龍樓船曾經去過的地方,往東曾經去過鳳鱗州,往南去過婆娑州,往北去過太白山,往西去過樓蘭城。

因爲蛟龍親水,龍珠需要汲取水氣,若是在水氣濃郁的地方,白龍樓船就好似順風而行,消耗極小,若是在乾旱陸地,水氣稀薄,白龍樓船就好似逆風而行,消耗極大。所以白龍樓船可以遠渡重洋去婆娑州和鳳鱗州,卻在樓蘭城止步,不再繼續深入下去。

除此之外,妙真宗的天蒼山青城、神霄宗的太和山、龍門府、西京、帝京、金陵府、錢塘府、嶺南等地也被點亮。

如果是曾經去過的地方,白龍樓船可以“老馬識途”,自行前往,若是沒有去過的地方,就要主人親自操縱駕駛。

因爲白龍樓船從未去過劍秀山,所以李玄都只能分心耗費精力來親自駕駛樓船,好在他早就習慣了一心多用,倒也不覺得爲難,並不影響他與張白晝對話。

張白晝望着腳下不斷向後退去的山川河流,忽然說道:“先生,若是能夠組建一支船隊,全是這樣的仙舟,那該是何等壯觀的景象?”

李玄都聞言笑道:“那就是天下無敵了,任你十萬大軍,都奈何不得我們,而我們只要從空中投下太平宗的‘鳳眼子’,便可炸得鐵騎人仰馬翻。只可惜想要造就這樣的飛舟,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別說是船隊,便是想要造出一模一樣的第二艘,都很難做到。”

張白晝也知道這是不可能之事,倒是不覺得如何失望,繼續望向船外景色。

因爲李玄都不想讓地面之人看到白龍樓船的蹤跡,所以此時白龍樓船升得極高,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透過雲霧間的空隙,偶爾能看到遠山的痕跡,此刻張白晝有些明白爲何說青山如遠黛了,站在山腳下,看上去暗沉沉,黑壓壓,難以一窺全貌,唯有這樣居高臨下,方能見得全貌,看得此等美景。

同時張白晝也體會到了爲何人人嚮往仙人,就拿趕路來說,便是天寶帝想要南巡,也要乘坐馬車,不管如何周到,難免路上顛簸。可白龍樓船就好像人在家中一般,不僅無視各種地形,也無視了各種天氣,外面風雨大作,風雪呼嘯,我自安眠,當真是畫船聽雨眠的意味,省卻了風餐露宿之苦。

大概一個時辰之後,白龍樓船已經進入中州境內,徐十三負責與鎮守劍秀山的徐七聯絡,通知他暫時關閉劍秀山的陣法。

再有片刻,劍秀山便遙遙在望。

李玄都用念頭操縱着白龍樓船來到忘劍峰的上空,然後筆直地緩緩下降,剛好落在洗劍池中,船身砸在洗劍池的水面上,掀起層層碧波,水氣瀰漫。繼而白龍樓船從懸空變爲漂浮在水面上。

此時徐七、裴玉、蘇憐蓉、李如是、陸夫人都已經得了消息,就等候在洗劍池畔,不遠處就是李玄都和秦素的新居。衆人見此情景,無不震驚讚嘆。

張白晝站在船上,只見得周圍羣峰俯首,泛舟于山巔之上,真是難得體驗。

李玄都帶着張白晝飄下白龍樓船,來到岸上,與衆人寒暄一二,然後示意衆人散去。

便在這時,徐十三揹負着那口五千斤重的棺槨從船上躍下,饒是他有天人境的修爲,也倍感吃力,落在水面上,水花四濺,還是李玄都揮袖託了一下,纔沒有沉入湖水之中。

李玄都從徐十三身上接過棺槨,單手託舉並不吃力,徑直往張白月的墳冢走去。

張白晝取出一把早已準備好的巨大黑傘,跟在李玄都的身後。

來到墳前,一切如舊,李玄都將棺槨放在一旁,將外棺和內棺全部打開,張白晝則是撐開黑傘,遮蔽日光。

李玄都看了眼墓碑,有些傷感,遲遲沒有動作。

張白晝也不作聲,默默等待。

過了片刻,李玄都長嘆一聲,俯下身去,動作輕柔地撥開上方的封土。

很快,一隻瓷罐重見天日。

李玄都的臉色漸漸變得沉重起來。

當年李玄都和張鸞山都是落魄失意,李玄都託張鸞山找回張白月的屍體,張鸞山將張白月的屍體火化之後,裝在這個瓷罐裡交到了李玄都的手中,李玄都也無力去置辦棺材再運到此地,於是直接帶着瓷罐來此,簡單葬下。

今天,又是他親手挖了出來。

李玄都雙手捧起瓷罐,嘴脣微動,似乎有未盡之言,只是不知爲何,最終沒有付諸於口。

自始至終,張白晝都是沉默着。

他忽然覺得自己不該把姐姐遷回祖墳,留在這裡也不能算錯。

正當張白晝欲言又止的時候,李玄都好似猜出了他心中所想,開口道:“不必顧忌我的感受,當以她爲重,讓她與家人團聚是最好的結果。”

張白晝便把已經到了嘴邊的話語重新嚥了回去。

李玄都抱着瓷罐,將其小心地放入到那口小號的內棺之中,將其合上,再把套在外面的外棺蓋好。

墳墓位置只剩下一個被刨開的土坑和一塊孤零零的墓碑。

李玄都看了眼墓碑,將當初自己升座太平宗宗主時徐無鬼送給他的那隻梨子拿了出來,因爲被保存在“十八樓”中,還算完好,李玄都將梨子放入墳中,重新掩蓋好封土,然後對張白晝道:“走吧。”

張白晝高高舉起黑傘,李玄都托起棺槨,往白龍樓船走去。

不多時後,白龍樓船再度升空,離開劍秀山忘劍峰,往江陵府方向飛去。

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姐姐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五章 觀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無新事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一百八十七章 密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劍當空第二百零四章 參差分兩勢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第八十二章 二度破陣第一百八十一章 乘船而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鸞山雲媗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四十章 見者有份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八十章 初步構想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七十一章 報仇第二百四十三章 追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龍老人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二十章 少女淑寧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一百五十六章 錢玉樓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七章 釋疑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二百零一章 功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位公子第二十一章 落雪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七十一章 故人相見第一百八十章 乾坤倒轉第五十五章 囚禁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罪定罪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一章 太平客棧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六十三章 嶺秀山莊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第一百四十四章 宗室諸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心堂議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聞第一百二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一百七十六章 深夜造訪第一百九十四章 長夜漫漫第七十五章 事了離去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荒北宮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二十一章 道高一尺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底天光第七十九章 蘇靈第一百一十七章 月下追逃第二百零一章 大婚之日第三十六章 拖延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二百二十一章 陳眠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五十四章 樞機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二百一十三章 算計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