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促膝而談

賈玄碩對戰局走勢洞若觀火,司馬白對賈玄碩的心思也同樣是洞若觀火。

賈玄碩的反心再是昭然若揭,這表面文章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司馬白樂的順手推舟,在八千將士面前演上一出心照不宣的雙簧。

但這個反字,卻是有不同的寫法。

是權宜敷衍,是貌合神離,是聽調不聽宣,還是同舟共濟,這個反字在賈玄碩手裡究竟會寫成什麼樣子,卻不是長街上能談的了。

沔城的大門依然還未打開,晉軍三萬兵馬屯在城外枕戈待旦,而內室裡,司馬白和賈玄碩這對新進主臣已在促膝長談。賈玄碩以退爲進,已用八千隻碎碗先表誠意,但能否讓這天下名將真正歸心,就要看司馬白如何回禮了。

此刻,纔是雙方互亮籌碼和底牌的時候!

“說來慚愧,某既投昌黎王麾下,這第一件事,卻是請罪。”話是這麼講,可賈玄碩臉上尋不見一絲愧色。司馬白的性命仍然握在他手中,他穩如磐石。

司馬白很客氣:“玄帥見外了,請講。”

“昌黎王進城前,某放走了一個姓石的人,這人既回了襄陽,那八千雷鎮便在趙軍中除名了。”

襄陽是此番晉趙國戰的風眼所在,正是雷鎮奇破襄陽,晉軍才落的一敗塗地。倘若重奪襄陽,那這危局自然也能迎刃而解。

司馬白未嘗沒有利用雷鎮的反戈暗算襄陽守軍的企圖,但賈玄碩一句話便絕了他的心思,此路已經不通了。

這邊降了晉軍,那頭還不忘舊主去給趙軍通風報信,賈玄碩此舉無異於首鼠兩端。這話若是放在司馬白大營中說出來,必然惹來一片誅殺之聲,司馬白縱然隱忍不發,賈玄碩也等同斷了自己在晉國的前程。

司馬白倒也大度的很,擺了擺手:“玄帥果然是磊落人,不過無妨,若是第一仗便要乞活軍同室操戈,我亦於心不忍。只是玄帥放走此人,不怕牽連中原故舊麼?”

既提起了中原故舊,言下之意便是理解了賈玄碩的難處,這賈玄碩顧念的舊主非是羯人,而是乞活流民。雷鎮一旦反戈拿下襄陽,暴怒的羯人會拿誰泄憤呢?流民血流成河是必然的。

賈玄碩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耐心解釋道:“那人雖姓石,卻只是石家義子,本身也是乞活血脈,說話會有分寸的。坐鎮襄陽的羯趙大司空李農,更是乞活舊人,說來還是某的結拜大哥,他亦會周全處置,不讓中原乞活軍受到牽累的。”

他說着便長身而起,深深一揖,

“深謝殿下體恤下情!”

“屬下若是沒料錯,咱們這八千雷鎮,恐怕會落個力戰而亡的軍報,無非給屬下按個臨陣而降的罪名,倒也於大事無礙。”

“何來言謝?那本就是我家子民,只是暫陷胡虜之境罷了。”

相談的第一回合,一個託辭請罪,一個誠心諒解,賈玄碩口中的稱呼,已然變了樣。他不再是某,而是屬下,司馬白也不再是昌黎王,而是殿下了。

二人會心一笑,司馬白打開了第二局。

“我方纔在長街上的許諾,並不是幌子。雷鎮八千將士想留便留,想走亦可,放下兵器便是尋常百姓。我雖然才歸江東,但託人妥善安置八千流民,還是能做到的。”

他既開誠佈公了,賈玄碩也不拖泥帶水:“這八千將士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除了打仗,也不太會幹別的。但動盪之際,人心思變,難免各有所志,殿下若能容他們解甲歸田,是他們三世修來的福緣,便由他們自己選吧!”

“不過雷鎮有一千選鋒,精銳不遜羯人龍騰包攬,必會隨我留下的。”

司馬白思忖片刻,細細囑咐道:

“稍後你將去留之人都造個冊,留人名冊給我麾下裴山將軍。退伍名冊給周飴之將軍,周家是江東本地士族之首,安排將士們不成問題。離去的人明天就登船走,過江,南下,先去長沙郡左近安頓下來,那裡暫時還不受戰事波及。”

賈玄碩萬沒料到司馬白安置的如此仔細,這一番囑咐已經不僅僅是信守承諾那麼簡單了。賈玄碩眼圈不覺竟是一紅,他能感覺到司馬白對流民的看重。

“臣沒看錯,明公是宅心仁厚之主!”

賈玄碩再次起身,叩拜及地:

“主公大恩,乞活上下賤命一條,從未見過如此禮遇!”

賈玄碩的受寵若驚卻讓司馬白苦上心頭,悠悠嘆了一聲:“玄帥何至於此呢?他們是我家百姓,給他們生計,是我司馬氏的本分啊。”

相談第二局,司馬白不顧大敵當前正是用兵之際,將這支天下一等一的勁旅遣散成了民丁。而賈玄碩由揖到拜,由謝情到念恩,他口中的屬下變作了臣,殿下也終於成了主公。

“臣既入主公麾下,總得獻上一個投名狀。”

司馬白開誠佈公,乃至推心置腹,賈玄碩也要拿出底牌了,這個反字,已朝同舟共濟的模樣寫下去了!

暗濤洶涌終歸撥雲見日,明白人之間打交道,雙方都會很省心的。

不同於烽陽鐵旅、江夏諸軍、更遑論羽林軍,乞活歸心,便和王營一樣,是司馬白真正的私兵!

“那我真是很期待。”司馬白會心笑道。

“是關於陳留郡主,”賈玄碩見真章了,“她還有一個身份。”

司馬白心神大振,替賈玄碩說了出來:“規源金血,石永嘉。”

他絕沒料到賈玄碩會在突然獻出這個秘密,做爲石永嘉最得力的心腹,賈玄碩對石永嘉的瞭解必是知根知底的,這樣一個投名狀,真是最好不過的大禮了!

賈玄碩倒沒有多少驚訝,反倒是鬆了一口氣:“主公已知道了是麼?甚好,甚好,若是對這勁敵之最一無所知,可能要很費些周折才能讓主公信臣所言,既省了這些麻煩,那臣便直奔要旨了。”

“極所盼!”司馬白目光如炬。

“郡主,呃,是石永嘉,她有一個致命軟肋,也是羯趙諸石的致命軟肋。”

司馬白城府再深,此刻也按捺不住了,脫口急問:“什麼?”

賈玄碩擡起手,指了指司馬白:“就是主公你!”

第107章 以姓司馬爲恥第55章 最後一夜第47章 兵鋒之盛,難破衆志之城(2)第66章 還是十六字破敵第268章 只能意會第276章 十四勝第284章 反而有功第225章 尊嚴第5章 初敗第162章 計中計第193章 妖女永嘉第8章 右侯第173章 又做買賣?第98章 推演第159章 傷天和麼?第269章 獅子搏兔第308章 段位第276章 十四勝第108章 誰人不辛苦?第151章 被圍第112章 構害第109章 風華第265章 促膝而談第60章 陽奉陰違,拆臺第174章 爲何憐惜趙國百姓第78章 病中隱憂第227章 取鏡第145章 證道第19章 帝王心術第114章 純臣第251章 說來誰信第213章 笑第246章 鬥權臣第171章 是誰打的你第316章 十六勝第292章 我妹夫第165章 不可思議第218章 我刀在手第122章 半道而遇第197章 上山第50章 小覷了天下豪傑第6章 撿漏第124章 淵源第137章 好日子第209章 望念第234章 五願第139章 衝突第55章 最後一夜第106章 又被訓了第200章 蛇尾第210章 往事第271章 一炷香第234章 五願第215 神器屠狗第242章 死乞白賴第136章 曹氏世傳第10章 總該有些做爲了吧第86章 極是,極好第11章 亂起第246章 鬥權臣第194章 真是好福緣第304章 各人心思第51章 關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險(1)第238章 武昌第65章 莽將不莽第173章 又做買賣?第316章 十六勝第239章 北伐第85章 莫非京中有變?第124章 淵源第274章 驚濤拍岸第257章 十二勝第133章 有書(上)第276章 十四勝第82章 謝禮第230章 和親第207章 爲了俺們殿下第247章 辭行第22章 鎮北牙右軍第20章 夜戰第91章 參悟二經第83章 別了,慕容鮮卑第132章 你是呆的嗎第74章 矩相,醒了第124章 淵源第162章 計中計第278章 幹一票大的第81章 羞煞慕容恪第25章 爲王前驅,唯死而已第296章 十五勝第27章 誰人設轂第48章 兵鋒之盛,難破衆志之城(3)第282章 堂堂正正第233章 古字第307章 武昌郡王第41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5)第259章 小冊子第39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3)第220章 一搏之力第30章 這纔是驚天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