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

大業八年正月,在大軍即將出發的前夕,豪氣沖天的楊廣,向名聲頗大的合水令庾質問策:“高麗之衆還不到我國的一個大郡,今朕以此衆伐之,卿以爲能克否?”

庾質回答:“伐之可克,然以臣之愚見,陛下最好不要親自去征討。”

楊廣臉色一變:“朕現在集結大軍在這裡,豈能沒有見到敵軍,就先退卻?”

庾質道:“攻戰而不能取勝,恐怕有損陛下的威名。要是陛下留在薊城,指導傳授謀略,將指揮權交給各軍大將,讓猛將勁卒,火速進擊,出其不意,必定可以攻克。軍機在於神速,遲緩就會無功。”

楊廣不悅的道:“你既然害怕,自可留在此地。”

右尚方署監事耿詢上書楊廣懇切地勸他留在薊城,楊廣勃然大怒,命令左右將耿詢斬首,經少府監、右屯衛將軍何稠的竭力相救,耿詢才得以免死。

另一邊的高麗士兵,也知戰爭即將到來,因國王高元剛剛慰問過全軍,加上有長期抗隋的準備,所以高麗士兵的士氣此時十分的高漲,並無多少懼色。

高麗的百姓也是不怕隋朝的百萬大軍的,一是因爲文帝徵高麗就失敗過,二是知道大業五年的時候,楊廣徵西北的吐谷渾,吐谷渾堅持抵抗,隋軍傷亡慘重,最後雖然獲得了數郡之地,但並不能將吐谷渾滅國。

高麗抵抗隋朝大軍,以天然屏障的的遼水爲第一道防線,鴨綠水(今鴨綠江)爲第二道防線,薩水(今清川江)爲第三道防線。

而遼水防線中,又以遼東城(今遼陽縣)爲核心。

遼東城控馭戎貉,限隔海島,漢得之以斷匈奴左臂,慕容氏並有遼東城,則蠶食幽薊,建立燕國,爲禍中原,高麗得了此城後,連年加固,其實已算是這東北之地的第一堅城,而且還“負山面海,水深土衍,草木豐茂,糧食自足”。

因遼東城在戰略地理上的重要信,所以此地是爲隋與高麗此戰的主要戰場。

高麗抵抗隋朝的最重要防線,是第二道防線的鴨綠水。

《漢志》中記載:“元菟郡蓋馬縣有馬訾水,西南至遼東郡西安平縣入海,過郡二,行一千一百里,郡二,即元菟、遼東也。”

鴨綠水上游有蓋馬大山,以爲屏障。(蓋馬大山,古名不鹹山,漢朝時稱爲單單大嶺,又稱蓋馬大山,後魏時城太白山,之後又有太山、太皇山等稱呼,自金朝到現代,稱長白山。)

鴨綠水的防禦重心,是丸都城(今集安市安縣),願爲高麗故都,在丸都山下沸流水之東。

當年高麗建這丸都城的時,就是依險築的城,城的附近有多爲大山深谷,城北有蓋馬大山的餘脈作爲天然屏障,在丸都城的西面,又有新城,新城東北,還有南蘇、木底等城拱衛,共同構築了一條堅強的抵抗線。

高麗的最後一道防線薩水防線,附近皆爲一馬平川之地,過了薩水後直到平壤,再無險可守,所以薩水防線,實爲高麗的最後生命線。

大業八年正月初二,楊廣在桑乾水的南面祭祀土地,在臨朔宮的南面祭祀上天,在薊城城北祭祀馬祖(非東南沿海一帶的媽祖/馬祖)。

正月初三,楊廣下詔命令即刻按順序出發,征討高麗!

隋各路大軍自薊城東進發前,楊廣親自穿着戎裝向衆將官道:“現在征討高麗,並非爲了功名,諸將或許不識朕意,欲輕兵突襲,孤軍獨鬥,立一身之名,以邀功賞,這不是大軍的行法,爾等進軍,必分爲三路,有所攻擊,必須三路相知,千萬不可輕軍獨進,以致敗亡。”

接着,楊廣掃了衆將官一眼,繼續道:“爾等凡是軍事進止,皆需要奏聞待報,不可擅自行動!”

衆將官聽了這話後,都是面面相覷,心中都想:“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仗還怎麼打?”

前日剛差點被殺頭的右尚方署監事耿詢,在牢獄中聽聞了這事後,大聲悲呼不已。

之後,各路大軍以高麗都城平壤爲總目標,以遼東城和鴨綠水爲中間目標開始進發。

各軍出時,第一軍的騎兵第一團先行,各隊間隔十五步,以後每日發一軍,每軍前後相距僅四十里,一營接一營的前行,經過四十天才出發完畢。

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九百六十里。楊廣的御營十二衛及內外前後左右六軍最後出發,隊伍有連綿了八十里。

此等出師狀況,古今未有。

北平襄侯段文振是兵部尚書,現在則兼任左侯衛大將軍,率軍出南蘇道。

段文振率軍走到途中時,因操勞過度,再加上受了風寒,忽然病得很重,於是向楊廣上表道:“夷狄性多狡詐,必須嚴加防備,他們口說投降的條件,不宜倉促接受。積水剛剛降下,不可耽誤遲緩。只願陛下嚴厲約束各軍,星馳速發,水陸並進,出其不意,那麼平壤這座孤城,勢必被攻克。

假若傾覆了高麗國的根本,其餘的城池自然就會不攻自破。但如果不能立即抓住時機,倘若遇到秋雨連綿,便會深陷艱難險阻的境地,兵糧枯竭,強敵在前,人在後,若是還遲疑不決,就決非上策了。”

三月十二日,段文振去世,隋朝大軍尚未與高麗正式接觸,便折了一個大將軍,至於段文振死前爲楊廣上的奏表,楊廣只瞥了一眼,便仍掉了。

楊廣如果真能按段文陣所說的去做,這場戰爭的結果或許就不一樣了,然後,萬事沒有如果。

三月十四日,楊廣開始指揮軍隊,隋軍進至遼水之畔。各路軍隊集結完畢,臨遼水排列陣勢,高麗兵依仗遼水據守,隋兵死傷無數,無法渡過遼水。

三十八歲的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見了這情形後,對人說:“大丈夫的性命自有歸宿,怎麼能燃艾灸鼻樑,用瓜蒂噴鼻,治熱病不愈,躺着死在兒女懷裡呢?”

於是他自請擔任前鋒,欲率部突破高麗的遼水防線。

第二十章 奇襲第113章 蘇威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四十四章 戰後第二十一章 周法尚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110章 戰火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122章 竇建德第105 三千騎兵可破賊第六十三章 交鋒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152章 娘子軍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八十六章驚變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141章 太原起兵第193章 李隱平隴右(上)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216章 朱桀滅第十章 夜市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240章 追擊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145章 戰略吹捧第九十六章 阿朵兒第166章 瓦崗寨之變(下)【求首訂!】第217章 鄭王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137章 家書傳建成第147章 霍邑之戰(下)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107章 徵遼結束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七十七章 打獵第203章 雞鳴狗盜第108章 天下紛亂第九十二章 馬匪來襲第243章 風雪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148章 屯軍龍門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239章 歸唐第140章 劉武周起馬邑第106章 劉文靜之言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150章 地盤搶奪第144章 進軍關中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三章 魂殤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258章凌敬建言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206章 檢舉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二十四章 奪城第205章 下套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133章 大敗突厥第225章 棄城而逃第164章 瓦崗寨之變(上)【求首訂!】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八十章 河東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226章 徵北大將軍第145章 戰略吹捧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214章 定河西第105 三千騎兵可破賊第144章 進軍關中第199章 再次受賞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東都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122章 竇建德第141章 太原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