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五願

始皇帝一統天下,以和氏璧鐫造國璽,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寓意皇權天授,綿延萬代。

秦二世而亡,傳國玉璽爲漢高祖所得,二百載后王莽篡漢奪璽,光武中興重得玉璽,之後曹魏代漢,璽歸於曹氏,繼而三分歸晉,玉璽又成了司馬氏的傳家之物。

永嘉五年,洛陽城破,匈奴奪得玉璽,石勒又滅匈奴,玉璽便成了羯趙囊中之物,至今仍奉在趙都鄴城。

千百年間,傳國玉璽碾轉於歷代帝王之手,得此璽者便能宣告天命所歸,無璽者縱然稱帝,怕也自覺理虧。是以司馬氏偏安江東,雖號稱正朔,卻實乃“白版皇帝”,常爲石家人恥笑。

世人大多迷信玉璽所象徵的天意,但辭嗤之以鼻的人也不在少數,一塊石頭就能決定天下歸屬?以史爲鑑,得璽者是不是受命於天尚不好說,但既壽永昌卻何其荒謬?!

司馬白是屬於後者之列,在他看來,有這玉璽自然好,沒有也不礙事,皇權所立,跟那八個字有丁點關係麼?

可是現在他卻恍惚了。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世人皆以爲這八個字是始皇帝所創撰,但以這鏡子的質地,稍通古玩的人也能斷出是先秦之物,遠早於始皇帝年代,更甚者,或可追溯到先周時代,乃至更遠久!

難道說,這八個字,莫不是始皇帝從鏡中所學?!

又或者,傳國玉璽和這鏡子一樣,同與天道關聯?同與伏羲女媧的規矩關聯?!

那麼被歷代帝王視爲命根子的傳國玉璽,會否不僅僅是象徵天意,而是就蘊含着能統鎮天下的天道?

而歷代帝王只將傳國玉璽視爲皇權象徵,是否因其也與鏡子的秘密一樣,需得規矩合一的人才能窺探?!

一時間想到太多的神秘關聯,司馬白只覺腦袋一片混沌,不禁暗歎了一聲:這鏡子非但關聯規矩,更涉傳國玉璽之秘,難怪妖女如此在意!

“以此練字,昌黎王真是胸懷匡扶社稷之志呀。”

阿虞一聲輕呼,將司馬白喚回神來,現在不是琢磨秘密的時候,他當務之急是擺脫石永嘉的覬覦,立即,馬上,刻不容緩!

不過眼前這個紅虞郡主,也得先應付過去。

“郡主擡舉了,司馬白愧不敢當,某平生所願不過一掌之數,”

司馬白笑呵呵伸出了五根手指,一一數來,

“一有金銀以供揮霍,二有閒差消遣度日,三有摯友煮酒遊獵,四盼親族和睦相敬,五嘛,以賀蘭之女爲妻,不離不棄,白頭偕老。”

這五願司馬白緩緩道出,言辭懇切,樸實無華,那般悠遊歲月猶如一幅畫卷躍然阿虞心頭。她竟聽的癡了,縱然明知對方是在婉拒自己,一時間也默默不語,唯恐叨擾了畫中清幽,她只能在心中羨慕,那副畫裡若能加上我的一面側影,該有多好!

就連司馬興南也陷入遐想,真是好一副隱世風光啊,難得小叔這等兇殘之人,竟如此有風雅情懷,倘若非得再做糾纏,連她自己也覺着落了下乘。可是她卻又憤憤不平,這畫卷裡的男女應該是他和阿虞纔對呀,賀蘭千允如何配的上小叔?!

她瞥了眼阿虞,見這妮子顯然無心再爭,不禁暗罵,一句有用的話都還沒說呢,便被人三言兩語打發了,真是沒用!

然而人是她帶來的,司馬興南自認爲得替人家出這個頭。

“小叔,南康既來了,也不能糊里糊塗的回去,權當得罪小叔一回吧,侄女兒想問一問,小叔堂堂元皇帝之子,當今陛下嫡親皇叔,身份之尊貴,放眼天下也少有人能比肩,非要娶賀蘭之女爲正妃麼?其實,便是昌黎王側妃,也不辱沒賀蘭姑娘的,小叔何必如此執着?”

“我身份尊貴?”

司馬白一怔,竟噗嗤笑出聲來,隨手摳了摳鼻屎,輕輕彈在地上,方纔低眉垂目說道,

“我自蠻荒長大,從來無人教我皇帝之子皇帝之叔該行何種禮數,什麼正側左右前後的,我只需一妻足以。”

他這話說起來不輕不重,不鹹不淡的,但司馬興南分明從那煞白左瞳中看見一縷兇光,幽幽陰森,全是戾氣!

她瞬間被那白瞳兇光攝的渾身發毛,嘴巴一張一合,卻連半個字也不敢再吐出來!

竟然兇我!

司馬興南只覺委屈至極,發自心底的恐懼差點將她嚇出眼淚,她此刻才明白,爲何夫君、六叔乃至九卿之首的蔡太常吃了閉門羹只能徒生悶氣,什麼溫文爾雅清心寡慾都是裝的,剛纔一瞬間從屍山血海裡趟出來的兇殘,纔是小叔的真面目啊!

表面上雖強撐着沒有變色,但她情緒的變化又怎能逃過司馬白望念之能?

司馬白看出侄女心生畏懼委屈,也知這個南康只是嬌縱慣了並沒有惡意,反而還是一片熱心腸,他心中稍愧,連忙又掛上了笑臉,輕輕嘆了一聲:

“郡主,大侄女,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罷,哦,妙子也聽一聽,你們都是女人,給我評評理。”

“午宴在即,小叔還有心情講故事?”

阿虞扯了扯司馬興南袖子,滿是期待道:“李虞洗耳恭聽。”

“有幸託了二位貴人的福,”褚妙子給二人換了熱茶,笑呵呵道,“奴婢還是第一次聽說殿下要人幫他評理呢!”

阿虞和司馬興南同時打量起褚妙子,眼前這年輕婦人衣衫樸素、妝容潔淨,舉手投足都透着風輕雲淡,卻又不失恭敬得體,一望便是見過大場面的,絕非尋常奴婢。

阿虞甚至覺得,這婦人比阿孃身邊執掌宮中事務的尚儀還要沉穩幹練許多。而司馬興南眼睛更毒,一眼瞧出這女人雖不顯山露水,但實則攻於城府,精於算計,倘若把這身荊釵布裙換做妖嬈繡裝,便是建康城裡的花魁也要被比下去!

“小叔麾下真是人才濟濟啊,且不提一干虎狼將士忠心耿耿,便連身邊伺候的女使竟也如此拔尖,小叔...”

司馬興南忽然截住了話頭,她本想恭維一句小叔不讓孟嘗門下三千客,卻猛的意識到,有這些精英班底隨他回朝,這個小叔還能算是夫君口中的毫無根基麼?稍假適應朝局,開府設鎮根本不在話下,這對於大權旁落的司馬氏,該是怎樣的助力?!

這是皇帝和她的嫡親小叔叔啊!

司馬興南暖洋洋一笑,續上了前面話頭:

“小叔歸來,咱家總算團圓,皇帝陛下一定欣喜。”

注:鹹康四年,上自燕還,方至蜀,呈歸書於朝廷。庾亮截之,密奏成帝,謗上命格大凶,不可使歸,力諫遣送回燕。

太常卿蔡謨疑亮有私,亦以密使奏成帝,言上有大才,可爲朝廷用。

左右皆勸勿與亮生隙,成帝踟躇不能決。

或有陰告亮者,亮怒,一日三本,詰成帝不以社稷重,成帝素懼亮,乃諭不允上歸。

諭未發,竟收南康私信,盛讚上,其言甚篤,曰吾叔歸,吾家始有擎天柱。

成帝信之,扣諭不發。——《晉書·帝紀十一·武烈》

第315章 是誰愚蠢第222章 教治第135章變故第152章 賀蘭可敦第276章 十四勝第6章 撿漏第216章 推演第218章 我刀在手第120章 愛慕第113章 九勝第43章 釜底抽薪,逼娼爲良(1)第49章 只是看不慣而已第202章 晴天霹靂第237章 禮尚往來第145章 證道第15章 陰符與矩相第288章 熬鬥黃石灘第237章 禮尚往來第40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4)第290章 安忍天下人負我主公第68章 六勝第240章 甘之如飴第277章 抉擇第111章 陳留之心第92章 我覺得你行第290章 安忍天下人負我主公第84卷 少女心思第98章 推演第7章 奪人第41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5)第51章 關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險(1)第130章 瞎子(中)第311章 謀算第86章 極是,極好第38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2)第161章 管用第205章 立身之階第74章 矩相,醒了第18章 撲朔迷離第126章 去蕭關第117章 規源金血,識心攝魄第13章 勁敵忽現第112章 構害第52章 關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險(2)第41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5)第137章 好日子第37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1)第170章 見刀第316章 十六勝第11章 亂起第20章 夜戰第211章 紅塵三千丈第46章 兵鋒之盛,難破衆志之城(1)第248章 俱休矣第191章 冤枉人第281章 局勢反覆第130章 瞎子(中)第279章 相盼一戰第253章 獠牙第29章 小試牛刀第152章 賀蘭可敦第39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3)第169章 出頭第276章 十四勝第68章 六勝第207章 爲了俺們殿下第313章 人質危機第185章 不兇啊第314章 明明認真了第224章 殺戮盛筵第80章 朱厭第153章 催動第119章 再啓程第245章 收刀第121章 行刺第173章 又做買賣?第145章 證道第282章 堂堂正正第74章 矩相,醒了第156章 選擇第40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4)第206章 怎樣打,如何守第239章 北伐第25章 爲王前驅,唯死而已第90章 獻文第238章 武昌第233章 古字第221章 大戰之始第31章 不祥徵兆第7章 奪人第258章 籌謀於心第284章 反而有功第90章 獻文第14章 兇險第233章 古字第118章 永嘉第122章 半道而遇第249章 滿盤皆輸第286章 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