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

扶余城是一座周長十餘里的大城。

也是一座半山城,他背倚扶余川的羣山,面臨的卻是開闊的松遼平原。正因爲這座山城的特性,使得城大,但防禦方面卻有漏洞。

這破綻便是西城牆,這是面臨平原的城牆。

西城前地勢平坦,十分開闊,雖可以引河流爲護城河,可東北之地,到了秋季,一些河流便枯竭無水,到了冬春之時又結冰,因此護城河的實用性不高。

正因此,扶余城並沒有引入河流爲護城河,而是挖了一條很深很寬的壕溝。溝裡栽上尖木樁,靠着城牆的那面壕岸上,還特意修了一堵近人高的羊馬牆。

壕上僅留一橋通行,橋還建了橋頭堡,把橋建成了吊橋,隨時吊放。

因南面牆在平原上,不夠險,高句麗人便在南面只開一門,城門外還修了甕城以保護城門。

城牆上建有敵樓箭塔。

過去,這座扶余城在這鬆嫩平原之上,可謂是巍巍雄城,契丹、奚人、室韋、靺鞨等諸族,都是隻能望城興嘆,遊牧部族的輕騎兵,想要攻破這座城太難了。

可是此時,對於羅士信等忠武軍將士來說,扶余城就是座死城。

在羅成的連番佈置下,扶余城只有三萬孤軍,而且其中一半還被分散在其它四十餘座大大小小的山城堡壘之中,現在被隋軍分割阻截,不敢出城。

扶余城中,僅一萬五千餘守軍,哪怕臨時動員城中青壯守城,對於擁有強大攻城器械的忠武軍來說,這依然是一塊擺在了案板上的肉。

“大帥已經爲我們做足了準備,掃清了一切障礙,現在,我們擁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大家一鼓作氣拿下此城,然後得勝回師,莫要在此浪費時間。待拿下城池,我爲諸位請功!”

士信騎馬立在扶余城下不過五里的地方,諸將紛紛領命而去。

“老師,我軍勝算幾何,需要多久拿下扶余城?”士信問旁邊的李靖。

李靖笑道,“若是不出意外,大約三天就能拿下。”

“真能這麼快?”

“我觀高句麗人驚懼,士氣低落,尤其是這座城池,既無新城的堅險,又無遼東城的兵多,如此一座城,以前應付那些遼北的胡人倒是可以,但是我們這次是有備而來。”

當初隋軍攻遼東城,久攻不下,其中一關鍵之處,就是遠道來徵,軍械準備不足。所以羅藝攻下武羅厲城,還有後來皇帝攻下遼東城,李淵攻下新城,那都是靠着堆魚梁大道攻進去的。

這魚梁大道雖也是個攻城方法,但畢竟太落後了一些,壘一座土山攻入城,可遠不如臨衝、雲梯這樣的器械更高效快捷。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軍心士氣。

現在扶余城成一座孤城,軍心士氣都嚴重低落,反觀忠武軍,兵強馬壯,器械齊備,大家自然是士氣高漲。

李靖站在那裡,遙看着一支支兵馬向着城下展開。

一切按部就班,沒有什麼可激動人心的。

這場仗,對李靖來說,甚至有點平淡。

都說決勝於千里之外,事實上,一個優秀的將帥,會在戰鬥前,就做足功課,儘量把優勢拉到最大,當有了足夠的優勢時,纔會發起進攻,而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再失敗。

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畢竟是少之又少。

一個優秀的將軍,沒有必要去冒險。

除非是形勢十分不利,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兵行險着,否則,根本沒必要。

就如這一仗,早在幾年前,羅成就在謀劃着,準備着。

終於到現在,羅成已經擁有了足夠多的優勢,然後又在戰略上成功欺騙了淵太祚,因此現在扶余城下,忠武軍才能夠有如此大的優勢。

本來忠武軍和淵氏在遼東兵馬,是不相上下的,羅成的忠武軍戰鬥力更強,可淵氏主場防守,擁有大量險要山城。

但淵氏輸在戰略上。

他給了羅成幾年時間準備,這是最致命的。

當羅成幾年後終於發起進攻的時候,他才慌於應戰,可原本五五開的局勢,現在卻變成了羅成一面倒的優勢。

“羅帥是位戰略高手,帥才!”、

李靖由衷的感嘆着道,這纔是決勝於千里之外啊。

這場仗,羅成雖不在,可實際上卻是他指揮的。

戰場上。

部落的輕騎兵已經開始奔馳起來,他們肆無忌憚的奔馳在城下,有些得意的顯擺着騎射技藝,奔近城下,然後對着城上放箭。

射完箭呼嘯一聲,轉折繞過。

極高的速度,讓城上的高句麗人不斷慘叫倒下同時,卻又拿他們並沒多少辦法。

在後面一些,忠武軍的步兵已經舉着盾牌提着弓箭緩緩推進,他們排着整齊的陣列,不論是長矛手還是刀牌手,他們現在都輕鬆的提着弓在手。

面對着只能捱打不能還手的敵人,真是不要太輕鬆。

填壕車緊隨其後。

足有上百輛填壕車。

“你說淵建土會出城來戰嗎?”士信問。

“估計不會。”李靖道,他是以淵建土最近種種反應來判斷的,若他是淵建土,發現隋軍要進攻,就會第一時間棄守一些小山城,然後集中兵力把守幾座大山城,同時堅壁清野。可淵建土什麼也沒做,好像就在那裡坐以待斃,這樣的人,又豈敢出城來戰呢。

事實也如李靖所料。

隋軍緩緩推進,可城中沒什麼反應。

忠武軍的輔兵輕鬆的就把填壕車架起,長長的壕溝上,隔一段就由八輛填壕車架起一道十二丈寬的通道。

然後臨衝戰車、雲梯戰車輕鬆通過。

再接着,投石車、攻城弩也通過。

當投石車和攻城弩紛紛就位,第一塊巨石呼嘯着被投出砸中扶余城牆,砸的地動山搖時,城中依然無人出城來戰。

一塊接一塊的巨石不斷的投向扶余城,間夾着一支支雞蛋粗的弩槍。

而後,抵達城下的隋軍步兵,以漫天箭雨壓制着城上。

再接着便是臨衝戰車和雲梯車抵達城下,還有許多皮簾車和木頭尖驢掩護着大量刀牌手也抵達城下。

這時城上的高句麗人才開始拼死反擊,可是已經遲了。

強大的投石車、攻城弩、步兵箭陣掩護之下,高句麗人連探頭都難,一架架的臨衝車放下了天橋,直接搭在了城頭。

更有上百架雲梯車也開始架設上城副梯。

一個個忠武軍的刀牌手們,全都打了雞血一樣的大吼着開始奪城。

臨衝車中,一個個刀牌手左手持盾頂在前面,右手橫刀,大吼着踏過天橋一衝而過。他們一個接一個的跳入城上,如神兵天降。

遠處。

李靖向羅士信拱手。

“恭喜大將軍,扶余城拿下了,僅僅半天而已!”

“用牛刀殺雞爾。”

“錯,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羅帥的這次戰略極好,可爲用兵之典範,大將軍,你當好好學習。”李靖道。

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239章 阿舅賊第299章 婦人之仁第1419章 播告羣嶽第753章 李密稱臣第1262章 長生藥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315章 羅門女將第281章 竇建德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142章 福利第641章 跪下唱征服第616章 斬首奪旗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709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24章 烤竹鼠第683章 火燒宇文述第903章 戰神尉遲恭第1274章 許和尚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42章 秦家第1507章 長卿不爭第1270章 許秀才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1385章 鷺島第132章 刺客第1119章 人情世故第1483章 太子遠征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826章 反噬第1501章 長卿第134章 福將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1379章 自立爲王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1000章 三寸舌強百萬師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941章 王寶槍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436章 羣英會第548章 海東王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1521章 傳位第870章 雲侯第780章 稱臣借兵第1442章 海外殖民地第204章 三百斤錘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1372章 鷹犬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388章 後宮第567章 拜封節度使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1120章 倭寇第328章 危險期第541章 密謀第192章 羣英聚會(再爲青翼追光加更!)第77章 羅士信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838章 夜擒李世民第1235章 牛腿稅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367章 逼反第119章 先鋒官第1443章 打秋風嗎第778章 兩敗俱傷第690章 外援第780章 稱臣借兵第369章 拿下羅成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1533章 欽定太孫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810章 虎牢第227章 七次郎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531章 以帥爲餌第1353章 南水北調第946章 大非川第1090章 趁虛繞後奪敵巢第1042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79章 嗣業第1486章 騎士第109章 擴充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571章 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