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

當李玄都醒來的時候,剛好是他隨着水流飄到瀑布入口的時候,一瞬之間,他整個人隨着激盪水流傾瀉三千尺。

瀑布轟鳴如雷,一瀑疊一瀑。

李玄都轟然落在潭水之中,被激流生生打入潭底。

片刻之後,一抹青絲浮出水面,繼而是李玄都緩緩上升,最終整個人立於水面之上,如蓮花出水。

也許如此形容一個男子並不確切,可又找不出更合適的詞語。

披頭散髮的李玄都緩緩行於水面之上,似如洛神凌波,僅以此時此刻的姿容而言,足以讓許多女子自慚形穢。

上岸之後,渾身溼透的李玄都運轉氣機將身上的水氣蒸乾,低頭一看,手中還握着半截斷劍,另外半截斷劍已經不知所蹤。

世人常用“三尺青鋒”來形容長劍,因爲劍長凡三尺,此時李玄都手中的斷劍,加上劍首、劍柄、劍鍔,不過二尺之長,與其說是斷劍,倒更像是短劍了。

他本想將這半截斷劍收到“十八樓”中,不過想了想,還是學着胡良懸掛“大宗師”那般,將半截斷劍懸在自己的腰間。

就在此時,已經不復當年的“人間世”竟是輕輕顫動了一下。

李玄都一怔,再次握住“人間世”,不過嘗試着注入了幾分氣機,李玄都的身週數尺便有了滿堂生輝的氣象,隨着李玄都開始全力灌注氣機,有劍氣自生,與這座劍秀山近乎渾然一體,使得李玄都感到一股沁涼之意,刺透肌膚,滲入骨髓。

這下便讓李玄都有些驚奇了,以前的“人間世”可是沒有這般劍氣,更不會是他本身的劍氣,難道真如徐先生所說,將“人間世”埋在劍秀山數年光景,便汲取了兩位劍仙遺留下來的劍氣?

李玄都右手持劍,左手以食中二指並作劍指,在尚且不足二尺的殘缺劍身上輕輕一抹,劍身上立時盪漾起漣漪陣陣,繼而漣漪化作肉眼可見的氣機波紋,好似是雲捲雲舒,李玄都將“人間世”置於眼前細觀,然後驚訝發現,這把劍似乎是活的。

雖然趨勢極爲緩慢且極爲細微,幾乎不能發覺,但這是的的確確存在的,就像一顆被人從中斬斷的青苗,又開始重新生長。

這個發現讓李玄都產生了一個極爲大膽的想法,如果“人間世”能夠一直生長下去,那麼它豈不是會重新變回原本的模樣?

念及於此,李玄都竟是忘了查看自己體內的情形,直到片刻之後,“人間世”劍身上的雲捲雲舒景象緩緩散去,這纔回過神來,發現自己體內的氣機流轉似是大河奔涌,隱隱與周圍的天地元氣有了一絲極爲弱小的共鳴之意,流轉之間,百骸受潤,五臟獲益,養心神,潤氣血,在一時半刻之間不顯絲毫頹勢。

所謂先天境界,可以息停脈住、胎息辟穀、無災無病、益壽延年,到了此等境界之後,便是江湖上當之無愧的高手,尋常江湖散人能夠晉升先天境,已是天大行事,足以稱雄於一府之地,換而言之,在江湖算已是真正有名號之人,如“西北一梟”胡良、“閻羅刀”羅一嘯等等,人的名樹的影,在江湖上行事,無論是好是壞,都會傳播於江湖之中。

因爲歸真境被視爲宗師,天人境又被稱之爲大宗師,故而先天境又有了個“小宗師”的說法,雖然略有調侃意味,但對於尋常江湖人而言,也是高不可攀,所以尋常江湖門派,如嶺秀山莊,能有一位先天境的小宗師坐鎮,便足以安身立命,若能有一位歸真境的宗師,或是數位先天境小宗師,那便足以睥睨一府,進取一州,不過能有如此成就者,多半是大宗栽培扶植的附庸,如龍氏之於靜禪宗,以及風雷派之於神霄宗。

重新踏足先天境的李玄都因爲是“故地重遊”的緣故,沒有太多興奮之情,但是“人間世”的異變卻給他帶來了不少驚喜,畢竟先賢所鑄之劍在他手中被毀,讓他心中頗感愧疚,如今能夠將功補過是最好。

他將這股情緒暫且壓抑下去,將“人間世”重新懸掛於腰間,乍一看去,倒像是懸了一把孩童玩耍所用的小木劍,有些滑稽。

就在此時,徐先生飄然出現在不遠處,負手而立,笑問道:“紫府,可曾踏足先天境?”

嗓音醇厚,不大,卻清晰入耳。

恰好有風起,吹動潭水邊不遠處的竹林,竹葉嘩啦啦作響。

李玄都轉過頭來,望向這位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笑道:“幸而不負先生之望。”

“那便好。”徐先生微微一笑道:“不知是山巔還是山麓?”

李玄都微笑道:“徐先生乃是異人,身懷異術,理應精通望氣之術纔是,不妨猜一猜。”

徐先生溫聲道:“那我猜紫府已經踏足先天境的山巔位置,距離歸真境也不過一步之遙而已。”

李玄都點頭道:“徐先生妙算。”

徐先生拱手道:“恭喜紫府重返先天,再現當年紫府劍仙之氣象也是指日可待。”

李玄都趕忙擺手道:“不敢當。”

徐先生伸手示意李玄都旁邊說話,李玄都會意,與徐先生並肩而行,兩人走入竹林之中,沿着小徑行出不遠,便發現這兒有一座竹樓,想來就是徐先生的“別院”,在樓前有一張石桌和兩方石凳。

兩人分而落座之後,徐先生開口道:“世人有十大惡習,一、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響; 二、每與人言必談及貴戚; 三、遇美人必急索登榻; 四、見到問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態; 五、與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詩文; 六、頭已花白卻喜唱豔曲; 七、施人一小惠便廣佈於衆; 八、與人交談便借刁言以逞才; 九、借人之債時其臉如丐,被人索償時則其態如王; 十、見人常多蜜語而背地卻常揭人短處。紫府之生平,我素有所知,從不對旁人提及師承,對女子持之以禮,不酸腐,不逞才,施恩不圖報,如今已是重回先天,仍是不見半分志得意滿之態,我言之十項,紫府一項無有,這便是我願意與紫府相交的緣由和道理。”

“徐先生謬讚。”李玄都搖頭道:“只是見得世情多了,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已。”

徐先生笑道:“世上多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妄人,少的是自知之人,太上道祖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人尤其貴有自知之明。”

李玄都輕聲道:“當年張相教我:‘待人以誠,若待人不誠,又無自知之明,自以爲舉世可欺,聽其言而觀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見。’我這些年來一直將此言牢記心中,故而輕易不結交朋友,若交朋友,必定待之以誠。”

徐先生聞言沉默了片刻,輕嘆一聲,將話題轉開:“紫府,你這次劍秀山之行功德圓滿,不知何日動身啓程?”

李玄都說道:“越快越好。”

徐先生沒有過多挽留。

第二日,李玄都一行人告別了此處清水秀水,離開劍秀山,繼續去往龍門府。

徐先生與守山老人一直將他們送到山腳,待到一行人徹底消失在視線之中後,稍稍落後了一個身位的守山老人望向徐先生,輕聲問道:“他真能行?”

徐先生負手而立,緩緩開口道:“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雖說君子多半中途夭折,很難笑到最後,但必有一番作爲。聖人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所以我還是更相信這些儒家君子,最起碼他們不會像謝雉一樣,不知何時就給你一個‘驚喜’。”

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十八章 一劍之威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二百三十六章 王天笑第四十二章 由荊入瀟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一百章 墳前質問第七十章 宮官設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先生姓徐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網第一百三十章 追逃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陰太陽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十三重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番外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二百章 旗開得勝第十章 三招番外七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六十一章 天寶八載第一百七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九十五章 吳振嶽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地之正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五十五章 興盡悲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一百零九章 雷災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一百三十二章 鬼母陰姬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魂第二十二章 家事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零三章 秦大小姐第一章 玉蓉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衍靈刀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六十三章 三十六劍第二百二十五章 儒門仙物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一百零三章 聯合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七十五章 江上神仙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第六十九章 魔刀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四十五章 煉屍堂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月印萬川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一章 牡丹花會第三十一章 天樂宗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一百四十章 大奔雷手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船行雲海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牆而入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九十四章 龍氏夫人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十七章 一園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