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只要朝前

襄陽和樊城對峙漢水兩岸,兩城高壘深塹,各爲南北兩國的不拔之柱,互爲征伐對岸的橋頭堡。

但如今南北兩軍卻易城而守,數百年來何曾有過這樣的奇景?

沒人比趙軍自己更清楚樊城的固若金湯,所以三十萬趙軍對樊城只圍不攻。同樣,也不會有誰比西軍對襄陽的城防更有信心,所以七萬精銳面對一水之隔的襄陽,只能望而興嘆。

趙軍將樊城裡外三層死死圍住,既不懼晉軍出城決戰,亦不虞他們龜縮城中。便如守着一個風燭殘年的病人,不急不忙只等城內的晉軍用光糧草嚥下最後一口氣。以不變應萬變,進退兩相宜,除了攻城,這仗怎麼打都是上上之策。

而晉軍困在樊城被三十萬趙軍小火慢煎,着實苦不堪言,無論怎麼應對都是下下之策。

分兵突圍,那隻能是添油加薪,無濟於事。若出城決戰,兵力戰力都是懸殊,正中羯人下懷,早一日拔了樊城這個釘子,趙軍主力也就早一日大舉南下。

七萬大軍每日裡人吃馬嚼的,那是海量的一個數目,糧草一日一日消耗下去,在硬拖了羯趙南征大軍整整十五日之後,便是一個小卒子,也能預感到城中餘糧已經見底了。

困守孤城,打不過,扛不動,最要命的是沒有援軍會來解圍。江防空空蕩蕩,武昌自保都難,哪來的餘兵前來救援?

除非撒豆成兵!

而且還得繞過襄陽直接撒到樊城來,撒錯了地方都解不了圍!

除了獻城投降,強行突圍已是西軍現在唯一的出路了。

其實襄陽這條後路一斷,可供突圍的路線無非就是三條。

一是正面突破趙軍主力的封鎖。

突破之後,過江打襄陽是不可能的了。而是要朝東轉一個弧圈,繞過襄陽水域,插入漢水和東面羣山的縫隙,沿漢水東岸南下,走竟陵、江夏,回返江東。

這是最近捷,最乾淨利索的突圍策略,但趙軍早已嚴陣以待,所以又是最難突破的一條路。

即便突破重重封鎖,又闖過了山水之間的狹道,可是趙軍主力尾隨在後一同南下,這支死裡逃生的晉軍又能有多少時間喘息呢?

武昌又準備好了嗎?

結果可能還是東南不保,只是換個地方死罷了。

第二條路是揮師北上,玉碎中原!

羯趙能在樊城之下聚起三十萬大軍,可以想見此刻的中原腹地是多麼空虛。

只要打破樊城之圍,北進便能兵向宛城、洛陽,乃至一路打到鄴都。甚至走藍田道,朝西向潼關探索從而進入關中,也不是全無可能的。

這就意外着要就糧於敵境,要在曠野中遭遇趙軍瘋狂的圍追堵截,不管突圍出多少兵力,最後結果只有一個死。

但這一通直搗敵穴,以七萬條人命爲代價,卻也能打亂羯趙南征部署,給武昌,給大晉朝廷贏得目前最寶貴的部署時間。

從大局來看,這個策略顯然是比朝南突圍要高明的多,絕對是朝廷諸公所盼望的。

這條全軍玉碎的悲壯之路,縱然主帥想走,可誰能保證西軍將士也有這個軍心士氣呢?一旦北上,逃兵降兵恐怕要遠遠多過戰死的!

所以這條路看似最具戰略意義,卻實乃紙上談兵,不切實際。

除了南下北上西探,還有最後一條路,便是西軍最早的北伐方略,向東抄掠義陽三關。

這是目前看來,趙軍圍守最薄弱的方向,最易西軍突圍。如果前幾種方案還要憂慮能不能突圍的出去,那這一方向基本是十拿九穩的。

但對於西軍來說,卻是毫無意義的,連就地決戰都不如。

突圍後的逃亡之路一樣漫遠艱險,多山多嶺,卻少有大城重邑,就糧於敵都成問題。恐怕爲了支撐三十萬趙軍用度,這片本就窮乏的地帶早就被趙軍自己先搜刮空了。

羯趙只需遣一隻偏師綴在後面,早晚要了西軍的命,連南征都不耽誤!

最要命的是,一旦羯趙拿下江夏,將掩在邾城側後的三關之口一堵上,那西軍只被困在山道里等死了。

在西軍上下看來,羯趙大軍一旦從樊城南下,如入無人之境的順利拿下江夏,似乎不僅僅是可能,而是必然!

甚至江夏現在就已經被羯趙先鋒拿下了!

所以走這條路是無論如何都沒有意義的。

稍有些眼界的人,不用主帥明言,便已能斷定突圍的方向了。只是究竟何時突圍,突圍時要用怎樣的打法,軍中卻是爭議不休,意見相左時,甚至不乏口角動手的。

三鎮統帥、前鋒大都督庾翼對突圍決策一直諱莫如深,恐怕不到最後一刻,他是不會將決策說出來的。

不過從五日前開始,不論陰晴雨霧,每日三更半夜裡,樊城都要擂上幾通鼓,鬧出點大軍要出城突圍的動靜,卻又隨之偃旗息鼓。

此舉自然是爲了迷惑趙軍,趙軍上下也清楚的很,但哪天假戲會不會真做,誰又說的準呢?

糧草見底,七萬大軍已是枕戈待旦,時時刻刻準備着了。

又是一日過去,夜色正濃,霧氣漸起,將士們從熟睡中被喚出了營房。

飯食已經備好,不同於往日的摳摳搜搜,不光乾糧肉菜敞開了供應,竟還有酒。此刻每個人都已心中瞭然,這次是來真的了,突圍就在眼前,趁夜,趁霧!

七萬將士從上到下倒是都能理解。自己看不清路,趙軍同樣看不清,雙方既然實力懸殊,那越亂越沒章法,對於弱勢的一方越有利。

一頓飽餐之後,從督帥到小卒子,每人分了三張餅子,這是最後的軍糧,能否活着回到江東,就看個人造化了!

寅時初刻,夜黑伸手不見五指,霧濃十步不見人影,樊城的南大門,終於打開了!

被譽爲西軍之眼的兩千鎧馬甲騎,做爲第一陣突擊死士,伴着隱隱如雷的轟隆聲踏門而去,直奔正面趙軍大寨。

夜黑,霧濃,但他們用不到眼睛,更不需要管什麼戰法,庾翼只給他們下了一條軍令——朝前撞!

用滿覆重鎧的身軀,用命,把趙軍大陣撞出一個口子!

連戰馬都用鐵索相連,人死了,馬也得繼續朝前撞!

僅僅一刻鐘之後,西軍最精銳的兩萬重鎧步旅也開出了樊城,銜尾甲騎,直朝前去。

突圍伊始,西軍便押上了殺手鐗,直撲攔在襄陽方向的趙軍主力。

用意已經不假遮掩,就是要正面突圍,走漢水東岸,返回江東。

對面趙軍的主寨,兩千步的距離,朝前,朝前,只要朝前!

第1章 太白不去,刀兵不斷第133章 有書(上)第141章 昆吾第242章 死乞白賴第124章 淵源第23章 仲室紹拙第132章 你是呆的嗎第33章 言中了第56章 五勝第90章 獻文第295章 萬象歸一第239章 北伐第51章 關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險(1)第299章 驚天大案第103章 收降納叛第247章 辭行第305章 禍水東引第179章 十勝第191章 冤枉人第127章 褚妙子第212章 蛟龍騰淵第316章 十六勝第139章 衝突第33章 言中了第259章 小冊子第193章 妖女永嘉第15章 陰符與矩相第98章 推演第162章 計中計第217章 交與國運第126章 去蕭關第202章 晴天霹靂第71章 誓殺司馬白第146章 小試牛刀第48章 兵鋒之盛,難破衆志之城(3)第126章 去蕭關第197章 上山第189章 手筆第55章 最後一夜第195章 大機緣第96章 君臣爭論第130章 瞎子(中)第302章 瞬息萬變第27章 誰人設轂第67章 收拾尾巴第177章 敢來戰否第100章 八勝第304章 各人心思第267章 只要朝前第115章 賀蘭千允的心思第2章 狹路相逢+第3章 司馬白第200章 蛇尾第256章 厭旗第187章 嫌棄第184章 凶神惡煞第271章 一炷香第308章 段位第288章 熬鬥黃石灘第239章 北伐第64章 武烈遇陳留第179章 十勝第33章 言中了第10章 總該有些做爲了吧第239章 北伐第1章 太白不去,刀兵不斷第27章 誰人設轂第69章 棘城第218章 我刀在手第192章 帝師第109章 風華第140章 困中第42章 四勝第63章 勝之不武.第188章 答謝第154章 敵敵我我第258章 籌謀於心第272章 潮鋒再起第177章 敢來戰否前情第297章 平凡少女第128章 求情第209章 望念第66章 還是十六字破敵第157章 毒第317章 請教第190章 來因第36章 竟自比蘇秦張儀?第136章 曹氏世傳第267章 只要朝前第183章 跋扈客人第70章 遍數慕容鮮卑,沒人有這個本事第131章 瞎子(下)第263章 反了第243章 逆鱗第230章 和親第11章 亂起第28章 重逢第271章 一炷香第130章 瞎子(中)第232章 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