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三皇盟約

當大秦皇帝與羅馬皇帝在高加索達成了兩皇盟約後,波斯皇帝坐不住了。眼看着波斯聯盟趁着羅馬內亂,奪取了羅馬大量的土地,現在羅馬居然跟大秦達成了這麼重要的盟約。

十萬突厥騎兵將隨時從高加索一線殺過來,直接就能威脅到波斯的都城泰西封。

尤其是大秦與羅馬達成的貿易協議,將會讓羅馬現在嚴重的經濟危機鬆緩過來,波斯將難以再繼續卡着羅馬的脖子了。

庫思佬的使者一批又一批的趕去求見大秦皇帝,一次又一次的攜帶重禮前來。不過在會盟期間,皇帝並沒有怎麼理睬他們。

直到盟約達成後,皇帝才正式接見了波斯皇帝的使者。

一番充滿東方風情的宴席款待之後,皇帝提出願意與波斯皇帝會盟。

會盟的地點,皇帝選在了條支(喀布爾)。

這是大秦大夏道重要的一座城池,也是絲路上的重鎮,貿易大城。位於大夏道的中東部,處於興都庫什山的南麓,條支河谷。

這裡是連接中亞和南亞的絲路必經之路,往東是興都庫什山的開伯爾山口,這是通往南亞天竺大陸最重要的山谷通道。

山口東面的烏丈那、健陀羅、固失蜜等國佔據着勃律國南面肥沃的信度河流域,並直抵天竺海。

曾經的貴霜、厭達都曾經兵過開伯爾山口,征戰信度河流域,搶奪這片肥沃的土地。

故此雖然大夏大半處於高原,多是山地、戈壁沙漠等,但這是一塊極重要的戰略要地,不僅往東可通天竺大陸,而且往西正是波斯。

皇帝選擇到此會盟,有很深的用意。

與羅馬皇帝會盟,締結了高加索條約,而與波斯皇帝會盟,也是要締結一個正式的邊界協議。

皇帝從高加索東返,回到鹹海畔在火尋城休息了段時間後,不再走來時的藥殺水路線,而是改走鹹海另一條匯入大河烏滸水,往西巡視康國、石國、曹國等國,對於河中昭武諸胡國王,皇帝頒詔冊封。

詔封安國爲安息郡,封其國王爲安息侯,東安國爲木鹿郡,封其國王爲木鹿侯。

詔封何國王爲貴霜侯,以其地置貴霜郡。

米國王爲南謐侯,其地置南謐郡。康國王爲康居侯,其地置康居郡。

西曹國王爲瑟底痕侯,其地爲瑟底痕郡,小史國王封那色波侯,其地置那色波郡。

史國王封伎沙侯,其地置伎沙郡。

石國王封大宛侯,其地置大宛郡,拔汗那國王封休偱侯,其地置休偱郡。

皇帝以千泉山以南,蔥嶺以西,烏滸水以北之地,置爲河中道。

在河中道,皇帝詔封十八侯,置十八郡,其中朝廷正郡三,諸侯郡十五。

三郡分別爲拓折郡(塔什干),真珠郡(費爾干納),薩末健郡(撒馬爾罕),這三郡所處之地都是在河中道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最肥沃的山谷盆地和綠洲,三正郡控扼要地,品字相連,同時還監視着河中實力最強的康國等幾個諸侯藩國。

皇帝在河中逗留了小半年,在三個正郡各駐軍一萬二,同時親自指導河中道絲路上驛站烽墩軍堡屯莊以及巡營的完善。

隨後皇帝車駕往東南,過烏滸山進入大夏道。

皇帝在大夏也會見諸侯,設十八郡,諸侯郡十五,正郡也設立了三個。

三正郡爲姑墨郡、月氏郡和條支郡,三正郡自烏滸河而下,南北一線相連,扼守的也正是重要的絲路交通線。

皇帝在大雪山下(興都庫什山)與波斯皇帝庫思佬二世會盟,波斯皇帝出波斯國境跋涉千里而來。

波斯皇帝帶來了兩萬近衛軍隨駕護衛,其中就有強悍無雙的波斯重裝騎兵,不過當波斯皇帝看到大秦皇帝身邊,同樣有一支強悍的重裝騎兵後,就收起了那份炫耀之心。

波斯有精良的索子甲,可大秦的明光甲也一樣十分精良。

更別說,秦軍還有彪悍的陌刀重步兵,以及攻城無雙的神機大炮。

波斯皇帝對大秦與羅馬的盟約有些不滿,抱怨大秦皇帝不該讓突厥人爲羅馬效力,而羅成笑着以突厥只是大秦的藩屬,朝廷並不會過多幹涉他們爲由敷衍過去,這讓庫思佬很無奈。

當波斯皇帝提出要大秦皇帝下旨制止突厥出兵協助羅馬時,羅成卻提出要讓波斯把大夏南面直到大海的那片沙漠戈壁劃給大秦,皇帝的理由是這樣一來,大秦在大夏以南也有出海口,將來海陸絲路相連,能讓大秦與波斯的貿易更上一個臺階。

畢竟那片地區以前也曾爲貴霜、厭達等擁有過,而且這片地方也很貧瘠,不過面對這無理要求,庫思佬直接拒絕了。

真要算起來,那波斯還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擁有過吐火羅,在這裡設立過行省呢。

說到最後,波斯也頂多願意維持現在的邊境線,承認大秦對原來突厥攻滅厭達後所佔據的吐火羅之地的繼承權,包括後來突厥滅厭達後不顧盟約,把本該分劃給波斯的那一半吐火羅之地又搶走的那部份,也願意承認歸大秦。

波斯皇帝只希望能夠得到大秦的支持。

不僅限於大額貸款以及軍備的出售,還包括其它商貨的全面貿易,他們更希望是能得到秦軍的直接支持,尤其是希望得到大秦遠洋貿易艦隊的支持。

這支遠洋貿易艦隊,原是南海艦隊一部份,後來單劃出來,實力強勁,擁有大量新式的寶船,遠洋航行性能優良,且武裝出衆,波斯希望得到這支大秦遠洋艦隊的加入支持,以便他們在即將進行的君士坦丁堡圍攻海戰中,對羅馬取得絕對優勢。

爲了能夠得到這支精銳的遠洋武裝艦隊的支持,波斯皇帝願意拿出極有誠意的僱傭費用。

可不管波斯皇帝願意拿出多少金幣來,羅成都不願意,哪怕最後波斯皇帝咬牙提出,願意把大夏南面波斯邊境劃出一片地來,羅成都沒同意。

波斯皇帝雖願意劃出那麼幾百裡地來,可兩國那處邊境,是大沙漠和戈壁灘,只有少量的小綠洲,這麼幾百裡地,離海岸線又還遠,本就只有一些部落牧民居住着,這種幾乎相當於無人區的緩衝邊境線,要來何用。

既然波斯不肯真正的給地盤,光給一個五六百里的大沙漠,皇帝是沒興趣的。

這次的會盟足足持續了一個多月時間,直到羅馬皇帝希拉剋略已經請統葉護率領着突厥大軍出高加索,殺入波斯邊境,庫思老纔不得以結束會盟。

最終波斯也一樣沒能得到秦軍的直接出兵支援,大秦皇帝只是給波斯借了一大筆貸款,然後雙方談定了一大筆寶船戰艦的採購合同而已,不過這批戰艦要完成交付,最快的一批也得在三年之後了。

這對於波斯來說,有些無奈,但也只能如此,最終羅成與庫思老二世簽定了大秦帝國與波斯帝國的兩皇盟約,劃定了疆域邊界,庫思佬二世承認了大秦對原突厥在吐火羅的全部地盤,並且還大方的附贈了南面那五百里大沙漠的一半給大秦。

在完成了盟約後,庫思佬皇帝便帶着從羅成這裡購買到的三千套大秦具裝甲騎套裝,匆匆的返回波斯。

而皇帝也開始北返。

皇帝北返到蔥嶺時,勃律國再次發生內亂,國都被攻破,國王與王室盡被屠光,勃律叛軍甚至圍攻大秦在勃律的軍城駐兵。

皇帝接到勃律秦軍求援信後,乾脆揮兵越過蔥嶺走廊(瓦罕走廊)直接殺入了勃律國。

第316章 血戰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1259章 彩禮滅國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671章 獨立王國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79章 嗣業第232章 靠山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328章 危險期第790章 長安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961章 胡烽不斷接長安第502章 齊大非偶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214章 驃騎第1397章 殖民者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1335章 馬知縣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21章 孃家人第425章 驍果統領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127章 禁私掠第507章 江都第926章 孤身第18章 一筆勾銷第1419章 播告羣嶽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300章 讒言第252章 撐死膽大的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1522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295章 山頭第1349章 衡山湘水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1321章 李縣丞第831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467章 一雪前恥、地獄歸來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407章 班師回朝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797章 鐵與血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644章 兒可汗第97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92章 風勁弓鳴獵羌戎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第247章 魏道士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657章 聯郡自保第1182章 程咬金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1382章 摘桃子第798章 虯髯客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1342章 兩手硬第621章 軍師聯盟第318章 分道揚鏣第1498章 夜未央第683章 火燒宇文述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466章 逃出五指山第425章 驍果統領第843章 後宮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7章 美人贈金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27章 刎頸之交第518章 納叛第1254章 變形計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161章 夜宴第412章 羅成的煩惱(感謝大萌萬勝萬賞!)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941章 王寶槍第281章 竇建德第404章 天子之怒