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的耕種

不同作物的耕種

“一根漆篙,長成天高,彎到田中央”,這是一個謎語,謎底是一農具。對於熟悉農家的人,這個謎語並不難,不就是耕田的犁頭嗎?在寬廣的大平原上,人們的耕作是機械化,而在我們家鄉是丘陵,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油菜、小麥、黃豆、豌豆、胡豆之類的東西,而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耕作方式。我把它記下來,作爲讀者知道我生長的環境的禮物。

水稻是我們這裡的主產和主食,因爲氣候原因,一年也只能一熟,因此,人們很重視它的耕作。在我記事的這三十多年裡,水稻的耕作方式也變了好幾茬了,我今天就給讀者朋友一一道來。我就從公社時代,也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說起,那時,人們的種植方式很原始,也很笨拙,而產量卻不高。水稻自然是生活在水裡的,每年的三、四月,百花開過,正要謝的時候,田裡的水還有一點涼,男人們就甩着牛鞭趕着牛下了田,踩着睡了一個冬季,長了薄薄一層綠色苔蘚,冒着泡的的泥土,用一把彎彎的木犁打破了山村的沉寂,牛在他們的吆喝聲裡做着規範的動作。因爲怕田裡的水漏掉,男人們犁過田,女人們就得蔽田坎,別看這不重,卻也是一個考技術的活,剛學做農活的人是做不好的,這活的第一個工序是把田坎上的草皮鏟去,再用雙手從水裡抱出泥巴湯湯(泥濘)來護在田坎上,這泥巴湯湯不是那麼好抱的,不是抱多了,就是抱少了,農家罵抱少了的人是在“捧泥鰍”,抱多了,你得把這泥巴湯湯按均勻,一根田坎護過,再用鋤頭沾了水拉過去,田坎就變得平平整整,光滑細膩了,做完了這些,女人們還得去給牛割中午草。男人們還得在這塊田裡折騰好半天,因爲他們得把田翻兩三個來回,直到最後,田裡的泥土平了,而水面也平的,他們才能轉移陣地呢。等田裡的水不再渾濁,清澈見底的時候,人們就會播種了。那時,水稻種植叫點,就是憑着自己的感覺把發了芽,和了草木灰的谷種丟掉自己規定的位置,讓他們在太陽的照射下自然成長。點穀子的時候,人們就像地牯牛一樣是退着走的。而這樣點穀子,中期錯過了水稻成長的最佳時節,發得不好,產量並不理想。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人們不再點穀子,而是把谷芽放進溫室裡長到一葉一芯,再移植到秧牀上,過一個月左右再移栽到犁好的田裡,這樣,無意之中提早了栽種時間,給水稻爭取了最佳的生長季節。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人們連溫室都懶得弄了,直接弄一個秧牀,用薄膜遮蓋,把發了芽的谷種撒上去,讓其成長一個多月。後來的兩種改進,都需要把秧苗移栽,最後這次移栽,我們叫“栽大水秧”。八十年代初期的大水秧,是人工分秧,踩到水田裡一窩一窩地栽的,而到九十年代末期,人們可以站在田坎上,拋秧,甩到哪裡算那裡。改進耕作方式後,人們發現,水稻的產量比過去是翻了一番,特別是提倡實行拋秧後,穀子的顆粒飽滿,產量比以前都還要高。現在有的地方,人們連秧子都懶得拋了,用專門的拋秧機,均勻而迅速。

小麥和玉米的種植是有關聯的,在我記事的時候,小麥和玉米都是滿播,沒有通風透氣的預留行,因爲是丘陵地區,又緊鄰雨城雅安,一到夏天,小麥還沒熟,而已經到了該種玉米的季節了,弄得來是小麥產量不高,玉米收成不好。待到雨季一來,還在抽條的玉米秧子經雨水一澆,迅猛地往上竄,遇上暴風,玉米秧子就倒成了一片,根本就談不上好收成。在八十年代初期,改滿播爲寬窄行,發明了種小麥的五葉鋤,就是一把鋤頭上有五把小鋤頭,同時可以挖五個種小麥的窩。寬行爲小麥,窄行就準備在來年的春夏之交種玉米,兩不耽誤,產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不少。在前面的故事裡,我和哥哥舌戰的原理就是從這裡來的。丘陵地區的地是繞山而上的,順其自然,地邊是可以利用的,農家當然不會放過,在小麥的地邊上,婦女們會用一種用木棒做成的錐形農具礎成的窩,每個窩裡放上三五個豌豆或胡豆,再用一把草木灰把種子蓋上。而在玉米地邊上,撒上巴豆或紅豆子的種子,不種巴豆、紅豆沒關係,用斧頭在地邊或田坎上斜斜地砍出一道道口子,丟幾個黃豆進去,蓋上草木灰。

油菜是這裡主要的食用油,收割完水稻,也就到了農曆的八、九月了,農家把地或沒有水的田翻了,用鋤頭把土坷拉弄得細小細小的,再從茅房裡挑來糞,潑到田地裡,再把油菜種子撒上去,撒上草木灰,等到那油菜秧開瓣,不見地表的時候,挑來糞清水,輕輕地、挨個兒潑過去,算是上肥了。一個月,不,應該是不到一個月,就得把苗移栽到別的地方,否則,秧苗就長老,會影響產量的。現在的農家,基本上不這樣幹了,水稻收回家了,也不用翻地,直接把油菜的種子避開水稻的茬,按照一定的行距和窩距種下去,過一段時間來稀苗和管理即可。

怎樣,我們這裡的耕作跟你們那裡一樣嗎?我見過北方種小麥、玉米,機械化的耕作很愜意,而我的家鄉,是一個丘陵的村落,田地是環山而上,很不規則,到田間的路也是羊腸小道,肩挑背磨是在所難免了,而機械化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只是人們在默默地改進着耕作,推進着科技,希望自己不再過分地勞累,卻能得到自己的果實,繁衍自己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