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十二年秋

大業十二年秋,北風蕭蕭。

蓄勢已久的忠武軍,完全了動員準備。

在一場忙碌的秋收過後,羅成調集了十萬兵馬參與此次討伐淵氏。

由元帥府三司通力協作,有如一部精密的軍事機器。

在北及西遼河,南至旅順灣的漫長戰線上,十萬兵馬有條不紊的展開,他們緩慢卻又有序的露出自己銳利的鋒芒。

南部沿海、大梁水、小遼河、遼河,四大軍團兵分四路。

收復遼東、永絕後患的戰號傳遍四野,從渤海灣一直燃燒到了扶余川上。

羅成親自坐鎮遼東元帥府負責全局籌劃,羅士信統帥第一軍,李靖爲行軍參謀,又有秦瓊、尉遲恭、單雄信、程咬金等猛將協同。

而羅存孝、徐世績的第四軍,馮孝慈、慕容長生的第三軍,趙貴、薛萬徹的第二軍成功的讓淵氏以爲這次忠武軍是要四路同時大舉進攻。淵太祚於是四路佈防,各調重兵防守。

雖然爲了應對此次進攻,他動員了淵氏所有的十萬兵馬,還再次動員了十萬青壯協從。可是一分散各個戰場卻並沒多久。

更不用說,樂浪太守楊萬春在秋收之時病逝,忠武軍大將宋老生憑藉着他在平壤的原楊暕兩千兵馬,以及他帶去的四千兵馬,成功的接掌了樂浪郡。

因此現在樂浪原楊萬春部下的五萬高句麗軍現在也由宋老生指揮,雖然宋老生接任了樂浪郡太守之後,便着手裁撤了約三萬高句麗老弱之兵,但留下的和他帶去的,依然組建了整整一個軍。

宋老生自任第五軍軍使,由郭孝恪擔任副軍使,蘇定方擔任了行軍參謀。

第五軍據守平壤,人口百餘萬,兵馬兩萬四千,直接威脅着淵氏的鴨綠江邊的國都國內城。

爲此,淵氏不得不在鴨綠江邊留駐兵馬五萬。

這樣一來,他還得在國內城駐軍五萬,以做總預備隊。

如此,淵氏在西面四條戰線上,總共才十萬人馬,一分攤,每路也就兩萬餘人,跟羅成兵力相當。而他還要分兵駐守大小數百座山城,於是兵力更顯捉襟見肘。

而淵氏還不知道,羅成此次進攻,目標只是扶余川。

在其餘三路,每路都只駐萬人,進駐此前修築好的城堡裡做勢。

而在扶余川戰場,不但第一軍直接調來了兩萬人馬,而且第二軍第三軍都各自抽調了萬人,又有北面的部落兵和牙兵兩萬餘人馬。

若是再加上水師的內河船隊幾千人馬。

那麼在扶余川這個戰場上,羅成其實是調集了總數八萬之兵。

戰役開始,李靖建議先派騎兵越過邊界的河水,直接逼近到扶余大城下,將其包圍。

然後其餘各路兵馬跟進,做好圍城打援之準備,同時分割扶余與其它諸城的聯繫。

緊接着,由秦瓊尉遲率領的北面兩萬餘蕃漢軍團南下,採用騎兵襲擾之策,對扶余川中四十餘城的城池之外的村鎮進行打擊。

奪取城外的人口、糧食,既是攻敵,也是以戰補戰。

此前忠武軍沒有對扶余川的高句麗人糧食做什麼動作,便是爲了戰時奪取爲自己所用,燒掉毀了那就浪費了。

反正剛秋完收,高句麗人也不可能全運回城中。

淵建土龜縮於扶余城中,不敢出城交戰。

他又捨不得放棄其餘諸城,於是只是下令各軍駐守本城,務必嚴防死守。結果卻是把幾萬兵馬,如撒豆一樣的分散在扶余川四十餘城之中。

李靖只是在幾座關鍵的河谷道路上,築起關塞,然後分兵把守,就把這幾十城給分割開來,然後便可以全力的圍攻扶余大城。

只要扶余城無兵可援,那麼就是孤城死城一座。

全力攻下扶余,其它諸城更只是一團散沙,沒有了支撐。

如果是在第一次東征之時,要攻佔扶余這樣的大城,是很困難的。皆因當時的隋軍既不習慣於遼東的氣候,而且許多戰術也不適應這邊的情況,尤其是皇帝還老搞遙控指揮,甚至每軍派駐納降使。

但這一次不同。

羅士信被羅成授爲第一軍軍使,也是這次扶余川戰場的主將,不管是來自第一第二還是第三第四軍的,也不管還是來自於各郡的土團,又或是各縣的鄉兵,或是水師的兵馬,只要到了這個戰場,全都由羅士信節制。

羅成也並不會橫加干涉戰事。

而另一方面,羅成對後勤糧草軍械的支持,卻是充足的。鐵嶺鎮做爲前線基地,早早囤積了大量糧草,軍械,前線五堡裡,也都是囤滿了糧草軍械。

甚至還通過遼河水運了許多投石車、攻城弩過來。

數支兵馬的大將彙集於扶余川下。

隋軍大營的軍帳裡,年輕的羅士信不過十八歲,第一次擔任主將這樣的要職,以往他都是跟隨着兄長,統領的也一直是重騎部隊。雖然從十騎具裝甲騎,最後到統領三千重騎,可最多也就統領三千重騎。

而這一次,他卻成爲八萬聯軍的統帥。

好在他有李靖這樣的參謀,有周德威這樣的副帥,有秦瓊、尉遲恭、單雄信、程咬金這樣的猛將,還有長孫無忌李玄霸這樣的勇士。

“大將軍,我們已經連續攻奪了五座扶余川中的平地小城,斬首兩千餘,現在高句麗其餘諸城的兵馬,已經龜縮不敢出,喪膽了。接下來,咱們怎麼打?”

尉遲恭直接發問,他是羅成的牙軍副將,副都押牙指揮使,是廂級軍官。

但是面對着羅士信這個年輕的大將,他還是有點點不太服氣的,畢竟以往也沒有足夠的戰績能鎮住他們。

羅士信注意到不少將領都望着他,他也清楚大家對他這個主將的不太信任。

“本來此次指揮之職,是應當由大帥來負責的,只是如今大帥身爲朝廷的尚書令、元帥,日理萬機,並不只是我們忠武軍節帥,現在還要管着宣武軍、義武軍、威武軍、鎮海軍以及江南的雄武軍,因此才授我來代統此次戰事,在座諸位都比我年長,諸位將軍們也比我能征善戰,不過既然是元帥之令,那我與諸位都當遵從。”

一番話過後,羅士信直接道,“如今中原紛亂,我忠武軍不可能久居關門,但淵氏一天不打趴下,就一天是個威脅,所以必先除去此後患,方可出兵。我也沒多少廢話要說,大帥已經爲我們做好了一切準備,所以現在需要我與在座諸位做的,就是不管一切,儘快拿下扶余川。”

“三天,三天之內,攻入扶余川,請大家與我一同用命,奮力攻城!”

諸將想不到士信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無不齊聲稱道敢不用命!

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905章 喪心病狂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75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365章 賜劍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869章 義成復辟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613章 敢死隊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258章 燕雲十八騎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846章 頡利突襲第1384章 建安第1065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282章 劉黑闥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361章 昏招迭出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518章 納叛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1106章 八爪第386章 屠城第358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790章 長安第73章 錢比命值錢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127章 禁私掠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747章 青島第201章 升職加官第855章 授實封許開國第214章 驃騎第715章 攻城巨獸第946章 大非川第36章 神兵到手第805章 洛陽第164章 罪妻補兵第305章 鐵馬冰河後庭花第830章 撕開長安之門第1245章 人約黃昏後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125章 士信割耳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62章 私放要犯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719章 三藩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1488章 先登第123章 羅字營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82章 佔領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593章 雁門之圍(第五更!)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444章 無間道第276章 百里奔襲第368章 新貴第78章 戰火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1063章 不良脊爛熊出沒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867章 大利犒軍第1432章 打他第1094章 冰消雪化成甘露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625章 殺胡口第42章 秦家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63章 我羅老四又回來了第252章 撐死膽大的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558章 朝天子第1308章 洛漂第690章 外援第429章 謀反者第73章 錢比命值錢第68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472章 東都危第758章 長孫第177章 耕戰第35章 知世郎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