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節 民心,軍心

(感謝書友今夜別回家的萬賞,謝謝!)

就算代幣不含銀又怎麼樣?

只要市場承認這玩意兒的價值,就算是張擦過屁股上面還有屎的廢紙,照樣有人把它當做寶貝。

商人們永遠不會主動拆穿這其中的秘密。

天浩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在磐石城當衆演示過“水檢測法”之後,他指示平俊的情報部加大對獅族各個城寨的信息收集,目的就是爲了觀察獅族商人對“代幣不含銀”這件事所持的態度。

結果與他的預測完全一致:獅族商人對此報以冷漠,甚至是壓制。偶爾有幾個想要在這潭死水裡想要掀起波浪的傢伙,立刻遭到其他人的羣體打壓,要麼傾家蕩產,要麼遭到暗殺。類似的事情一多,再沒有人提起代幣金銀含量這個問題。

但不管怎麼樣,這是一枚可怕的種子,已經在獅族商人中間牢牢紮根,並且發芽。至於什麼時候突破土壤的壓制全方位成長,只看天浩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在極度渴求營養的種子表面灑下肥料。

這個時代與文明時代最大的不同,是底層平民對外來信息的接納與認知。這裡沒有網絡,沒有電話電報。除了龍族,各大族羣不要說是基礎教育,就連平民的識字率也低得可憐。

這樣的人最容易蠱惑,也最容易被看似知識豐富、頗有身家、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牽着鼻子走。

貧富差距對比會令人產生卑微感。窮人對富人的盲從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這個。

阿衡只是一個小商人,以他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在流雲城掀起滔天巨浪。說句不好聽的,就算他因爲代幣不含銀的問題站在官行裡聲嘶力竭拼命叫嚷,最終結果只能是被士兵們抓住,關在牢裡活活弄死。

獅王決不允許來自下面的人觸犯自己的利益。

大商人決不允許有聰明的傢伙主動跳出來揭穿代幣真相。

他們牢牢把持着上層,在彼此沒有碰面的情況下默契捂住蓋子,死守着共同的秘密。

祖木這些年很辛苦,他費了很大的力氣,終於把“盛興隆”的分店擴張到獅族各個城寨,林林總總多達上百家。整體利潤其實不算多,關鍵在於對當地的影響。泥炭、蜂窩煤,再加上鹽,這些生活必需品在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獅族民衆的日常生活,逐漸取代了他們曾經熟悉的類似物件。

影響力的擴大同樣波及了其他商人,尤其是那些經營規模較小,常年往來於各地城寨的行腳客商。他們的利潤不多,卻是維繫獅族各地商品往來的重要渠道。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托拉斯,商人們也沒有壟斷的概念。所以阿衡在流雲城官行把事情鬧開,加上龍族間諜從旁邊協助,哄擡着擴大規模,搞得衆多下層商人感到惶恐,這才得以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進而演變成要求官方官方兌付金銀的激烈風潮。

按照天浩的示意,“盛興隆”分設在各地的商鋪紛紛掛出牌子,表示所有購買者必須用金銀交易,拒絕使用代幣。

平民的恐慌情緒就這樣如汽油般被點燃。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經濟學,更不知道獅王和大商人之間的秘密。他們只知道手裡的代幣不能像從前那樣購買生活必需品,尤其是泥炭。

縱觀人類歷史,財富這種東西從來就集中於少部分人手裡。全社會百分之二十的精英掌控着全社會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歷來如此。

但財富的意義不僅僅是金錢這麼簡單。如果沒有另外百分之八十的社會人口作爲載體和使用者,富人口袋裡的鈔票就等同於廢紙。

天浩的計劃就是這麼簡單:以獅族中、下層商人爲引爆點,進而引發底層平民的羣體性恐慌,自下而上產生強烈推動效果,讓整個獅族因經濟問題陷入內亂。

大商人肯定有存積的貨物。但就數量來看,就算全部拿出也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要求。何況天浩從計劃實施的第一天就截斷了最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泥炭。

多年經營到了收穫的時候,包括獅族在內,各部落對燃料的理解和概念已從最初的木柴變成了泥炭,以及蜂窩煤。“樵夫”這個行業早已萎縮到地點,尤其是各大主城,無論官員還是平民都習慣了使用泥炭。

天浩一直要求外族商人以金銀爲貨款購買泥炭。這條規定同時還有相關的輔助解讀————如果拿不出足量的金銀,可以用同等價值的其它貨物抵充。

比如糧食。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輔助條款並不奇怪。以前的牛族缺糧,天浩當時還沒有成爲攝政王。他需要大批糧食與其它分部聯絡溝通,取得支持。

現在的龍族早已解決了糧食問題。尤其是來自大陸南方的馬鈴薯,產量是如此巨大,以至於新造的倉庫都被裝滿。迫不得已,天浩只得下令各城寨對當年收穫的馬鈴薯進行加工,以切片晾曬、制粉、釀酒等形式對其進行消耗。

流雲城的消息傳來,龍族立刻做出反應:取消關於泥炭對外銷售的輔助條款,拒收包括糧食和布匹在內的任何抵充物品,只要黃金白銀。

這一次,就連同爲獅王盟友的大商人也被逼到了絕路。本着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強烈求生原則,大商人被迫加入擠兌行列,要求獅王拿出真金白銀,兌換自己持有的代幣。

商人都屈服了,貴族也被迫做出選擇。

不誇張地說,整個獅族除了包括獅王、國師等極少數最高層統治者絞盡腦汁拼命維持着現有貨幣制度,其他人根本不吃這一套。就算上面有殘酷的命令讓各地鎮壓,一顆顆人頭掛在高杆上示衆,仍然無法壓制來自民間的反對和恐慌。

師則與商人們的談判以失敗而告終。他們紛紛跪下,痛哭流涕,各種亂七八糟的聲音匯聚起來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城主大人,您要求我們開張買貨,卻讓平民用代幣支付,這是要我們去死啊!”

商人們的態度是如此明確。

平民的態度也是如此明確。

軍人肯定也有專屬於他們的選擇。

沉默、冷眼旁觀,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絕不退讓。

要我們上陣殺敵?

沒問題,只要給足酬勞就行。

繞來繞去還是同樣的問題————士兵們拒絕接受代幣。他們要糧食,要布,要泥炭,簡單來說是就需要各種生活物資。而這一切的源頭仍然還是真金白銀。

作爲城主,師則頗有身家。可即便是傾家蕩產,他也拿不出多達數萬名士兵的軍餉。按照以前的做法,這筆錢由獅族國庫撥付,視戰爭持續時間而定,通常爲一至三個銀質代幣。

城主府辦公室暖意融融,看着站在面前一言不發的立軍,師則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立軍是自己的心腹。

如果是普通意義上的心腹也就罷了,但他是自己安插在城衛軍裡的軍官,作爲耳目,在底層士兵當中頗有威信,一呼百應的那種。

像立軍這樣的親信,加起來有十幾個。他們對師則的忠誠度極高,交代下去的事情執行起來絲毫不打折扣。

即便是這樣,通過立軍等人聚攏起來的士兵只有五百六十三人,遠遠達不到獅王陛下要求的數字。

以青鬃城的人口規模,此次出兵的數量不能少於三萬。

年輕的立軍臉上一片通紅,這是因爲無法完成師則的命令,對不起城主大人信任產生的羞愧。

“大人,我已經盡力了。”立軍單膝跪下,無奈地說:“他們要布,要糧食,要泥炭,還有黃金和銀子,就是不要代幣。”

長時間沉默的師則臉上掠過一絲怒意:“竟敢抗令不遵,他們想造反嗎?”

立軍擡起頭,認真地說:“屬下在軍營裡查過,沒有人煽動,也沒有外來者散佈謠言。大家只是因爲手裡的代幣買不到東西感到恐慌。”

停頓了一下,立軍遲疑地說:“其實……我自己也有類似的想法。”

說着,他從衣袋裡拿出十幾枚代幣,平攤在掌上。

按照獅王頒佈的詔令,獅族貨幣的購買力很堅挺,尤其是這種“銀質代幣”,兩枚就相當於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立軍因爲常年跟在師則身邊,各種賞賜頗爲豐厚,這十幾枚銀質代幣只是他所有積蓄的一部分。

財產是催人奮進的動力之一。如果自己所有的錢一夜之間化爲烏有……立軍無法想象那是一種何等恐怖的場景。

師則看待問題的角度與立軍不同。他坐在椅子上面色陰沉,喃喃自語:“看來,應該把對付平民和商人的那一套用在軍隊身上。殺幾個人,砍幾顆腦袋,讓他們知道這就是拒絕服從陛下徵召令的下場。”

“不,不能這樣做。”立軍嚇得臉都白了,他連聲勸阻:“大人,這樣只會帶來更大的麻煩,說不定還會引起譁變。”

師則心中一片駭然,驚訝地看着立軍,下意識皺起眉頭道:“我讓你們擔任軍官,就是爲了控制下面那些人。怎麼,你們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到嗎?”

立軍張了張嘴,後面的話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沉默了很久,低着頭,艱難地說:“……大人,我已經盡力了。”

師則徹底呆住了。

身體內部升起一股從未有過的無力感。明知道有些事情必須做,也知道具體的方法和步驟,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執行。

這究竟是怎麼了?

我堂堂一個城主,麾下數萬軍隊,治下的平民多達十幾萬,卻只能湊出五百多個願意服從命令的士兵。

更糟糕的是對那些拒不執行命令的傢伙還不能動粗,更不能鎮壓。

“譁變”這個詞太可怕了,任何腦子清醒的統治者都不願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

師則也不例外。

他苦笑着搖搖頭:“算了,先把聚攏起來的士兵派往咆哮城,有多少算多少吧!”

立軍擡起頭,有些猶豫:“大人,這樣做的話,陛下會不會遷怒到您的身上?”

“我不知道。”師則坦言:“不過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不會只有青鬃城例外。總之先等着咆哮城那邊的消息傳過來再說。我估計陛下也很爲難,應該會針對代幣的問題,做進一步的安排。”

……

兩天後,獅族領地,首都咆哮城。

王宮偏殿,獅王與國師隔着一張茶几,兩個人面對面坐着,臉色都很難看。

“從我發下詔令開始,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師銳努力控制着情緒,面部肌肉卻仍顯得扭曲:“從各地主城趕來的軍隊還不到八千人。這點兵力能做什麼?甚至還不到我預計中的零頭!”

深深吸了口氣,師銳顫抖的雙手十指張開,帶着說不出的憤怒與恨意,緩緩緊握成拳:“下面的那些人……他們到底想幹什麼?要謀反嗎?”

國師巫況神情嚴肅:“據我瞭解,他們對此也毫無辦法。流雲城的事情影響非常大,現在平民們人心惶惶,他們只想把代幣換成金銀,或者是能吃能用的東西。可是商人們拒絕接受代幣,店鋪關門,平民買不到貨,進而影響到軍隊,就算髮下代幣作爲軍餉,士兵們也不願意要。”

師銳緊抿着嘴脣,繃成一條直線。他冷冷地說:“看來是殺的人少了,還達不到震懾那些居心叵測傢伙的效果。必須再傳一道詔書,繼續殺,殺到所有人服從爲止!”

巫況眼皮抽搐了一下,連忙阻止:“陛下您不能這樣,殺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上次的鎮壓令已經在很多地方引起反彈,邊境哨卡發生了多起民衆外逃事件。再這樣下去,會鬧出大亂子。”

師銳用兇狠的目光盯着他:“那你說怎麼辦?鷹族的請求不能坐視不管。飛鷹城一旦陷落,龍族就能從東面對我們構成威脅。那位年輕的攝政王可不是善男信女,他從一開始就把我們獅族當做敵人。”

看着獅王那張被憤怒支配的面孔,巫況忽然覺得喉嚨一陣發乾,已到嘴邊的話難以說出。

第二百四八節 火槍,初現第一百三九節 王與巫第九十九節 小王子第一百八七節 我們都在努力第二百五九節 離開第四百節 祖先,孢子第四十節 刺瓜第四百三一節 鷹王第一百四五節 突變第三百三十節 有些事情,不能忘記第一百一三節 分配原則第四百七五節 戰俘就是戰利品第二十六節 上繳額度第二十一節 凍結第三百五三節 死了纔是好兄弟第四百六十節 血戰第八十八節 俘虜第一百四一節 狙殺第三百七八節 追求與希望第三百八二節 守將第一百四九節 阿細第二百二七節 幸福生活的組成部分第五百八二節 複製第四百一十節 經濟學第三百九五節 地下城第三十一節 純潔的友誼第三百七二節 覲見第四百九七節 給孩子的福利第一百二四節 彩禮第五百一三節 理解錯誤第四十九節 肉果還是堅果第三百八二節 守將第五百五四節 碩鼠第五百五三節 強制勞動第二百五六節 首例第四百三九節 對未來的考量第二百零四節 製造謠言第二百七七節 前進終點第七十七節 面對現實第四百六三節 計劃,登陸第四百二八節 定局第一百七二節 勞動最光榮第一百五一節 經濟學第一百一七節 最後的古代人第四百二一節 他們是韭菜第十八節 神靈的指引第三百九二節 做我的屬下吧第四節 傷亡慘重第二百一二節 你不是士兵第六節 悲哀的對策第四百零一節 所謂的公平第一百二六節 兒啊……第三十四節 逃出來第四百四七節 消息傳開第三百三二節 虎族人來了第三百六九節 另類整容第三百六五節 陰鬱的人第三百三五節 船隊第五百三六節 教皇家族第三百一二節 交貨第五節 我可以救你第二百四五節 被信任的感覺第八十七節 機會第一百三三節 叛意第四百零八節 老人的想法第四百四八節 外敵第一百二五節 吝嗇鬼第五百四四節 郡守的想法第五百四九節 萊汶港第四十六節 養雞專業戶第五十二節 歷史沉澱第二十五節 交易品第三百一八節 糧與路第六十四節 誰支持他們?第二百六九節 女伯爵第八十二節 馴鹿者第十三節 我要與你決鬥第五百七三節 特使第二百零三節 對忠誠的理解第二百三五節 加入後的待遇第二百九二節 我想要更多第四百八九節 祈雨第四百六一節 迂迴的虎剛第一百九十節 失敗的試驗品第六十三節 小規模戰鬥第五百零一節 難局第一百七二節 勞動最光榮第五百八八節 處置第二百七二節 決戰宣言第十節 清晨第二百五五節 貨幣真相第二百零五節 指責第三百八十節 最後的要求第四百零八節 老人的想法第二百三七節 白人第五百六七節 心機女第一百節 異獸第二十六節 上繳額度第五百七二節 游擊隊長第四百三八節 對貴族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