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背後冷箭

“秦軍要打進關來了!”

岐州雍縣城中,百姓奔走相告,這裡面既有不安,也有驚慌,甚至還夾雜着幾分期盼。隋末以來,關中之地算是稍安穩一些的,但也並不是世外桃園,各種流賊盜匪將軍橫行,你方唱罷我登場。

李淵入關後,總算是平定了一些,但日子也沒好過到哪去,甚至遠不如大業七年以前的安定充實。

當年隴右薛舉父子橫行之時,扶風的百姓也驚惶過一陣,畢竟薛舉父子殘暴之名聞名關隴,尤其是他那個萬人敵的太子薛仁杲,那是能烤活人吃人肉的狠人。

當薛軍來犯的時候,扶余的百姓是爭相參軍,上城協防的,誰都不想看到薛軍打進來,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城池房屋被焚燬,不願看到自己的財產被奪取,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妻女被姦淫。

可這一次還是秦軍要打進來,只是上一次是薛家的西秦,如今卻是羅成的東秦軍,但大家卻沒有那麼慌了。

城東。

李府在整個略顯慌亂的岐州城中有些反常的安靜。

家丁、部曲、僕從們按部就班,不顯慌亂。

而家主端坐在大堂正中,正手執着一個河北白瓷酒杯,獨自喝着酒。

“郎君,你已經喝了一壺了,不可再喝了。”

一名雍容華麗、身材曼妙的婦人走向他,一雙玉手握住了他要往嘴中送酒的手。

男子的手懸在半空。

“世道混亂,也唯有濁酒一壺可略解憂愁。”

女子把酒杯取下,勸說道,“正因世道混亂,才越發需要頭腦清醒,若是你喝的醉熏熏,便只能隨波逐流了,那樣又如何能夠超脫呢?”

“想不到我李仲文倒不如一婦人有見識,哈哈。”

李仲文,岐州總管,他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趙國公李弼之孫,真鄉郡公李衍之子,是曾經中原盟主李密的堂叔。

在隋末之時,李仲文當時就曾組織家丁僕從在京西起事舉義,後來李淵入關,派人來遊說招降他,李仲文後來便歸附李淵,被授任太常少卿。

此後薛舉東征,李仲文隨軍出戰,初戰不利被擒,後薛舉滅亡得歸,被李世民授爲隴州刺史。

先前獨孤懷恩以梁州投秦,李淵調李仲文和李神通率軍進剿,結果不但沒奪回梁州,反把散關外的河池也丟了,唐軍不得不退守散關。

李仲文轉任了岐州總管、刺史一職。

但在京西,李神通卻擔任了京西行營總管一職,還在他之上。

他這個總管刺史,反倒沒什麼實權。

“夫君名門之後,也是半生英雄,何以借酒買醉呢?”

李仲文嘆道,“我也並不是借酒澆愁,只是如今前途迷茫啊。”

當初他身爲關隴名門貴族之後,在隋朝時也還仕途不錯,結果侄子參與謀反,弄的他受牽連,削官奪爵,做了個富家翁。

等隋亂一起,他不甘寂寞也組織兵馬舉事,本想響應侄子李密,爲他將來入關做準備,誰知道李密在洛陽城下一耗就是幾年,反倒是讓李淵捷足先登入了關。

眼看關中都投歸李淵,他也無可奈何歸了唐。

這兩年,在李唐其實也不太順心,李淵並不怎麼信任他,就如此時,他雖爲岐州總管,但岐州這塊他並不能說了算,還有個李神通壓着他。

那美麗的女人是李仲文的妾侍,一個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只是後來家族獲罪,她也淪落教坊,李仲文見她之後極爲心動,便爲她贖身納爲妾侍。

她有比普通女子更敏銳的見識。

“夫君,爲何不歸附大秦?”女子直言道。

“據妾身所知,令侄曾經爲中原義軍之盟主,可兵敗之後不也歸附了秦朝,甚至現在還官任九卿之職,並不差。若早夫君能夠歸秦,肯定也不會比現在差。”

李仲文嘆聲氣,“你說的倒也有理。”

“如今李神通率軍增援散關,進駐陳倉,這雍城倒是空虛。”

要投秦歸附,總得拿些拜禮,納些投名狀的。

“來人,喚我諸義子前來!”李仲文對着門口大聲喊道。

渭水北岸,陳倉城。

夜幕三更。

陳倉城中突起大火,緊隨着是刀兵之聲響起。

李神通被侍衛從睡眠中叫醒。

“大王,李仲文反了,李仲文反了,他率領一衆義子帶着岐州兵正四處放火燒殺。”

李神通一時還沒有清醒過來,“李仲文反了?他不是今早才帶了幾千土團民夫押送了許多糧草從岐州過來嗎,怎麼反了?”

“真反了。”

等李神通披掛好出門,發現局勢已經完全失控了。

李仲文半夜發難,在城中縱火焚城,一面又大肆喊話,說秦軍已經入城,甚至還僞造了不少面紅色的秦旗。

結果城中的唐軍,還真以爲是秦軍已經攻破散關,殺到陳倉來了,不少新兵首先就炸營了。

緊接着一些稍有些經驗的老兵也被帶的亂了。

等李神通出來,陳倉城的衙門、府庫、城門等要害已經被李仲文控制,大量城中唐兵已經投降了李仲文,還有更多的已經慌亂的逃出城去了。

李神通還想集結抵抗,結果被李仲文的養子李豬兒手持一把馬槊直接刺落馬下,他捂着肩膀上的傷口,臉憋的脹紫,卻說不出話來,最後被五花大綁帶去見李仲文。

天亮後,李仲文派兩個養子留守陳倉城,然後帶着收降的唐軍等,共計八千人,往散關而去。

散關城下,李仲文讓人把李神通綁在一根高竿上,高高的舉在隊伍前面,向關城上的唐軍勸降。

散關上的唐軍都懵了。

關前是猛攻不止的秦軍,結果關後卻是投秦的岐州總管李仲文,還有被擒的淮安王、京西行營總管李神通,這仗還怎麼打?

更別說,散關上,還有不少李仲文的舊部,畢竟他到現在都還是岐州總管、刺史,他這一現身,關上立馬就有人倒戈。

一通混亂之後。

大散關城門突然打開了,這讓正猛攻城的黃君漢所部愣了一下,以爲關中要出騎兵,都紛紛重整軍陣,準備迎敵。

結果等了好一會,沒見騎兵衝出來,反倒是先看到一面白旗高舉着出來。

旗下,一員唐將緩緩出關。

獨孤懷恩眼尖,一下子就認出來了,“節下,是岐州總管李仲文,李密的叔父。”

第50章 逐鹿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590章 挖牆角第1468章 要塞第1428章 功臣山第200章 長白鷹揚府第154章 忍無可忍,那便無須再忍第498章 拜帥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428章 死士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1446章 推波助瀾第190章 房玄齡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320章 激怒第394章 李玄霸第678章 龍之怒第114章 假子第126章 劫掠養兵第587章 羅帥萬歲第939章 頓悟成佛第34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1394章 奴隸起義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830章 撕開長安之門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178章 福利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1117章 罪惡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363章 李三娘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1523章 另做打算第777章 羅軍大敗第161章 夜宴第1417章 倭國割地第140章 私奔第1271章 血火第303章 羽翼豐滿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209章 赤騎(第六更送上!)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1262章 長生藥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705章 退位第568章 賜號忠武軍第1101章 珍珠玳瑁無用物第1401章 鎮北王第1312章 虛位以待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320章 激怒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318章 蝗神第1238章 榜下捉婿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第379章 瘋狂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76章 捕頭第151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1127章 女王第169章 養兵第346章 孽蓄第1533章 欽定太孫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304章 大業八年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902章 玄霸戰承都第1043章 朝廷請借天子錢第127章 禁私掠第329章 御前會議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679章 清君側第1335章 馬知縣第429章 謀反者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203章 霸王硬上弓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300章 讒言第890章 白登山之圍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314章 還鄉團第744章 李淵李密第235章 唐國公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71章 身體被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