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征程飲馬渭河邊

“段將軍率部攻破蕭關,當記首功一件。”

蕭關城中,戰火還未熄滅,嗣業大力表彰段志玄,並讓段志玄親自將最先登城的那位秦軍記錄來先登之功,又以本戰最勇猛的二十人錄爲跳蕩之功,再錄五十人爲先鋒之功。

“本王這就向皇帝陛下奏捷請功,先登者請封開國侯,跳蕩者請加封三級,先鋒者請加官兩級。”

對於率部奪門投降的唐將顧安,羅嗣業也表示要向皇帝請封他爲開國伯。

然而對於其它唐兵唐將,嗣業就很不客氣了。

他下令打開關城中的府庫,盡奪錢糧絹布賞賜給將士,並盡奪關中之糧以充軍用。

他根本沒有打算在蕭關多做停留,直接下令侯君集率河西軍集羣爲前軍,向安定郡(唐涇州)前進。

突破了蕭關這座門戶後,前方順着涇河河谷,明顯道路更加寬暢,行軍也更方便。

這條路線,也是歷來關外進攻關中的路線,上次薛舉父子攻唐,也是這條路線。只是上次他們在邠州長武被阻,最後兵敗亡國。

可這一次,前方可沒有了唐軍大將,更沒有了重兵攔截。

侯君集統兵爲前鋒,輕騎一路前進,如入無人之境,根本沒有人敢攔截。侯君集對於沿途的李唐州縣城池,也懶得理踩,長驅而入。

那些州縣也來不及高興,因爲後面就是侯君集的大隊人馬。這些不比輕騎,以步兵爲主,任務則是把沿途的州縣佔據。

面對着浩浩蕩蕩的河西軍集,平涼郡城平高不戰而降,此後百泉、平涼皆由地方大族獻城來投,李唐的州縣官員則早一步棄城而逃。

十月中。

安定郡陰盤城、華亭、安定、湫谷、良原、朝那等城紛紛投降。

曾是薛家父子都城的折墌城守將是李唐宗室,這位李郡王誓死守衛城池,結果糾集了幾千人,卻也僅堅守了兩個時辰,然後城破。

城破後,唐軍被斬殺一空,藩落軍更是直接搶掠全城。

此戰後,平涼、安定、北地、弘化四郡被嗣業派兵,分兵多路進攻,一鼓而下。

十一月初。

侯君集率兩萬輕騎前鋒,已經飲馬渭水河北。

渭河南岸,長安城太極宮中。

婆婆面李淵的臉皺的更厲害了。

秦軍來勢之快,幾乎是難以想像。

從蕭關陷落,到京西四郡失守,再到羅嗣業兵臨渭河畔,這前後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李淵在殿中艱難的踱步。

“這真正是趁虛而入了。”

裴寂和劉文靜這兩位宰相都低垂着頭,面對眼下的局面,他們也是無能爲力。當初他們也勸說過皇帝,不要殺嗣業之子,結果皇帝把羅嗣業的兒子殺了,想以此威脅他不要攻打蕭關,誰知道反弄巧成拙,倒是徹底的激怒了羅嗣業。

更想不到的是,第一次攻蕭關沒有顯示什麼威脅的羅嗣業,這短時間內能在三道拉起幾十萬人馬來,還這麼猛。

“陛下,聽聞之前羅成已經派人送世民和柴紹、叔良他們回來,剛到河東郡,聽聞我大唐殺了嗣業之子,秦軍使者又把世民他們扣下,轉而送去洛陽了。”

李淵也知道自己弄砸了,可此時不是後悔的時候。

他問裴寂。

“我們還能擊敗羅嗣業嗎?”

裴寂無奈的回答,“陛下,長安城現在只有元從義軍禁衛兩萬,此外散關還有兩萬,藍田關還有兩萬,潼關有三萬,同州有一萬,雖加起來還有十萬之兵,可要應對各處的秦軍。而且,秦軍現在已經隔斷了與岐州的通道,李神通的岐州散關兩萬兵馬,已經調不動了。”

李淵一聲長嘆。

京西,岐州,散關。

隋時此地稱爲扶風郡,散關便是秦嶺通往關中的一道重要門戶,古時這條通道稱爲陳倉道,因爲通往的正是關中扶余郡的陳倉城。

這條通道的另一邊,則是漢中的河池郡。

眼下,河池郡由秦將黃君漢攻奪,包括漢中郡皆由黃君漢節制,他是皇帝所授的漢中道行營總管。

“消息可屬實?”

虢國公黃君漢皺眉問。

他麾下的參軍應聲道,“已經再三確認過,不會有假。”

黃君漢低頭瞧着地圖,驚歎連連,“半年前晉王還在定襄,可此後不但滅了柴紹十萬北伐唐軍,還連奪整個河套,又聯合歸附的河西李軌,收取隴右。更想不到,這出兵東進,居然輕瞬就已經打到了長安城下了。”

“確實是不可思議啊。”

數名軍將齊贊。

“獨孤將軍,你覺得現在關中虛實如何?”黃君漢問起原唐梁州總管獨孤懷恩,他是獨孤信的孫子,楊堅和李昞都是他姑父,因此楊廣和李淵都是他姑表兄。本來對於他來說,唐取代隋,那不過是皇冠從一位姑表兄頭上轉到另一位姑表兄頭上而已。

怎麼變他都是皇親國戚,李淵對他還是不錯的,在隋朝時他纔是個縣令,李淵卻對他越級提拔,先是長安令,然後又授工部尚書,再授爲梁州總管。

奈何孤獨懷恩雖名懷恩,但可不是什麼懷恩之人。

眼看着唐朝不行了,便乾脆背唐降了秦。

“節下,如今關中空虛,李淵虛有其表,雖號稱關中還有一二十萬之兵,但多是新兵,不堪一擊,只看嗣業將軍用一個月時間,就從蕭關一路打到了渭水北岸便知,卑將勸節下趁機攻散關,也揮師入長安。”

黃君漢笑笑。

“晉王都已經兵臨長安城下了,我們總不能就一直在這裡坐視吧。獨孤將軍說的好,咱們也得行動起來,攻打散關,哪怕攻不下也不要緊,起碼不能讓散關的李神通帶着那兩萬人回援長安。”

“傳我將令,攻打散關!”

坐鎮陳倉的淮安郡王李神通接到皇帝堂兄的急詔,讓他率兵回長安勤王救駕。

剛在與諸將商議如何率兵回援,結果散關鎮將派人急報,黃君漢突然攻關,攻勢猛烈,請求郡王派兵增援。

李神通一下子呆滯。

長安的皇帝等着他帶兵去救駕勤王,可現在散關又被攻的岌岌可危。

“哎,先增援散關再說!”李神通不得不跺腳道。

第1515章 安排後事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142章 福利第219章 訂親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649章 死於驕傲第820章 秘而不宣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264章 方天畫戟和圓月彎刀第1529章 民心所向第196章 歃血爲盟、義結兄弟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694章 說客武士彠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410章 死而復活(爲大吾王萬賞加更!)第106章 一刀腰斬,嗣業揚威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826章 反噬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1039章 先捉後放宣天威第1267章 兩炬藍煙第299章 婦人之仁第110章 嗣子第1182章 程咬金第1449章 挖坑第780章 稱臣借兵第518章 納叛第526章 男人的尊嚴第1084章 血戰到底一當十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1101章 珍珠玳瑁無用物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1516章 焚書坑巫第1119章 人情世故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256章 天降爵位第1039章 先捉後放宣天威第754章 奉正朔第700章 英雄各有所見第1000章 三寸舌強百萬師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1487章 二轉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797章 鐵與血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711章 十二帝第539章 鐵面無情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1109章 會盟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345章 孽緣第1491章 韓侯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302章 慕容長生(謝謝平安10113萬賞!)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486章 摘桃子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1519章 軍區第288章 襄陽侯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31章 伏威第501章 李氏當有天下第205章 魚俱羅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58章 青眼有加第350章 假降真受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683章 火燒宇文述第43章 及時雨王薄第1003章 吐蕃欲結城下盟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401章 水陸會師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282章 劉黑闥第447章 大掃蕩第923章 進貢美人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724章 弒君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170章 牢丸第1440章 自古以來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